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选择和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脑血管支架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系统评价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相关文献,客观分析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及预后。
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1980/2011-08)、MEDLINE(1966/2011-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08)、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文献,进行可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4篇文章,15篇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结论均显示,多种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可抑制内膜增生,防止血栓形成,再狭窄发生率低,生物相容性良好;9篇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临床应用文章显示,可降解脑血管支架可减少再狭窄,改善患者预后,其安全性能尚待更长期的观察。提示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支架置入材料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减少再狭窄率的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背景: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是脑血管病治疗的主要手段,特别对一些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显示出显著优越性,但置入后康复及生物相容性等问题制约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目的:探讨针刺对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置入后康复效果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方法:纳入脑动脉狭窄患者70例,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43-79岁,均进行药物涂层可降解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其中颈动脉支架31例,椎动脉支架21例,锁骨下支架5例,大脑中动脉支架13例。支架置入后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电针刺理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化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得分,以及支架处血管狭窄度和血栓素A2、前列环素、血栓素A2/前列环素水平。
结果与结论:治疗3个月后,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FMA、Barthel指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血栓素A2、血栓素A2/前列环素均低于治疗前(P < 0.05),前列环素高于治疗前(P < 0.05),两组间血栓素A2、血栓素A2/前列环素、前列环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针刺组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间参考血管直径、支架血管直径、血管直径减少指数、再介入率等血管狭窄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针刺能够促进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置入后的康复效果,降低再狭窄发生率,显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王江刘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18):2934-2939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胰腺炎发病率显著增高,内镜下胰管支架治疗慢性胰腺炎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前景。目的:介绍各种支架材料的利弊,阐述国内外胰管支架材料发展状况及临床应用。方法:以"慢性胰腺炎,胰管支架"为中文检索词,以"chronic pancreatitis,pancreatic stent"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检索2005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相关文章,筛选出可用于体内外及临床研究的内镜下新型材料胰管支架。结果与结论:(1)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作为慢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其中胰管支架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2)根据胰管支架材料的不同,可将胰管支架分为塑料支架、自膨胀金属支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支架;(3)塑料胰管支架与自膨胀金属胰管支架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存在支架与胰管契合度欠佳、支架移位且需二次手术取出等问题;(4)生物可降解性的支架材料可在预期时间内于胰管中完全降解,避免了支架置入术后的诸多并发症。故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支架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赵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38):7205-7208
背景:目前人工关节置入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的:综述人工关节置入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0维普数据库有关人工置入材料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人工置入材料。
结果与结论:缺损骨骼的再生修复一直是骨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用人工材料修复骨缺损避免了患者自身取材的痛苦和并发症及同种异体骨免疫排斥的危险,但要求替代材料无毒副作用,有良好的组织兼容性和细胞兼容性。 相似文献
5.
冠脉内支架临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为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7,14(2):156-163
冠脉内支架是临床上预防PTCA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但金属支架固有的血栓菜成原性和对血管壁组织的永久性刺激可导致院内心脏事件和再狭窄。为解决上述问题,作者提出,血管内支架联合靶向药物传输离子照射或基因治疗、基因修饰的内皮细胞的种植支架、吱物可吸收缓释药物支架材料研制为临床冠脉内支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背景: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作为治疗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发展迅猛,但也存在着较高风险性,潜在危险因素较多。
目的:分析不同脑血管支架材料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2001/2010有关各种脑血管支架材料置入治疗脑血管狭窄的效果研究。
结果与结论:球囊扩张性支架具有较好的顺应性,支撑力强等特点,但受外力作用后容易变形;新型球囊扩张性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率,但价格较昂贵;自膨胀支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顺应性好,可适应成角病变,贴壁性佳,不容易形成死腔,支架释放后无缩短现象,但后扩后有连续点断裂的危险;编织支架柔韧性好,支架未完全释放时可回收,网孔直径小,释放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缩短现象,很难精确定位,贴壁欠佳。相信随着支架工艺的不断改进,新型材料的研制和核心技术的普及,支架置入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将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向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12):2233-2236
背景:骨软骨支架是用于承载细胞,供细胞黏附、生长、增殖、分化的载体。
目的:总结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支架材料的应用进展及其生物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以“关节软骨,生物材料,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 tissue enginneering ,articular cartilage,scaffold material”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生物材料、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等相关的文章。以20篇文献为重点对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用的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讨论。
