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 要〕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是否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方法:以 2020 年 8 月 26 日至 2020 年 9 月 26 日 来长沙市第八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 121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体检者检查顺序号奇偶不同分组,偶数组 60 例健康体检者的 血液样本进行人工溶血处理,设为溶血 C 组,奇数组 61 例血液样本未进行人工溶血处理,设为参照 Z 组,观察两组样本 的肝功能、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血液样本的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血尿素(Urea)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溶血 C 组的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 总胆固醇(TC)、血糖(GLU)、血尿酸(UA)均高于参照 Z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发生溶血 现象会对血液样本临床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降低检验准确性,因此在实际生化检验过程中,需要对血液样本的溶血现 象进行干预,确保生化检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标本出现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以及血脂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进行生化检验的 80 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后进行溶 血处理,比较溶血前后及溶血不同程度(轻中度溶血、重度溶血)的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指标的差异。 结果:溶血后在血钾(K+ )、血钙(Ca2+)、氯(Cl-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MB)、N 末 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 I(cTn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蛋 白(T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测定结果上,明显比溶血前的测定值高,同时重度溶血高于轻中度 溶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血钠(Na+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生化检验的过程中出现标本溶血的情况,会 影响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指标的检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分析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 在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 200 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对 200 例健康者的血液样本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检验,并对血液细 胞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同抗凝剂条件下,1:10000抗凝剂组血液样本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 血小板(PLT)以及血红蛋白(HGB)均高于 1:5000 抗凝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不同放置时间条件下, 放置 4 h 组样本中 WBC、RBC、PLT 以及 HGB 均高于放置 30 min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不同温度条 件下,低温组血液样本中 WBC、RBC 以及 PLT 高于室温组,HGB 低于室温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抗凝剂使用比例、样本放置时间以及温度因素均会对样本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检测人员与医疗人 员应积极做好各个检验环节的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以及不同储存时间对血浆肝功生化指标检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丰顺县人民医院 200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温度组(组内不同温度储存)和储存时间组(组内 不同储存时间)各 100 例,记录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储存时间组立即检验以及储存 7 d 后标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4 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温度组中室温下以及 4 °C 环境下标本的 ALT、AST、TBIL 和 DBIL 4 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不同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 ALT、AST、TBIL 和 DBIL 等血浆肝功生化功能指标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应用球蛋白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长安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71 例 ABO 溶血病新生儿,按照球蛋白(球蛋白注射液)治疗时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 对照组(43 例,出生后 36 ~ 72 h 内使用球蛋白)和观察组(28 例,出生后 0 ~ 36 h 内使用球蛋白),比较两组新生儿治 疗效果、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2.8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09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新生儿光照治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 ABO 溶血病新生儿在出生后 0 ~ 36 h 给予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光 照治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红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生化检验在妇科阴道正常菌群失调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 到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白云院区进行治疗的 126 例阴道正常菌群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进行生化检验及常规镜检 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下白带清洁度及病原菌。结果:生化检验的白带清洁度分级与常规镜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生化检验中乳酸杆菌、念珠菌、白细胞、滴虫检出率与常规镜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细菌检出率高于常规镜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生化检验对妇科阴道正常菌群失调的预测有一定 的应用价值,对病原菌及白带清洁度有着较优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比较对照微柱凝胶法和玻璃珠法对血型凝集度进行测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2 月阳江市妇幼保健院 2370 份血型测定标本,均进行微柱凝胶法和玻璃珠法测定,以试管法结果作为对照,对两种方法的 测定结果一致性,凝集度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血液样本的试管法初检结果显示,720 份为 A 型血、610 份 B 型血、832 份 O 型血、208 份 AB 型血,微柱凝胶法、玻璃珠法测定的结果与试管法完全相同,符合率均达到 100.0 %。在凝集度测定上, 微柱凝胶法和玻璃珠法测定的 A 侧、B 侧凝集度 1+、2+、3+、4+ 的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型凝集度测定过程中,微柱凝胶法和玻璃珠法均可以作为血型凝集度检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静脉营养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 99 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常规营 养组(49 例)与静脉营养组(50 例)。比较两组患儿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以及临床存活率。 结果:出生后 72 h,静脉营养组患儿血糖、胆红素、三酰甘油、血肌酐水平高于常规营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静脉营养组患儿各项 Apgar 评分均高于常规营养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临床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静脉营养可以显著提 高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比较心源性晕厥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在院期间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测 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心电图模式的检出率,并分析心源性晕厥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的心源性晕厥检出率与常 规心电图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种心电图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针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对其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效果与开展常规心电图检测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诊断结果方面两种方法同样也无显著差异,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需求对不同的心电图检测方法 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福建宁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的核酸检测情况。