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怡  徐勤业 《新中医》2023,55(7):151-154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西药及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糜烂型OLP脾胃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合并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症状体征评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 (OHIP-14)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症状体征评分、OHIP-14评分、CD8+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  相似文献   

2.
邱雷  危贵君 《新中医》2023,55(17):165-169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治疗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胃苏颗粒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CD4+、CD8+淋巴细胞比率,CD4+/CD8+,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随访1年记录2组死亡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7.50%,低于对照组47.50%(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均升高(P<0.05),CD8+降低(P<0.05),且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2组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骨髓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脱敏通鼻方联合常规西药对过敏性鼻炎肺虚感寒证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过敏性鼻炎肺虚感寒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轻症患儿予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中重症患儿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脱敏通鼻方内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白介素-5(IL-5)]、免疫指标(CD3+、CD8+和CD4+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5%(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4、TNF-α和IL-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2组患儿外周血CD3+、CD8+和CD4+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免疫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鼻痒、打喷嚏、鼻塞和流涕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脱敏通鼻方对儿童过敏性鼻炎肺虚感寒证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李萍  王飞 《河北中医》2023,(11):1824-1828
目的 观察周记录表打卡方案在耳穴贴压及饮食管理联合干预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管理效能。方法 将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耳穴贴压及饮食管理联合干预管理方案,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取周记录表打卡方案实施管理。连续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干预前后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值)]、营养相关指标[血清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体质量指数(BMI)],并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疾病复发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 2组干预后CD4+、CD4+/CD8+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CD8+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PAB、ALB、Hb、BMI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  相似文献   

5.
孟肖  张永智  王艳荣 《河北中医》2023,(6):917-920+925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穴位刮痧对乳腺癌(BC)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0例B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采用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手术,术后均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35例予芍药甘草汤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刮痧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CD8+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大黄川芎汤鼻饲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危重症患者肠道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危重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及肠道复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川芎汤鼻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功能评分、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指标水平,以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川芎汤鼻饲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肠道功能,降低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卡铂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晚期卵巢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多西他赛注射液、卡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华蟾素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卵巢癌特异性量表第4版(FACT-OV4)评分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4.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七味白术理肠方联合脐灸治疗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撤退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激素依赖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45例予七味白术理肠方口服联合脐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Baron内镜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统计2组疗效及激素撤退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40/45),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28/4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aron内镜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  相似文献   

9.
施玥 《新中医》2023,55(11):67-71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热毒内陷证重症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热毒内陷证重症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CD3+、CD4+、CD4+/CD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APACHEⅡ、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SOFA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维生素D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通过系统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应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应用西咪替丁与维生素D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M水平低于治疗前,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gA、IgM水平低于对照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维生素D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提升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