结果与结论:天然软骨支架材料因其具有细胞识别信号,故生物相容性好,细胞黏附率高,但力学性能较差。有些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不理想、亲水性差、对细胞吸附不足,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支架利用不同生物材料的优点克制材料的局限性制备理想的复合支架,其混合比例、混合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尚无一种材料完全满足组织工程的要,通过材料制备技术的改进或将几种不同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会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型角膜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合成了一种新型可降解的三乙烯基交联剂,并以偶氮二异丁氰(A IBN)为引发剂与乙烯基吡咯烷酮(NVP)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交联NVP角膜支架材料。对材料的吸水率、接触角和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通过体内埋植实验和细胞培养对材料进行了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材料的吸水率达到104%,接触角为41,°降解速率较为恒定;体内埋植实验研究表明,3个月后,材料已大部分降解,材料内出现胶原和角膜基质细胞,周围组织无明显的炎症反应;细胞培养实验表明,角膜上皮细胞在材料上可以较好的生长,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种合成的新型交联NVP角膜支架材料将在角膜组织工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聚乳酸/壳聚糖多孔支架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过敏试验、热原试验和细胞培养与毒性试验,对聚乳酸(PLA)/壳聚糖多孔支架材料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显示,聚乳酸/壳聚糖复合三维多孔材料均呈阴性,符合ISO 10993-1标准,细胞能在材料表面更好的贴附和生长。所以,本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作细胞支架材料植入体内。 相似文献
10.
BACKGROUND: Biodegradable stent implantation i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mportantly, the corresponding stent should have good surface properties and biocompatibility.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biodegradable vascular stent material, and to analyze its biocompatibility.
METHODS: Artificial plasma was prepared for soaking the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stent, and the corrosion of the material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tent extraction solution was prepared and cytotoxicity test was carried out to observe the toxicity level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cultured in the culture medium. Platelet adhesion test and hemolysis test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cell and blood compatibility of the material.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fter the 10-day immersion in artificial plasma, the material was scanned and a uniform corrosion layer was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During the drying of the material, some cracks appeared on the corrosion layer. After the corrosion products were removed, there were corrosion pits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corrosion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In the cytotoxicity test, there were no absorbance values in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and almost all of the cells died. After cultured in the material extraction, the toxicity level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as graded 0 or 1. In the adhesion test, platelets on the stent surface were mostly disk-shaped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ome of which were deformed and extended pseudopodia, but no platelet aggregation occurred. The hemolysis rate of the material was 3.15%,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hemolytic rate < 5%.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stent material has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good cell and blood compatibility, which can meet the demand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1.
采用脑电地形图(BEAM)对63例脑血管病病人脑电活动进行了研究。一组正常人(n=33)脑电地形图与之对比,做出显著概率差异地形图,当Z值≥2.00时判为异常。结果表明:BEAM在发现脑血管病病人脑电活动异常及病灶定侧定位方面,较脑电图(EEG)目测分析敏感准确;轻微脑缺血病人(TIA、RIND)BEAM的异常明显率高于CT;在BEAM各频域指标中,以δ、θ、δ+θ/α+β为佳;可作为脑血管病病人的病灶定侧定位的一项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一类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还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以及可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主要介绍聚乳酸在血管支架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的形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探讨左右大脑半球某些区域的不对称与临床左右大脑半球某些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防腐固定后的成人大脑标本100个,对比测量左右大脑半球外侧裂长度、倾斜角及额叶、枕叶、颞叶的宽度。收集100例经CT定位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统计病变处于左右半球的相互关系。结果:左外侧裂,后水平支,倾斜角均大于右侧,左枕叶,颞叶均大于右侧,而额叶则右>左侧。临床统计100例脑栓塞和脑出血病人,左侧占86%,右侧占8%;左半球病变伴语言障碍的占91%,右侧病变伴语言障碍的仅有1例。结论:左右大脑半球某些部位存有优势半球,左半球大于右半球,这种量的差异是否造成脑血管病左>右的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背景:冠心病患者发生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拟行再次支架置入治疗时选择何种类型药物支架尚无定论。
