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是引起移植后移植肝失功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公认的肝移植后患者随访首选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上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提供较可靠的证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肝移植后常规超声检查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以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或超声造影或穿刺引流或临床诊断性治疗等诊断胆道并发症为标准,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移植后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是否有胆漏、狭窄、扩张、胆泥及结石形成。 结果与结论:126例中超声诊断胆道并发症的共33例,其中胆漏4例(3.2%),胆道狭窄11例(8.7%),胆道结石或(和)胆泥18例(14.3%)。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背景:当肝移植胆管铸型诊断明确时移植肝因为胆道梗阻和反复感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胆管铸型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检测原位肝移植后发生胆管铸型胆道并发症患者的肝功能,从中筛选出可供早期诊断胆管铸型的预警指标。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胆道内镜诊治或胆道造影已经确定发生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25例的肝功能指标,其中胆管铸型组7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13例;以胆道内镜检查肝移植后胆道正常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1周,正常组与胆道并发症各分组受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肝移植后1个月胆管铸型组、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高于胆道正常组( < 0.01),胆管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低于胆管铸型组( < 0.05)。提示胆管铸型是原位肝移植后潜在的并发症,γ-谷氨酰转肽酶可作为原位肝移植后胆管铸型组的预警指标,也是肝移植后鉴别黄疸原因的重要参考指标和胆道镜检查和外科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确定右叶活体供肝移植术(Living—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后,接受胆总管端端吻合术或Roux—en—Y胆总管空肠吻合术重建胆道的患者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概要背景资料:胆道并发症一直以来都是肝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迄今未进行过任何大型系列研究比较LDLT中的这两种技术。本研究对应用的胆道重建方法利报道的并发症间的关系作了一项刚顷性评价。方法:1998年2月至2004年6月间,共有321例患者接受了柯叶LDLT。121例接受Roux—en—Y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92例接受胆总管端端吻合术,8例接受Roux—en—Y和端端胆总管吻合术,均成功重建胆道。对胆管移植物和吻合数量、吻合方法、支架的应用,胆道并发症的处理都作了分析。结果:胆道并发症的总发病率为24.0%。单变量分析显示,肝动脉片发症,臣细胞病毒感染和由型不合址发生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危险闲素。Roux—en—Y和端端吻合重建术的胆漏和胆道狭窄的发病率分别为12.4%与8.3%和4.7%与26.6%。研究显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中胆漏发生率较低而胆道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然而,74.5%的胆道狭窄都可通过内镜得到治疗。结论:作者发现胆总管端端吻合术中,胆道狭窄的发生率增高。端端吻合的胆道重建术由于保持较好的胆肠生理连续性,所以胆漏发生率更低,加之内镜治疗的简便易行,它成为石叶LDLT中较为适宜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胆道并发症是原位肝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评价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纳入原位肝移植后出现胆道狭窄的16例患者,共行胆道造影和气囊扩张成形术46次,其中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单例最多行胆道造影和气囊扩张成形术11次。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与结论:2例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1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经气囊扩张和胆道引流后痊愈。5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4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例气囊扩张治疗后出现肝内血肿,再次行肝移植。8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的患者,经反复球气扩张后,6例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1例置入胆道支架,后因支架管阻塞而再次肝移植;1例治疗后狭窄仍存在,黄疸无缓解而再次肝移植。提示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痛苦小、创伤轻以及可重复等优点,是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狭窄及梗阻难以纠正,需要再次肝脏移植。  相似文献   

5.
