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自膨胀颅内专用支架(Neuroform支架)与弹簧圈栓塞相结合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患者(35个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采用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结合栓塞治疗。通过微导管释放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将另一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进入动脉瘤腔以GDC栓塞动脉瘤。结果全部病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GDC栓塞.其中28例致密栓塞,7例部分栓塞。仅2例术中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24例术后3个月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9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显影,载瘤动脉通畅;5例动脉瘤颈有残留。结论Neuroform颅内支架使用安全.适用于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特别适用于迂曲的脑血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使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21例宽颈动脉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13例;H-H分级;0级9例,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4例;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11例,LEO支架4例,Enterprise支架6例.结果 21例患者支架均得以成功释放,术后立即造影见动脉瘤致密填塞17例,瘤颈残余3例,瘤体少部分显影1例;全组病例均未产生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6个月均进行DSA造影复查,致密栓塞的17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瘤颈残留的3例复查时明显见瘤颈显影明显变淡,瘤体显影的于6个月复查时未见显影.所用病例载瘤动脉均通畅,支架未见移位,结论 使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技术有利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扩大了介入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范围,并且大大提高了微弹簧圈栓塞的致密栓塞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Matrix II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诊断颅内宽颈动脉瘤6例的病人,其中大脑前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4例先行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置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2例先置入微导管于动脉瘤内,再释放支架后栓塞。术后3~6个月随访4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4例,部分致密填塞2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4例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II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 Ⅱ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Matrix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并发症防治。方法对诊断颅内宽颈动脉瘤6例的病人,其中大脑前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1冽,大脑中动脉分又部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4例先行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矬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2例先置入微导管于动脉瘤内,再释放支架后栓塞。术后3~6个月随访4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4例,部分致密填塞2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4例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39例经头颅CTA和/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30例,按Hunt—Hess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4例、Ⅳ级1例。根据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分别采用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双导管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填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31例(79.4%),大部栓塞8例(20.6%)。无术中出血病例。术中共置人164枚弹簧圈,15枚支架。术后第7天,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亡。38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依据GOS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GOS5/4分)34例、轻度残疾(GOS3分)2例、重度残疾(GOS2分)2例。其中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分别于术后6个月或16个月或36个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绝大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通过选用合适的血管内辅助技术及方法能够得到成功的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专为小血管设计的低剖面、自膨式LEO+Baby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LEO+Baby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5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基本信息、影像学资料、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应用LEO+Baby支架51枚,1例患者支架导管到位困难,转开颅手术治疗,其余均操作成功,成功率为98%(51/52);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42例,瘤颈残留9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术中弹簧圈脱出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4~5分2例,2~3分5例,随访无死亡病例。46例患者术后6个月DSA复查结果显示完全栓塞率89.1%(41/46),其余5例未行DSA复查;无支架相关并发症及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发生。头颅CT显示,无迟发性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结论应用LEO+Baby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动脉瘤操作成功率和安全性高、围术期并发症少且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支架和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87例患者9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支架辅助技术为首先选择合适的Neuroform支架跨动脉瘤颈释放,长度超出瘤颈近、远端各5mm,微导管通过支架上的网孔进入动脉瘤,一期或分期完成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微导管动入动脉瘤内后,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以覆盖瘤颈,再行GDC填塞动脉瘤。