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充验证试验在一般人群抗-HCV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对血清抗-HCV酶联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抗-HCV确认,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 RNA.结果2002~2003年福州市部分人群血清抗-HCV酶联检测的阳性率为0.593%,低于贵州出入境人群和部分地区无偿献血员的抗-HCV检出率,而与长沙和南京地区无偿献血员的检出率相近.抗-HCV酶联检测阳性者经RIBA确认后,仅1例阳性,6例为阴性,另有5例结果为不确定.5例不确定者的血清经RT-PCR检测HCV RNA,结果均为阴性.结论RIBA和RT-PCR作为抗-HCV酶联检测的补充试验有助于抗-HCV检测结果的确认和解释,可在抗-HCV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补充验证试验在抗-HCV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补充验证试验在一般人群抗-HCV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对血清抗-HIV酶联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抗~HCV确认,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RNA。[结果]2002~2003年福州市部分人群血清抗-HCV酶联检测的阳性率为0.59%,低于贵州出入境人群和部分地区无偿献血员的抗-HCV检出率,而与长沙和南京地区无偿献血员的检出率相近。抗-HCV酶联检测阳性者经RIBA确认,仅1例阳性,6例为阴性,另有5例结果为不确定。5例不确定者的血清经RT-PCR检测HCV RNA,结果均为阴性。[结论]RIBA和RT-PCF作为抗-HCV酶联检测的补充试验有助于抗-HCV检测结果的确认和解释,可在抗-HCV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HCV核心抗原检测与HCV RNA PCR法和抗-HCV检测进行比较,评估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1份怀疑为HC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并以HCV RNA PCR法和抗-HCV检测结果作为比较。结果121份样本中,PCR法测HCV RNA,阳性56例,阴性65例,ELISA法测HCV核心抗原,阳性52例,阴性69例,ELISA法测抗-HCV,阳性44例,阴性77例;HCV RNA PCR、HCV核心抗原、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6.28%、42.97%、36.36%。同HCV RNA PCR检测结果比较:HCV核心抗原检测符合率90.08%、假阳性率3.31%、假阴性率6.61%;抗-HCV检测符合率81.81%、假阳性率4.13%、假阴性率14.05%。结论HCV核心抗原检测与PCR检测的符合率较高。说明PCR法与HCV核心抗原检测都可以对抗-HCV出现前的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从而缩短窗口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某部2011年新兵复检丙型肝炎(HCV)抗体筛查结果,对HCV抗体阳性的标本建立筛查流程,为HCV抗体复查提供参考.方法 由该部基地卫生处统一指导,检验科具体实施,采用EHSA试剂进行初筛试验,对初筛阳性的标本采用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该部1012名新兵HCV抗体初筛OD/CD多分布在0~0.45之间;HCV抗体初筛阳性3例,占0.30% (3/1012),肝功能均正常,确证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初筛和确证试验的阳性吻合率100%.结论 HCV感染后隐匿性强,病程长,症状不典型,不能仅对有肝功能异常表现的人群进行HCV抗体筛查;对于初筛阳性的标本要进行相关的确证试验,以提高检出的准确率,从而保证兵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献血人群抗-HCV筛查反应性、抗-HCV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确认和HCV核酸检测情况,以探索献血人群HCV筛检效果。方法对2010年9月15日-2012年8月15日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抗-HCV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和核酸试剂对其进行HCV筛检,对抗-HCV反应性标本用RIBA方法进行确认。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316 965例,其中抗-HCV筛查反应性率为0.19%。在609例有反应性标本中,抗-HCV RIBA确认阳性为96例(15.76%),不确定为158例(25.94%),阴性为355例(58.29%)。统计分析显示2种筛查试剂标本反应性率和RIBA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出HCV核酸阳性标本为57例,经RIBA方法确认抗-HCV阳性为55例(96.49%),不确定为1例(1.75%),阴性为1例(1.75%)。结论在献血人群中抗-HCV ELISA试剂检测存在生物学假阳性,一定程度上造成血液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宜制定相应的归队策略。在血液筛查中应注重试剂质量的选择,以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持续阳性而无肝病症状及体征者的临床处理尚有争论.为评定此类人员中肝病发病率以及了解循环中抗-HCV及血清中HCV RNA与肝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本文报道了无症状抗-HCV阳性者(其中多数ALT正常)的肝活检结果.23例受试者中14例为男性,均经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2)检测抗-HCV阳性,并经6个月以后再用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检测也阳性.