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海南汉族人群痛风患者血脂情况进行调查,探讨采取相应健康教育管理策略实施情况。方法 2016年1-5月对海南省三家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的体检中心痛风汉族患者300例(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与同期正常的体检者3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痛风患者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比较患者与健康人群血脂水平(TC、TG、LDL-C、HDL-C)情况,随访3个月后,健康教育管理干预前后干预患者依从性得分情况,痛风知识掌握率、血尿酸值情况及痛风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C、LDL-C、TG浓度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健康教育管理1个月后,痛风患者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痛风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血尿酸值水平及痛风复发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海南汉族痛风患者血脂发生显著变化,健康教育管理后,患者依从性提高,病情缓解,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将54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社区地理位置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进行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6个月后检查各组TC、TG、HDL-C、LDL-C数值。结果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脂血症综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饮食和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对85例高脂血症患者停用降血脂药物治疗,对其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饮食控制与运动情况合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干预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结论: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血脂,使其建立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4.
徐继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89-159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精神分裂症确证患者62例,比较氯氮平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TG、TC、HDL-C、LDL-C水平升高,但仅TG、T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S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但也可导致患者血脂水平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患者血脂水平,防止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营养联合运动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营养联合运动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6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试验组按照营养师的要求进行饮食和运动,对照组自行控制,观察期为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能量、总蛋白、总脂肪、细粮、动物蛋白质和动物脂肪的摄入均明显减少,而大豆蛋白和果蔬的摄入则显著增多.经过8周饮食联合运动的干预治疗,试验组TG、TC和LDL-C均降低,而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营养联合运动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研究评价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异常非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健康体检人员中检出高脂血症者26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干预组给予8个月的综合性非药物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健康宣教、运动处方等;对照组不进行上述干预,两组观察期均为8个月。干预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及血尿酸(UA),血压;同时统计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饮食和运动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TC、TG、LDL-C、LDL-C、BMI及UA各指标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脂下降与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的提高、主动性身体锻炼的增加以及食油摄入量的减少等呈明显相关(P=0.00);DBP和空腹血糖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P=0.39)。结论非药物干预方法对高脂血症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辨证施膳对胸痹患者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辨证施膳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中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 HDL-C)的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TG、TC、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辨证施膳能有效降低胸痹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饮食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8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6例,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100例,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观察6个月后,检测2组血清TC、TG、HDL-C、LDL-C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后分析。结果 干预6个月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TC、TG、HDL—C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p〈0.05)。结论 对高脂血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清TC、TG,升高HDL-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作用。方法从体检人群中抽取106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干预组进行系统化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同时对患者进行连续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干预,而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教育前及教育6个月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糖尿病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能力、饮食控制等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尿病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能力、饮食控制等情况均比教育前明显改善,干预组均明显优越于对照组。各组患者的BMI、FBG、TG、TC、LDL-C比教育前降低,HDL-C升高,干预组BMI、FBG、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实施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在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阻止或延缓向2型糖尿病发展。  相似文献   

