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有复发性流产(RSA)史妇女和正常早孕妇女的早孕妇女绒毛、蜕膜组织的表达及在血清中的水平,研究VEGF和NGF与妊娠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RSA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妊娠妇女血清中VEGF、NGF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VEGF、NGF在两组妊娠妇女绒毛、蜕膜组织的表达,并对两组妊娠妇女绒毛、蜕膜及血清中的NGF与VEG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VEGF、NGF在复发性流产组孕妇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血清中的水平均较正常妊娠组降低(P<0. 05),VEGF、NGF在复发性流产组、正常妊娠组血清中的水平呈正相关(r1=0. 957,r2=0. 746,P均<0. 05),而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3=0. 381,r4=-0. 047,r5=0. 556,r6=-0. 168,P>0. 05)。结论 VEGF、NGF有促进胎盘血管形成的作用,两者在促进胎盘血管形成方面呈正相关性,两者的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RSA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VEGF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0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分布,并以20例正常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结论:VEGF在早期妊娠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RSA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探讨正常早孕妇女和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早孕妇女之间绒毛及蜕膜组织中趋化因子12(CXCL12)的表达,了解CXCL12在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30例正常早孕妇女和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早孕妇女绒毛及蜕膜组织中CXCL12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早孕妇女与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早孕妇女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CXCL12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妊娠早期绒毛及蜕膜组织中CXCL12的表达下降,可能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正常早孕和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清、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因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就诊的患者30例(UERSA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清中MIF的浓度,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UERSA组血清MIF水平(10.98±3.02ng/ml)低于正常早孕组(17.53±5.34ng/ml),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2-△△CT值(0.022±0.001;0.97±0.58)均较正常早孕组(1.290±1.110;1.20±0.85)显著降低。经过相关分析,血清MIF水平与绒毛、蜕膜组织中MIF-mRNA的水平呈正相关(r=0.69,0.71)。结论:妊娠期母胎界面MIF表达降低,可能在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血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IL-2、IL-10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探讨其免疫学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IL-2、IL-10含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2、IL-10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局部表达。结果: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组血清中IL-2的浓度为(12.31±2.64)pg/ml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的(5.74±1.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的浓度为(7.97±3.02)pg/ml与正常早孕组的(17.6±5.12)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IL-2比值为(0.71±0.39)与正常早孕组的比值(3.37±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浓度与复发性流产组中不同流产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在复发性流产组蜕膜细胞胞浆和绒毛滋养叶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P<0.05),IL-10在复发性流产组蜕膜细胞胞浆和绒毛滋养叶细胞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结论:IL-10有利于妊娠的顺利进行,而IL-2增多可能对妊娠有害。Th1/Th2细胞平衡向IL-2偏移时可能导致流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稽留流产绒毛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厚街医院稽留流产60例及正常早孕20例患者绒毛中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 HIF-1α及VEGF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妇女绒毛中的表达,两组间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与VEGF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5)。结论 HIF-1α、VEGF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及绒毛中的表达及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为临床监测与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新的理论观点和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64例分为复发性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分析两组女性血清及绒毛组织中的VEGF表达,探讨VEGF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结果复发性流产组血清中VEGF的浓度及绒毛组织中VEGF表达为阳性的比例68. 29%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的872±376及28.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复发流产与VEGF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母胎界面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及胎盘激素的关系.方法 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收集复发性流产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和蜕膜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两组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VDR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mRNA的含量,比较两组表达的差异.结果 复发性流产组绒毛组织中VDR、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mRNA相对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6、6.16、2.39,均P<0.0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与VDR表达水平明显正相关(F=10.21,P=0.01;F=14.52,P=0.00).