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高屈型假体理论上优于普通型假体,尤其是在置入后关节屈曲度方面。
目的:评价高屈曲型与普通型假体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的功能康复之间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初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133例患者141膝,植入假体分别为高屈曲型与普通型,比较两组患者置入后疗效。
结果与结论:置入后高屈组1例发生一过性腓总神经麻痹,1例置入后切口愈合不良,42 例44 膝获随访,失访2例3膝,随访12~19个月;普通型2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浅静脉血栓,86例91膝获随访,失访3例3膝,随访12~23 个月。置入后1年两组HSS 评分、疼痛评分、肌力评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高屈曲型在活动度、屈曲挛缩度方面优于普通型(P < 0.05)。说明高屈曲型假体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早期在关节活动范围和屈曲挛缩度方面评分优于普通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采用高屈曲与旋转平台假体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10月首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RPF组和RP组,随访时间为6个月。记录术前、6个月的关节活动度与HSS评分。结果 RPF组与RP组术前活动度、HSS评分、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RPF组术后6个月活动度较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HSS评分RPF组较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28;术前活动度大于等于100o的RPF假体术后6个月增加的活动度小于术前小于100o的术后6个月增加的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小于100o和大于等于100o的RPF假体术后6个月活动度均大于相对应的术前小于100o和大于等于100o的RP假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小于100o的RPF假体术后6个月增加的活动度大于术前小于100o的RP假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大于等于100o的RPF假体术后6个月增加的活动度与RP假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后6个月活动度及功能评分高屈曲假体优于一般假体;术前活动度小于100o采用高屈曲假体在术后6个月能获得更多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背景:传统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已成功在临床应用。有报道高屈曲后稳定型固定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有较高的高分子聚乙烯垫磨损,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 sigma RPF人工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后的近期效果。
方法:78例(113膝)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 sigma 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髌骨不进行置换。随访3年,分别比较置换前、置换后膝关节活动度及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膝关节活动度从置换前平均110.7°改善到置换后平均124°,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置换前平均54.2分改善到置换后平均95.4分,优良率达93.58%,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低。提示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 sigma 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近期置换效果满意,置换后的持续疼痛是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国产后稳定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3月~2012年3月初次膝关节置换患者36例(36膝)。观察组使用德骼拜尔假体18例(18膝),对照组使用Link假体18例(18膝)。全部患者获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假体安放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等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观察组12.17个月,对照组12.43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假体安放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0.05)。术前、术后HSS评分及WOMAC评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国产后稳定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近期疗效满意,其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44)
背景:目前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等膝关节病变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全膝关节置换,因此有必要对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及骨密度变化进行评估。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应力,并连续监测骨密度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20例,置换后12个月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将股骨假体周围分为4个兴趣区,分别为ROI 1-4区;胫骨假体周围分为3个兴趣区,分别为ROI 5-7区。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在置换后1,3,6个月,置换后1,2,3年分析膝关节假体周围应力变化;同时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膝关节假体周围骨密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或假体松动,置换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为(90.23±2.37)分,与置换前(39.68±1.31)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OI 5区应力遮挡最明显,ROI 3区应力遮挡最少。置换后6个月,ROI各分区的应力遮挡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1,2,3年,股骨假体周围ROI 1区应力遮挡率减小,与置换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胫骨假体周围6区应力遮挡率增加,与置换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膝关节假体周围骨密度在置换后1个月时无明显下降(P0.05),置换后3个月开始明显下降(P0.01),且以ROI 5区最明显,而ROI 3区变化较小。置换1年以后,骨密度变化不明显。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与其应力遮挡存在相关性,监测二者变化,可为预防骨质流失提供理论数据,并为临床康复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推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康复的疗效、探求推拿康复治疗的机制。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早期推拿综合康复的临床疗效,为优选康复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将66例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每组33例,置换后对照组行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推拿组行持续被动运动结合推拿康复。通过HSS评分、SF-36健康问卷评分观察推拿综合康复方法对患者疗效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3个月HSS评分组间比较:功能(P =0.020)、肌力(P =0.002)、稳定性(P =0.011)和总分(P=0.019),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3个月SF-36评分组间比较:精神健康(P =0.003)、总体健康(P=0.008)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说明推拿早期干预可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的功能恢复、改善了置换后膝关节的肌力、增加了膝关节稳定性、提高了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背景: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与选择性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早期功能恢复一直存在着争议。
