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性,46岁。主因短暂性复视,反应迟钝,站立、行走不稳2月余,于2014年6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14年3月10日)出现发热(约38℃),伴畏寒、无寒战,逐渐出现视物成双,站立不稳,行走需他人搀扶但无踩棉花感;同期出现幻听、反应迟钝、少言寡语、烦躁,不伴意识障碍。发病第10天外院MRI检查显示,双侧丘脑内侧、第三脑室侧壁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FLAIR成像呈高信号(图1)。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55岁。因行走不稳,进行性加重4年于2006年8月7日入院。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易摔倒,逐渐出现双手活动笨拙,记忆力减退;症状呈缓慢性展,渐至行走困难。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肝硬化4年,糖尿病1年余,心房颤动1年,近几年偶有黑便。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16岁。主因双侧下肢无力、行走不稳2月余,于2012年2月24日入院。患者自2011年12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酸痛,1周后疼痛症状消失,出现走路不稳,家人发现其行走姿势异常,但无跌倒现象;之后逐渐出现双侧下肢无力,平路行走或下楼梯尚可,上楼梯困难,休息后无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55岁。因行走不稳,进行性加重4年于2006年8月7日入院。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易摔倒,逐渐出现双手活动笨拙,记忆力减退;症状呈缓慢性展,渐至行走困难。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肝硬化4年,糖尿病1年余,心房颤动1年,近几年偶有黑便。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2岁。主因行走不稳约15 d,2012年8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约15 d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易跌倒,但尚可感觉地面平实,曾出现穿鞋上床,伴双侧掌心刺痛及小腿中下段麻木感,无头痛、头晕、复视、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逐渐进展为不能独立行走、站立,吃饭时不能准确地将勺子送入口中,言语含糊,反应稍迟钝,短时记忆减退。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如常,近2年来体质量下降约10 kg。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9岁。主因双手活动不利4年、行走不稳3年、声音嘶哑1年,于2012年9月14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出现双手活动不利,表现为手颤抖、不能持物,持筷或切菜时动作笨拙,不能顺利夹中或切中目标,但书写能力无明显改变。3年前出现行走不稳,行走时躯体晃动,并向一侧倾倒,  相似文献   

7.
<正>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8岁,农民,因行走不稳、四肢无力3月余,于2017年1月25日入院。患者3月余前(2016年10月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行走不稳、四肢无力,伴言语不清,尚可行走,无头疼、恶心、呕吐、饮水呛咳、复视等,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2016年10月22日)显示,右侧肺门处结节影(性质待定),右肺中叶、双肺下叶少许炎症性改变;腰椎穿刺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 患者 女性,38岁.主因反应迟钝、头痛伴发热2月余,于2012年11月9日入我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8月底)出现反应迟钝、精细动作缓慢,但生活可完全自理.约1周(9月6日)后出现阵发性头部胀痛但可耐受,以前额部显著且与体位变换无关,伴发热(体温38 ℃),无明显畏寒、寒战,无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视物成双、意识不清等症状与体征,服用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无效.9月10日出现剧烈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但无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至外院就诊,体格检查呈浅昏迷,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双眼左侧凝视,双侧Babinski征阳性,颈项强直.头部CT检查显示,左侧颞顶枕叶出血并破入脑室(约45 ml),第三、四脑室和侧脑室铸型(图1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无动脉瘤及其他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26岁.11年前头痛、头昏、行走不稳,外院行头颅CT检查,诊断小脑髓母细胞瘤伴脑积水.行后颅减压和侧脑室一枕大池(1”orkildsen)分流术,术后出现昏迷,并发肺炎等严重情况,行气作切杆等抢救后好转,逐渐恢复“正常”。!l年来ito断服用中药,病情稳定。除偶而头昏外,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体证.不影响学习与工作。半年前出现呛咳,井发肺炎.同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渐至不能行走.近又发生头俪,经头颅CT和MRI检查后.收入院行手术治疗。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右眼外展活动受限.右侧肢体肌力不足\级,Babinski…  相似文献   

10.
单眼复视     
单眼复视临床较少见,偶而可由颅内疾病引起。但通常是由眼局部疾患所致,包括角膜混浊、角膜不规则和晶体油滴状白内障等。本文报告一例单眼复视患者,进行广泛的神经病学和神经放射学检查长达两年余,最后发现角膜的地图点状指纹形变性是引起单眼复视的病因。病例:男性,53岁。主诉左眼单眼复视已两年余。最初是每周至少出现2~3次垂直的重迭双影,值最近变成持续的三个重叠的影象。病人同时诉颈和肩部疼痛、疲劳、不适和压缩性头痛。患者病史中的几个因素使判断发生混淆,如先天性的弓形体病罹及右眼而出现继发性弱视和外斜  相似文献   

