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背景:椎间盘磁共振功能研究大都是平卧状态非负荷下进行的,不能反映人体直立下椎间盘负荷状态下的形态及功能改变,因此需要研究模拟人直立状态下的椎间盘磁共振功能成像特点。 目的:探讨轴向负荷对受检者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值及T2值的影响。 方法:募集腰腿痛患者17例,年龄34-65岁。轴向负荷前后进行常规T2W、T1W、弥散张量成像、T2-mapping成像,负荷质量为体质量的40%-50%,负荷10 min后扫描第2个弥散张量成像序列,约负荷15 min扫描第2个T2-mapping序列。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单次激发平面回波(EPI),TR 2 500 ms,TE 89 ms,弥散方向为6个方向,b值设为400 s/mm2,扫描时间4∶10 min。利用弥散张量成像原始数据重建表观弥散系数图、b0图,测定其负荷前后椎间盘的表观弥散系数值,T2-mapping序列自动重建出T2值图,测量髓核全椎间盘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值、T2值,分析短时轴向负荷前后表观弥散系数值、T2值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17例85个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结果:Ⅰ级0个,Ⅱ级26个,Ⅲ级19个,Ⅳ级30个,Ⅴ级10个。表观弥散系数图84个纳入研究,T2值图85个纳入研究。84个椎间盘短时轴向负荷下,短时轴向负荷下全椎间盘(减少38×10-3 mm2/s,Z=2.567,P < 0.05)及髓核区表观弥散系数值减少(减少62×10-3 mm2/s,Z=3.461,P < 0.05),表观弥散系数变化主要影响Pfirrmann Ⅲ级椎间盘(减少55×10-3 mm2/s,Z=2.556,     P < 0.05)。T2值的变化主要影响正常椎间盘(Pfirrmann Ⅱ级),负荷下椎间盘T2值减低(减少3.17 ms,Z=2.967,P < 0.05),其余级别椎间盘负荷下表观弥散系数值、T2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短时轴向负荷下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值与T2值的变化因退变Pfirrmann分级不同而不同,评价椎间盘的活体MRI功能可能要根据不同的退变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女性哺乳期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女性哺乳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4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岁。选择同年龄组3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0~35岁,未婚。运用MRI,对腰椎间盘行常规矢状位轴位T2加权成像(T2WI)、矢状位T1加权成像(T1WI)加扫矢状位弥散加权成像(DWI),在MRI后处理工作站对椎间盘画出感兴趣区并测量其信号强度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析女性哺乳期腰椎间盘平均ADC值变化及形成原因。结果常规腰椎扫描T1WI显示椎间盘退行性变均为低信号。T2WI显示正常椎间盘明亮均匀的高信号,退行性变椎间盘则为灰色,中等甚至低信号,信号不均匀,同时会有椎间隙变窄;DWI技术可见对退行性变椎间盘进行定量检测,退行性变椎间盘ADC值明显减低。DWI技术有特异性。腰椎间盘突出节段L4/515例,L5/S118例,腰椎间盘形态椎间盘范围缩小15例,椎间盘前部无信号17例,椎间盘无信号2例(图1)。产后ADC值为(0.29±0.15)×10-3mm2/s,1年为0.56×10-3 mm2/s。哺乳期腰椎间盘ADC值与健康同龄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女性哺乳期腰椎间盘ADC值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恢复至一定的稳定水平,DWI对腰椎间盘定量检测结果可以给临床医师选择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T2加权成像(T2WI)、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IDEAL)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14~85岁,平均年龄49.4岁;病程1天~3年,平均病程(65.0±16.2)天;发生椎间盘突出部位L1/2椎间盘2例,L2/3椎间盘7例,L3/4椎间盘23例,L4/5椎间盘56例,L5/S1椎间盘48例。采用T2WI IDEAL水相位图根据Pfirrmann分级标准对椎间盘进行分级,并测量各椎间盘T2信号强度(T2SI)。采用矢状位DTI图测量各椎间盘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椎间盘不同Pfirrmann分级间FA、ADC值及T2SI,并统计分析FA、ADC值及T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往研究证明多种内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发椎间盘退变,最重要的机制为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 目的:分析椎间盘退变与终板形态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因椎间盘源性慢性下腰痛和79例因髓核脱出致神经根性症状患者的腰椎MRI正中矢状位图像资料。根据腰椎MRI正中矢状位T1W1图像确定终板形态,T2W1图像确定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 结果与结论:平坦型和不规则型终板最常见于椎间盘退变人群下腰椎,L5/S1平坦型最多见。髓核脱出组与椎间盘源性慢性下腰痛组中凹陷型终板椎间盘退变程度均较平坦型、不规则型低,平坦型终板椎间盘退变程度较不规则型低(P < 0.01)。两组间凹陷型与不规则型终板椎间盘退变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髓核脱出组平坦型椎间盘退变程度较椎间盘源性慢性下腰痛组高(P < 0.05)。提示随着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加重,软骨终板形态有由凹陷型向平坦型、不规则型依次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腰椎间盘退变导致的腰腿痛等病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选取脊柱腰段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查正常者200例和腰椎间盘退变者100例,在工作站划分腰椎间盘和腰椎间盘退变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不同解剖部位、年龄组腰椎间盘和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ADC值。 