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开闭口过程中双侧应力值变化及规律。方法 应用双侧颊侧多曲簧空间三维测力仪模拟开闭口运动,测量并记录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双侧应力值。结果 本实验左右两侧颊侧多曲簧开闭口过程中产生的矫治力存在差异;右侧闭口位时的最大压力均值(302.16±12.14)g,最大开口时的最大拉力均值(171.00±8.12)g;左侧闭口位时的最大压力均值(370.00±10.10)g,最大开口时的最大拉力值(133.40±10.67)g。结论 临床应用中需在患者戴用矫治器前,对两侧颊侧多曲簧进行加力调整;应用过程中需限制患者开口度。  相似文献   

2.
背景:侯录等研发的颊侧多曲簧矫治器是一种新型的可全天戴用的矫治器,主要用于乳、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利用颊侧多曲簧柔和的弹力在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的同时,抑制下颌的过度向前发育,形成颌间Ⅲ类矫形力,引起颞下颌关节产生适应性改建,并使下颌功能性后退,解除反牙合。 目的:观察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值的变化。 方法:选择功能性或骨性下颌前突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初诊年龄5~13岁,平均年龄8.5岁。拍摄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前后的颞下颌关节闭口位X射线片,测量颞下颌关节间隙。 结果与结论:矫治后患儿颞下颌关节间隙发生改变,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小,髁突明显后移位,髁突位置基本正常。说明颊侧多曲簧矫治器适当的持续加力作用,能引起颞下颌关节适应性改建,髁突前移,不会对颞下颌关节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三维测力仪在口外仿真模拟颊侧多曲簧开闭口过程,对其左右两侧产生矫治力进行测量,加以对比研究。方法 用直径为0.8 mm的医用不锈钢丝,由同一人进行弯制,分别弯制左右两侧颊侧多曲簧各5个。将颊侧多曲簧样件固定在三维测力仪上,模拟口内开闭口运动中应力的变化。测量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在开闭口运动中对牙列两侧产生矫治力,对比分析其差异。结果 开闭口运动过程中,左右两侧产生矫治力大小不同,左侧压力最大为(394.36±21.00)g,最大拉力为(134.92±20.81)g,右侧最大压力为(443.04±15.22)g,最大拉力为(144.88±34.62)g。矫治力为0时左右两侧开口度值不一致。结论 颊侧多曲簧对牙列两侧产生矫治力有差异,当颊侧多曲簧产生应力值为0时,右侧开口度与左侧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试并比较480℃加热退火处理的四种不同品牌,直径为φ0.8 mm牙用不锈钢丝的电镜断口形貌和拉伸断裂机制,为临床选用适宜的牙用不锈钢丝制备颊侧多曲簧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用弯制颊侧多曲簧的直径为φ0.8 mm的上齿牌、上海康桥牌、锋棱牌、上海荣祥牌的牙用不锈钢丝,应用万能拉伸仪测量比较四种材料480℃加热退火后的拉伸试验、金相组织微观测试及EDX能谱分析。结果 四种不同品牌的牙用不锈钢丝在480℃加热退火处理下,直径为φ0.8 mm锋棱牌牙用不锈钢丝拉伸能力最好,电镜观察见韧窝大小不一,深浅有别,Ni含量最高,更适合临床弯制颊侧多曲簧。结论 直径为φ0.8 mm锋棱牌牙用不锈钢丝较其他品牌牙用不锈钢丝,更适合弯制颊侧多曲簧,可考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针对临床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中HL-1及HL-2型颊侧多曲簧易断裂的问题,研制了HL-3型颊侧多曲簧。 目的:通过颊侧多曲簧仿真模拟试验仪模拟口腔开闭口运动,比较在相同条件下HL-2及HL-3型颊侧多曲簧的抗疲劳断裂强度。 方法:将HL-2及HL-3型颊侧多曲簧固定在颊侧多曲簧仿真模拟试验仪上,位置模拟口腔内相应位置,两侧大小、高度、方向完全对称,开动仪器开始模拟口腔开闭口运动直至任意一侧颊侧多曲簧出现断裂并计录此时开闭口循环次数;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断裂颊侧多曲簧的断口形貌特征。 结果与结论: HL-3型颊侧多曲簧的开闭口循环次数明显多于HL-2型颊侧多曲簧(P < 0.01),说明HL-3型颊侧多曲簧与HL-2型颊侧多曲簧相比具有更强的抗疲劳断裂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示,HL-2型颊侧多曲簧和HL-3型颊侧多曲簧断口均有明显的疲劳断裂特征,证明HL-2型颊侧多曲簧与HL-3型颊侧多曲簧的断裂均属于疲劳断裂;但在HL-3型颊侧多曲簧疲劳断口上可观察到较HL-2型大的裂纹区,并在断裂纹中可见磨合区,表明HL-3型颊侧多曲簧相对减少了多曲簧出现疲劳断裂的概率,延长了疲劳断裂时间。  相似文献   

6.