11.
正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0岁,主因进行性四肢远端麻木2年,行走不稳2个月,于2016年1月29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趾麻木,无活动异常,未予重视。1年前出现双手指尖麻木,逐渐向上进展至腕部,伴前臂发凉感,同时左足趾麻木逐渐向上进展,出现左足和左小腿麻木。当地医院考虑"颈椎病"或"腰椎病",予针灸、按摩、牵引等物理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2个月前逐渐出现右足、右小腿麻木,伴行走不稳,自觉行走时踩棉花感、需注视地面,夜间行走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视的病因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9~2003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9例复视患,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的特点,分为脑干内损害和脑干外损害。结果脑干内病变引起复视的常见病因为脑血管病变及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脑干外病变以压迫性或浸润性及微血管病变最为常见。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对于最后明确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Fahr病(Fahr's disease),又称特发性两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bilateral calcification of the basel ganglia of the brain),由Fahr于1930年首次报道,该病特点为异常沉着的钙在两侧小脑齿状核、两侧大脑基底节、大脑皮层、皮层下白质等部位积聚,以上述部位的异常钙化为特征。该病较为罕见,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已婚,农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性,62岁。主因头晕、恶心2个月,加重伴呕吐、行走不稳20 d,于2014年9月11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201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症状呈渐进性加重,伴轻度恶心;1个月前(2014年8月)症状明显加重并伴呕吐、行走不稳,表现为步基增宽、向右倾倒且逐渐加重至站立不稳。外院头部MRI显示,大脑半球、侧脑室后角旁斑片状长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2岁。因行走不稳2年、言语不清1年、右眼睑痉挛4个月,于2014年2月入我院神经科。患者2012年4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行走不稳、步基宽,走路易向右侧偏斜,伴视物成双、视物模糊,站立时有明确的头晕症状,卧位时减轻,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无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6.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2岁。因行走不稳2年、言语不清1年、右眼睑痉挛4个月,于2014年2月入我院神经科。患者2012年4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行走不稳、步基宽,走路易向右侧偏斜,伴视物成双、视物模糊,站立时有明确的头晕症状,卧位时减轻,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无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与体征。就诊于当地医院,按脑血管病治疗21 d(具体方案不详),出院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维拉帕米、银杏叶,上述症状部分缓解,仍步基宽、动作迟缓、右手书写笨拙。2013年3月14日无明显诱因头晕症状加重,行走不稳,步距小、步基宽,说话笨拙,自觉舌不灵活,偶有饮水呛咳,无吞咽困难,无视物旋转,无肢体麻木、乏力。再次至当地医院就诊,头部MRI显示延髓腹侧稍长T1、长T2信号,FLAIR成像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未见异常强化(图1),考虑陈旧性腔隙性梗死,输液治疗2周(具体方案不详),症状无好转。2013年10月逐渐出现右眼不自主挤眼,双腿不耐疲劳,平地仅能行走200 m;2013年12月双手明显失灵,以至于持筷夹菜不稳,家属述其睡眠时鼾声重,说话笨拙症状逐渐加重。当地医院再次行MRI检查显示延髓腹侧长T2信号。2014年2月13日至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体格检查:言语模糊,右眼不自主挤眼,眼球水平运动稍差,双手指鼻试验略差,行走缓慢,步基宽,站立不稳,Romberg征阳性,遂以共济失调待查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感冒、腹泻史,否认口眼干燥、口腔溃疡、光过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35岁 ,银行职员。主因纳差、消瘦、全身无力 9个月 ,左耳听力减退、饮水呛咳 3个月 ,呼吸困难 1个月于 2 0 0 3年 3月 2 6日由外地转入宣武医院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病房。9个月前 ,患者感工作压力大 ,情绪低落 ,食欲下降 ,进食少 ,全身乏力 ,未予特殊治疗。 3个月后出现腹痛、腹胀 ,胃镜检查提示“返流性胃炎”。 5个月前全身无力加重 ,以双下肢较重 ,行走不稳 ,身体左右摇晃。 4个月前排尿困难。 3个月前左耳听力减退 ,饮水呛咳 ,反复呕吐 ,2 0 0 2年 12月 2日在当地医院MR检查显示双侧丘脑、脑干有多发、对称等T1长T2 异常信…  相似文献   

18.
胼胝体病变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导致漏诊、误诊.本文通过1例以头晕、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的胼胝体梗死患者来例证,并讨论胼胝体梗死的一些表现,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认识,以防止误诊漏诊.1病历资料患者,女,56岁,农民,因头晕,行走不稳2d,加重6h来诊.患者于2d前外感后出现头晕,行走不稳,双下肢无力感,严重时站立困难,症状呈阵发性加重,头晕呈非旋转性,无恶心呕吐,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复视,无明显偏侧肢体活动障碍,在开始发病的2d中,曾小便失禁一次,后未再出现小便失禁,无大便失禁.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性,69岁,主因行走不稳4个月,双下肢麻木无力、发作性抖动3个月,于2015年11月10日入我院神经科。患者4个月前(2015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不自主向左侧歪斜;约1个月后(2015年8月)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时前屈、前倾,伴静止时双下肢发作性抖动,动作幅度较大,持续数分钟,2~3次/d,夜间加重、活动或自行按摩后缓解,无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等。外院头部MRI(2015年9月5日)显示,左侧侧脑室后角和周围占位性病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16岁。主凶发热、发作性意识障碍5月余、复视2月余,于20l3年3月4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2012年9月中旬)“受凉”发热.体温37.5℃,伴头痛、呕吐,呈双侧颞区持续性钝痛及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地医院以“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具体厅案不洋),但症状尤明显缓解,期问曾经出现一次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持续1~2nlin,2012年9月24日当地医院考虑为“脑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