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花胃康胶丸对大鼠胃黏膜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荆花胃康胶丸对大鼠乙醇性急性胃黏膜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预防组,Ⅲa组为治疗对照组,Ⅲb为达喜对照组,Ⅲc,Ⅲd,Ⅲe分别为荆花胃康胶丸10,20,30 mg/(kg·d)治疗组.于治疗1,3,7 d分别处死大鼠,检测黏膜损伤指数,刮取胃黏膜测定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并作组织学观察.结果:荆花胃康胶丸的不同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的减轻无水乙醇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P<0.05,P<0.01),增加组织中PGE2和EGF的含量(P<0.05,P<0.01),效应与剂量及治疗时间成正比.达喜及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在治疗同一时间段的黏膜炎症程度明显轻于Ⅲa组,黏膜细胞水肿、变性减轻,炎性细胞减少.同时预先给予一定剂量的荆花胃康胶丸与同样浓度的治疗组相比,能明显增加黏膜中PGE2(3 d:190.73±12.20 pg/g vs 158.46±11.44 pg/g;P<0.05)和EGF(3 d:5.60±0.46 ng/g vs 4.56±0.70 ng/g,P<0.05)的含量,减轻无水乙醇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程度(3 d:10.50±2.08 vs 18.25±1.50,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对乙醇所致大鼠急性胃父黏膜损伤有预防及修复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胃黏膜中PGE2和EGF有关.  相似文献   

2.
荆花胃康胶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胶丸对F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予口服荆花胃康胶丸160mg,3次/d和多潘立酮10mg,3次/d。根据治疗前后胃排空试验结果和消化不良症状(上腹不适、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烧心、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积分的比较,评估荆花胃康胶丸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h胃排空率均有所提高,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荆花胃康胶丸组,P<0.05;多潘立酮组,P<0.01)。两组比较,多潘立酮组治疗后胃排空率较荆花胃康胶丸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通过两组差值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的改善程度尤其优于多潘立酮组(P<0.01)。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FD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优于多潘立酮,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胶丸、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四联疗法对慢性胃炎及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肠炎及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口服荆花胃康胶丸、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60例,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15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Hp清除率、慢性胃炎愈合率、研究对象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慢性胃炎治愈率、对治疗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荆花胃康胶丸、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及根除HP效果可靠,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否存在抑菌作用,及其与甲硝唑或者克拉霉素联合应用时对Hp耐药菌株是否具有协同抑菌作用。[方法]选取Hp标准菌株26695(对照)和临床分离的抗生素敏感及耐药Hp菌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荆花胃康胶丸及成分水团花、土荆芥对Hp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E-试验法在含研究药物的培养基和普通培养基上分别测定甲硝唑或克拉霉素对Hp菌株的MIC值。[结果]荆花胃康胶丸及其成分土荆芥对Hp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的MIC值范围均在16~64mg/L,在E-试验中,土荆芥和荆花胃康胶丸能降低甲硝唑或克拉霉素对Hp标准菌株及部分Hp临床分离菌株的MIC值。[结论]荆花胃康胶丸对Hp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菌株具有体外抑菌作用,其与甲硝唑或克拉霉素联用对Hp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可能具有体外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相关性慢性胃炎120例,随机分成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和雷尼替丁胶囊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症状、组织学改善情况,HP转阴率进行比较。结果荆花胃康胶丸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组织学改善明显,部分患者HP转阴。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于辉  韩汝贵  盛建民 《山东医药》2008,48(46):53-53
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院采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对胆石症患者胆汁幽门螺杆菌脱氧核糖核酸(H.pylori DNA)及磷脂酶A2(PLA2)活性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胆石症行ERCP胆管取石+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外科胆管取石行T管引流术患者60例(符合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和胆汁H.pylori DNA阳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抗H.pylori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H.pylori DNA阴转率及PLA2活性下降程度。结果观察组H.pylori 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流第1天PLA2活性无明显差异;引流第8天PLA2活性均下降,且观察组抗H.pylori后PLA2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H.pylori治疗能提高胆石症患者胆汁H.pylori DNA阴转率,降低PLA2活性。  相似文献   

10.