评价一种可吸收胆道支架在家犬胆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18只急性梗阻性黄疸家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对照组单纯行Roux-en-Y胆肠吻合术;实验组行Roux-en-Y胆肠吻合术,并在胆肠吻合口置入可吸收支架。通过为期3个月的观察,了解支架体内降解特点和组织相容性。结果显示:对照组胆漏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X线摄影发现:体内胆管支架轮廓完整,固定良好;术后对照组较实验组家犬胆肠吻合口直径明显缩窄(P<0.05);支架内无明显胆泥附着。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胆管及十二指肠黏膜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和上皮增生。因此,左旋聚乳酸(PLLA)和聚乳酸乙醇酸(PLGA)共混制成的胆道支架具有体内降解周期较长(>3月),组织相容性良好的特点,能有效防止胆肠吻合术后胆漏、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背景:肝移植后胆管和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是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磁共振胆道成像常用来诊断胆道并发症。 目的:对比钆贝葡胺增强胆道成像和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对肝移植后胆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80例肝移植后患者,均行钆贝葡胺增强后胆道成像和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对比其对肝移植后胆道显示及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所有诊断均经临床证实。 结果与结论:80例患者,胆道水成像71例胆道显示良好,增强胆道成像59例胆道显示良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胆道显示水成像优于增强胆道成像。胆道狭窄34例,胆道水成像准确诊断23例,增强胆道成像准确诊断3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胆道狭窄诊断增强胆道成像优于水成像。提示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和钆贝葡胺增强胆道成像诊断活体肝移植后并发症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管非吻合口狭窄的成因及分类,寻找胆管非吻合口狭窄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5年12月5年间381例次(373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非吻合口狭窄,随访时间5~71个月。结果20例胆管非吻合口狭窄患者中,肝内外弥漫型狭窄6例,肝外局限型狭窄者14例,胆管非吻合口狭窄发生率5.25%(20/381),所有患者均经T管造影、ERCP或MRCP确诊。6例患者弥漫型狭窄的原因为: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供肝未进行有效胆道冲洗3例,腔静脉吻合口出血行再次吻合(致使胆道二次热缺血时间超过3h)1例,不明原因1例。14例局限型狭窄的原因为:变异血管损伤2例,其他原因可能为冷热缺血时间过长、肝门解剖过度及供肝获取方法不当等。结论肝移植术后胆管非吻合口狭窄原因复杂,最主要的原因包括胆管的血供损伤、胆管的二次热缺血时间延长、供肝胆管是否及时有效的冲洗以及合理的取肝方法。图2表2参14。  相似文献   

8.
背景:既往文献主要探讨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而较少文献报道如何改进具体手术技巧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目的:探讨肝脏移植过程中胆道相关手术技巧对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9医院收治的475例患者肝移植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关手术技术变化之间的关系,归纳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具体措施。结果与结论:475例肝移植患者肝移植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36例(7.6%),包括胆管非吻合口狭窄(n=19,4.0%)、胆管吻合口狭窄(n=7,1.5%)、移植后胆瘘(n=3,0.6%)、胆总管迂曲(n=3,0.6%)、胆总管结石残留(n=1,0.2%)、远期胆总管结石(n=3,0.6%)。统计结果显示胆道吻合方式对非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临床显示留置"T"形管组造成胆管狭窄的可能性小于其他两组,但统计学显示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肠系膜上静脉插管取肝和取肝时即进行胆道灌注可降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3和P=0.018,OR=0.26和OR=0.28),取肝时即对胆道进行灌注可明显降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发生率(P=0.001,OR=0.09)。同时,修肝时尽量减少供、受者胆道血供的丢失、于肝脏膈面垫高肝脏进行胆道吻合等手术技巧均可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胆道端-端吻合术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道壁横行修补术治疗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2月重庆地区3家肝胆外科中心的87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患者。18例行缺损胆道壁横行修补术的设为A组,32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的设为B组,37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治疗的设为C组;记录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总管直径及手术时机;比较三组手术时长、总住院时间、术后胆道狭窄、胆管炎、出血及胆漏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9.24±43.61)min,多于A组的(101.23±32.11)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少于B组[(119.24±43.61)min vs(175.56±41.5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胆管狭窄、胆汁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为21.88%,高于C组的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总住院时间为(11.45±5.32)d,多于A组的(9.52±4.13)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住院时间少于B组[(11.45±5.32)d vs(17.71±5.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管损伤采用胆管端-端吻合术手术时间短,患者总住院时间少,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低,不增加术后胆管狭窄及胆汁漏的风险,治疗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尽管肾移植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各移植中心难免会出现术中及术后的血管并发症。 目的:分析肾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 11 例肾移植过程中、移植后血管并发症资料。移植过程中并发症:动脉吻合口狭窄2例,肾静脉横断1例,髂外动脉硬化斑块剥脱堵塞肾动脉3例,移植肾静脉扭曲1例;移植后并发症:肾外型假性动脉瘤2例,吻合口狭窄1例,移植肾动脉压迫梗阻1例。 结果与结论:肾移植中吻合口狭窄2例移植后恢复良好,分别于移植后6年及11年移植肾失功;肾静脉横断1例随访12年移植肾失功;髂外动脉硬化斑块剥脱堵塞肾动脉3例,1例移植肾当即失功,另2例分别随访6年及2年,现移植肾功能良好;移植肾静脉扭曲1例移植后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个月后因重症肺部感染死亡。移植后发生的血管并发症中肾外型假性动脉瘤2例移植肾均失功;吻合口狭窄1例经置入支架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已随访18个月;移植肾动脉压迫梗阻1例移植后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3周后因重症肺部感染死亡。结果说明肾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发生血管并发症,只要诊断准确、处理及时,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如何减少肝移植相关并发症以及如何对其并发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肝移植领域中的重点问题。 目的:探讨肝移植的可行性、适应证、禁忌证及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等。