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年来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在无创性窦房结功能检测,揭示预激旁道与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特性,诱发、终止阵发陛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方面应用广泛,为普及电生理知识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检查时只能通过体表单导联或多导联同步记录来分析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时在心房刺激后诱发的心律失常瞬间出现,因不易捕捉或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体表导联P波不清而丢失许多心电信息,从而无法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图1患者男36岁,体检时发现心房扑动2月,体表心电图证实为Ⅰ型心房扑动,心房率约250分/次,房室3∶1下传。心房扑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心律失常,我们应用食管心房超速刺激的方法,成功转复持续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6...  相似文献   

3.
经食管心房阈下串刺激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江泽龙岑黎明⒇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各种形式电刺激,均为阈上刺激,即刺激电压大于阈电压(25.0±5.8V),由于刺激电压较高,不适感较重,可能引发心房颤动,作者应用经食管心房非程序刺激S1...  相似文献   

4.
目前,无创性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多采用体表心电图机记录调搏心电图,然其缺点是:①调搏中由于刺激信号干扰,P波分辨不清楚;②当诱发非持续性室上速(SVT)时,无法通过食管心电图分析逆行P波和测量室房传导时间。为克服上述困难,我们采用Kerr等设计的经食管心房同步刺激-  相似文献   

5.
王玥 《心电学杂志》2011,30(2):131-133
患者女性,45岁,因间歇发作性心悸3个月、加重3d入院.无明显诱因即反复出现心悸,每次持续1~2min,突发突止,可自行缓解.无头晕、黑矇、晕厥史.3d前上述症状加重,每日均有发作,发作时间较前延长,可长达3h,严重时伴心前区隐痛,心悸缓解后胸痛也随之缓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1)食管心电图的描记方法和波形及其应用价值;(2)经食管心脏调搏的工作条件;(3)食管调搏的临床应用:诱发和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中附加传导束的存在,数量及不应期的测定,窦房结功能的评价,包括窦房结恢复时间和窦房传导时间,以及经食管心室起搏的文献,并对食管调搏诊治心律失常的优缺点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经食管心房程序起搏在临床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心脏程序刺激是临床电生理检查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常需心脏插管,不便推广应用。本文探讨经食管心房程序刺激的临床应用范围及限度,以利此法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一、刺激脉冲:VFD—1、XD—2型心脏程序刺激仪都有经食管心房起搏(TEAP)的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4年10月至1990年4月对377例疑有心动过速而心电图无预激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食管心房程控刺激,检出隐性预激综合征(WPW)9例,其中A型7例,B型2例。9例隐性预激的旁道  相似文献   

9.
经食管心房程序刺激检出的递增性功能性右束支阻滞101例分析(摘要)张永庆王向阳王耀平*李正容刘进张敬涛*王声凤*夏晓勤*蒋旭九*张彩凤*1990~1995年在我院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有612例,剔除器质性心脏病、其它心脏电生理异常及未成年人后共...  相似文献   

10.
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测窦房结功能时意外事件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心房调搏已广泛应用于窦房结功能检测.虽其为无创性检查,但因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也有严重意外事件发生.我院自1985年开展食管心房调搏对可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836例进行窦房结功能测定以来,发生21例严重意外事件,现对其发生机制及处理加以总结.资料和方法836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出现意外事件(占2.3%),年龄44~78(66±11)岁.在窦房结功能检测时,均给予S_1S_1刺激,时程60s,递增幅度10次/min,起搏电压为10~30V.对所测窦房结功能不良者,均给予阿托品2mg静脉推注,于10min后重复检测.  相似文献   

11.
经食管心房起搏心脏复苏一例陈太鸿,齐振宇,李殿芳(黑龙江省农垦红管局中心医院内二科黑龙江156911)患者,女性,60岁。因突感左肩及上肢剧痛,出现意识丧失6min,而于1992年7月30日10时25分急诊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  相似文献   