10.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加饮食运动治疗组与单纯饮食运动对照组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的实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46例穴位埋线加饮食运动治疗组和44例单纯饮食运动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测定,然后进行实验前的分组比较和实验前后的自身配对比较以及实验后的分组比较.结果 穴位埋线加饮食运动治疗组的TC,TG,LDL-C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单纯饮食运动对照组的TG在实验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TC和LDL-C在实验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HDL-C实验前后基本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饮食运动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降脂效果显著,适用于临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联合血脂指标对高脂血症患者继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预警作用。方法对109例ACS患者、119例高脂血症患者和10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IM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检测,计算TC/HDL-C、TG/HDL-C、LDL-C/HDL-C、ApoA1/ApoB比值。结果 ACS患者TC/HDL-C、ApoA1/ApoB和IMA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IMA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脂血症患者随着TC/HDL-C比值升高血清IMA水平也升高。结论对于TC/HDL-C升高的TC、TG均升高的高脂血症患者,若血清IMA水平也升高提示其具有继发ACS的危险性;血清IMA有可能成为评估ACS危险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血脂异常病人非药物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个性化量化指导,对112例血脂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强化干预.[结果]干预后,病人血脂异常防治的知识水平、饮食评价、有效运动量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量化干预,可有效提高干预对象对非药物干预的依从性,提升血脂异常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降低病人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反映血脂水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脑梗死组92例患者(轻型脑梗死组29例、中型脑梗死组36例、重型脑梗死组27例)进行血清hs-CRP、cTnI及LDL-C、HDL-C、TC、TG等血脂指标水平的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cTnI及LDL-C、TC、TG等血脂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轻、中型脑梗死组血清hs-CRP、cTnI及LDL-C、TC、TG等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重型脑梗死组,HDL-C水平均高于重型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脑梗死组血清hs-CRP、cTnI水平均低于中型脑梗死组(P<0.05)。血清hs-CRP与LDL-C、TC、TG等血脂指标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hs-CRP与cTn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cTnI及LDL-C、HDL-C、TC、TG等血脂指标水平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饮食和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对85例高脂血症患者停用降血脂药物治疗,对其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饮食控制与运动情况合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干预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结论: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血脂,使其建立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及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l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166例,收集转氨酶、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时间及血脂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血脂水平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高于男性患者,其中,HDL-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3);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与MELD评分均呈中度负相关,TG水平与MELD评分呈低度负相关。结论TC、TG、HDL-C、LDL-C水平与均MELD评分呈负相关,其下降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其对患者预后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控制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2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部体检的76例40岁以上(含40岁)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进行体检,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6个月静脉血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6个月患者的TC、TG和LDL-C均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略有升高,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和血尿酸变化的关系。方法:女性高血压患者181例,分绝经前组(61例)及绝经后组(120例),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绝经年限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相关性,并与103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绝经前高血压组TC、LDL-C、UA显著高于对照组。绝经后高血压组TG、TC、LDL-C、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绝经后组TG、TC、LDL-C、UA显著高于绝经前组,HDL-C低于绝经前组,TC、LDL-C与绝经年限量显著正相关。结论:女性高血压绝经后TG、TC、LDL-C、UA增高,TC、LDL-C与绝经年限量显著正相关,而HDL-C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综合健康教育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干预,探讨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方式.方法 对58例脂肪肝肥胖儿童采用以家庭行为疗法为基础,加以运动训练和饮食控制以及行为治疗在内等综合干预,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同时选取体重正常儿童58名作为对照组.结果 干预前肥胖组体重、BMI值、收缩压及舒张压、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BMI、收缩压、TC、TG低于干预前(P<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HDL-C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对肥胖儿童采取综合健康干预措施可以起到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使体内中性脂肪减少,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舒适护理、饮食及运动干预等。结果治疗及护理干预2个月后,2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TG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2个月后,2组各项分值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舒适护理、饮食及运动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更有效促进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期中等负荷耐力运动和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干预对血脂异常及自由基水平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普通饲料组(A组)、高脂饮食组(B组)、高脂饮食+GSP组(C组)、高脂饮食+运动组(D组).B、C与D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C与D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喂养的同时,分别给予GSP、中等负荷耐力跑台运动干预9周;不进行GSP干预的其他三组采用同等体重剂量安慰剂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B、C与D组大鼠血清TC、TG、LDL-C浓度明显升高及HDL-C浓度明显下降,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及MDA含量明显增加.但C、D组大鼠血清TC、TG、LDL-C浓度均比B组低,其中D组TG、LDL-C水平又比C组低;D组HDL-C浓度比B组高;C与D组大鼠血清SOD、MDA指标分别高于、低于B组.结论:长期中等负荷耐力运动和GSP干预均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异常形成具一定抵抗作用,但GSP效果不如运动;两者均可减轻血脂异常大鼠SOD活性的下降程度,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