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07关于肝移植的相关文章,以“肝移植,排斥反应,并发症”为中文关键词,以“liver transplantation,rejection,complication”为英文关键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肝移植技术手段及并发症防治相关文献,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0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新近的19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肝移植数量、质量逐年提高,存活率逐年提高,移植后并发症逐年下降,国内肝移植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终末期肝硬化是目前肝移植的首要适应证,活体肝移植解决供肝不足导致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时死亡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麻醉等医学相关学科,肝移植指征、移植技术改进,肝移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肝移植;排斥反应;并发症;存活率;免疫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5.03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大样本肝移植术后肝穿刺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主要并发症的特征性病理指标,以提高临床鉴别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具有完整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的肝移植术后肝穿刺病例共415例(肝穿刺667例次),将13种肝移植术后肝穿刺组织中常见的病理表现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后,对其在术后主要并发症中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居前5位的依次是:急性排异(31.5%)、胆管并发症(24.1%)、缺血/再灌注损伤(18.7%)、药物性损伤(7.8%)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炎复发(3.6%),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5种主要并发症各自相对特征性的诊断谱.结论 肝穿刺活检对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并发症诊断谱利于综合评估肝穿刺标本,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背景:晚期肝病及肝移植后造血系统受累相关报道较少见。 目的:通过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骨髓细胞学的观察,探讨移植前造血功能的改变及移植后多种并发症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例实施原位肝移植患者,因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需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其中移植前2例,移植后18例。 结果与结论:原位肝移植患者移植前容易出现骨髓细胞学改变为脾功能亢进、大红细胞性贫血,移植后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浆细胞白血病、反应性粒细胞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嗜血细胞综合征、粒细胞缺乏症、急性造血细胞停滞、转移癌、反应性血小板增高。说明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监测肝移植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对骨髓造血功的影响,特别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实施及时抢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31):5846-5849
背景:肝移植后监测移植肝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肝移植的成功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的监测效果。 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及Medline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肝移植,移植后并发症”为关键词,检索1990-01/2010-12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监测效果的文章,共查到相关文献60余篇。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22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简便、直观、定位准确及可动态观察等优点,在肝移植后不仅能有效地检测肝脏大小、移植肝形态,而且可以从内部回声及血流动力学方面为肝移植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对临床及早治疗、保证肝移植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肝移植后监测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s are a continuing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Biliary stones and sludge are less well known complications of hepatic transplantation, although they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Recently we experienced two cases of biliary stones develope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One 32-year-old male, who frequently admitted due to recurrent cholangitis, wa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and choledochojejunostomy with cholecystectomy. The other 58-year-old male, who had stones in commone bile duct, was treated by endoscopic manipulation. They are in good condition without recurrent bile duct stones or its accompanying complications. Although stones and sludge are relatively infrequent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surgical or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 treatments are usually performed fo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妊娠围生期处理。方法分析我院1例肝移植术后妊娠并成功分娩患者围生期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及成功分娩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1年8月妊娠,孕期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移植物功能良好,并成功分娩。结论育龄妇女肝移植术后通过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监测移植物功能及定期产前检查,防治并发症,可以正常妊娠及分娩。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肝移植患者常合并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可能一定程度影响患者预后。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移植后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时间,探讨其与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某省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54例肝移植后患者的病历资料,对肝移植患者后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时间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恢复时间不同分为< 7 d组、7-14 d组和> 14 d组,对比观察各组患者肝移植后并发症发生率、移植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 结果与结论:254例患者肝移植后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时间< 7 d者142例,7-14 d者90例,>14 d者22例。< 7 d组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肺部、腹腔、切口)、肝移植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最低,7-14 d组次之,>14 d组最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7 d组肝移植后2周血清白蛋白水平最高,7-14 d组次之,而>14 d组最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而肝移植后肾功能不全、急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肝移植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发生概率较高,其延迟患者肝移植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机会升高、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18.
背景:人工机械通气是肝移植后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移植后机械通气与多种因素有关。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机械通气撤机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24 h)与移植前并发症,移植中氧代谢,移植后肝、肾功能和脱机前、后血气及电解质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与移植前并发症、移植中氧代谢、移植后肝肾功能有关(P < 0.05),而与脱机前后血气及电解质无关(P > 0.05)。说明移植前并发症、移植中氧代谢、移植后肝肾功能可影响肝移植后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