<正>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减退,溃疡症状明显且不易愈合;同时,随着不规范Hp根除治疗的频繁出现,已造成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从而导致Hp根除失败。本研究在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进行根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吉林大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16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4 w后观察两组患者Hp的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59例(73.8%)Hp得到根除,67例(83.8%)慢性胃炎症状得到缓解,7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77例(96.3%)Hp得到根除,71例(88.8%)慢性胃炎症状得到缓解,3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与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能够提高Hp根除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老年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确定兰索拉唑和克拉霉素对HP的根治效果及根除HP是否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因而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方法:23例有HP感染的消化不良患者纳入本研究。剔除有胃肠肿瘤史、既往HP根治史、3月内用过NSAID及抗生素者以及有胃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者。其中14例内镜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每天服兰索拉唑30mg,一次,共4周;每天服克拉霉素500mg,三次共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作CLO试验,培养、革兰染色、组织学及~(13)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HP根除情况。根据HP检查结果分为HP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评估兰索拉唑(lanzoprazole)和克拉霉素对幽门螺旋菌(HP)的根除效果,并评估根除HP后能否降低胃上皮细胞增生,因而有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作用于胃癌细胞后线粒体外膜蛋白VDA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H.pylori通过线粒体途径致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H.pylori分别作用于胃癌细胞0、12、24、48 h后,收集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相点VDAC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H.pylori与胃癌细胞共培养12 h后,VDA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24 h增加更明显,48 h达到高峰。VDAC1 mRNA及蛋白各时相点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pylori可能通过上调胃癌细胞线粒体外膜蛋白VDA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引起线粒体外膜通透性改变,导致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序贯疗法联合荆花胃康丸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2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改良序贯疗法加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观察2组总体症状缓解率、停药4周后Hp根除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4.12%,对照组Hp根除率为74.51%(P<0.05),主要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小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5%和26.09% (P<0.05).[结论]改良序贯疗法联合荆花胃康丸能够显著提高Hp根除率,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提高,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联合益生菌根除不同分型H.pylori对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的影响。方法将116例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组和联合益生菌疗法组,疗程均为2周。选取H.pylori阳性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H.pylori抗体CagA、VacA、UreA和UreB进行血清学检测,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PGⅠ、PGⅡ、PGⅠ/Ⅱ比值(PGⅠ/PGⅡratio, PGR)及G-17水平。结果 四联疗法组、联合益生菌疗法组及健康对照组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且两治疗组H.pyloriⅠ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三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P<0.05)。三组VacA、UreA、UreB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不同炎症程度慢性胃炎CagA、UreB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性胃炎与轻度慢性胃炎比较,VacA抗体阳性率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糜烂性胃炎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荆花胃康组和硫糖铝组,疗程均为28d。观察治疗前后胃黏膜炎症分级、COX-1及COX-2的表达变化。结果两种药物均可显著减轻胃黏膜的慢性活动性炎症,两药间疗效无最著性差异(P〉0.05)。荆花胃康治疗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COX-1表达无变化(P〉0.05),COX-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荆化胃康治疗糜烂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胃黏膜COX-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源抗菌肽(2-20)对胃黏膜上皮细胞及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Hp抗菌肽(2-20)及杀菌肽(cecropin)B的抗菌活性及致死浓度(LC),MTT法测定H声抗菌肽(2-20)、杀菌肽B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细胞毒作用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Hp抗菌肽(2-20)及杀菌肽B对E-coli K12D31的LC分别为65和0.44μmol/L,Hp抗菌肽(2-20)的抗菌活性较杀菌肽B低。Hp抗菌肽(2-20)及杀菌肽B对胃癌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细胞毒作用。而Hp抗菌肽(2-20)在相对较低浓度时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杀菌肽B在5~2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无细胞毒作用。Hp抗菌肽(2-20)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IC50为630、500μmol/L,杀菌肽B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IC50为75、25μmol/L。结论 Hp抗菌肽(2-20)的抗菌活性较杀菌肽B低,对胃癌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细胞毒作用。Hp抗菌肽(2-20)在相对较低浓度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盐酸伊托比利分散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荆花胃康胶丸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较好,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背景胆石症发病与胆道系统动力学、胆汁成分改变、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等因素有关. H. pylori感染一方面能引起胆汁中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释放增加,可促进胆固醇沉淀,引发结石;另一方面, H. pylori感染可对机体免疫反应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胆石症合并H. pylori感染抗H. pylori治疗,能否降低PLA-2活性、改善免疫功能,目前并不确切.本研究初步探讨抗H. pylori治疗与胆汁H. pylori DNA、PLA-2、免疫功能关系.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实施抗H. pylori治疗对其胆汁H. pylori DNA、PLA-2活性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4-06/2018-03因胆石症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取石+鼻胆管引流术或外科胆管取石行T管引流术合并H. pylori感染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40例予以抗H. pylori治疗者为研究组, 40例常规施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胆汁H. pylori DNA转阴率、PLA-2活性、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胆汁H. pylori DNA转阴率为92.50%,较对照组的6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PLA-2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免疫球蛋白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4+、CD8+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 pylori治疗可通过提升H. pylori DNA转阴率、降低胆汁PLA-2水平,达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