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干预在沿江血吸虫病流行区渔船民自我效能和血防行为中的影响。方法选择京杭大运河渔船民集散地渔船民100人为干预组,相距不足5km的瓜洲船闸渔船民集散地渔船民100人为对照组,分别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与单纯血防知识宣传,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和健康行为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人群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效能得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种血防行为总正确率干预前干预组为53.50%(5.00%~82.00%),对照组为51.33%(4.00%~79.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接触江水"行为外,干预组的其他血防行为正确率、总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确率也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增强了沿江血吸虫病流行区渔船民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血防行为正确率,取得较好的实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黟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2015年11~12月抽取黟县7所初高中的初三、高一及高二共69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之后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等干预活动,分别在干预活动结束时和干预2 W后对该人群再次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差异,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697名学生干预前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3.31%,干预活动结束时提高到96.42%,干预2 W后为95.18%,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P0.01)。干预前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初中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P0.01);城区初中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76.88%,乡镇初中生为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1);普通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80.36%,职业高中学生为6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8,P0.01)。结论黟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干预后得以明显提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以乡镇初中学生及职业高中学生为重点,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城市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为探索有效的基层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个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抽取暂住期在6个月以上的0~4周岁流动儿童家长234人,开展干预前调查,并在实施多形式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从43.47%提高到86.17%(χ2=1 028.87,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态度的比例从46.26%提高到85.15%(χ2=314.10,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行为的比例从42.95%提高到92.95%(χ2=268.61,P<0.01)。[结论]流动儿童家长的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态度和行为的比例均偏低,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的知信行,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符合高校大学生易于接受和提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泰安市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共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52.07%;健康教育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总知晓率为83.11%,知晓率明显提高(χ2=1 994.21,P<0.01);知识竞赛组、健康教育组和资料宣传组总知晓率干预前分别为51.91%、52.06%和52.22%,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后,知晓率分别为95.14%、83.01%和71.07%,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5.14,321.01,110.44,P均<0.01),各组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61,311.91,224.95,P均<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国西部地区消除风疹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效果。方法在5个西部省(直辖市)选择35个乡镇作为风疹相关健康教育的干预组,选择14个同类型乡镇作为对照组,选择两组儿童家长开展项目实施前后的基线和终期问卷调查,比较风疹和含风疹成分疫苗(Rubella containing vaccine, RCV)知晓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儿童家长终期、基线风疹知晓率分别为87.8%(1 586/1 806)、24.0%(434/1 809)(χ~2=1493.36,P0.01),RCV知晓率分别为86.3%(1 555/1 806)、16.3%(294/1 809)(χ~2=1 774.44,P0.01);对照组终期风疹、RCV知晓率分别为45.6%(271/715)、41.7%(248/715)(与干预组终期相比,χ~2=454.61,P0.01;χ~2=345.85,P0.01)。倾向于通过接种医生、临床医生、微信新媒体获得风疹相关知识的儿童家长分别占81.5%(4 018/4 930)、55.4%(2 729/4 930)、68.4%(3 372/4 930)。结论消除风疹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可显著提高西部地区儿童家长的风疹和RCV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研究地震之后汶川、北川、绵竹和都江堰4个极重灾区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在综合行为干预后的效果,对干预活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干预活动开展的前后分别调查了480名和468名居民的健康相关知识、健康相关行为等内容。结果灾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知晓率于干预前后分别为57.4%和79.7%;健康行为形成率于干预前后分别为69.2%和77.4%。知晓率和形成率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7,P0.01;χ2=36.9,P0.01)结论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后,地震灾区居民掌握了更多健康知识,更多人自觉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校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为高校社区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玉林师范学院建档的高血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用药指导等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对各项措施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的正向态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及认识态度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健康教育措施效果明显,高血压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由14.10%上升到75.32%(χ2=93.05,P<0.01)。