复发性流产组蜕膜组织中VDR、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mRNA相对水平也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8、2.34、2.60,均P<0.05).结论 母胎界面VDR mRNA表达水平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绒毛组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与VDR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VDR导致自然流产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在反复自然流产(RSA)和正常流产人绒毛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探讨HLA-E与不明原因RS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5例RSA人绒毛组织和35例正常流产人绒毛组织中细胞学定位以及HLA-E在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两组中均有HLA-E阳性表达,RSA组的HLA-E在人绒毛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流产组(χ2=131.125,P<0.0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RSA组和正常流产组均有HLA-E表达,对比显示RSA组的HLA-E表达低于正常流产组(t=1.937,P<0.05).结论 RSA妊娠妇女早孕绒毛组织中HLA-E在组织细胞学蛋白和mRNA水平均较正常人工流产妊娠妇女早孕绒毛组织中降低,提示自然流产妊娠妇女存在HLA-E表达异常,HLA-E可能与RSA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孙燕  陈佩  钟莉娉  苏琳  袁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40-3943
目的:测定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中TNF-α、IL-6水平,探讨TNF-α和IL-6与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Q RT-PCR)方法测定6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50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早孕妇女相比,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两者水平呈负相关性(r=-0.433,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TNF-α水平,IL-6水平、流产次数与正常早孕妇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和IL-6可能参与了复发性流产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母胎界面MCP-1表达异常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绒毛、蜕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异常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ERSA)的关系。方法:选取UERSA患者30例(UERSA组)以及同孕龄正常早孕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两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CP-1蛋白的含量。结果:早孕绒毛、蜕膜组织均有MCP-1mRNA的表达;UERSA组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量(1.96±0.39,3.67±0.98)均较正常早孕组(1.42±0.28,1.90±0.85)显著升高(P<0.01);UERSA组血清MCP-1蛋白含量为85.74±12.31pg/ml,较正常早孕组(59.41±9.70pg/ml)显著升高(P<0.01);血清MCP-1蛋白的含量与绒毛、蜕膜组织中MCP-1mRNA的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0.595,0.655)。结论MCP-1表达于早孕母胎界面,绒毛、蜕膜组织MCP-1mRNA高表达可能与UERSA的发病机制有关,提示血清MCP-1升高在胚胎停育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flt-1)对复发性流产(RSA)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以100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病患血清及绒毛中的VEGF及其sflt-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以同期接诊的10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为对照,比较和探讨VEGF及sflt-1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RSA组妇女血清VEGF、sflt-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绒毛组织VEGF和sflt-1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的表达增高密切相关,sflt-1蛋白的过度表达可抑制VEGF的血管促生功能、抑制胎盘绒毛血管生成引发流产。复发性流产病患血清和绒毛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导致早期胚胎停育引发RSA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早孕复发性流产(RSA)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早孕RSA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正常早孕孕妇6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有人工流产需求。经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两组受检者绒毛、蜕膜组织内的VEGF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绒毛、蜕膜组织内的VEGF表达对早孕RSA的预测价值,确定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界值。收集早孕RS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家族流产史、生殖系感染、内分泌疾病及获得性子宫异常等,分析VEGF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内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蜕膜组织内VEGF表达水平预测早孕RSA的AUC分别为0.756、0.723,最佳界值分别为26.445、30.230。生殖系感染、获得性子宫异常患者的绒毛、蜕膜组织内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生殖系感染和无获得性子宫异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绒毛、蜕膜组织的VEGF下调与早孕RSA发生存在关联,且VEGF表达对早孕RSA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且其表达水平还会受生殖系感染、获得性子宫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MMP-9和TIMP-3在早孕、先兆流产和药物流产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及平衡在维持正常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0例早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负压吸宫术者30例为对照组,行药物流产术者30例为药物流产组;自愿行吸宫术的先兆流产妇女30例为先兆流产组,均留取绒毛和蜕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MMP-9和TIMP-3在不同早孕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9和TIMP-3在3组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蜕膜的蜕膜细胞、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呈不同程度的阳性染色。