结果 支架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31个,次全填塞(〉90%)3个,大部分填塞(70%~90%)1个,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50个,次全栓塞4个,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同时采用支架和球囊辅助栓塞完全填塞的动脉瘤2个,次全填塞1个,无死亡。平均随访5.8个月,其中支架辅助栓塞再通率16.7%,球囊辅助栓塞再通率12.5%。结论 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栓塞技术较支架辅助技术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图1参1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塑型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31例(31个)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和全脑DSA检查确诊,其中破裂动脉瘤21例,未破裂动脉瘤10例.Hunt-Hess分级Ⅰ级17例、Ⅱ级12例、Ⅲ级2例.患者均采用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重塑形技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放置3D弹簧圈,术毕即刻进行DSA及CT检查.DSA检查显示弹簧圈均位于动脉瘤内,载瘤动脉通畅,其中完全栓塞26例,占83.87% (26/31);大部分栓塞5例,占16.13%(5/31).CT检查显示无脑梗死及脑出血现象.31例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26例,占83.87%(26/31);轻度残疾4例,占12.9% (4/31);重度残疾l例,占3.22%(1/31).3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8.95±4.08)个月.术后3、6、12个月行DSA或CTA复查提示,前交通动脉轻度狭窄5例,前交通动脉通畅26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重塑技术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并发症少、疗效好,术后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LVIS支架在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病例,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应用LVIS支架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22例,根据Raymond分级评价术中动脉瘤填塞程度,再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 22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均成功施行LVIS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术后即刻Raymond Ⅰ级栓塞,有效栓塞率为100.00%。缺血并发症2例(9.10%),随访6~24个月,预后良好组有19例(86.40%)。结论 应用LVIS支架在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短期随访效果佳,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术后出血并发症未见增加,术中、术后缺血发生率相应增加,与支架金属覆盖率高、展开位置不理想、贴壁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Solitaire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8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所有患者术中支架均顺利到位,放置满意,术中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2.9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一例死亡,无再出血及栓塞等症状。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定远期生活质量,患者恢复良好率或轻残率为87.5%(7/8)。术后1a复查血管造影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载瘤动脉及毗邻的血管均保持通畅,无支架或弹簧圈移位发生;7例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患者动脉瘤残留或复发。影像学治愈率87.5%(7/8)。结论:血管内Solitaire支架植入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技术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临床效果及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115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资料,其中经单纯弹簧圈栓塞71例,球囊辅助弹簧圈2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3例,同期收取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测试介入栓塞术前、术后认知功能以及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单纯弹簧圈栓塞组完全栓塞29例,大部分栓塞40例,部分栓塞2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完全栓塞16例,大部分栓塞4例,部分栓塞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完全栓塞17例,大部分栓塞3例,部分栓塞3例。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组比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χ~2=6.886 2,P=0.032 0)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χ~2=15.900,P=0.000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0,P=0.026 2)。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情况:单纯弹簧圈栓塞组(24.0±0.2)分与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24.3±0.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38 6,P=0.000 0),单纯弹簧圈栓塞组(24.0±0.2)分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21.5±0.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84 8,P=0.000 0),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24.3±0.2)分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21.5±0.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00 2,P=0.000 0)。结果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明显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结论不同介入栓塞技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疗效满意,并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男性,反复两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示右后交通动脉瘤并同侧前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瘤体大小为7mm×9mm,后交通动脉瘤3.5mm×3.2mm.首先行前交通动脉瘤CDC栓塞术,共用5枚GDC弹簧,大小分别为.造影检查示前交通动脉瘤100%栓塞.3周后行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时,造影发现前交通动脉瘤复发,癌蒂拉长,弹簧被挤向瘤床,有造影剂充盈.大小约为4.3mm×3.Omm,瘤颈3.1mm~2,继续补充GDC弹簧,大小分别为4mm×8mm、3mm×6mm和2mm×4mm各一个,再次100%栓塞残留的动脉瘤.之后100%栓塞右后交通动脉瘤,用GDC弹簧大小分别为3mm×8mm和2mm×4mm各一个.术后病人痊愈出院.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出血危险性大大降低,本组用可脱性弹簧(MDS或GDC)栓塞治疗72例78个动脉瘤,均未再发生出血.