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12只),缺血再灌注组(I/R,12只)和丹参酮ⅡA治疗组(TanⅡA,12只),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手术侧顶叶皮质TNF-α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顶叶皮质TNF-α与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0.05);而与I/R组相比,TanⅡA组大鼠顶叶皮质TNF-α与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TNF-α与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伏核(NAc)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环腺苷酸(cAMP)的表达.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力竭组.建立一周力竭游泳运动模型后,按0、4、8、12、16、20、24 h七个时间点,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NF-κB在伏核内的表达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方(YHHD)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及YHH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各药物干预组以相应浓度的药物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用药12周后采集标本并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酸(UA)的水平,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计算肾间质胶原纤维沉积率,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Krüppel样因子15(KLF15)、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MGB1)、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连接蛋白(FN)、I型胶原(Col I)和Ⅳ型胶原(ColⅣ)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LF15、HMGB1和NF-κB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胶原纤维沉积率及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KLF15的m 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HMGB1、NF-κB、IκB、MCP-1、IL-1β、TNF-α、FN、Col I和ColⅣ的m RNA及HMGB1、NF-κB和MCP-1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YHHD中、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的胶原纤维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且HMGB1和NF-κB的蛋白表达以及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YHHD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KLF15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MCP-1的蛋白表达及FN的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YHHD高剂量组KLF15的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MCP-1、Col I和ColⅣ的m 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YHHD各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NF-κB和IκB的m RNA表达及Cys-C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组间U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益气化瘀化痰方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F15表达、抑制肾组织HMGB1和NF-κB及其下游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抗炎活血解痉中药具有修复肾脏组织,改善肾脏血液供应,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肾小管的滤过功能的作用。目的:探讨模拟4 000 m高住及抗炎活血解痉中药对4周力竭运动大鼠肾细胞超微结构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在速度为10 m/min坡度为0的跑台上进行适应性跑15 min,筛选出32只能完成跑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力竭运动组、高住力竭运动组和给药力竭运动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其他3组均进行力竭运动。高住力竭运动组模拟4 000 m高住后再进行力竭运动;给药力竭运动组先给予抗炎活血解痉中药灌胃,再进行4周力竭运动。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力竭运动组可出现慢性肾损伤,肾小球滤过膜3层超微结构破坏,肾小管间质大量纤维化改变。与力竭运动组相比,高住力竭运动组和给药力竭运动组大鼠的运动量(跑距)增强(P0.05),肾超微结构的损伤有明显的改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果证实,抗炎活血解痉中药灌胃与模拟4 000 m高住干预对4周力竭运动诱导的肾超微结构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激活与表达的调控以及核因子-κB(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与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以TNF-α(10μg/L)按不同时间给予刺激,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及其活化裂解片段cleaved caspase-3,以及I-κBα和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水平。分别以TNF-α(10μg/L)处理24h、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5μmol/L)处理25h、Bay11-7082(5μmol/L)预处理1h后加入TNF-α(10μg/L)刺激24h,检测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的变化。结果:TNF-α刺激6至24h,cleaved caspase-3与caspase-3的相对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aspase-3蛋白水平在TNF-α刺激后6h无明显增高,12h低于对照组,24h回升;Bay11-7082处理组和Bay11-7082+TNF-α处理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与活化水平显著低于TNF-α处理组和对照组。结论:TNF-α促进大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caspase-3的激活与表达,这一过程与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7.