7.
背景: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骨性错牙合,其主要因素是下颌后缩,对于此类患者,多进行早期矫治,以纠正骨性畸形,明显改善颜面外观。 目的:对比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Ⅱ类牵引早期矫治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及生物力学变化。 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分别用Twin-Block矫治器及直丝弓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Ⅱ类牵引治疗。对比及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矫治结束后,所有患者磨牙和尖牙均达到或接近中性关系,上下齿槽座角(ANB角)减少至正常范围。Twin-Block矫治器的骨效应明显大于直丝弓矫治器,使用Twin-Block矫治器,患儿下颌骨体长度及下面高增加更显著。提示Twin-Block矫治器对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疗效显著,可在生物力学的作用下,改变不协调的颌骨关系,实现组织重建,获得理想软组织侧貌。对于下颌后缩显著,上切牙较为唇倾,下切牙较为直立的病例侧貌改善效果更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背景:口腔常用的矫治器对早期错牙合畸形治疗效果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其中对矫治器分类、作用机制、适应证等方面研究都有很大进展。 目的:对国内外早期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常用矫治器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3-01/2011-10关于矫治器治疗错牙合畸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安氏Ⅲ类,早期治疗,矫治器”或“Class Ⅲ malocclusion,early treatment,orthodontic devic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早期治疗的36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临床常用的矫治器主要有功能性矫治器,矫形矫治器以及广泛应用的机械性活动矫治器,经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证实,其矫治器治疗早期错牙合畸形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及错牙合畸形的程度选择合适的矫治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TB)对下颌后缩安氏?类错(牙合)儿童咬肌影像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下颌后缩安氏Ⅱ1类错(牙合)儿童9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DE),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观察咬肌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前超声检查示咬肌边界清楚、低回声像,肌肉中纤维纹理平直、流畅、边缘锐利;戴入TB后,咬肌回声增强,纹理变模糊,肌肉发生水肿样变,随后咬肌有恢复治疗前的趋势.能量多普勒显示,治疗前咬肌血流稀少,随着后牙的建(牙合),血流信号增强.结论 TB使下颌向前移位,在新的位置建(牙合),咬肌发生改建.其超声影像学变化为初期回声增强,纹理模糊,肌肉水肿,随着后牙的建(牙合),咬肌有恢复原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春前期骨性Ⅲ类开<牙合>畸形患者的正畸治疗的机械性原理.方法 8例替牙期骨性Ⅲ类开<牙合>畸形患者,年龄7~9岁,平均(7.9±0.8)岁.患者均为手术适应证但拒绝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接受面罩前牵引、磨牙<牙合>垫、快速扩弓和固定矫治,结束后随访2年.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患者获得咬合、功能和面容的全面改善,结果 稳定.与矫治前相比,上颌骨逆时针旋转(5.3±1.7)°(P<0.01),长度增加并前移;下颌骨体顺时针旋转(2.6±0.5)°(P<0.01),升支长度增加;下切牙舌倾(5.7±0.4)°(P<0.01),而面部生长方向维持不变.结论 利用牙颌面矫形治疗的机械原理,可以引导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Ⅲ类开<牙合>畸形患者的生长,获得稳定和美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正畸后牙多以黏结颊面管来替代黏结带环来控制牙齿位置和方向,但磨牙位置靠后,磨牙颊面管的黏结相对困难;同时,后牙咀嚼受力相对较大,造成颊面管更易脱落。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正畸黏结剂黏结牙颊面管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正畸治疗患者,每例患者右侧上下第一磨牙均采用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黏结,左侧上下第一磨牙均采用3M Unitek化学固化黏结剂黏结。详细记录4个月内颊面管黏结后的脱落情况。同时分别以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3M Unitek化学固化黏结剂黏结人离体第一磨牙,模仿口腔正常环境和温度,冷热循环10 000次后测定黏结抗剪切强度。结果与结论: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组和3M Unitek化学固化黏结剂组的脱落率分别为10.80%和24.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体外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两种黏结剂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黏结强度高于3M化学固化黏结剂。提示3M Transbond TM光固化树脂黏结剂较3M化学固化黏结剂更适合磨牙颊面管的黏结。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背景:如何提高纤维桩-树脂有效连接强度以降低修复失败率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未经特殊表面处理的纤维桩表面黏结强度低,较易出现纯粘接失败,因此对纤维桩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纤维桩-树脂黏结强度是修复成功的关键环节。 