通过定量分析,药物流产组绒毛和蜕膜MMP-9的表达高于先兆流产组,先兆流产组高于对照组(P<0.05);3组绒毛和蜕膜TIMP-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和蜕膜中MMP-9/TIMP-3药物流产组高于先兆流产组,先兆流产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9表达水平的升高在流产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MP-9和TIMP-3的平衡对维持正常妊娠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杜丽荣  徐素欣  邵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706-2709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绒毛、蜕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测定及绒毛超微结构的观察,并与相应正常妇女进行对照,探讨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的病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RSA患者(实验组)及2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VEGF含量,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绒毛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血清VEGF分别为(106.32±17.26)pg/ml、(88.26±10.15)pg/ml,RS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RSA组绒毛中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u=3.243,P<0.01);RSA组与对照组蜕膜中VEGF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u=0.5766,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与绒毛VEGF的表达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1=0.8477,P1<0.05;r2=0.7463,P2<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与蜕膜VEGF的表达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1=0.2820,P1>0.05;r2=0.2879,P2>0.05)。结论:①绒毛组织中VEGF含量RSA组高于对照组;②蜕膜组织中VEGF含量R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扫描电镜观察发现RSA组较对照组绒毛稀疏杂乱,呈颗粒状,微绒毛数量减少,分布欠均匀,密度明显降低,微绒毛增粗、变短、末端圆钝,局部密度增高,反光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 lt-1)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外周血及绒毛中表达水平,探讨sF lt-1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30例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患者和30例正常早孕孕妇血清VEGF及sF lt-1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各组孕妇绒毛组织VEGF mRNA及sF lt-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组与正常早孕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2637.50±2145.09)ng/L和(982.67±675.47)ng/L,血清sF lt-1水平分别为(13 796.67±11 917.08)ng/L和(3 540.67±2 989.80)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绒毛组织VEGF mRNA及sF lt-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及sF lt-1表达异常与复发性流产具有相关性,其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RSA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佩  孙燕  苏琳  岳锦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3):2020-2023
目的:探讨IFN-γ和IL-18与复发性流产(RSA)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Q RT-PCR)方法测定33例RSA患者、20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中IFN-γ、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RSA患者绒毛IFN-γ、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早孕妇女(P<0.05),且呈正相关性(r=0.59,P<0.01)。RSA患者的流产次数与绒毛中IFN-γ、IL-18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FN-γ、IL-18在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Th1/Th2比率与巨噬细胞B7-1、B7-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蜕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B7-1、B7-2及Th1/Th2比率失衡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妇女(流产组)和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的蜕膜组织中Th1/Th2比率和巨噬细胞B7-1、B7-2的表达水平。结果:流产组妇女蜕膜组织中Th1/Th2比率(20.41±3.32)、巨噬细胞B7-1的表达水平(21.57±1.7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流产组妇女蜕膜组织中巨噬细胞B7-2的表达水平(27.82±2.2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流产组妇女蜕膜组织中Th1/Th2比率与蜕膜组织中巨噬细胞B7-1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663,P<0.01);流产组妇女蜕膜组织中Th1/Th2比率与蜕膜组织中巨噬细胞B7-2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9016,P<0.01)。结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B7-1表达水平增高、B7-2表达水平降低与蜕膜组织中Th1/Th2比率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导致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测定,探讨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的流产病因和胚胎、胎盘的生长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RSA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TAT3含量。结果: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的绒毛和蜕膜中均高表达。RSA组与对照组绒毛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与对照组蜕膜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检测了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表达,在胎盘形成过程中STAT3参与、促进滋养细胞的存活、生长和浸润,胚胎生长具有肿瘤的特征。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T3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表达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稽留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自愿选择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链酶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LIF在两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LIF在绒毛组织中表达于滋养细胞胞浆中;在蜕膜组织中表达于腺体细胞胞浆。②LIF在两组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绒毛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IF在观察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F在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降低,胚胎着床后发育不良导致稽留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