结果 不同解剖部位腰椎间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1~2、L2~3、L3~4椎间盘的FA值逐渐降低,L4~5、L5~S1椎间盘的FA值则逐渐增高;L1~2、L2~3、L3~4椎间盘的ADC值逐渐增高,L3~4、L4~5、L5~S1椎间盘的ADC值则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的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ADC值逐渐降低。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Pfirrmann分级增高,FA值逐渐增高,ADC值逐渐降低。 结论 解剖部位、年龄均影响腰椎间盘的ADC值,DTI的FA值和ADC值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及其退变程度,为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腰椎间盘退变导致的腰腿痛等病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选取脊柱腰段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查正常者200例和腰椎间盘退变者100例,在工作站划分腰椎间盘和腰椎间盘退变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不同解剖部位、年龄组腰椎间盘和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ADC值。 结果 不同解剖部位腰椎间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1~2、L2~3、L3~4椎间盘的FA值逐渐降低,L4~5、L5~S1椎间盘的FA值则逐渐增高;L1~2、L2~3、L3~4椎间盘的ADC值逐渐增高,L3~4、L4~5、L5~S1椎间盘的ADC值则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的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ADC值逐渐降低。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Pfirrmann分级增高,FA值逐渐增高,ADC值逐渐降低。 结论 解剖部位、年龄均影响腰椎间盘的ADC值,DTI的FA值和ADC值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及其退变程度,为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灵长类动物猴被认为是模拟人类椎间盘退变的最佳动物,但有关猴腰椎间盘退变规律的研究极少。目的:通过磁共振T2mapping和T1ρ成像技术探讨群养种属成年恒河猴腰椎间盘退变过程及其退变特点。方法:在1.5T MR扫描仪上采集符合研究条件的63只群养种属恒河猴腰椎间盘矢状位的T2WI、T2 mapping和T1ρ图像,利用后处理工作站测定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感兴趣区的T2-map值和T1ρ值。结果与结论:(1)研究获得425个质量良好的成年恒河猴腰椎间盘磁共振图像,不同人员对髓核组织T2-map值和T1ρ值的测量高度一致,两者Kappa系数达0.93以上;(2)恒河猴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1ρ值和T2-map值与Pfirrmann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842,P0.01;r=-0.896,P0.01)。PfirrmannⅠ-Ⅳ级之间恒河猴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1ρ值和T2-map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01)。PfirrmannⅡ-Ⅲ级(退变早期)和PfirrmannⅣ-Ⅴ级(退变晚期)的髓核组织T1ρ值与Pfirrmann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517,P0.01;r=-0.499,P0.01);退变早期和退变晚期的髓核组织T2-map值与Pfirrmann分级也呈显著负相关(r=-0.617,P0.01;r=-0.652,P0.01);(3)L_(1-2)和L_(2-3)椎间盘髓核组织T2-map值明显低于L_(6-7)和L_7-S_1椎间盘髓核组织T2-map值(P0.05);(4)不同年龄段恒河猴腰椎间盘髓核组织T2-map值和T1ρ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0.730,P0.001;r=-0.702,P0.001);(5)结果说明,磁共振T2 mapping和T1ρ成像技术可客观量化敏感地评估恒河猴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的退变过程;成年恒河猴L1-2和L_(2-3)椎间盘较L_(6-7)和L_7-S_1椎间盘易发生退变且退变程度重;年龄是影响成年恒河猴腰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利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反映股骨颈疝窝的水分子弥散特征的研究尚少有报道。 目的:利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定量测定对股骨颈疝窝和正常股骨颈进行鉴别,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弥散系数值、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 方法:收集18例经病理证实或具有典型影像学征象的股骨颈疝窝影像学患者的资料,全部患者均行X射线平片、CT、常规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依据CT和常规磁共振成像上异常表现,行股骨颈疝窝弥散系数测量,并与正常股骨颈弥散系数值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共20个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前外侧皮质下,形态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X射线平片上表现为伴清晰薄层硬化缘的透亮区,CT上表现为伴锐利的薄层硬化缘的骨质缺损区,磁共振成像上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股骨颈疝窝的表观弥散系数值明显高于正常股骨颈。结果提示,弥散加权成像为股骨颈疝窝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证实股骨颈疝窝的弥散增加和弥散系数值升高。