目的:综述在牙冠修复中对纤维桩表面进行处理的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3至2013年中国知网词及PubMed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纤维桩,表面处理,粘结强度”,英文检索词为“fiber-reinforced post,surface treatment,bond strength”,并且利用主题词补充扩展,限定文献语言为英语及中文。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纤维桩表面的文献,纳入32条符合要求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 结果与结论:纤维桩与树脂之间黏结失效是纤维桩修复技术面临的主要难题,近年来学者尝试对纤维桩表面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使得纤维桩-树脂黏结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对纤维桩表面进行机械或(和)化学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纤维桩-树脂黏结强度,从而可能提高牙冠修复成功率,其中以H2O2+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效果最为突出,但这些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远期效果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长期观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关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牙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报道较少。 目的:检测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牙种植体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与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①溶血性实验:在0.2 mL稀释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0.01,0.15,0.2 g/L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溶液、生理盐水及蒸馏水各10 mL,检测各组上清液吸光度值。②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分别以100%,50%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浸提液、100%羟基磷灰石浸提液、苯酚溶液及RPMI1640培养液培养传至第2代的L929细胞,MTT法检测培养2,4,7 d的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体外溶血性实验显示,各浓度梯度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的溶血率均在5%以内,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要求。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100%,50%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浸提液组细胞贴壁覆盖率增加,细胞密度增高,细胞为长梭形或多角形,细胞增殖及形态与RPMI1640培养液组、羟基磷灰石组无明显差别,细胞毒性为0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背景:瓷层材料厚度是贴面修复体颜色再现的关键因素。由于瓷贴面瓷层构建空间有限,难以对基牙颜色有明显的遮盖作用,最终修复后的颜色效果是由修复体的颜色和基牙颜色叠加而来的,近年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制作的贴面材料对颜色的影响研究较少。 目的:评价不同瓷贴面修复材料制作的修复体的颜色与比色板色标的颜色匹配性。 方法:应用3种瓷贴面材料(维他Mark II,义获嘉E.max CAD LT,义获嘉Empress CAD Multi,均为A2色调)制作瓷贴面修复体共15个。每个贴面厚度为0.6 mm。用自然代型树脂材料制作贴面的基底,将实验试件放在暗盒合中,用奥林巴斯Crystaleye比色仪分别对贴面修复体颜色进行比色。选取修复体颈部、中部和切端与VITA标准比色板A2色标比较颜色的差别,对色差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与结论:E.max CAD LT瓷块在3种瓷块中最接近于标准比色板的颜色。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瓷贴面修复体颈部颜色与色标颜色的差别在不同的修复材料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并且随着切、中、颈部位的不同而改变。在颈部颜色区域中,3组材料与色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3组试件间的中部和切端的L值、切端的a值和颈部的b值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证实,不同全瓷材料制作的贴面修复体与比色板色标颜色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的CAD瓷块间也存在着颜色的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修复体的最终颜色效果,借助表面染色技术和黏接时选择不同颜色的黏接剂进行修整。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光固化树脂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色泽美观、强度高、应用广泛、操作简便且价廉等特点。修复时不磨牙或少磨牙,患者乐于接受。 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充填上颌前牙过大间隙的效果。 方法:共收治32例患者,75个上颌大间隙,107颗牙齿;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21-52岁;牙位分别为双侧中切牙1个间隙,14例;双侧中切牙、左侧侧切牙、左尖牙3个间隙,3例;双侧中切牙、右侧侧切牙、右侧尖牙3个间隙,2例;左侧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和右侧中切牙、侧切牙4个间隙,3例;双侧中切牙和侧切牙3个间隙,6例;左侧中切牙、侧切牙和右侧中切牙、侧切牙、尖牙4个间隙,4例。均采用光固化树脂充填过大上颌前牙间隙。随访观察牙冠形态,密合度、颜色、磨损程度及松动度情况。 