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近20多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索的应用、骨髓和脏器的移植、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艾滋病发病率的增加、各种导管的介入和真菌检测技术的提高,念珠菌血症和系统性曲霉感染逐渐增多。北京协和医院报道在四个不同年代败血症血培养的结果显示,1994~1995年真菌发生率为8.1%;2000年为6.7%。20年149例真菌感染的分析显示,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已有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耐两性霉紊B的曲霉存在。因此需夏新的抗真菌药物。目前即将推出和已上市的新药有:多烯类的制霉菌素脂质体、两性霉索B脂质体剂型AmBisome、两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Abelect、两性霉素B胶样分散体Amphotec、伊曲康唑口服液和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和口服片剂以及卡泊芬净注射剂。各种新药均有其特点与不良反应,但总的是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将会对侵性真菌感染提供有力的治疗措施,真菌感染的治疗前景将会有进一步的改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肪酸组成对白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的鉴别意义。方法:采用盐酸甲醇法提取5株白念珠菌和4株光滑念珠菌的脂肪酸,以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配以计算机分析各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光滑念珠菌与白念珠菌在脂肪酸的成份与含量上明显不同,光滑念珠菌不含亚麻酸(C18:3),且不饱和脂肪棕榈油酸(C16:1)与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比值不同(白念珠菌皆小于1.3,光滑念珠菌除1例为1.2外,余皆大于3.9);C16:0与硬脂酸(C18:0)的比值(白念珠菌皆大于2.7,光滑念珠菌皆小于1.1);C16:1和油酸(C18:1)的比值(白念珠菌皆小于0.5,光滑念珠菌大于0.7)。结论:气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白念球菌与光滑念珠菌化学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3.
白念珠菌是念珠菌属最常见的种类之一,是临床上重要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来源。由于传统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已经分离出很多耐药白念珠菌,导致部分传统药物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下降。同时,一些化合物自身的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这种背景下,联合疗法由于发挥了各种药物或手段的协同作用,有可能改进单独用药的不足,具有抑制白念珠菌生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广泛性使用抗真菌药预防和治疗真菌病,念珠菌属对抗真菌药尤其是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大量增加。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方面的机制,然而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有增加趋势。本文就国内外目前对念珠菌属的耐药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念珠菌感染病例持续增高。由于唑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念珠菌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使得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在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中,麦角甾醇合成通路上ERG11基因的突变和高表达被视为念珠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之一,而ERG11基因突变和高表达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医院感染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光滑念珠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了解其临床感染现状,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微生物实验室分离鉴定得到的光滑念珠菌,采用ATB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药敏实验,并对临床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光滑念珠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15.6%、16.3%、21.8%,临床分布以痰标本为主,其次是尿液和大便标本。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平均敏感率分别是100%,95.8%,97.9%;其次为氟康唑,平均敏感率87.3%;伊曲康唑的抑菌效果则较差,仅为55.4%。结论 2007~2009年光滑念珠菌的临床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加强对光滑念珠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和减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以光滑念珠菌为首的非白念珠菌感染占比不断增加。光滑念珠菌的耐药率和致死率在全球多个地区都呈上升趋势,其临床治疗难度不断增加。该文从光滑念珠菌的发生率、耐药率和致死率等流行病学现状,光滑念珠菌对常用治疗药物(如三唑类药物、棘白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以及现有改善光滑念珠菌耐药的策略进行综述,并对新药研发进行展望,旨为侵袭性光滑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有氟康唑暴露史念珠菌血症患者治疗的对策及效果,为临床有效控制此类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在伏立康唑治疗该病患者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临床药师建议采用米卡芬净抗念珠菌治疗。结果 患者的念珠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米卡芬净能有效治疗近期(<30 d)有氟康唑暴露史的念珠菌血行感染。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协助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白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剧增,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现象已经成为药物治疗的严峻挑战。目前已经明确的耐药机制包括:膜转运蛋白的过度表达,药物作用靶酶基因过度表达或突变,甾醇合成通路中其他酶的改变,生物被膜的形成,小囊状空泡的影响等。本文对白念珠菌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对危重患者更是致命的威胁.为了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抗真菌药物的疗效无疑成为了治疗的关键所在,因此,了解各类抗真菌药物特性,使得临床应用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显得至关重要.随着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如何配合此次活动,按照要求遴选出不超过5个品规(药品规格)的深部抗真菌药物,也进一步要求我们掌握抗深部真菌药物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12.