方法:应用上海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 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对 2016 年 4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福建省宁德市 2 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梅毒阴性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合格的 47863 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47863 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混检有反应性样本例数为 772 例,混检阳性率 1.6 %;混检阳性标本拆分单项检测有反应性样 本例数为 120 例,拆分阳性率 15.54 %;检测出有 120 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呈反应性,标本阳性率为 0.3 %,丙 型肝炎病毒(HCV)–RNA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RNA 的结果均呈非反应性;120 例核酸检测呈反应性样本中, 46 ~ 60 岁、首次献血及外地的样本阳性例数显著高于 18 ~ 45 岁、多次献血和本地样本阳性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男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2016 年 4 月至 2019 年 12 月宁德市 HBV 感染为常见的输 血传播疾病的主要风险,通过核酸检测可掌握HBV在本区域献血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增加血液筛查的检出率,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重庆(试点)渝东南片区调查,发现重庆药用植物1个新记录科,即番荔枝科Annonaceae;2个新记录属,即瓜馥木属Fissistigma、鹿茸草属Monochasma;6个新记录种,即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凹叶瓜馥木Fissistigma retusum、鹿茸草Monochasma sheareri、毛茛叶报春Primula ranunculoids、羽裂唇柱苣苔Chirita pinnatifida、圆扇八宝Hylotelephium sieboldii,凭证标本均存于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庆地区的实地调查,基本收集整理了重庆石斛属资源种类、分布、生态环境、产业现状等情况。结果发现重庆南川、石柱等6 个区县有野生石斛属资源4 种;主要附生于乌岗栎、黄桷树、核桃树、青冈等森林植物的树干上和山谷峭壁上,其附生生长的附主条件和光照等生态因子对石斛生长有较大影响;石斛栽培品种单一,处于试种的产业发展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重庆地区黄连的开发利用历史、资源现状、分布、生境特征的调查,为黄连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核对标本的基础上,采用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报道和总结了重庆地区黄连的开发利用历史、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等。结论应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和各地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结束后,将汇总大量的中药资源种类和分布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区域之间中药资源丰富度是客观反映中药资源禀赋的一个有效指标。由于县域面积大小存在较大差异,以县为统计单元进行区域间中药资源丰富度评估,会导致区域间丰富度统计结果的偏差。基于规则栅格或格网的统计方法,可以降低由于统计单元大小不同,引起的中药资源丰富度的差异性。以重庆为例,基于现有调查数据信息,对比分析不同格网尺度条件下中药资源丰富度差异性,结果显示,选取30 km的格网,统计重庆市中药资源丰富度,可以较好的反映区域间中药资源丰富度的客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谢晨琼  吴瑾瑾  奚学军  李祥  陈建伟 《中草药》2019,50(12):2794-2797
目的 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H-NMR、13C-NMR、ESI-MS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获得的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昆明山海棠根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7''-二甲氧基-2'',2''-二甲基-2H-苯骈吡喃-6''-)-3-甲酰基-5,6-二甲氧基-苯骈呋喃(1)、3(R)-(4'',5''-二羟基)-2'',5,7-三甲氧基-6-(3-甲基-2-丁烯基)-异黄酮(2)、3''-香叶草基-5,7,2'',5''-四羟基异黄酮(3)、β-谷甾醇棕榈酸酯(4)、甘油山嵛酸酯(5)、β-谷甾醇(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毛秔子梢素C;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重庆药用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彭水县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中发现重庆药用植物2新记录属,4新记录种,分别为青篱柴属Tirpitzia、石萝藦属Pentasacme;青篱柴Tirpitzia sinensis、石萝藦Pentasacme championii、黄斑石蝴蝶Petrocosmea xanthomaculata和贵州黄堇Corydalis parviflora。  相似文献   

17.
刘毅  叶玉兰  万德光  王允  李标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22-2723
目的研究巫溪不同产地的款冬所含的芦丁的差异。方法HPLC测定款冬芦丁含量。流动相:甲醇-水(0.025ml/L)磷酸(40∶60);检测波长360nm.结果标准曲线为Y=6934.5X-3365(r=0.9999),芦丁在0.04008~0.4008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0%,RSD为2.1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巫溪不同产地的款冬花的芦丁含量接近,适合在当地大规模栽培。  相似文献   

18.
冯思同  张毅 《中草药》2020,51(2):542-548
知母宁是一种具有C-糖苷和氧杂蒽酮成分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性损伤、提高线粒体生物能量和改善认知缺陷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对知母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探究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蜈蚣草Pteris vittata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蜈蚣草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后分散于水中,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回收溶剂后得到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萃取物。对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综合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结合理化性质、核磁共振谱、质谱数据和相关文献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蜈蚣草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结构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木犀草素-7,3',4'-三甲醚(3),3'-甲氧基木犀草素(4),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5),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6),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紫云英苷(9),对羟基苯甲酸(10),β-谷甾醇(11),β-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2~5和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化学成分研究为蜈蚣草的临床应用及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了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建立一种同时测定4种虫草类药材(冬虫夏草、蛹虫草、虫草菌丝体和蝉花)中虫草素(3'-脱氧腺苷)和2'-脱氧腺苷含量的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供试品经ZORBAX SB-AQ(4.6 mm×12.5 mm,5μm)色谱柱富集,水-甲醇(91∶9)洗脱;ZORBAX SB-AQ(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91∶9),检测波长260nm,柱温40℃,流速1.0 m L·min~(-1),分别对4种虫草类药材中虫草素和2'-脱氧腺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和蝉花样品中仅检测到2'-脱氧腺苷,蛹虫草样品中仅检测到虫草素,早期报道的在冬虫夏草中检测到的虫草素色谱峰可能是其同分异构体2'-脱氧腺苷色谱峰或以2'-脱氧腺苷为主的与虫草素的共洗脱色谱峰。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分析时间短,可用于虫草类药材中虫草素和2'-脱氧腺苷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