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期间的体重下降规律。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同期放化疗的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36例,年龄24~65岁,中位年龄44岁。测量放疗期间每周患者体重,运用配对t检验分析探讨放疗期间患者的体重变化情况。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放化疗期间第1~7周各个观察点体重均较上1周降低(p均<0.05),以第4~5周下降幅度最大。结论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期间体重持续下降,表明营养状况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评价综合模型,探析营养状况下降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调查104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定期评价放射毒性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营养指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运用营养指数模型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放疗前后鼻咽癌患者营养不良率分别为6.73%和69.23%,放疗后患者的营养不良率高于放疗前(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放射毒性反应、焦虑、诱导化疗周期数等是患者营养状况下降的影响因素。结论营养指数模型综合地反映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急性放射毒性反应、焦虑等因素可以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起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营养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营养状态动态变化,分析影响的因素。[方法]每周跟踪调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观察急性毒性反应。采用体重、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评价营养状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影响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放疗期间,体重持续下降,每隔2周平均下降0.7 kg、1.29 kg、1.19 kg和0.6 kg,以放疗的第2~4周下降最显著,各营养指标也呈下降趋势。分析提示,口咽部急性毒性反应和患鼻咽癌是影响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应正确识别和预防影响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寻找最佳营养支持的时机,最大限度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对58例鼻咽癌患者从治疗开始前1周至治疗结束,进行体重、营养评估、放疗不良反应、营养摄入量测定。结果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在2周后普遍存在,4周后程度加重并持续到放疗结束。体重下降5%的患者占62.1%,体重下降10%的患者占29.3%,治疗中体重下降与放疗毒副反应成正相关,放疗期间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低于机体需要量。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毒副反应普遍存在,护理干预对控制患者营养不良的状态,生活质量改变和影响因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放疗反应与体重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接受头颈部位放射治疗的78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各放疗阶段患者体重,并对放疗反应进行评价。结果:除声音嘶哑外,放疗第十次、二十次以及放疗结束时的各个放疗反应评分高于开始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放疗期间至放疗结束,患者体重随着放疗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给身体机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必要给予适当的营养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营养状况变化情况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40例。分别于治疗前、诱导化疗后、放疗前、放疗结束、放疗后1个月、放疗后6个月采用主观全面评价法(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收集患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评估相关性。结果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在治疗过程中呈动态变化,诱导化疗后和放疗前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放疗结束时重度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放疗前、诱导化疗后、治疗前,放疗后1个月、6个月重度营养不良比例较放疗结束时明显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G-SGA评分、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在不同治疗时期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诱导化疗后和放疗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前白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G-SGA评分明显升高。放疗结束后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总蛋白、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体重下降的相关因素及其风险。方法对13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从治疗开始前一周至治疗结束每周的体重、放射野皮肤、口腔黏膜、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中的体重比治疗前降低≥10%时对白细胞、血红蛋白的影响大于体重下降〈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下降程度对放射野皮肤、口咽黏膜、血小板的影响无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期间体重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提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应多关注体重下降的程度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后影响其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并且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同时根据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放化疗后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均发生了明显下降,PG-SGA营养评分均发生了明显上升(P<0.05)。性别、KPS评分、家庭月收入以及PSQI评分对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营养状况无明显影响(P>0.05),年龄、入院时BMI、TNM分期、血清前白蛋白、摄入总热量以及味觉障碍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BMI、TNM分期、摄入总热量以及味觉障碍是影响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入院时BMI、TNM分期、摄入总热量以及味觉障碍是影响其同步放化疗后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要针对其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营养管理联合心理疏导对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4~10月确诊为鼻咽癌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一般营养支持,实验组实施营养管理联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预后放疗前、放疗6周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健康情况。结果实验组营养指标Alb(白蛋白)、Hb(血红蛋白)、PA(前蛋白)、TP(总蛋白)、BMI(体质)、NRS-2002(营养筛查评估表)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心理状况指标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结合心理疏导干预有效缓解患者负担心理,降低焦虑、抑郁发生,有益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营养失调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鼻咽癌放疗后副作用和后遗症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放疗后出现营养失调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由原发肿瘤本身以及由于肿瘤造成的心理影响,放疗造成的局部及全身反应,合并化疗引起的毒性反应,患者的膳食结构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放疗后的营养状况。导致营养失调。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由于放疗反应可不同程度地出现营养失调,有必要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放疗后营养失调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营养失调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鼻咽癌放疗后副作用和后遗症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放疗后出现营养失调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由原发肿瘤本身以及由于肿瘤造成的心理影响,放疗造成的局部及全身反应,合并化疗引起的毒性反应,患者的膳食结构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放疗后的营养状况,导致营养失调。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由于放疗反应可不同程度地出现营养失调,有必要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 DOR 不孕症患者126例作为疾病组,8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一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学历、居住地)、月经及妊娠情况(初潮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初次怀孕年龄、流产次数、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痛经、促排卵次数)、既往史、盆腔手术史等与 DOR 的关系。