此23例抗-HCV阳性者均进行体检、肝超声波扫描、常规肝功能试验及经皮肝活检,并于肝活检的当天收集血清标本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检测HCV RNA.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确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者中感染丙肝病毒(HCV)的现状。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查询"确认(替代策略)检测阳性日期"在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证HIV阳性已终审的病例544例,对其进行HCV抗体检测,HCV抗体阳性者检测HCV核酸。结果544例新确证HIV阳性病例中,男性455例(占83.6%),女性89例(占16.4%),性别比是5∶1;性传播,占98.3%(535/544),其中同性传播占40.3%(219/544);抗-HCV阳性率是8.82%(48/544);HCV RNA阳性率是5.15%(28/544)。经性传播感染535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8.22%(44/535),HCV RNA阳性率是4.49%(24/535)。经同性传播的219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4.11%(9/219),HCV RNA阳性率是2.28%(5/219);经异性传播途径的316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11.08%(35/316),HCV RNA阳性率是6.01%(19/316)。结论新确诊的艾滋病病例中,丙肝阳性率较高,高于普通就诊人群。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同步宣传丙肝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丙肝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62例疑似HCV感染者血清进行HCV RNA检测,同时用ELISA法对其进行HCV核心抗原和抗-HCV检测。结果 162例样本中,抗-HCV阳性率64.20%(104/162),HCV RNA阳性率51.85%(84/162),HCV核心抗原阳性率35.19%(57/162);HCV RNA和HCV核心抗原均阳性样本57例,二者符合率为67.86%;HCV核心抗原和HCV RNA阳性而抗-HCV阴性者1例。结论 HCV核心抗原是HCV早期感染的标志之一,检测HCV核心抗原有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丙肝(HCV)的可信区间,探讨针对出入境人群有效的抗-HCV检测流程。方法收集四川、广东、云南、辽宁、深圳等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7—2013年出入境体检者的部分血清样本183份,用ELISA、免疫印迹、RT-PCR的方法分别进行检测,对3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免疫印迹试验共检出确认阳性152例,不确定2份,阴性29份;ELISA法阳性且确证结果为阳性的样本为152例,ELISA阳性确证不确定为2份,ELISA阴性确证阴性为29份,外籍人士和中国籍人士核抗原、NS3-1、NS3-2、NS4、NS5阳性率分别进行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丽珠试剂在S/CO值≥6时,阳性预测值为100%,丽珠试剂S/CO比值3时,无确证为阳性的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83份样本的核酸含量,阳性共134例,阴性49份。结论 ELISA试剂检测S/CO值≥6时与WB确证阳性结果有较高的符合性,外籍人士和中国籍人士HCV阳性免疫印迹条带分布无明显差异,抗-HCV结果能部分反映HCV复制状态,但抗-HCV并不与HCV RNA结果平行或同步。根据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绘制出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HCV检测流程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检测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CLIA法和ELISA法检测HCV抗体结果可疑的血清标本,最终以重组免疫印迹法(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RIBA)确诊丙型肝炎(丙肝)感染血清63例,比较CLIA法和ELISA法检测HCV抗体阳性的符合率,分析CLIA法中低值组(1S/CO8)和高值组(S/CO≥8)的检测阳性率。结果 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的阳性符合率为90.48%(57/63),CLIA检测HCV抗体阳性符合率为96.83%(61/63),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6,P0.05)。经RIBA试验及CLIA法检测同时确诊的61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低值组检测HCV抗体阳性率为24.59%(15/61),明显低于高值组的90.16%(5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26,P0.05)。