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修复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力竭组(n=60)。力竭组进行6周力竭游泳训练后,选择0、4、8、12、16、24 h等不同时间点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海马内NF-κB、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组海马内NF-κB含量在4 h开始升高(P<0.05),8 h达峰值(P<0.05),12~16 h开始回落(P<0.05),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力竭组海马内BDNF含量12 h及16 h组与对照组比较,BDN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训练后0 h组大鼠海马内NF-κB表达以胞浆表达为主,4 h组核内表达逐渐增多(P<0.05),8 h组达高峰(P<0.05),12~24 h组核内表达逐渐减少(P>0.05)。海马内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则在力竭后24 h内持续表达且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12 h达峰值(P<0.05),其余力竭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大鼠力竭游泳运动可以活化海马内NF-κB信号转导系统,后者可能与运动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2)力竭运动可能通过诱导海马内BDNF的表达上调,对抗力竭运动性脑损伤,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力竭游泳运动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NF-κB的表达情况,探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力竭运动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力竭游泳运动模型,将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力竭组(30只),力竭组进行1周力竭游泳训练,在末次运动结束后取0,4,8,12,16,24h等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观察灰质背内侧区(dmPAG)、背外侧区(dlPAG)、外侧区(lPAG)和腹外侧区(vlPAG)转录因子NF-κB的分布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力竭组在dmPAG、dlPAG与lPAG中NF-κB在即刻表达最高(P0.05),4~12h逐渐下降(P0.05),16~24h继续下降(P0.05),24h恢复到正常水平,而vlPAG中NF-B在8h表达增高(P0.05),12h开始下降(P0.05),16~24h继续下降(P0.05),24h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PAG中NF-B的表达与神经活性物质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钙卫蛋白(CAL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5只。各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 h、12h、24 h、48 h和72 h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AL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CALP、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RI组大鼠肾脏呈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损伤,伴炎细胞浸润。血清BUN、SCr、CALP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含量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CALP、TLR4和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在IRI组呈高表达,在各时点各因子的表达与sham组相比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肾脏IRI大鼠的血清CALP、TNF-α和IL-6水平升高,CALP、TLR4和NF-κB p65在肾组织中表达增强。CALP在大鼠肾脏IRI的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APS组、APS+脂多糖(LPS)组,每组各12只。另外12只大鼠设为对照组。术后6、12、18h APS组灌胃APS(100mg/kg),APS+LPS组灌胃APS (100mg/kg)+腹腔注射LPS(3mg/kg),对照组、脓毒症组分别灌胃、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肺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蛋白,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与脓毒症组比较,APS组血清IL-6、TNF-α水平,肺组织含水量,ESM-1蛋白表达量,肺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P<0.05),H...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通过B细胞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大鼠高原肺水肿的发生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骨化三醇组(0.252μg/kg),连续灌胃给药5 d后,除常氧组外,其余2组均置于模拟海拔6 000 m的低压氧舱内低氧胁迫48h,建立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干湿比重法测定肺含水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炎症评分;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肺组织B细胞激活因子(BAF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肺组织CD21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肺组织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磷酸化AKT(p-AKT)、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的表达。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大鼠肺组织见轻微肺泡隔增宽,炎症细胞浸润;肺含水量升高,肺组织细胞凋亡率、BAFF、TNF-...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敲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GMC,分为正常组、高糖处理组、阴性对照小干扰RNA联合高糖处理组(siRNA-NC-高糖组)、 HMGB1小干涉RNA联合高糖处理组(siRNA-HMGB1-高糖组)。正常组GMC用正常DMEM培养基培养;高糖处理组GMC换用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 siRNA-HMGB1-高糖组GMC转染siRNA-HMGB1序列6 h后,用高糖培养液培养24 h; siRNA-NC-高糖组GMC转染siRNA-NC序列6 h后,用高糖培养液培养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MC中HMGB1 mRNA水平, MTT法检测GMC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GMC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GMC中HMGB1、核因子κBp65 (NF-κBp65)和核因子κB抑制物α(IκBα)蛋白水平,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siRNA-NC-高糖组或单纯高糖组相比, siRNA-HMGB1-高糖组GMC中HMGB1 mRNA水平降低,在处理24、 48、 72、 96 h, GMC增殖活性和细胞凋亡率降低;敲低GMC的HMGB1水平后,细胞NF-κBp65蛋白水平降低、 IκBα蛋白水平增加,且上清液中IL-1β、 IL-6和TNF-α水平降低。结论敲低GMC的HMGB1水平抑制高糖诱导的GMC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能与抑制NF-κB/IκBα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及与核因子-кB活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关系.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假手术组、粉防己碱治疗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扎大鼠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30 min后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假手术组只穿针不结扎,余步骤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治疗组在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粉防己碱,余步骤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24 h后取心肌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检测核因子-κB的活性.结果 粉防己碱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明显减低(208.40±25.12 VS 306.65±17.78,P<0.01)而与假手术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强(208.40±25.12 VS 61.45±9.20,P<0.01).粉防己碱组核因子-κB的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29.58±1.56 VS 40.33±4.39,P<0.01)而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29.58±1.56 VS 30.09±3.46,P>0.05).结论 粉防己碱预处理可以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明显减少,核因子-кB的活化受到有效抑制,从而起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胃舒胶囊对慢性胃炎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脱氧胆酸钠、氨水、乙醇和饥饱失常法建立慢性胃炎Wistar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酶素片组、温胃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2 mL/d、其余各组分别以0.3 g/kg维酶素及(0.76、 0.38、 0.19) g/kg温胃舒胶囊灌胃,处理4周。肉眼观察及HE染色评价胃组织病变情况, 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胃组织核因子κBp65(NF-κBp65)、 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 Simple Western法检测胃组织NF-κBp65、IκBα、环加氧酶2(COX2)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变薄、皱襞消失或变浅,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腺体紊乱,血清炎性因子及胃组织NF-κBp65、 IκBα、 COX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温胃舒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胃腔体征减轻,组织病变改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胃组织中NF-κBp65、 IκBα、 COX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温胃舒胶囊通过抑制胃组织NF-κB通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5.
