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滋肾宁神丸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杰雄  王锦群 《中草药》1993,24(7):360-361
  相似文献   

2.
滋肾丸又名通关丸,由知母、黄柏、肉桂3味中药配伍而成,被认为是清热泻火、滋阴化气的经典方剂,被用于治疗癃闭及肾痹等疾病。在近代,滋肾丸又演变为一个常用药对,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消渴病)表现为“下消”者。该文系统综述了滋肾丸的中医理论沿袭,并基于现代药理学研究,总结了既往对滋肾丸成分分析、滋肾丸改善糖尿病相关疾病和其3味组方成分的单味药与糖尿病治疗之间的相关研究,对其药物成分和3个组方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机制进行了总结论述。综述发现,滋肾丸可以通过抗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肾小管上皮焦亡等机制改善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而滋肾丸中知母、黄柏、肉桂单味药及其含有的多种成分,包括芒果苷、知母皂苷、小檗碱、药根碱、肉桂酸、肉桂醛等,可通过多种机制如改善胰岛素靶器官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抗氧化、调节脂代谢、刺激胰岛素分泌、调节肠道菌群等改善糖尿病、维持糖代谢稳态。该综述为后续滋肾丸干预糖尿病相关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肠道功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C57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多芭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BSHX-L组)、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BSHX-M组)和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BSHX-H组) 6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法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BSHX-L组、BSHX-M组、BSHX-H组分别给予0.15、0.3、0.6 g生药/d补肾活血方灌胃,1次/d,连续2周;美多芭组给予美多芭112.5 mg/(kg·d)灌胃,1次/d,连续2周;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2周。观察比较各组一般情况、行为学检测(旷场总活动距离、旷场活动平均速度和旷场静止时间)、肠道功能(粪便含水量、小肠炭末推进率、24 h排便粒数)、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精神萎靡,粪粒干硬、排便量下降等,旷场总活动距离短、旷场活动平均速度慢、旷场静止时间长,粪便含水量和小肠炭末推进率低...  相似文献   

4.
金匮肾气丸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Jinkui Shenqi Wan,JKSQ)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其降低血糖的分子机制。方法:6周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4 d后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JKSQ低、高剂量组。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100 mg·kg-1),JKSQ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JKSQ(10,20 g·kg-1)灌胃4周。以酶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的己糖激酶(hexokinase,HK),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ofructokinase-1,PFK)活性,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骨骼肌Ins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了HK,PFK活性下降(P<0.01),InsR 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降(P<0.01);给药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较,二甲双胍组、JKSQ低、高剂量组HK,PFK活性明显上升(P<0.05);同时各组InsR 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JKSQ能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InsR基因在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增加HK与PFK活性,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Retz.)Schult.对自发性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及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信号通络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27只db/db小鼠随机分3组(n=9):模型组、匙羹藤提取物组、吡格列酮组;并选8只db/+m鼠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FBG、Fins、血脂、FFA,采用Western blot对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和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的体重、FBG、Fins、TG、CHOL、LDL、FF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SI指数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匙羹藤组db/db小鼠的FBG、Fins、TC、LDL-C水平降低,提高ISI指数,上调骨骼肌组织中PI3-K/Akt途径中磷酸化Akt(Ser473)蛋白表达和GLUT m RNA表达水平。结论匙羹藤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的"经典途径"PI3-K/Akt通路有关,通过调节靶蛋白或基因的表达及活性以增加葡萄糖的转运。  相似文献   

6.