目的:评价双膝骨关节炎患者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与选择性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
方法:根据置换方案将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双膝骨关节炎患者86例(116膝)分为两组,双膝组(n=29,58膝)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单膝组(n =57,57膝)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分别对两组患者置换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屈曲挛缩度、肌力、疼痛评分、双下肢不等长及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置换后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71,0.418);置换后屈曲挛缩度、疼痛评分及双下肢不等长双膝组均显著低于单膝组(P=0.006,0.0013,0.026);同时双膝组置换后HSS评分优于单膝组(P=0.003)。提示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屈曲挛缩度、疼痛症状评分、双下肢不等长及HSS评分方面优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而两种方案在置换后关节活动度和下肢肌力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22)
背景:随着老龄化年龄加剧,假体置换患者的比例在逐渐上升,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发病率在0.1%-5%,但近年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假体周围骨折因骨折部位特殊,修复后可能出现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等,其治疗历来是骨科的难题。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9例全膝关节置换后骨折患者,其中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3例。修复术前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明确使用假体类型:PFC Sigma Depuy假体3例,BIOMET公司的Vanguard假体6例。根据影像学表现来分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Kim分型,胫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Felix分类法。其中3例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例给予髓内钉治疗,3例采用LISS系统内固定。在治疗后进行随访,以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修复术前检查均提示有骨质疏松症,修复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9.4周)。随访期内无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感染及假体松动的发生。修复后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优良5例,较好3例,尚可1例。修复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较少。提示多数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可以固定后一期愈合并且能够获得无痛的膝关节,在临床应根据假体类型及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吴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717-722
背景: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对假体旋转对位争论的焦点目前仍集中在旋转对位的参照地标如何设定。
目的:综述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假体旋转对位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假体旋转对位的解剖定位标志、定位方法、旋转对位的匹配、手术精确度等临床上遇到的相关文献。
结果与结论:许多研究表明,旋转对位不良,会导致膝前痛,胫股骨和髌股关节间的稳定性失衡,髌骨的运动轨迹失调,步态异常,胫骨侧聚乙烯平台的磨损加速,假体过早松动,出现关节半脱位和脱位,甚至需进一步手术翻修等问题。术中胫股骨侧假体的旋转对位时要综合利用所获得的各种信息,个别校正,必要时结合置换前的CT扫描来进行,以改善全膝关节置换疗效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11.
背景:临床长期随访显示,后交叉韧带保留型与后稳定型假体置换后的膝关节活动度、10-15年假体生存率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明显区别,但针对两种膝关节假体孰优孰劣的争论依然存在。目的:对比后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的差别。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3例,女47例,年龄46-83岁,其中30例接受后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置换治疗,另30例接受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关节遗忘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评价。研究获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60例患者获得5-16个月随访,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假体周围感染、松动、脱位及僵硬等并发症;②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关节遗忘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后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早期关节遗忘度无差别。 相似文献
12.
背景: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后医生及患者最不愿意遇到的并发症之一,其顽固性和难治性一直是让关节科医生头痛的难题。目的:综述国内外近年临床最新治疗髋、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以期促进国内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22年10月的文献,通过阅读题目初筛获得762篇文献,然后通过阅读摘要,排除内容重复、数据可靠性低、观点过时的文献后获得194篇文献,再通过精读原文最终纳入88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治疗假体周围感染过程中,组合型抗生素给药方案或有助于根除感染;(2)Ⅱ期翻修术仍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金指标;(3)Ⅰ期翻修术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4)生物治疗中的噬菌体疗法、新式载药系统已少量应用于临床,在假体周围感染的预防和根除上表现出其优势特点;(5)中医药配合抗生素、手术治疗手段能提高预防、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效果,但缺乏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osterior Stabilized Total Knee Prostheses PS)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Posterior Cruciate-Retaining Total Knee Prostheses CR)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oplasty TKA)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假体在TKA术后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骨关节炎、并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6位患者资料,其中PS假体30例,CR假体3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2周、1年、3年的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评分、髋膝关节炎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WOMAC,Osteoarthritis Index)。结果 PS组的术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明显大于C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PS组膝关节ROM、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明显大于C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年、3年的随访数据中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无严重畸形的初次膝关节置换,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疼痛评分等。 相似文献
14.