12.
食管心房调搏时食管电极放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57例受检者实施食管心房调搏过程中,分别在 P 波呈向下、双向及向上3种波形情况下固定电极进行起搏,以探讨最佳起搏部位。发现起搏成功率(依次为87.72%、82.46%、91.23%)及起搏阈值(依次为24.83±4.82,24.07±5.44,23.91±4.24 V)分别相互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进而固定起搏阈值20 V,在食管电极插入过程中记录到 P 波后,边起搏边调整电极位置,所有病例均能成功起搏,且3种 P 波出现机率相等。表明起搏阈值与心电图波形无关,只要食管导联记录到 P 波便可起搏,不必强求一定波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两例食管心房调搏心电图(ECG)分析,提出被动传导的新概念,并作一初步探讨。 例1 患者男性,48岁。因心前区发作性疼痛,胸闷10余天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窦性心动过缓。住院期间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采用S_1S_2程序(8:1)刺激,步长10ms负扫,直至S_2不能下传心室。当S_1—S_2为500ms时,S_2后的QRS波呈现CRBBB图形。图1是V_1导联连续记录。V_(1a)的S_1—S_2为400ms,S_2—  相似文献   

14.
赵易 《心电学杂志》2010,29(2):152-159
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常引起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对其进行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一、隐性(潜在性)预激综合征当部分旁道不应期偏长或位于离窦房结较远时,窦性心律无法显示出预激图形、在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时,通过心房刺激频率的增快或期前刺激偶联间期的缩短,使激动落入房室结不应期中,  相似文献   

15.
赵昜 《心电学杂志》2009,28(6):430-434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是一项经食管起搏心脏来进行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该方法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对心房(或心室)进行调搏,同时记录体表及食管内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从而揭示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药丸电极是一种包藏在标准的药物胶囊里为病人易于吞食的特制电极。作者试图用这种电极作食管心房起搏,测定其对心房扑动(房扑)病人的疗效和耐受性。14例房扑病人,男11例,年龄25~65岁,女3例,26~72岁。电极为双极丸状,宽3mm,间距13mm,用一对细导线通过食管前置放大器连接至心电图机,病人吞食药丸电极后,胶囊迅速融化。根据最大的心房波来确定食管电极的最佳位置,然后将电极联接至恒流刺激器,先以高于心室率15~20次/min 行试验刺激,无心室夺获后以高于心房率10~20次/min 行心房起搏,刺激时间最长20秒,然后突然停止。如起  相似文献   

17.
裂隙现象 (GP)是 1种异常的心电现象 ,在临床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中均可出现。本文在 2 0 0例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程控刺激 (PES)中 ,检出各部位GP 86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文 2 0 0例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男 12 6例 ,年龄 15~74(平均 5 0 2 )岁。女 74例 ,年龄 16~ 63 (平均 42 3 )岁。其中窦性心动过缓 12 2例 ,病窦综合征 2 3例 ,阵发性室上速 3 1例 ,预激综合征 2 4例。TEAP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产XD - 2A或XD - 5A型心脏电生理诊疗仪 ,先测定窦房结功能 ,后行PES。每 4次S1后 1次S2 ,S1S1…  相似文献   

18.
经食管心房快速起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我院20例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重点探讨心房调搏终止PSVT的方式和最佳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19.
新型经食管心房调搏仪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探查及刺激电极放置在食管靠近左房后壁的位置。作为探查电极,其可记录到心房振幅较高的心电图,有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作为刺激电极,其可将程序刺激发放至食管肌进而刺激左房心肌,并在心脏内扩布,即应用发放的人工心脏早搏刺激诱发和复制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临床电生理检查历来都采用心脏插管技术,设备昂贵,又为创伤性方法,不易普及推广。国内自1982年报道经食管心房调搏评价窦房结功能后,作为一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方法已受到重视。近二年在仪器设计、导管电极、测量方法等方面都有改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对食管心房调搏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