用药指导措施的实施,干预组完全遵医率由24.36%上升到72.73%(χ2=36.35,P<0.01);血压稳定率由 44.87%上升到79.22%(χ2=19.34,P<0.01)。实施有计划健康体检,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8%,对照组为8.82%(χ2=4.52,P<0.05)。结论 高校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应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辅以用药指导和计划健康体检,进一步增强高校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促进意识,努力提高高血压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降低高血压致残率、致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食品营养标签教育与指导前后,居民知识、行为、态度等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在居民中宣传食品营养标签知识,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杨浦区481名居民完成基线问卷调查,通过综合的干预措施(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讲座,现场咨询等形式)对其所在居委的居民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再抽取相同条件的人群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0.29%,提升为干预后的89.19%(χ~2=106.382,P0.01),年轻人群、文化程度高和家庭人均年收入高的人群对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1);居民相关营养标签知识的答对率由干预前的56.92%上升为干预后76.01%(χ~2=196.514,P0.01);居民态度转变率由76.82%,提升到86.28%(χ~2=13.776,P0.01);居民使用营养标签的行为由干预前34.72%,提升为59.67%(χ~2=60.065,P0.01)。结论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居民使用食品营养标签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路边店暗娼的人口学特征与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等,评价在路边店实施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后的效果。方法按项目方案要求对路边店有高危行为人群进行综合性干预活动,并对其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路边店暗娼以低年龄和未婚者居多,路边店暗娼与城区娱乐场所暗娼,平均年龄分别为20.68岁和24.04岁(χ2=4.11,P〈0.05),未婚比例分别为82.65%和56.10%(χ2=13.90,P〈0.01);干预后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由66.98%上升到9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07,P〈0.01);干预后暗娼的高危行为明显改变,性病发病率降低,在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77.5%上升到98.8%(χ2=18.40,P〈0.01)。结论路边店全面推行100%安全套使用项目能提高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高危行为发生率,使该人群性病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中预防手足口病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0所幼儿园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的幼儿家长开展手足口病健康知识讲座、发放手足口病宣传折页等干预实验,对照组不采特殊干预方式,仅为学校正常的健康教育措施。干预后1个月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幼儿家长均进行手足口病知识、卫生行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家长对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传播途径、隔离时间、预防措施知晓率分别为51.77%、77.75%、52.81%和92.48%,对照组上述4项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9.90%、62.34%、36.66%和80.55%,经比较,两组人群间该4项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91、24.36、22.35和23.17,P0.01);干预后人群对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传染源、传播途径3项知晓率分别从70.89%、66.74%和64.03%提高到79.00%、76.09%和77.75%(χ2分别为7.99、9.86和21.28,P0.01);干预组家长认为儿童不吃生冷食物的卫生行为形成率干预后提高到81.50%,与对照组相比(69.8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5.78,P0.01)。结论在幼儿园中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纠正幼儿卫生行为形成率的改变有较大改善。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作为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河北保定、承德等地农村妇女在健康教育前后的妇科疾病防治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的改变,为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有奖参与的形式由村委会组织妇女,第一次问卷调查后进行女性妇科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登记名单共210人,2个月后组织这些人进行第二次健康教育并再次调查(强调保密性),追踪健康知识掌握及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村妇女相关健康知晓率明显上升,由干预前的56.38%上升到干预后8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4,P<0.01),个人卫生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7.28%上升到干预后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9,P<0.01),正确行为形成率也明显提高,由干预前的63.4%上升到干预后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宁市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参与中国糖尿病基层培训项目的25个社区共1 000人,开展为期1年的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糖尿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及普通居民三类人群糖尿病的症状、诊断依据、高危人群定义、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饮食及治疗等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χ2〉3.84,P〈0.01);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及自觉改变不良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比例分别由64.57%和76.96%提高到82.17%和99.78%(χ2=7.419,P〈0.01;χ2=25.989,P〈0.01)。结论:通过进行一定频度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居民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2004—2018年荆州市中小学校血防健康教育效果与效益。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现场问卷等方法,收集2004—2018年荆州市中小学校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相关资料,评估健康教育模式与效果。