结果疾病组和对照组在体重指数、人工流产次数、药物流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促排卵次数、盆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史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显示体重指数大(OR =1.544)、人工流产次数多(OR =3.166)、促排卵次数多(OR =2.312)、盆腔手术史(OR =4.725)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OR =5.467)是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指数、人工流产次数、促排卵次数、盆腔手术史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是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可引起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和急性干燥症,活血利咽汤及金因肽治疗可否减少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和干燥症。方法将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初治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放疗前、中、后采用拟定好的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液含漱(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配制)。两组病例均按照常规方法放疗,放疗剂量每日一次(1.8~2.0 Gy),总剂量为60~70,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4周、放疗第7周和放疗结束后1周观察口腔粘膜反应及口干情况。结果两组放疗前口腔科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放疗第4周、放疗第7周和放疗结束后1周口腔粘膜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以减轻或延缓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减少患者因口腔粘膜反应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再生育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5—2016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围产营养门诊,按照孕期保健手册的建卡编号随机选择393例GDM患者,并以年龄段为匹配因素进行1∶1配对,以393例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妊娠前体质指数、文化程度、流产次数、产检时的孕周及体重、父母亲患糖尿病史、上一胎胎儿出生体重、有无妊娠期糖尿病史等资料,两组人群均为再生育孕妇。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GDM组孕妇孕24周前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9.11±3.09)kg vs(7.54±2.95)kg,t=2.121,P=0.004],母亲患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4/393 vs 38/393,χ~2=7.616,P=0.006),而对照组文化程度总体水平高于GDM组(Z=-4.060,P=0.001)。配对卡方分析显示,巨大儿分娩史(χ~2=14.297,P=0.001)、妊娠期糖尿病史(χ~2=12.938,P=0.001)及流产次数≥2次(χ~2=7.078,P=0.010)均是再生育孕妇发生GDM的危险因素。随着上一胎胎儿出生体重的增长,下一孕期GDM发病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当出生体重达到3.8 kg时,OR=3.467,该风险值达到强相关程度。(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子均是GDM发病的高危因素,其中孕24周前体重增长超过10 kg的影响最大(OR=1.875,P=0.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史、巨大儿分娩史、流产次数≥2次、妊娠24周前体重总增长超过10 kg、文化程度水平相对低、孕妇母亲患糖尿病史均是GDM发病的危险因素;对于上一胎胎儿出生体重达到3.8 kg以上的再生育孕妇,应被纳入GDM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放疗是鼻咽癌的最有效治疗手段 ,通常通过放疗可杀死局部癌细胞、缩小肿块、改善症状以达到治疗目的 ,但放疗过程中出现的皮肤烧伤、鼻前野导致脑干受量较高、面颈放疗可导致严重的口腔、鼻腔反应 ,继发的放射性溃疡、干燥、白膜形成可引起真菌感染等副反应 ,不仅影响病人治疗效果 ,同时也给患者食欲及整体情况带来不利。现将我院 1997~ 1998年住院病人中87例鼻咽癌放疗期间发生的真菌感染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回顾性调查 87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真菌感染的病例 ,男 72例 ,女 15例 ,年龄在 2 8~ 6 5岁 ,其中 2 8~ 4…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管理对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况、放疗耐受性、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30~45次一个周期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个体化营养管理组(营养管理组)及常规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后、随访1个月和3个月时的营养状况、放疗耐受性、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放疗前,两组年龄、性别、入院诊断、临床分期及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及1个月时,营养管理组体重、体重指数(BMI)、握力、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能量及蛋白摄入情况、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QOL评分、放疗完成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营养管理组BMI、上臂肌围、握力、HB、PLT、ALB、PG-SGA及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疗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放疗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鼻咽癌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H-MRS扫描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放疗患者颞叶,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1周内,放疗后3、6、12个月时进行颅脑常规MRI平扫及MRS检查,获取颞叶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绝对值及NAA/Cr、NAA/Cho、Cho/Cr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结束1周内NAA、Cho绝对值均低于放疗前,且与放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3、6、12个月NAA、Cho绝对值较放疗结束1周时逐渐恢复。放疗结束1周内NAA/Cr、NAA/Cho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Cho/Cr比值上升,放疗后3个月NAA/Cr、NAA/Cho进一步下降,Cho/Cr比值进一步上升,放疗后6个月上述比值有所恢复,12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放疗前水平。结论:1H-MRS成像技术能检测脑组织细胞代谢产物浓度,是放疗后早期放射性脑损伤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循证护理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并发症,探讨循证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68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出现的口腔黏膜、颈部皮肤反应等症状或体征,运用循证护理(口腔护理、放射野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后,观察循证护理前后SDS、KPS评分变化,观察疗程5周。结果:循证护理前后SDS、KPS评分均有改善。结论:通过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并发症,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听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对33例鼻咽癌患者(66耳)于放疗前,放疗后第1天及放疗后第3、6、12、24、36个月分别做一次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结果放疗完成后第1天与放疗前对比,听功能无明显减退。3个月后听功能部分指标开始减退。6个月后,听功能全面减退。在6~12个月之间,听功能部分修复,但此后,听功能呈不可逆的缓慢下降的趋势。结论常规的鼻咽癌放疗对患者近期听功能可能无明显影响,但会引起其远期的损伤,为了防止出现严重后果,必需早期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在住院放射治疗(放疗)期间真菌感染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106例鼻咽癌放疗期间发生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病例发生真菌感染117例次,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感染84例次(71.80%),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7例次(5.98%),未分类酵母菌感染26例次(22.22%);感染部位以口腔黏膜居多,共78例次(66.67%),其次为肺部感染32例次(27.35%),泌尿道感染5例次(4.27%),胃肠道感染2例次(1.71%)。真菌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免疫力低下、鼻咽癌的病因、损伤性放疗、不规范的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控制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选择放疗视野和剂量,加强营养,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进行有效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预防鼻咽癌放疗期间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