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和管理现状,为成都市犬伤门诊的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基础性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访谈方法.访谈对象是成都市21个犬伤门诊的60名医务人员,访谈内容包括犬伤门诊的软硬件和管理现状.结果 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的软硬件基本满足犬伤的诊治需求,但需要进一步完善,犬伤门诊业务用房面积、分布、功能分区、配套设施不尽合理;软件方面各项管理制度不够细化和规范,人力资源的管理不够科学.结论 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软硬件和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成都市犬伤门诊的功能设置、硬件设施、人员配置和制度管理现状,为成都市犬伤门诊的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问卷和现场观察方式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5软件分析.结果 调查21家门诊,其中有4家为独立门诊;15家门诊功能分区完整,但仍有5个门诊和1个门诊尚未设置而留观区和候诊区.3类门诊中区级门诊的专业人员配置最好,其次是社区门诊,市级门诊最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市级及以上门诊各项硬件设施平均得分均为最高,均在4.5分以上;3类门诊的冷链设施、抢救设施的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级门诊的冷链设施和抢救设施的得分最高,区级门诊的冷链设施得分最低,社区门诊的抢救设施得分最低.市级、区级、社区犬伤门诊制度管理各项目评分,除知情同意和宣传制度项目得分较低外,其他项目得分均接近满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设置与管理不够规范和完善,应建立和制定更详尽的犬伤门诊服务设置和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成都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急救用物管理现状,为急救用物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和狂犬病暴露者医疗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21个狂犬病门诊急救管理现况和60名医务人员的急救物品管理认知进行调查。结果 3个级别门诊在急救设施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级以上门诊急救设施配置最好,社区级门诊配置最差。急救物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是:数量和种类有缺陷、物品过期和混放、标识不清、交接班记录不规范、基层门诊急救用物缺乏专人管理、使用频率低等。结论成都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急救用物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应针对不同级别犬伤门诊的急救管理现况和存在问题,合理配置急救物品,规范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应急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波市各犬伤门诊的规范化建设进程与运行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犬伤门诊的规范化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犬伤门诊开展现况调查。结果:全市共有97家犬伤门诊,其中71.1%的门诊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77.3%的门诊五大功能分区完整;99.0%的门诊设置伤口冲洗设备,75.3%的门诊采用冷热供水;88.7%的门诊提供24小时服务;81.4%的门诊使用新版"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知情同意书"。结论:宁波市犬伤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情况良好,伤口处理设施较为完善,但也存在就诊路线不合理、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接种率较低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犬伤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绍兴市犬伤门诊分布、功能设置和医务人员配置等服务现状,为犬伤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犬伤门诊开展现场调查。结果:全市共有68家犬伤门诊,85.3%的门诊分候诊区、就诊区、处置区、注射区和留观区五大区域,仅17.6%的门诊独立设置;16.9%的门诊具有冷、热水可调节的脚踏式或感应式水笼头,50.0%门诊的冲洗设施为冷热双相供水,19.1%的门诊标志含有全省统一LOGO,85.3%的门诊标志清楚醒目,体重秤和时钟的配备比例仅为57.4%和85.3%,多项设施配备率远不足50.0%。结论:绍兴市犬伤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情况良好,伤口处理设施较为完善,但也存在犬伤门诊的设备和制度需要完善,人员结构有待调整和补充,要进一步加强犬伤门诊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犬伤门诊)业务管理现状,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成都市主城区21个犬伤门诊对负责人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得分,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性访谈调查。结果定量调查市及以上、区和社区3个级别犬伤门诊的冷链管理制度(H=0.75,P>0.05)、知情同意书制度(H=1.73,P>0.05)、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制度(H=3.20,P>0.05)、接种登记制度(H=4.25,P>0.05)、信息统计报告制度(H=0.00,P>0.05)、100%接种制度(H=1.47,P>0.05)和24 h应诊制度(H=3.20,P>0.05)得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性调查提示基层冷链管理制度执行较差,3个社区级门诊没有执行24 h应诊制度。接种信息共享制度未完善,致不能有效处置异地接种病例。结论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的7大业务管理制度等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有必要建立和加强接种信息共享制度,以达到成都市卫生局有关犬伤门诊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服务对象(病人)的满意度现状,分析提高满意度的方法。方法对成都市的21家犬伤门诊977名服务对象开展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与满意度相关的医疗服务情况(就诊距离、医疗费用、医务人员的技术、态度、病人的知情同意和医院的环境、设施等)。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市级、区级和社区级门诊服务对象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级别门诊在就诊距离、花费、环境、医务人员的病情解释和知情同意、免疫制剂的种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医务人员的态度和技术、门诊的设施设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犬伤病人最满意的前3项服务依次是就诊距离、服务态度和技术;最不满意的前3项服务依次医疗花费、就诊距离和医疗设备。