目的:对比同种及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心病患者首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1984年1月至2012年2月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Google学术搜索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等数据库中同种及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心病患者首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的临床试验,进行 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篇,均包括首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再次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或紫杉醇洗脱支架的临床试验,共983例患者。同种与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处理首次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在全因死亡(P=0.31,I²=14%,OR=0.92,95%CI[0.40,2.08])、再次心肌梗死发生(P=0.64,I²=0,OR=2.68,95%CI[1.00,7.24]、支架内血栓发生率(P=0.82,I²=0,OR=2.02,95%CI[0.37,11.08])及靶病变血管重建(P=0.63,I²=0,OR=1.15,95%CI[0.75,1.76])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同种与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对46例脑血管病病人和46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探讨MEP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脑血管病病人患侧皮质潜伏期延长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延长,与健侧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EP异常程度和异常率与临床症状和病变部位密切相关,与病变性质无关。皮层下梗塞病人的MEP异常,主要是CMCT延长。MEP能客观地反映脑血管病病人锥体束功能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背景:软骨组织工程支架作为软骨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其外形和孔结构对实现其作用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的:回顾目前若干种常用软骨组织工程中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至2013年PubMed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s;fabrication”,中文检索词为“软骨组织工程;制备方法;支架材料;多孔支架”。
结果与结论:制备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有相分离/冷冻干燥法、水凝胶技术、快速成型技术、静电纺丝法、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及气体发泡法等。目前研究发现,支架中孔径的大小对组织的重建有着直接的影响,孔径为100-250 μm的孔有益于骨及软骨组织的再生。通过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气体发泡法所制备的支架孔径大小在这一范围内,因此比较适合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研究人员通常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期能制备出生物和力学性能方面更加仿生的组织工程多孔支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In vitro evaluation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 scaffolds for vascular graft application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ee SJ Yoo JJ Lim GJ Atala A Stitzel J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2007,83(4):999-1008
Blood vessels are diverse in size, mechan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cellular content, and ultrastructural organization depending on their location and specific function. Therefore, it is required to control the fabrication of vascular grafts for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vessel substitutes. In this study we have fabricated various scaffolds using the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with blends of collagen, elastin, and several biodegradable polymers. Biocompatibility, dimensional stability in vitro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Materials were blended at a relative concentration by weight of 45% collagen, 15% elastin, and 40% synthetic polymer to mimic the ratio of collagen and elastin in native blood vessels. The fabricated scaffolds are composed of randomly oriented fiber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477 to 765 nm. The electrospun scaffolds are nontoxic, dimensionally stable in an in vitro culture environment, easily fabricated, and possess controll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t simulate the ultrastructure of native blood vessel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synthetic biodegradable polymers enabled tailoring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ascular substitutes and improving compliance matching for 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Vitallium的引进是铸造可摘义齿支架材料方面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目的:综述Vitallium的合金成分、材料性能优势、在临床医学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70年1月至2012年1月),以“alloying constituent,performance superiority,interdisciplinary application”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1970年1月至2012年1月)、万方数据库(1970年1月至2012年1月),以“合金成分,性能优势,跨领域应用”为检索词。
结果与结论:Vitallium由于其独有的合金成分、明显的材料性能优势获得了在口腔医学及临床医学如骨科以及肝胆外科等其他领域的广泛认可。与常用钴铬合金相比较,Vitallium具有较高的延展系数和维氏硬度,在临床应用中用其铸造的义齿支架刚性较大,变形小,不易折断,美观且舒适易调改,拓展了修复体的用途,延长了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背景:小口径人工血管对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的要求远远高于普通大口径人工血管,因此血管移植体内原位诱导组织再生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目的:总结近几年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小口径管状支架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体内原位诱导血管再生方面的重要应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ISI Web of Knowledge外文数据库,有关复合纳米纤维小口径管状支架的制备方法、血管支架仿生天然细胞外基质微环境的表面修饰以及种植体植入后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制备小口径管状支架,即将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共纺在一起,这样既能克服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不足,又能避免合成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的缺陷,成为制备小口径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的必然趋势。同时制备多层血管,进行功能化修饰,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功能,将成为用于心血管组织修复及再生小口径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的新方向。在获得上述新进展的同时,经动物实验检验的静电纺血管支架以聚合物为主。尽管这类支架采用了各种手段避免血栓、炎症等不良反应,其生物相容性仍旧无法与天然材料相比。由此可见,在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之间找到一个最佳比例,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血管相容性达到一个平衡,将会显著提高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在小口径血管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