背景:感染造成的骨缺损、骨质疏松、皮肤伤口问题以及多次清创后导致的软组织丢失和瘢痕增生使翻修变得非常困难。
目的:综述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预防、诊断、有效治疗及康复评价的最新进展,从而建立标准化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机制。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12 CNKI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fection”共检索到文献2 346篇,并参阅其他相关的著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0篇。
结果与结论:感染的预防比感染的治疗更为有效。目前在诊断上,还缺乏明确诊断的特异性指针。在治疗上,彻底清创、选择有效抗生素及翻修术能够有效地治疗感染。同时新方法的应用有望提高全膝置换后感染的成功率。康复锻炼是治疗延续,也是治疗的重要步骤。为此,在全膝关节置换的基础上应该建立置换后感染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及康复评价体系,以尽量减少感染的发生及对感染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有研究对全膝关节置换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但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压和接触面积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压和接触面积。方法:建立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压和接触面积。结果与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的聚乙烯衬垫内侧和外侧接触压峰值以屈膝0°时最小,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侧接触压峰值在屈膝0°-90°时均高于外侧接触压峰值(P<0.05)。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在屈膝60°-120°时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压峰值均高于旋转平台内外侧接触压峰值(P<0.05)。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侧和外侧接触面积以屈膝0°时最大。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侧接触面积在屈膝0°-30°时均低于外侧接触面积(P<0.05),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聚乙烯衬垫内侧接触面积在屈膝0°-90°时均低于外侧接触面积(P<0.05)。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在屈膝30°-120°时聚乙烯衬垫内外侧接触面积均低于旋转平台内外侧接触面积(P<0.05)。表明全膝关节置换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内外侧聚乙烯衬垫内侧接触压峰值高于外侧接触压峰值,内侧接触面积低于外侧接触面积,旋转平台假体的内外侧接触压低于固定平台假体,旋转平台假体的内外侧接触面积高于固定平台假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44)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围置换期多模式镇痛方案较多,但是尚无最理想的方案。目的:探讨多模式及超前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因重度骨关节炎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共120例,按照不同镇痛方案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置换前和置换术中均无相应镇痛措施,超前镇痛组置换前口服塞来昔布,鸡尾酒镇痛组置换过程中行鸡尾酒关节周围注射,多模式联合镇痛组置换前口服塞来昔布+置换过程中行鸡尾酒关节周围注射,各组置换后均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测量4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静息、活动状态下的目测类比评分及膝关节KSS评分,并记录置换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在置换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静息、活动状态下的目测类比评分及膝关节KSS评分方面,超前镇痛组、鸡尾酒镇痛组和多模式联合镇痛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多模式联合镇痛组均优于超前镇痛组及鸡尾酒镇痛组(P均0.05),而超前镇痛组和鸡尾酒镇痛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4组患者中置换后2周内出现的恶心、呕吐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未出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切口坏死感染情况。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前超前镇痛、置换过程中局部注射镇痛、置换后应用静脉自控泵的联合镇痛效果比较理想,不良反应并未增加,且操作简单安全。目前多模式联合镇痛已为大家所接受,但真正做到全膝关节置换后无痛,尚需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6)
背景:虽然活动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具有理论上的设计先进性以及体外运动学和磨损方面的优势,但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固定平台假体目前尚不明确。目的:评估国人活动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后的中期临床效果,为人工膝关节置换假体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于北京同仁医院采用旋转平台假体(PFC sigma RP)进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比观察患者置换前及置换后末次随访KSS评分、KSS功能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膝关节活动度、最大屈伸膝角度。记录患者置换后包括感染、髌骨弹响、聚乙烯垫片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拍摄置换后标准的膝关节前后位、侧位及Merchant位X射线片,观察假体的力线、假体周围透亮区、髌骨脱位情况。将本组活动平台假体的随访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固定平台假体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中期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最终共有31例45膝纳入试验,患者年龄(64.56±10.33)岁,随访时间3.9-7.6年。置换后末次随访时的各项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最大屈伸膝角度均较置换前明显改善,但与文献报道的固定平台置换后中期随访结果相当。未发现透亮线、假体松动、聚乙烯垫片脱出;虽然仅做了有限的髌外侧松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髌骨脱位或半脱位;2例患者(2膝)出现髌骨弹响。提示活动平台膝关节置换后的中期临床效果满意。虽然仅做了有限的髌外侧松解,但没有发现髌骨脱位和半脱位,这可能是旋转平台设计上髌股关节方面优势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Artificial knee joint replacement in older patients often combines with basic diseases, such as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afety of replacemen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early closure of drainage tube on blood loss after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METHODS: We randomly selected 90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who underwent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4 to July 2015.