结论 CLIA法和ELISA法均可用于HCV抗体的检测,CLIA法阳性符合率相对较高,可作为HCV一种常规检测方法,但应对S/CO值较低者进一步使用RIBA检查确认,以降低漏检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结果与确证试验符合程度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及感染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9年11月-2011年12月申请HIV抗体检测的血清进行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其中114份血清初筛阳性者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4例初筛试验确认阳性68例,阳性率为59.65%,男性阳性率(67.07%)明显高于女性(40.63%),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认试验阳性者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阴性者,确认试验阳性组s/co值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检测HIV抗体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临床应用中,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男性、低龄及s/co值较高者,确认试验阳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输血的患者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HBSAg、和抗-HCV、HIV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初筛,如果阳性用TPPA法复检.结果 HBSAg、抗-HCV、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2.2%、1.6%、0.92%,HIV无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的可信度。(方法)本研究对应用2种国产ELISA试剂从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检出的HCV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试验(RIBA)进行确证,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38份标本中万泰(WT)、丽珠(LZ)2种ELISA试剂检测均为阳性的120份,进行RIBA确证阳性115份,阳性率95.8%;仅WT阳性的10份标本,RIBA确证阳性4份,阳性率40.0%;仅LZ阳性的8份标本,RIBA确证阳性3份,阳性率37.5%。对ELISA检测真阳性和假阳性标本的S/CO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16份假阳性标本进行RIBA条带分析,其中Core条带有10条,占62.5%;NS3-1条带有3条,占18.8%;NS3—2条带有2条,占12.5%;NS4条带有1条,占6.3%;没有出现NS5条带。[结论]本研究的结果与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在对美国公司所生产的抗HCV试剂可信度评价的基础上规定:当S/CO值在3.8以下时,样品需进行确证方可确定其阴、阳性的要求相一致。当HCV的ELISA检测结果S/CO值较低或1种ELISA试剂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应进行RIBA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检测HIV感染者血清中抗-HCV与HCV RNA的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 采用ELISA法和RTn-PCR法对300例HI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抗-HCV与HCV RNA检测.结果 在300份血清标本中,抗-HCV与HCV RNA均为阳性者114份,占38% (114/300);抗-HCV阴性、HCV RNA阳性者41份,占13.67% (41/300);抗-HCV阳性、HCV RNA阴性者32份,占10.67% (32/300);两者均阴性113份,占37.67% (113/3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为75.67%,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1,P>0.05).结论 ELISA法与RTn-PCR法在HIV感染者中诊断丙型肝炎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在HIV感染者中存在免疫抑制造成血清学结果假阴性率较高,因此,对HIV感染者中抗-HCV阴性者应进行HCV RNA检测,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试验在丙肝确认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135份HCV初筛为阳性的血清标本再进行抗-HCV的ELISA检测,仍为阳性的再用荧光PCR法检测HCV-RNA以及特异性更高的补充确认试验,即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初检为阳性的135份血清ELISA检测后仍然为阳性,HCV-RNA的检测结果为1.0×10~3IU/ml有28份,1.0×10~3IU/ml的有107份。WB结果为阳性115份,阴性19份,不确定1份。结论多种原因可能会导致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时出现假阳性,而核酸检测灵敏度、病毒血症消退或病毒基因变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也会出现抗-HCV结果阳性而RN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情况。因此建议对于抗-HCV初检阳性的标本进一步用免疫印迹试验进行复检,以排除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长沙地区献血人群中HCV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方法选择长沙市2007年9月1日-11月30日街头无偿献血者共25217份,分别采用国产和进口抗-HCVELISA试剂盒做常规酶免分析,对初筛阳性和可疑标本进一步用RIBA和FQ—RT-PCR做确认。结果25217份无偿献血者EDTA抗凝血标本中,初筛抗-HCV阳性标本121份,其中男性52名,女性69名;可疑2份,均为女性;上述123份标本抗-HCV确认试验阳性52份(男性22名,女性30名),可疑20份,阴性51份。