关键词: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股骨颈;疝;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25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11基因在人退变颈、腰椎间盘组织中明显上调。 目的:观察人退变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纳入30个经MRI确认的退变颈椎间盘髓核组织和20个因颈椎创伤治疗获得的正常颈椎间盘髓核组织。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退变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髓核细胞较正常髓核组织明显减少(P < 0.01),而凋亡细胞较正常髓核组织明显增多(P < 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退变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髓核组织(P < 0.01),且基质金属蛋白酶11表达与TUNEL染色检测到的细胞凋亡正相关(r=0.44,P < 0.05)。说明高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1不仅可直接破坏细胞外基质尚可诱导髓核细胞凋亡,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T2~*mapping成像在腰椎间盘退变早期诊断及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非特异性下腰痛并伴有MRI检查指征的患者42例(117个腰椎间盘),将所有腰椎间盘基于Pfirrmann分级标准分为3组,再基于SWI分级标准分为3级,并采用T2~*mapping成像技术测量每个椎间盘的T2~*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腰椎间盘各组间的SWI分级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 01),各分组与SWI分级显示有很好的等级相关性(r=0. 786,P 0. 01),2种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方法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 716)。T2~*值与基于Pfirrmann分级的分组及SWI分级均呈明显负相关(P 0. 01)。结论 SWI及T2~*mapping成像可用于对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评估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背景:髓核摘除后椎间盘会随时间出现什么样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目前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兔腰椎间盘髓核穿刺抽吸术后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用21号针头行L 3/4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L 2/3椎间盘作为正常对照椎间盘,于抽吸后2,4,8,12周时按照分组取8只兔子行腰椎侧位X射线检查,测量L 3/4 、L 2/3椎间隙高度并计算椎间盘高度指数,行正中矢状位MRI检查及椎间盘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结论:髓核抽吸后2,4,8,12周椎间盘高度呈逐渐降低趋势,但8-12周变化减小,与正常对照组椎间盘相比,各时间点椎间盘高度指数显著降低(P < 0.05)。抽吸后2,4,8,12周的髓核信号强度随时间逐渐降低,8周时已达改良Thompson分级标准的4级。抽吸后凝胶状髓核组织随时间逐渐出现裂隙,形态逐渐紊乱,12周时呈现明显的纤维化表现,髓核4周时出现较多的类软骨细胞,呈现活跃状态,髓核细胞明显减少,抽吸后8,12周髓核内纤维样细胞增多,类软骨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环随时间逐渐出现扭曲,排列紊乱,突起,出现分层、纤维断裂现象。说明后外侧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后,兔腰椎间盘X射线高度、MRI T2加权信号强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减弱,椎间盘组织逐渐出现退变病理改变,但8-12周其变化趋于缓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背景:普通针头穿刺纤维环是目前较为公认的理想椎间退变模型制作方法,但存在对动物损伤大,操作不简捷等缺点。 目的:尝试在C臂机透视下经皮穿刺比格犬腰椎椎间隙建立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方法:选用8只健康成年犬,行腰椎MRI后在C臂机下经皮穿刺椎间隙,损伤L5/6椎间盘。术后3,6个月行腰椎MRI后,取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椎间盘退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经皮椎间盘穿刺后3,6个月,L5/6椎间盘均出现了明显退变,MRI显示T2值均出现明显降低,并且椎间盘大多出现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征象;L5/6穿刺节段髓核Ⅱ型胶原阳性细胞含量较L4/5髓核均明显减少(P < 0.05)。说明经皮穿刺损伤椎间盘建立犬椎间盘退变模型是一种简单有效、重复性好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MRI DWI序列是一种简单易行、特异性较强、敏感度较高且能早期诊断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监测其活动性的检查方法之一,但DWI序列对骶髂关节显示的最佳b值尚无统一标准。 目的:通过比较10-20岁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MRI不同b值时DWI及表观弥散系数差异,寻找MRI DWI序列显示骶髂关节的最佳b值。  方法:随机选择21名10-20岁无骶髂关节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骶髂关节轴位T1WI、STIR及DWI扫描(b值为0,300,600,900 s/mm2),观察不同b值对骶髂关节的显示情况,对图像进行评价;同时,分别测量双侧骶髂关节的骶侧、髂侧关节旁骨髓的表观弥散系数,对不同b值双侧骶髂关节旁骨髓表观弥散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21名健康志愿者42个骶髂关节在b值为300,600 s/mm2时,图像显示清晰,对比度好,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关节。