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30). In the 4-hour occlusion group, the drainage tube was closed for 4 hours in early stage of replacement. In the 2-hour occlusion group, the drainage tube was closed for 2 hours in early stage of replace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rainage tube was not closed. Because of the use of tourniquet during surgery,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considered as 0 mL. Drainage blood loss after surgery was recorded. Total blood loss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Gross formula through patient height, weight and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hematocrit. Hidden blood loss was gotten by subtracting the visible blood loss from total loss. Under the observation of postoperative joint swelling and subcutaneous ecchymosis, kne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e was recorded at 6 weeks after replacement, and compared among group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blood loss and dominant blood loss were detect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 < 0.05), indicating that both occlusion for 2 hours and 4 hours could reduce total blood loss and dominant blood loss, but the range of reduction was greater in occlusion for 4 hours. At 6 months after replaceme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kne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e and hidden blood loss was detectable among three groups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joint swelling and subcutaneous ecchymosis was increased in the 4-hour occlusion group (P < 0.05). Abov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drainage tube occlusion can decrease total blood loss and dominant blood los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but cannot reduce hidden blood loss. 2-hour occlusio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s an ideal choice, but the amount of hidden blood loss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的假体周围感染常导致置换失败并需行翻修手术。
目的:综合近几年文献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机制,以及其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 2010-12 Pubmed数据库、1970-01-01/ 2010-12-31 SpringerLink数据库相关文章, 检索词为“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fection”共检索到文献2 109篇, 并参阅其他相关的著作及高影响因子的相关文献,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9篇。
结果与结论:假体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是微生物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耐药菌的出现及多微生物的感染比例正逐渐上升, 及时而正确的诊断对其预后影响很大, 但尚无统一诊断的金标准, 每种诊断手段都有其优缺点, 必须综合考虑,白细胞介素6因为其廉价无创及高敏感和特异性,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治疗目前包括单独抗生素治疗、清创保留假体、一期翻修、二期翻修、关节融合及截肢等方法。抗生素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抗生素丙烯酸骨水泥假体技术(PROSTALAC), 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术者接受。但是每一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每一患者其具体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背景:随着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患者的不断增加,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及复杂性随之增加。目的:回顾有关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研究文献,探讨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Vancouver分型和治疗方案。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 数据库、FMJS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94年9月至2012年6月收录的有关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索词为“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和“total hip arthroplasty,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排除报道时间较早的研究或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随着全髋关节置换人数的增加,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正在增加。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创伤、固定方式、假体松动、翻修、骨溶解、置换前疾病、骨质疏松、假体类型和置换技术等。熟悉及理解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对其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Vancouver分型涉及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位置及稳定性、假体松动情况、股骨近端骨量等,是临床上常用的分型方法。临床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是否有假体松及骨缺损等采用不同的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