结论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CV初筛检出率为0.48%,确认HCV感染率为0.21%,低于全国HC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和研究抗-HCV阳性反应血清进行HCV核酸指标检测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6月-2013年5月76例抗-HCV呈阳性反应的受检者血清,使用HCV核酸扩增酶免检测HCV核酸指标.结果 通过本次试验中收集的50份通过2种ELISA试剂来检测抗-HCV呈阳性反应血清.其中,共有7份抗-HCA呈阳性受检者,运用2种试剂进行检测都显示出强阳性(S/CO大于10),其HCV核酸检测也全部显示为阳性(比例为100%),其它43份抗-HCA阳性受检者,经检测均显示为较弱的阳性,其中经HCV核酸检测呈现阳性的占46.5%.另外,经过运用单种试剂来检测的抗-HCV阳性血清,都呈现较弱的阳性,且该HCV核酸检测的阳性率也比较低,同时运用双种试剂检测抗-HCV阳性的特异性,均比运用单种试剂而进行检测的抗HCV阳性要高,二者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抗HCV呈阳性且HCV核酸检测也呈阳性的可以确定为HCV感染;若抗HCV阳性而HCV核酸检测呈阴性,则可能和HCV核酸检测的灵敏度、抗-HCV检测试剂的特异性或者病毒基因变异等很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09—2011年恩施州186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条带分析,增强对WB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9—2011年恩施州辖区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和使用WB试验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69例初筛阳性者中ELISA复核HIV抗体阳性210份,阳性率为78.07%;复核HIV抗体阴性59份,阴性率为21.93%。WB试验阳性186份,占88.57%;15份为不确定,占7.14%;9份为阴性,占4.29%。WB带型分布:其中7条带以上共计181例,占97.31%;6条带的3例,占1.61%;5条带的1例;占0.54%。性别、不同年龄组间与各WB带型分布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艾滋病HIV抗体初筛与确证实验中,复检试剂种类的选择对确证阳性率影响较大,WB带型的阳性判定应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并结合试剂说明书,参考实际情况,谨慎判定。  相似文献   

19.
 暴露于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公认的医务人员(HCP)职业风险。在暴露后应尽快(最好48 h内)对源患者和HCP进行病毒标志物的基线检测。对于源患者,推荐首选检测HCV RNA,尤其对已知或怀疑近期有增加HCV感染风险的行为,或无法评估其感染风险的源患者。推荐次选先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体阳性时再检测HCV RNA。如果HCP的抗-HCV阳性,HCP可以与源患者的检测同步进行,或应在暴露后尽快(48 h内)用同一样本进行HCV RNA的核酸检测。根据源患者的状态确定HCP暴露后的追踪检测方案。如果源患者HCV RNA为阳性,或抗-HCV阳性但不能进行HCV RNA检测,或HCV感染状态未知,则HCP应在暴露后3~6周进行HCV RNA检测。如果HCP暴露后3~6周HCV RNA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应在暴露后4~6个月进行抗-HCV的最终检测。不推荐对职业暴露于血液和其他体液的HCP预防性使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发现HCV RNA阳性的患者或HCP时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者血清进行病毒载量和转氨酶的检测,研究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丙型肝炎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择2009—2011年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实验诊断中心感染免疫实验室和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免疫室收集的抗-HCV阳性血清162例,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率与平均值采用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阳性率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62例抗-HCV阳性者血清共检出HCV RNA阳性(≥80拷贝/ml)110例(67.9%),HCV RNA阴性52例(32.1%);ALT异常者93例(57.4%),ALT正常者69例(42.6%)。对HCV RNA水平进行分级,发现ALT异常率随HCV RNA水平的增高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943,P<0.05),而与ALT水平高低无相关性(r=0.486,P>0.05)。ALT异常组中,ALT在40~80 U/L范围内HCV RNA阳性只有12例(40%)阴性18例(60%),ALT>80 U/L中HCV RNA阳性有59例(93.7%)阴性4例(6.3%),两者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χ2=32.390,P<0.05)。结论 ALT异常率随HCVRNA水平的增高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而与ALT水平高低无相关性;某些未知的干扰因素使得ALT处于低水平异常状态,此时HCV RNA并不显示阳性,表明此时并非处于病毒复制状态,因此在诊断尤其在治疗丙型肝炎时,HCV RNA的定量检测依然占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