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视力保护相关态度及其与视力不良发生的关系,为开展针对性的视力保健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1 455名城乡中小学生进行视力保护相关态度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结果 中小学生视力保护相关态度总得分女生(15.09±2.04)高于男生(14.67±2.53),郊县区学生(15.03±2.25)高于城区学生(14.76±2.32),视力正常组学生高于各视力不良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得分优秀率为62.5% (910/1 455).97.7%的学生认为保护视力很重要,91.3%的学生愿意为了保护视力改掉一些不良习惯,54.6%的学生认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视力,52.4%已近视的学生愿意配戴眼镜.“是否愿意配戴眼镜”视力正常组学生正向态度率(54.5%)高于轻中度视力不良组学生(41.5%,45.0%),而低于重度视力不良组学生(57.1%);“认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视力”“认为挑食、偏食会影响视力”,学生正向态度率随视力状况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愿意为了保护视力而改掉一些不良习惯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是不愿意的28.2%,赞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影响视力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是不赞同的1.873倍,担心自己视力变差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是不担心的1.726倍,认为做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作用很大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是认为无作用的16.6%.结论 学生对视力保护总体持正向态度,但在近视后配戴眼镜、饮食习惯对视力的影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学校、社会应针对性加强学生视力保健相关态度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了解陕西省宝鸡市7~ 18 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配镜率及相关因素,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年4月收集陕西省宝鸡市10 225 名7~ 18 岁中小学生视力和是否配镜情况,分析学生视力和配镜率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2.84%,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为53.47%,女生视力不良率(47.37%) 高于男生(38.53%) (χ2 = 81.58,P<0.01),视力不良女生配镜率(54.92%) 高于男生(51.78%) (χ2 = 53.36,P<0.01).使用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视力不良率不断升高(B = 0.073,95%CI = 0.065 ~ 0.080,P<0.01),并伴随视力不良程度不断加深(B= 0.045, 95%CI = 0.029~ 0.061,P<0.01); 配镜率随着年龄而增长(B = 0.042,95%CI = 0.030 ~ 0.054,P< 0.01),男生(B= -0.033, 95%CI = -0.060~ -0.006,P= 0.02) 配镜率相对女生较低.结论 陕西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配镜率低; 视力不良程度显著影响配镜率.  相似文献   

3.
了解四川省中小学生视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收集四川省14 306名7~18岁中小学生视力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学生视力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2.3%,平均视力为(4.79±0.37).不同年龄组学生视力不良率与平均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视力不良率(55.8%)高于男生(48.8%) (x2=70.190,P<0.01),平均视力(4.77)低于男生(4.82)(t=7.143,P<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59.6%)高于农村学生(44.5%) (x2=326.403,P<0.01),平均视力(4.74)低于农村学生(4.85)(t=18.047,P<0.01).10~ 12,12~ 13,14~ 15,15 ~ 16,17~ 18岁年龄段学生平均视角扩大速度约为7%~23%.结论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视力不良率不断升高,伴随视力不断下降;小学高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视力下降幅度较大,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建立中国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常模,为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生的视力保健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在全国12个省市抽取城乡中小学生47 951名,运用“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描述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得分的P10,P25,P50,P75和分P90.结果 建立了一~三年级、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各维度和总体得分的P10,P25,P50,P75和P9N0.以P90作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状况良好划界值,一~三年级和四~六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良好率女生高于男生;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良好率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良好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以P10作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状况不良划界值,一~三年级、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一~三年级和四~六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不良率东部低于中部和西部;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不良率农村低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全国总体评分的P90和P10作为判定学生视力保健行为总体状况良好与不良的划界值,为不同人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供比较的常模.  相似文献   

5.
了解教室采光照明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中小学生视力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区内选取7所中小学(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职中1所)共45间教室、1 734名学生进行研究.采用照度计监测教室采光照明环境,5m标准对数视力灯箱检测学生裸眼视力,问卷调查学生基本信息及视力不良相关行为,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教室采光照明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74.2%(1 286例),女生视力不良率(79.7%)高于男生(69.4%),高中生(82.8%)高于初中生(81.1%)、职中生(63.4%)与小学生(60.2%),住校生(78.5%)高于走读生(69.6%).单因素分析显示,黑板反射比、课桌面照度和照度均匀度是否合格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有影响(x2值分别为5.45,34.27,7.0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不合格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正相关[(OR值(OR值95%CI)分别为1.51(1.01~2.25),1.42(1.02~1.98),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较严重,女生、高中生和住校生更严重.黑板面照度和课桌面照度均匀度不良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曹妃甸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为中小学校实施学生常见病干预措施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唐山市曹妃甸区6所城市和7所农村中小学校,各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共计抽取5 985名学生进行了裸眼远视力调查.结果 曹妃甸区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6.82%,其中轻、中、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14.07%、24.64%和28.10%.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0.76%、78.15%、8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9.964,P<0.001);男生视力不良率(61.04%)低于女生(7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89.689,P<0.001);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81.13%)高于非寄宿制初中学生(7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09,P= 0.065);城市初中和小学的学生视力不良率(66.17%)高于农村(5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36.862,P<0.001).结论 曹妃甸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较高,随年级增加而上升,应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了解青少年视力不良患病状况和发展动态,为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2-2011年组织镇江市京口区所有在校210 054名中小学生健康监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学生的裸眼视力.结果 2002-2011年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为49.81%,2011年最高(61.01%),2003年最低(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a间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学生视力不良率从60.50%上升到82.63%,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从36.62%上升到58.15%.结论 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现状不容忽视.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了解嘉定区2009-2013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嘉定区2009-2013年间的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嘉定城区小学生和初中生视力不良率(29.08%,78.61%)均高于农村地区(26.56%,6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9.22,182.85,P值均<0.05).近5a来,该区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由46.36%上升至47.83%,上升了1.47百分点,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上升了3.67百分点,初中生上升了3.52百分点,高中生上升了1.94百分点.在视力不良构成方面,2009-2013年均以中、重度为主,其中重度视力不良学生的比例由46.40%上升至53.29%.结论 嘉定城区和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重度视力不良的比例逐年上升,学生“防近”形势仍然严峻.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贾睿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529-1531
了解郑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为预防和控制视力不良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郑州市8所中小学校学生3 848名,采用问卷调查与视力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郑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2.68%,视力不良程度以中、重度居多.视力不良率乡村学生为55.03%,城市学生为50.19%;城市学生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最高(41.96%),乡村学生中度视力不良比例最高(39.15%).与城市学生相比,长时间看电视或计算机,睡眠时间不足,饮食营养行为不良,眼保健操普及率较低等是乡村学生视力不良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结论 控制乡村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工作已迫在眉睫.应重视乡村学生正确、合理生活方式的建立,增强营养,普及眼保健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闵行区某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研究眼保健仪器干预对视力不良发展的影响效果。方法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的要求,对学校所有学生进行视力监测及分析。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将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干预。结果共监测学生1303人,视力不良的学生有856人,占65.7%。随着年级增加,视力不良率逐渐上升,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为41.29%,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达89.38%。干预结束后,对干预前后学生视力结果进行配对样本比较的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学生视力结果有显著性差异(Z=-6.698,P0.05)。对学生视力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17名(9.88%)学生视力有所好转,50名(29.07%)学生视力有所下降,有显著性差异(χ2=6.134,P=0.047)。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正确看待眼保健仪器对学生视力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