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32例患者中修复成功17例,树脂修得的牙冠形态及密合度良好,修复体不松动脱落,无任何变色;修复基本成功9例,修复的牙冠形态及密合度欠佳,修复体不松动脱落,但在龈缘处和牙体接触处修复体有缺陷,有轻度变色;修复失败6例,牙冠形态及密合度较差,修复体松动或脱落,修复体严重变色,需要重新修复。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关于种植体即刻负重或延期负重方案的选择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目的:探讨基于种植体稳定系数值的Bego种植体负重方案选择,并分析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植入后种植体稳定系数值≥50的单个Bego种植体患者62例,共74颗种植体。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36颗种植体,予以种植后即刻负重;对照组31例38颗种植体,予以延期负重。比较两组Bego种植体负重后1,2,3,4,6,8,12周种植体稳定系数值,分析影响Bego种植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结果与结论:试验组即刻负重的最低稳定系数出现在负重后第二三周,对照组延期负重的最低稳定系数出现在负重后第三四周。两组Bego种植体负重后1,2,3,4,6,8,12周种植体稳定系数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经回归分析,患者年龄、骨质类型和种植体长度与Bego种植体稳定性呈正相关,口腔卫生情况与Bego种植体稳定性呈负相关。说明Osstell测量种植体稳定系数值≥50的单个Bego种植体采用即刻负重与延期负重对种植体具有相似的稳定性,临床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在Osstell测量种植体稳定系数值的指导下,选择个体化的Bego种植体负重方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背景:口腔印模消毒的方法较多,有紫外线消毒法,喷涂、浸泡消毒法,氩等离子流及射频辉光放电对氩气电离消毒法等,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口腔含漱液含漱后对口腔印模消毒效果的研究。 目的:观察含漱西吡氯铵和稳定性二氧化氯含漱液后对所取口腔印模上细菌及真菌的杀灭效果。  方法:将100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西吡氯铵含漱液组和稳定性二氧化氯含漱液组,分别做自身对照试验,嘱两组患者先用清水漱口1 min,吐出后用藻酸盐印模材取模,取出模型后用无菌棉拭子采样,放入中和剂中送实验室做细菌及真菌培养。1 h后再分别用各组含漱液漱口1 min,取印模后在印模相同位置用无菌棉拭子采样,同样做细菌及真菌培养,记录含漱前后培养出菌落的个数,观察用含漱液漱口后取模对所取印模上细菌及真菌的杀灭效果。   结果与结论:两组含漱前口腔细菌及真菌数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含漱后取模模型上的细菌及真菌数量均明显低于含漱前(P < 0.001)。两组含漱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患者主观感觉含漱后口腔清爽,比较舒适。试验证实取模前用含漱液漱口可有效减少藻酸盐印模上细菌及真菌的数量,有效防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已证实硅烷偶联剂和喷砂等表面处理方式,以及增加氧化锆陶瓷表面的微裂纹可提高氧化锆陶瓷与树脂黏结剂间的黏结强度,但有关多次反复烧结是否会对氧化锆陶瓷黏结剪切强度产生影响尚缺少相关研究。 目的:测试饰瓷温度烧结对牙科氧化锆陶瓷与树脂黏结剂黏结剪切强度的影响。 方法:从40片氧化锆瓷片随机选择20片,分成 5组,按照常规烧结程序分别烧结0(对照组),2,4,6,8次,热处理起始温度为500 ℃,最终温度1 000 ℃,升温速率55 ℃/min,抽真空时间7 min。每次烧结最终温度恒定不变。将各组分别用树脂黏结剂与剩余未烧结的陶瓷片对位黏结,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黏结界面的剪切强度;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剪切后的试件断面形貌。 结果与结论:烧结4,6,8次组试件剪切强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烧结2次组试件剪切强度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烧结8次组试件剪切强度高于烧结4,6次组(P < 0.05)。未烧结氧化锆陶瓷表面未见裂纹;经过2次烧结后表面可见细微裂纹;经过4次烧结后表面可见裂纹增多;经过6次烧结后表面已经开始有明显变化,裂纹增多并伴有细微空隙产生,少量黏结剂残留;经过8次烧结后表面可见裂纹与空隙明显增多并有黏结剂残留。表明经过4,6,8次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对树脂黏结剂有较好的黏结剪切强度,烧结8次后的黏结剪切强度最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背景:牙齿缺失导致牙槽嵴骨质的改建和持续吸收,严重影响种植体植入的条件和种植区软硬组织的美观。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促进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制作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的组织工程化骨。拔除6只实验犬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在其近中根牙槽窝处制备种植床,即刻植入种植体,在钛钉颊侧制作三壁骨缺损,两侧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组织工程化骨与Bio-Oss小牛无机骨粉,并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后即刻、4周、8周、12周X射线测量种植体周围骨灰度值;12周后完整取出下颌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缺损区的微观结构,新生骨量、形态结构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骨密度变化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组材料在促进骨再生过程中的成骨效果基本一致。组织工程化骨组骨缺损区内形成致密板状骨,可见成熟骨细胞,哈弗氏管,新生骨-种植体结合较紧密;Bio-Oss小牛无机骨粉组板层骨致密,新骨中有少量Bio-Oss颗粒分布,成骨细胞较组织工程化骨组少,部分哈弗管结构内可见到毛细血管,新骨与植入材料之间形成桥形连接,与种植体结合紧密。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io-Gide胶原膜可促进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再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