结论成都市犬伤门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犬伤门诊应针对满意度评价的结果,加强管理,提高犬伤门诊的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浙江省犬伤门诊分布、功能设置和医务人员配置等服务现状,为犬伤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全省范围内所有犬伤门诊开展现场调查,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省共有781家犬伤门诊,其中81.3%开设在乡镇卫生院,52.0%具有完整的功能分区,21.5%为独立设置门诊,89.9%的诊室或就近配有伤口清洗设施,但仅有170家采用双相冷热供水,占24.2%;98.0%配有乙醇、碘酒等伤口消毒剂。58.5%为24h接诊病例,犬伤门诊医护人员最少1人,最多22人。结论浙江省各地犬伤门诊设置差别较大,不够规范,应制定相应的犬伤门诊设置标准,加快全省犬伤门诊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狂犬病暴露预防门诊(犬伤门诊)医务人员犬伤处置能力的现状,为规范犬伤暴露后的医学处理工作和提高犬伤处理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21家犬伤门诊医务人员开展现场观察,每个犬伤门诊现场观察1周.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犬伤的诊断和处理流程、伤口清洗和消毒、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注射、再暴露和暴露前的免疫预防等.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市级及以上、区级和社区级犬伤门诊医务人员在伤口冲洗和消毒、再暴露处理或描述、疫苗注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正确率均在80%以上;而在暴露前免疫处理或描述和对犬伤的诊断和处理流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级门诊医务人员在这2方面的处理能力最低(正确率分别是70.73%和58.33%).结论 成都市犬伤门诊医务人员的狂犬病处置能力需要提高,特别是社区门诊医务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更多的规范化犬伤处置技术培训,及时更新犬伤处理知识,促进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都市犬伤门诊医务人员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化的犬伤处置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21家犬伤门诊医务人员开展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称和文化程度等)和狂犬病知识掌握现状(狂犬病防治、动物致伤处理及疫苗和血清相关知识).结果 市级及以上、区级与社区级犬伤门诊在法定执业资质和犬伤培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市级及以上门诊的犬伤处置资质和培训最差,区级门诊在犬伤培训方面做的最好(x2 =13.259,P<0.05);医生与护士在基础知识(Z=2 229.50,P<0.01)、犬伤处理(Z=2 634.00,P=0.019)和总体得分方面(Z=2 349.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生的得分高于护士,而在免疫制剂知识得分方面(Z=3 206.50,P=0.7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个级别门诊医务人员在狂犬病基础知识(Z=5.046,P=0.080)和免疫制剂知识得分方面(Z=1.738,P=0.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犬伤处理(Z=8.876,P=0.012)和总体得分方面(Z =8.884,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区级门诊得分最高.结论 成都市区级犬伤门诊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市级和社区级高,医生的专业素质高于护士.卫生行政部门应针对不同级别犬伤门诊和医护所承担的不同工作任务开展针对性的规范化犬伤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犬伤门诊评审标准(试行)》(浙卫发[2010]50号)实施以来各地犬伤门诊建设进度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更好地开展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法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全省范围内所有犬伤门诊开展现场调查,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1年全省共有703家犬伤门诊,其中79.23%设在乡镇卫生院,26.46%为独立设置,68.71%具有完整五大功能分区,9.39%的门诊面积〈15m。,39.12%的门诊无冷热双相供水,8.96%的门诊甚至无伤口冲洗设备,3.27%的门诊无急救药品配备,平均每家犬伤门诊医护人员7人,5.85%的门诊在节假日和夜间无医护人员配备。结论与2008年相比,浙江省犬伤门诊的整体规范化有所提高,但各地规范化建设进展不平衡,需加强人群犬伤暴露后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重新考量犬伤门诊的分布、数量和配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发热门诊存在的必要性及运作模式。方法通过部分驻京军队医院发热门诊的调研结合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实际进行总结。结果目前发热门诊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设置不规范、设施不配套;编制、人员不固定;任务不饱满,随季节变化、疫情发展波动大;学科优势未形成,作用难发挥。运作模式设想:成立发热疾病科,固定人员、编制;设置独立诊区,完善配套设施;不同时期采取不同运作模式;加强学科建设,尽早实现学科优势。结论发热门诊应长期设置,并有相对固定的运作模式,形成学科优势才能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究典型地区门诊统筹政策及实施效果。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成都市门诊统筹政策特点,通过回顾性数据调查法收集样本卫生机构2009-2012年基本情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作相应访谈。结果 成都市开展门诊统筹以来,筹资额度增加、覆盖范围扩大、参保者的待遇得到提高,这些都促进了服务利用率。结论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配套支持工作以及与相关政策的衔接仍需加强、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有待提高、门诊开放就医加大了管理难度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患者的狂犬病知识知晓现状.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犬伤后就诊的977例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询问受伤史、狂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狂犬病知识的了解途径等.结果 成都市区犬伤患者受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受伤方式以咬伤为主;并且市级及以上门诊Ⅲ度暴露率(76.56%)和自家宠物伤害率(54.69%)均最高.狂犬病相关知识的12个问题中有9个问题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狂犬病是否可以治愈的知晓率最低(19.0%~47.3%);对狂犬病疫苗是否能预防狂犬病的知晓率最高(89.52% ~91.25%).犬伤患者主要是通过犬伤门诊医生、亲朋好友同事、网络和广播电视获取狂犬病相关知识.结论 成都市犬伤门诊患者狂犬病相关知识认知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采用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提高犬伤门诊患者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5.