我专科与中西结合实验室配合,自1980年起,在总结分析百余首古今治疗糖尿病、消渴症药方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从辨证分型、理虚治本入手,组成治疗肾虚型糖尿病的专药——滋肾蓉精丸,经四年多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黄连-肉桂对db/db小鼠血糖、肠道菌群及脂多糖(LPS)的影响.方法 取6只db/m小鼠为正常组,将30只db/db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连组、肉桂组、黄连-肉桂组各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灌胃前(0周)及灌胃后每周测量各组小鼠的体重,在灌胃前及灌胃4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转录组学探讨滋肾清肝方(ZSQGF)改善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ZSQGF与T2DM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分析对接能,验证成分与靶点结合。通过高脂喂养及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72 mg·kg-1)和ZSQGF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折合生药量4.8、2.4、1.2 g·kg-1的药液);监测大鼠的生活状态;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通过肝脏转录组学分析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结合网络药理学与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进行蛋白通路验证,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蒌连丸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取4~5周龄雄性db/m+小鼠为正常组,将同周龄成模雄性db/db小鼠根据血糖、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5 g·kg-1·d-1)及蒌连丸组(13 g·kg-1·d-1),每组6只药物干预5周,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进食水量及空腹血糖(FBG),5周后检测空腹血糖、肝脏甘油三酯(TG)、肝脏总胆固醇(T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收集小鼠肠道内粪便,应用16S rRNA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进食水量、FBG、肝脏TG、肝脏TC、GSP、FINS及HOMA-IR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蒌连丸组可显著降低db/db小鼠饮水量、FBG、肝脏TG、肝脏TC、GSP、FINS及HOMA-IR(P<0.01);蒌连丸组肠道菌群从门到属水平均发生了变化,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有害菌相对丰度减少。其中,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布劳特氏菌、瘤胃球菌、副拟杆菌丰度显著增加(P<0.01)。结论 蒌连丸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db/db小鼠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中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布劳特氏菌、瘤胃球菌、副拟杆菌丰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知母黄柏盐制前后组成滋肾丸对慢性前列腺炎(CP)的药效,并基于16S rRNA技术探讨盐制缓和知母黄柏苦寒之性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角叉菜胶的方法制备CP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制滋肾丸5.4 g/kg、1.8 g/kg组、生品滋肾丸5.4 g/kg、1.8 g/kg组,前列康1.5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并按所述剂量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21 d。于末次药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变程度、CD45细胞数量以及前列腺匀浆液中COX-2、LTB4和TNF-α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前列康1.5 g/kg组、盐制滋肾丸5.4 g/kg组、生品滋肾丸5.4 g/kg组的病变程度、CD45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1),前列腺匀浆液中COX-2、LTB4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生品滋肾丸1.8 g/kg组的病变程度明显降低(P<0.05),盐制滋肾丸1.8 g/kg组的前列腺匀浆液中COX-2、LTB4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盐制滋肾丸5.4 g/kg组在降低TNF-α水平明显优于生品滋肾丸5.4 g/kg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中厚壁菌门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盐制滋肾丸5.4 g/kg组以及生品滋肾丸5.4 g/kg组均表现出不同的群落组成。与生品滋肾丸5.4 g/kg组比较,盐制滋肾丸5.4 g/kg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1)。但各滋肾丸组大鼠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仍存在差异,给药后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知母黄柏盐制前后组成滋肾丸对CP都有显著的疗效,对CP大鼠肠道菌群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并且知母黄柏盐制后组方疗效略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药效,并探究黄芩汤在UC中是否能调节肠道菌群,发挥屏障保护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汤高(20 g·kg-1)、中(10 g·kg-1)、低(5 g·kg-1)剂量组、菌群干扰组、菌群干扰模型组、菌群干扰黄芩汤组(黄芩汤,20 g·kg-1)。灌胃抗生素(杆菌肽200 mg·kg-1、万古霉素200 mg·kg-1)8 d构建菌群干扰模型,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 d构建UC模型,黄芩汤给药治疗7 d。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血、结肠及粪便,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病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和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60只,实验分为KKAy组、模型组、参芪复方组(14.4 mg·g-1·d-1)和罗格列酮组(1.33μg·g-1·d-1),每组15只,另设C57BL/6J小鼠15只为正常组,共5组。除正常组和KKAy组外,其余各组每日给予含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的饮水及高脂饲料,连续8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造模同时开始ig给药,期间观察动物一般状况,监测各个时间段的血糖值,实验结束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取主动脉和腓肠肌并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KKAy组小鼠摄食量、饮水量、尿量偏多,体重较重,模型组与KKAy组小鼠血糖明显升高(P<0.01),KKAy组小鼠血糖略高于模型组,但无差异,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HDL-C,LDL-C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KKAy组小鼠血清中TC,TG,HDL-C,LDL-C含量均有所升高(P<0.05),但低于模型组小鼠,模型组腹主动脉内膜水肿,出现明显的骨骼肌细胞萎缩、水肿、断裂和炎症状况,KKAy组小鼠均也有同模型组的变化,但无模型组明显,模型组与KKAy组小鼠在体表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抓痕及伤口;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复方可改善模型动物的一般状态,参芪复方与罗格列酮均明显降低小鼠血糖(P<0.05,P<0.01),均明显降低TC,TG,HDL-C,LDL-C含量(P<0.05,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参芪复方与罗格列酮均可减轻模型小鼠腹主动脉内膜水肿,减轻骨骼肌细胞萎缩、水肿、断裂和炎症状况。