白色念珠菌是临床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分离株,可引起浅表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深部感染。近年来,针对白色念珠菌感染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不断开展,新的作用靶点被深入研究,一些新型抗真菌化合物被发现。本研究对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等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临床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SDH2基因在白念珠菌环境适应性中的作用。方法 以野生型白念珠菌SC5314、SDH2基因敲除菌sdh2Δ/Δ、基因回复菌sdh2Δ/SDH2为实验对象;应用点板实验考察野生型菌、SDH2缺失菌和回复菌对外界压力刺激剂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罗丹明6G外排实验考察SDH2基因缺失对白念珠菌药物外排能力的影响。结果 SDH2基因缺失后白念珠菌对细胞壁应激刺激剂咖啡因、氧化应激刺激剂二酰胺和甲萘醌表现出轻微耐受,值得注意的是SDH2基因敲除菌sdh2Δ/Δ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增高,SDH2缺失导致白念珠菌药物外排能力下降。结论 SDH2缺失会导致白念珠菌对环境适应性的改变,包括对外界环境压力应答的改变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增加,以SDH2为靶基因,开发真菌特异性SDH2抑制剂,有望发现与唑类药物协同的新型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毕爽  胡丹丹  姜远英  王彦 《药学实践杂志》2016,34(2):116-118,173
病原真菌白念珠菌对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与宿主共生时、侵袭宿主时以及在抗真菌药物作用的情况下。白念珠菌生存、繁殖的过程伴随着物质代谢,其可利用的碳源、氮源广泛,并且对营养物质的变化非常敏感。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白念珠菌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其代谢,与此同时,白念珠菌又可以通过调整代谢过程来适应多变的环境。因此,深入研究白念珠菌代谢与高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真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5.
范加腾  陆峰  许激扬 《药学实践杂志》2019,37(2):156-161,169
目的 建立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D-SERS)快速表征两性霉素B (AMB)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D-SERS法,选用敏感的白色念珠菌分别与不同浓度的AMB相互作用,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下,通过考察拉曼位移在656 cm-1和729 cm-1处的峰强比和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分析AMB对白色念珠菌拉曼光谱的影响。结果 在一定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峰强比与AMB浓度呈负相关,可用于描述AMB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且药物浓度低于其最小抑菌浓度。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实现了AMB对白色念珠菌的快速表征,同时为表征更多药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提供了更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胸科医院2014—2015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本地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14—2015年门诊、住院患者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菌株2583株,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莫西沙星、利福喷丁、阿米卡星、对氨基水杨酸钠、左氧氟沙星共11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测定.结果 共分离出2583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耐多药、广泛耐药、一线4种全耐药、二线7种全耐药、11种药物全耐药菌株分别为258、139、116、17、16株,耐药率分别为9.99%、5.38%、4.49%、0.66%、0.62%.对11种抗结核药物单一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异烟肼(23.96%)、链霉素(21.76%)、利福喷丁(14.83%)、利福平(14.05%)、左氧氟沙星(10.69%)、乙胺丁醇(9.33%)、莫西沙星(6.93%)、对氨基水杨酸钠(5.81%)、卷曲霉素(3.29%)、阿米卡星(2.09%)、丙硫异烟胺(1.55%).耐多药菌株对利福喷丁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7.98%、53.88%.对利福喷丁+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喷丁组合的耐药率分别高达51.94%、39.92%.广泛耐药菌株对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耐药率最高,为32.37%.结论 2014—2015年西安市胸科医院抗结核病药物单一耐药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耐多药、广泛耐药和全耐药菌株的出现和增加提示还需要更加严格的执行结核病防控策略,防止各种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山奈酚抗白假丝酵母生物被膜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测定山奈酚对白假丝酵母处于形成过程中的生物被膜和成熟生物被膜代谢活性的影响;测定山奈酚对生物被膜基质产生水平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山奈酚对菌丝形成的抑制作用;水-烃两相分离法测定山奈酚对白假丝酵母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山奈酚对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山奈酚抑制白假丝酵母生物被膜形成,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具有抗成熟生物被膜作用,显著降低生物被膜基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山奈酚明显抑制白假丝酵母菌丝形成并降低其细胞表面疏水性;经山奈酚处理的白假丝酵母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BCR1NRG1TUP1的表达升高,同时HWP1EFG1CPH1ALS1ALS3CSH1的表达下降。结论 山奈酚具有抗白假丝酵母生物被膜活性,其机制与抑制菌丝形成及降低其细胞表面疏水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西安市胸科医院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西安市胸科医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住院患者392例,对分离出的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菌株来源于132例初治患者和260例复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6~55岁。初治耐药率为22.5%,获得性耐药率为41.2%;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23.7%,乙胺丁醇的耐药率最低,为13.3%;单一耐药菌株有60株,耐药率为15.4%;多耐药菌株有37株,耐药率为9.4%;耐多药的菌株有52株,耐药率为13.2%;有27株全耐药,耐药率为6.9%。结论西安市胸科医院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仍处较高水平,应做好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比较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的几种筛查方法,制定出适合的hVISA的筛查方法.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MRSA),采用宏量E-test法(MET法)、BHIV3V、BHIV6V及MHA5T法筛查hVISA,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