采用单位效益分析,评价健康教育投入效益。结果2018年血防知识知晓率与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8.68%、98.31%,与2004年的87.65%、88.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7、6.59,P<0.01)。2018年问卷调查血防知识知晓和正确行为形成总体答对率,小学生分别为97.79%、96.54%,初中生分别为98.37%、96.65%。10种健康教育模式中,学生统一上课、背诵血防三字经、视听教育感兴趣率分别为94.04%、93.57%、88.28%。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与学生血吸虫感染率之间呈负相关(R2=-0.85、-0.84,P<0.01)。在人平总投入经费上,学生比居民低3.05元/人次。结论2004—2018年荆州市中小学校实施血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减少总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得到了有效提高,血吸虫感染率降为0。因此,通过血防健康教育来改变目标人群危险行为是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洛阳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项目干预效果,为制定地方病控制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健康教育开展效果;了解改炉改灶工程运行状况;测定玉米、辣椒氟含量。结果儿童氟斑牙患病人数1 758人,氟斑牙患病率为36.36%。项目实施后,病区改炉(灶)率为100.00%,炉(灶)合格率达到86.25%,对改炉(灶)满意率为86.25%。通过健康教育,小学生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49.27%升高到90.83%(χ~2=42.000,P0.001);家庭户主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53%升高到87.3%(χ~2=27.524,P0.001);自然晾晒辣椒行为形成率由60.53%提高到96.79%(χ~2=39.060,P0.001);密闭保存粮食行为形成率由44.96%提高到90.24%(χ~2=46.154,P0.001);烟囱出屋率由0%提高到88.69%(χ~2=160.360,P0.001)。项目实施后,病区玉米氟含量和辣椒氟含量均下降(t'=2.1998~32.8250,P=0.001~0.05)。结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效果良好,提高了居民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进了目标人群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形成,降低了居民氟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娱乐场所健康教育对女性性工作者行为影响的效果。方法面对面发放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资料,推广使用安全套,干预前后对性工作者的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工作者AIDS知识知晓率从41.1%提高到76.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20.63,P<0.01);安全套使用率由35.6%上升到89.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30.67,P<0.01);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率由22.4%上升到87.4%,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12.9,P<0.01)。结论在娱乐场所对性服务工作者开展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对于改变性工作者行为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武鸣县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在碘缺乏病(IDD)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6个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学校周边的家庭主妇进行IDD知识、行为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180人,IDD知识知晓率由76.30%提高到96.30%(P<0.01),具有相关健康行为者所占比例由6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成都新都区农村居民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成都市新都区调查800人。结果经过7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当地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知晓率从44.9%上升到64.2%,知晓率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0.01);健康行为形成率从46.2%,上升到60.8%,行为形成率的增长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P0.01)。结论新都区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广西2012年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基线调查,并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目标人群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65.88%提高到8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4.828,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区群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明显,今后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9.
以2家体温计厂147名汞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并对比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生物监测指标等变化以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通过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工人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由培训前54.6%提高到培训后95.3%。卫生行为干预24个月后尿汞值较干预前平均降低43.78%(t=6.477,P<0.01);不同汞作业岗位工人尿汞水平在干预24个月后,与干预前尿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重汞=5.3559,t轻汞=4.6297,P<0.01);高尿汞(超标>5倍)人数比例从干预前的76%下降为3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524,P<0.01)。本调查提示开展职业健康促进,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行为,是预防慢性职业性汞中毒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平遥县布鲁氏杆菌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法抽取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以自行设计的问卷方式对干预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人群对布病防控知识总体知晓率从67.3%提高到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373.53,P0.01);传播途径、传染源等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性知晓率均高于女性,城镇居民知晓率均高于农村,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对象知晓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人群布氏杆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显著,今后应继续加大监测、管理和健康教育力度,以减少布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