结论:参芪复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小鼠糖脂代谢和血管损害,对骨骼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体Ⅳ(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明确其作用靶点。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中西药合用组。空白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与各治疗组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并喂以高热量饲料,常规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体重、空腹血糖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脂、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用Northern印迹和杂交法测定骨骼肌GLUT4基因的表达。结果:丹蛭降糖胶囊能有效地减轻模型大鼠体重,能明显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状况,能增加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中GLUT4 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了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 IR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提示其机制可能与增加IR大鼠骨骼肌中GLUT4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诺玛苷对胰岛素抵抗小鼠小肠类器官转录组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C57BL/6J和db/db小鼠小肠类器官;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核核抗原(ki-67)和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将小肠类器官分为3组,分别是以C57BL/6J小鼠小肠类器官为正常组、db/db小鼠小肠类器官为模型组和db/db小鼠小肠类器官黄诺玛苷干预组为给药组(FM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组小肠类器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蛋白的表达;并对3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小肠类器官培养第6天形成围绕管腔周围的环状结构,初步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模式;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小肠类器官均表达ki-67和E-cadherin;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诺玛苷可增加GLP-1蛋白的表达;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中,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 862个,FM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 282个;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2组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得到Nr1i3、Cyp2c44、Ugt2b1、Gsta1、Gstm2、Ptgs1、G...  相似文献   

15.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再灌注损伤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和骨骼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MDA和湿重/干重值(W/D)的影响,并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参附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血浆LDH、MDA、CK和骨骼肌组织MPO、MDA、W/D水平的升高,减轻其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探讨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在36只C57BL/6小鼠中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小鼠自由饮用2.5%的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 d制作UC模型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清热化湿调枢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美沙拉嗪组给予0.52 g·kg-1·d-1混悬液灌胃,清热化湿调枢方高、中、低组分别用3.38、1.69、0.845 g·kg-1·d-1混悬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等体积纯净水灌胃10 d。干预结束后,对比6组小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使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Ki67表达情况,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结肠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剪切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清热化湿调枢方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肠道干细胞移植对创伤后肠黏膜屏障的治疗作用,寻找肠道干细胞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方法。方法: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法将肠上皮干细胞分离,通过肠腔人工生物支架等组织工程方法建立理想的ISC移植模型,实现肠道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并将体外分离培养的肠道干细胞群移植入放射性小肠损伤动物模型鼠肠腔中。结果:正常组大鼠小肠黏膜各层结构正常,绒毛排列整齐;模型组7天大鼠黏膜绒毛严重受损,脱落明显;治疗组7天黏膜破坏较少,黏膜增厚,逐渐恢复正常。同时对治疗组和模型组进行RI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黏膜损伤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ISCs移植可促进损伤后肠黏膜的修复,肠道干细胞移植有望成为治疗某些肠道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黄对正常和烧伤小鼠肠道免疫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小鼠烧伤前后肠道免疫分泌的变化和大黄汤治疗对正常小鼠和烧伤小鼠肠道免疫分泌的促进作用;探讨大黄保护肠粘膜屏障的作用机理.方法实验用BALB/c小鼠.分为4组1组为对照组(n=8);2组为正常小鼠饲喂10%大黄液12ml/kg,每6h1次(n=11);3组为30%的全厚背部皮肤烧伤,不治疗(n=7);4组为全厚皮肤烧伤,同3组,大黄治疗同2组(n=9).24h后处死动物,灌洗肠道,收集肠液透析离心后作IgA检测和总蛋白,补体C3,高密度脂蛋白(HDL)测定.结果1、2、3和4组小鼠肠液中的IgA(mg/L)分别为93.5±13.7、150.8±44.6、43.4±21.5及59.8±19.3,说明在烧伤后肠液中IgA明显减少(P<0.05).而应用大黄汤治疗后,无论正常小鼠和烧伤小鼠的肠道IgA均增加(P<0.05),其他免疫相关物质如总蛋白、补体C3和HDL大黄治疗后也有显著增加.结论烧伤后小鼠肠液中的IgA明显减少.而大黄无论对正常小鼠和烧伤小鼠均具有明显的促进肠道免疫分泌的效果.这一作用是大黄的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周源  崔良慧  张娜  宋萌  李志刚 《河南中医》2012,32(4):435-437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药物对照组(B组)和电针治疗组(C组)各15只,三组均腹腔内注射5-FU造成肠黏膜损伤模型,模型对照组除在相同时间抓取外不作任何处理,药物对照组灌喂谷氨酰胺,0.5 g/100 g,日1次,电针治疗组电针“足三里”每次30 min,日1次.1周后测定肝脾组织细菌移位菌落数和血清NO、ET含量.结果:电针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治疗后,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ET含量降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治疗组细菌移位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实验数据无效,考虑实验过程中腹腔麻醉导致腹腔感染导致实验失败.结论:电针足三里可通过调节NO与ET的动态平衡,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