“非典”时期,综合性医院硬件设施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今后在综合性医院建设中需着力解决如何适应平时医疗和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双重功能需要。本着“平战结合”、医患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设施配套等三个方面重点抓好防护分区.隔离措施、治废处理.平面布置完善设施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了解成都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情况,为提高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地 理位置将成都市分为一圈层、二圈层、三圈层。对成都市2019年申报AAA级及以上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现场评审,并进行资 料分析。结果:2019 年成都市申报 AAA 级及以上预防接种门诊评审共有 119 家,通过评审的有 111 家。其中,AAA 级 83 家,AAAA级4家,AAAAA级24家。在AAA级预防接种门诊中,3个圈层在房屋及设施配置、免疫接种服务、健康教育和儿 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值分别为 5.759、11.444、3.572、3.794,P 值均<0.05); AAAA/AAAAA 级预防接种门诊,3 个圈层在硬件配置、人员配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值分别为 4.239、 4.821,P值均<0.05)。结论:成都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总体水平较好,但部分工作仍有待完善,一、二、三圈层各 有优劣势,应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根据各圈层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优化门诊设施,提高免疫规划基 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切实提升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浙江省犬伤门诊的服务现状,为进一步合理设置犬伤门诊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浙江省犬伤门诊服务现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15年浙江省共设犬伤门诊662家,犬伤门诊平均医务人员数为7人。所有犬伤门诊均开展伤口处置和狂犬病疫苗接种,65.86%的犬伤门诊开展被动免疫制剂接种,16.01%的门诊为规范化犬伤门诊。人均犬伤门诊数为1.20家/10万,其中人均犬伤门诊数最高为丽水市(2.50家/10万),最低为杭州市(0.50家/10万)。2014年浙江省657 108例犬伤门诊狂犬病暴露就诊者中,Ⅱ、Ⅲ级暴露者分别占64.68%和31.79%。93.01%就诊者仅接种了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的联合应用率为6.75%。浙江省平均每家犬伤门诊年接诊量为992.6人,其中年接诊量最大的为杭州市(2 532人),最小的为丽水市(415人)。结论浙江省犬伤门诊设置存在地区差异,规范化犬伤门诊比例、提供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服务比例以及Ⅲ级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率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成都市妇产专科医院母乳喂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母乳喂养结构式访谈问卷,对纳入的成都市区县10所妇幼保健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临床护士各一名进行访谈。结果:通过访谈发现医院进行母乳喂养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孕妇学校开办的时间安排合理性欠缺和涉及孕产妇的面比较窄,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的软、硬件设施比较缺乏等都导致了母乳喂养实践的效果不理想。结论:在医院的连续性服务过程中对孕产妇教育的有效性与母乳喂养有很大的相关,但是医院的连续性服务还有待完善,从建卡开始就应该针对母乳喂养做好针对性的评估和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参与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各级医疗机构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服务现状,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提高服务能力。方法采用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统一制定的《儿童保健专业门诊用房、设备设施及人员调查问卷》,对全区50家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根据《上海市儿童保健门诊规范要求》规定,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房屋设置较5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儿童保健门诊房屋设置完善,但均存在设施设备欠缺问题。全区共配备儿童保健人员181人,以临床医师为主、专职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人员以初级职称为主,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儿童保健人员以中高级职称为主。均实行门诊预约制,绝大多数儿童保健门诊存在超量服务现象。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应重视儿童保健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网络建设与硬件设施建设,优化人员配置和业务培训,加强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9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依据犬伤门诊记录,对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犬伤Ⅲ度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及伤人犬只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共接诊5857例,咬伤人犬只的接种率为53.80%。就诊病例的年龄分布广泛,以20~29岁组和50~59岁组为多。全年各月份均有就诊者。犬伤暴露后,只有13.76%病例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100%的犬伤暴露者进行了狂犬疫苗的注射。犬伤Ⅲ度暴露中,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仅为2.07%。结论犬伤人群在不断增加,应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合理设置犬伤医学门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全程、免费接种服务,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