LPS致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F-κB促进TNF-α分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脂多糖(LPS)致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s)中核因子NF-κB活性及其调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作用。 方法: LPS作用大鼠AMs后,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测NF-κB活性;用特异的反义寡核苷酸阻断NF-κB亚基(p65)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p65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 结果: 于LPS作用AMs后4 h,NF-κB活性达到峰值,24 h仍维持在高水平;作用后4 h上清中TNF-α的含量达到峰值。反义寡核苷酸阻断NF-κB亚基(p65)表达后,LPS致AMs上清中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未阻断组(P<0.01)。结论: LPS致大鼠AMs中NF-κB正向调控TNF-α分泌。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探讨PI3K/AKT/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肾上腺损伤中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10只)和SAP组(40只,其中3、6、12及24h4个时相各10只)。SO组开腹后仅翻动胰腺即关腹,SAP组则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测定SO组术后12h和SAP组造模后3、6、12h及24h的腹水量、血清淀粉酶(AMY)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并于光镜下进行胰腺和肾上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上腺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关于运动预适应的心肌保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据报道Rho/ROCK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起到关键作用,运动预适应是否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有待研究。目的:基于Rho/ROCK信号通路探讨运动预适应在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5周龄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单纯力竭运动组、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各组建模结束后1 h,取血清进行全生化分析检测心肌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取心肌组织标本进行苏木精-碱性复红-苦味酸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分析缺血缺氧程度,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RhoA、ROCK1、ROCK2、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单纯力竭运动组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而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低于单纯力竭运动组(P<0.05);②单纯力竭运动组心肌细胞界限不清楚,呈现出较多斑块状或片状艳红色样区域,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缺血缺氧改变;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部分心肌细胞界限不清楚,出现部分斑块状艳红色染色,较单纯力竭运动组缺血缺氧程度明显减轻;③单纯力竭运动组较安静对照组凋亡指数值明显升高,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与单纯力竭运动组相比凋亡指数值明显下降(P<0.05);④单纯力竭运动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显著低于单纯力竭运动组(P<0.05);⑤单纯力竭运动组的Bcl-2/Bax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Bcl-2/Bax显著高于单纯力竭运动组(P<0.05);⑥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单纯力竭运动组RhoA、ROCK1、ROCK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RhoA、ROCK1、ROCK2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单纯力竭运动组(P<0.05);⑦结果表明,运动预适应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大鼠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ho/ROC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两种蛋白及其mRNA在脑创伤后脑组织中表达的规律,为法医学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创伤组,分别于颅脑创伤后1、2、4、6、8、10、12、16、18 h和24 h处死,解剖取其脑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PCR法分别检测上述两种蛋白和其mRNA在不同损伤时间组的表达及变化规律。结果:NF-κB蛋白的表达在损伤后1 h开始升高,18 h出现表达高峰期,18~24 h出现平台期,损伤组除伤后1 h和2 h组外,其他各组NF-κB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F-κB mRNA于损伤后1 h开始表达,6 h达高峰,持续至24 h,各损伤组NF-κB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IF-1α伤后6 h呈阳性表达,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伤后24 h表达最强,损伤组除伤后1、2、4 h组外,其他各组HIF-1α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IF-1αmRNA于损伤后4 h开始表达,18 h达高峰,持续至24 h,损伤组除1、2 h组外,其他各组HIF-1α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脑损伤后NF-κB和HIF-1α及其mRNA的表达均随损伤时间变化而变化,具有时序性变化规律,能够成为损伤时间推断的候选因子。  相似文献   

19.
背景:炎症反应是诱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电针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断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对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5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5 d后根据Longa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TC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脑皮质中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大脑皮质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诱发HAPI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API小胶质细胞,分别给予(0、 0.25、 0.5、 1、 2.5、 5)mmol/L VPA处理24 h。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以2.5 mmol/L VPA作为最适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物(IκB)激酶α/β(IKKα/β)、磷酸化的IκB激酶(pIKKα/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NF-κB p65蛋白核转位情况。结果随着VPA浓度增高,HAPI细胞逐渐伸出丝状伪足,并最终激活形成阿米巴样形态,且HAPI细胞的存活率不断降低;当VPA的浓度增高至1 mmol/L后,小胶质HAPI细胞分泌的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 mmol/L VPA处理的HAPI细胞NF-κB通路相关蛋白IKKα/β、 pIKKα/β、 TNF-α、 IL-1β表达明显增高,同时伴随HAPI细胞中NF-κB p65蛋白表达由胞质中高表达转为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结论高浓度VPA通过激活HAPI小胶质细胞NF-κB通路,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