有近20例病人栓塞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复查,仅2例出现弹簧被挤向瘤床.短期内出现已完全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术后短期内(3周)复发,弹簧被明显挤向瘤床.此种情况文献报道较少.其主要原因为:(1)动脉瘤较大,瘤颈及瘤蒂部薄弱,栓塞后局部受血流冲击力增大,易于复发;(2)动脉瘤较大,栓塞不够致密,受血流冲击后,弹簧被挤向瘤床,造成“复发”;(3)可脱性弹簧较柔软(如GDC),易被血流冲击后挤向瘤床.处理原则:(1)发现复发后,应进一步栓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28枚(77.78%),大部分栓塞8枚(22.22%).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术前根据DSCTA检查资料和DSA图像对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进行分析,能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9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在全脑血管造影的同时或择日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经导引导管引入微导管和与之相匹配的微导丝.头端经过塑形的微导管在微导丝配合下置入瘤腔并固定于距瘤颈1/3处,选择大小适合的GDC进行栓塞治疗,依次将GDC填入瘤腔.结果:95例中,84例动脉瘤100%栓塞,8例95%栓塞,2例90%栓塞,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微导管无法到位放弃治疗.9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无再出血.3例术中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发生破裂出血,治疗后痊愈; 1例前交通动脉瘤治疗过程中见同侧大脑前动脉未显示,立即经引导管罂粟碱推注、40万尿激酶溶栓后再通,无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背景:随着影像学设备与栓塞材料的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也成为治疗方法之一。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与栓塞材料选择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关系。 方法:用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筛选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 结果与结论: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完全栓塞31枚、占86.11%,大部分栓塞5枚、占13.89%;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不仅与动脉瘤的形态有关,而且与栓塞材料直接相关。故认为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汇总分析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2008Pub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研究,英文检索词为"aneurysm of brain,spring r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embolism",中文检索词为"脑动脉瘤,栓塞,弹簧圈,血管内治疗"。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54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14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纳入的14篇文献显示,栓塞前需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颅内循环情况,并测量动脉瘤颈、瘤体大小。微导管到位后,一般不行超选择造影,以避免动脉瘤破裂。选择合适的导管、导丝至关重要。要选择与动脉瘤大小相当直径的弹簧圈,放置时要尽可能使其沿着动脉瘤的壁盘旋缠绕。形成初步"筐架",以利于其他弹簧圈在"筐架"中盘旋。尽量做到弹簧圈在动脉瘤内致密填塞,以免动脉瘤复发。最后一个弹簧圈不宜过长,避免难以完全填入。弹簧圈在解脱前均应造影证实其在动脉瘤内,确保载瘤动脉通畅。操作过程要轻柔,导丝、导管前进一段路程后要注意轻轻回撤少许,以卸掉因所过弯曲较多而产生的张力,防止产生"疏忽前跃"现象,导致刺破动脉瘤。结论: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14例,共14个动脉瘤。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45~76(61.07±10.43)岁;8例为破裂动脉瘤,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临床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并经介入或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介入治疗5例,手术治疗77例)。CT血管造影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法进行图像后处理,与DSA及手术结果对比。结果82例脑动脉瘤患者中,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动脉瘤88个(6例均为2个动脉瘤),手术证实82个(77例),DSA证实6个(5例)。载瘤动脉分别为后交通动脉(38个),前交通动脉(35个),大脑中动脉(8个),颈内动脉(5个),基底动脉(1个)胼周动脉(1个)。CT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结构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对脑动脉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良好,对临床治疗具有可靠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我院共行可脱性弹簧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126例132个.其中,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achenical detachable spiral,MDS)85例90个动脉瘤,电熔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41例42个动脉瘤.用MDS栓塞的85例90个动脉瘤中,有3例3个动脉瘤在栓塞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3例动脉瘤均为使用MDS栓塞过程中发生的破裂,1例前交通动脉瘤栓塞的第一个弹簧逸出动脉瘤,解脱后迅速放置第二、三个弹簧闭塞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放置弹簧时,弹簧末端有约1/3逸出动脉,小心将弹簧退入动脉瘤内盘旋后解脱迅速填充第二、三个弹簧,直至动脉瘤全部填塞.用GDC栓塞的41例42个动脉瘤中,有1例1个动脉瘤在栓塞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的原因:(1)动脉瘤反复多次破裂出血,形成不完全性假性动脉瘤,动脉瘤壁不完整且短期内迅速增大,弹簧易逸出动脉瘤;(2)动脉瘤颈部多次出血,瘤颈部极薄,脆性大,导管路过动脉瘤颈时造成瘤颈损伤;(3)微导管进入动脉瘤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管或导丝刺破动脉瘤;(4)微导管末端抵动脉瘤壁,强行推进弹簧时,损伤动脉瘤壁.术中预防动脉瘤破裂的措施:(1)术中操作轻  相似文献   

20.
双源CT血管成像在Willis环区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在Willis环区动脉瘤的诊断、分型及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采用DSCTA检查筛选颅内动脉瘤患者26例(33个).采用Seldinger技术,在DSA引导下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动脉瘤位置、形态、大小,测量瘤颈及瘤体直径;再根据不同的解剖学形态选用不同的介入栓塞方法治疗.结果:术前DSCAT和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状显示一致.26例患者共33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完全栓塞18个,占54.54%;栓塞程度在95%以上12个,占36.36%;不完全栓塞3个,占9.09%.结论:DSCTA检查和DSA全脑血管检查可提供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影像解剖学资料,为动脉瘤的临床分类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