b值为900 s/mm2时,图像伪影较大,图像质量模糊,对比度差,无法完成表观弥散系数值的测量。b值为600 s/mm2时,双侧骶髂关节旁骨髓所测得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变化范围小,而b值为300 s/mm2时,表观弥散系数值差异性较大。结果显示600 s/mm2是MRI DWI序列显示骶髂关节的最适宜b值,不仅能清晰显示双侧骶髂关节,而且所测得关节旁骨髓的表观弥散系数值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技术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MS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4~70岁,平均年龄35.95岁。使用MRI进行T1加权、T2加权、FI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将4种序列图像进行比较,同时使用软件进行DWI的弥散系数(ADC)及影像分析。结果①FLAIR序列共检出病灶877个,而T1WI、T2WI和DWI分别检出病灶651、776和537个,分别为FLAIR序列检出病灶数的74%、88%和61%。各成像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②MS病灶主要分布在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区,占总病灶数的96.1%。其中分布在脑室周围白质的病灶数与半卵圆中心区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脑干、小脑和胼胝体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T1WI信号多为低信号、略低信号和等信号,T2WI及FLAIR序列为高信号,DWI在急性期病灶显示为略高信号影,在慢性期可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④MS急性期病灶平均ADC与急性脑梗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和慢性期平均ADC高于脑缺血的ADC(P〈0.001),但低于脑肿瘤的ADC(P〈0.05)。结论对MS病灶的阳性检出率,FLAIR序列优于其余3个序列;DWI可以较好地区分MS病灶分期,同时应用DWI、ADC检查对判别病灶的性质、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是诊断MS等脱髓鞘疾病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国内外构建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大部分是在手术直视下进行的,手术切开操作对动物的损伤较大。 目的:透视引导下穿刺构建兔椎间盘退变模型,观察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影像学及病理学的变化规律。 方法:透视引导下穿刺新西兰大白兔L2/3、L3/4、L4/5椎间盘,不同时间点进行X射线及MRI扫描与病理学检测,测量椎间盘的T2WI信号强度。 结果与结论:椎间盘穿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椎间盘逐渐退变,椎间隙逐渐变窄,椎间盘T2WI信号逐渐减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髓核、纤维环变性、坏死,最终纤维环完全撕裂。表明透视引导下穿刺后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变,病理改变与人类椎间盘退变的病理改变相似,且建模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坚强内固定和良好融合存在严重缺陷和不足。目前还未见临床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对邻近节段退变影响的相关报道。 目的:回顾分析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后对固定融合邻近上下节段退变的影响。 方法:2006-03/2009-12对收治的部分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失稳及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22例,进行了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中不显露对侧。在固定融合后3,6,12,20个月及取出内固定钉棒后3,6个月,随访X射线片及MRI。针对X射线片运用角平分线法测量固定融合邻近上位椎间隙高度变化,MRI测量椎间盘髓核退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患者椎管狭窄症状及神经根性症状消失,并且在随访期间内没有新的临床症状出现。固定融合前、固定融合后3,6,12,20个月邻近节段上位椎间隙高度分别为(7.420±0.035 4),(7.426 6±0.036 9),(7.453 3±0.036 9),(7.516 6±0.036 9),(7.430 8±0.036 9) mm,结果表明,腰椎单侧固定融合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变化(P > 0.05)。MRI测量结果显示,固定融合邻近上位椎间盘髓核信号在T2加权像无明显退变。提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能有效预防固定融合邻近上下节段退变。  相似文献   

17.
背景:腰椎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并且国内在下腰痛患者中对小关节不对称与小关节退变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 目的:调查分析腰椎小关节不对称在腰椎间盘退变与小关节退变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测量312例下腰痛患者共936个脊柱功能单位的小关节角度差值,差值<7°定义为小关节对称,差值≥7°定义为小关节不对称。对936个脊柱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小关节退变程度进行分级。 结果与结论:①小关节是否对称在年龄及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②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无显著关联(P > 0.05)。③在L4~L5节段小关节不对称组比小关节对称组的小关节退变程度更重(P < 0.01)。提示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无明显影响,但在腰椎活动度最大的L4~L5节段,小关节不对称可能会引起小关节的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