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髓芯减压植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方法,随着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多孔钽棒技术也越来越多的用于保髋手术,但这两种术式在临床上疗效比较报道较少。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植骨与多孔钽棒植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36例(45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其中15例(19髋)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治疗,21例(26髋)采用髓芯减压多孔钽棒植入治疗。 结果及结论:植入治疗均成功,随访3~1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 < 0.05),治疗后12个月Harris评分,多孔钽棒植入高于植骨治疗(P < 0.05),差异显著性意义。髓芯减压与多孔钽棒植入对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改善优于髓芯减压植骨,预防了关节软骨的逐渐塌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疗效。方法对21例行三根钉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经X线、CT、ECT或MRI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所有患者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依据ARCO分期:Ⅰ期2髋,ⅡA11髋,ⅡB6髋,ⅡC1髋,IIIA1髋,术前及术后所有患者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影像学检查并加以比较。结果随访9~18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73.4±7.2)增加到术后(89.4±7.9),优良率85.2%。结论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恢复了股骨头前外侧柱的生物力学稳定,促进了坏死病灶的修复,对患者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的关键在于重建并改善股骨头内的血运,保留股骨头的完整性,恢复股骨头的力学环境和血供,中药具有整体优势。高位头颈开窗支撑植骨能够恢复股骨头内的力学环境。目的:观察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对比试验设计方案,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60髋口服活血补肾方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自拟活血补肾方由临沂市人民医院股骨头专科自制;对照组51例60髋单纯采用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随访12个月,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两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患者Harris总分、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关节畸形、功能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74%,χ2=4.54,P0.05)。提示活血补肾中药联合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肯定,在缓解或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等方面优于单纯高位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治疗。  相似文献   

4.
何骏 《医学信息》2018,(4):93-94,97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观察组行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82.56±8.42)分 vs (74.53±7.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选择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单纯髓芯减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软骨下骨支撑不够,增加了骨折及塌陷的风险。股方肌骨块的植入不仅可以提供很好的生物学支撑,也会增加坏死区域的再血管化,从而达到修复股骨头坏死的作用。目的:比较髓芯减压股方肌骨块植入和髓芯减压骨浆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83例92髋,按治疗方法分为髓芯减压股方肌骨块植入组及髓芯减压骨浆植入组。其中髓芯减压股方肌骨块植入组37例43髋于坏死区注射自体骨转移及骨诱导活性材料,髓芯减压骨浆植入组患者46例49髋则注入骨粉。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年,2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髓芯减压骨浆植入组患者Harris评分低于髓芯减压股方肌骨块植入组(P0.05)。治疗后3年髓芯减压股方肌骨块植入组患者X射线评分显著高于髓芯减压骨浆植入组(P0.05)。提示与髓芯减压骨浆植入相比,髓芯减压股方肌骨块植入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股骨头塌陷,改善关节功能及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  相似文献   

6.
背景:单纯髓芯减压并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软骨下骨支撑不够,增加了骨折及塌陷的风险。钽棒的置入不仅可以提供很好的生物学支撑,也会增加坏死区域的再血管化,从而达到修复股骨头坏死的作用。目的:比较髓芯减压并植骨、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髓芯减压并植骨治疗ARCO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4例28髋,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治疗ARCO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5例29髋。随访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后6个月,髓芯减压并植骨组患者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提高了4.93分;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患者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平均提高了6.8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12个月,2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有治疗前显著提高,髓芯减压并植骨组患者Harris评分低于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P < 0.05)。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总的治疗优良率为83%,优于髓芯减压并植骨组的75%。治疗后24个月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组X射线评分显著高于髓芯减压并植骨组(P < 0.05)。提示与髓芯减压并植骨相比,髓芯减压并钽棒置入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股骨头塌陷,改善关节功能及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背景: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骨髓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活力降低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因此移植足够数量的骨髓干细胞更有利于解决坏死区的修复重建问题。目的:分析病灶清除植骨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25例33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18-55岁,平均34.6岁;病程8-20个月,平均14个月。病因:激素性5例7髋,酒精性4例5髋,特发性16例21髋。ARCO分期:ⅡA期8髋,ⅡB期15髋,ⅡC期9髋,ⅢA期1髋,治疗前Harris评分为(55.2±6.5)分,目测类比评分为(6.81±1.19)分,MRI测量股骨头坏死体积为(13.38±5.1)cm3。经过病灶清除植骨及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随访观察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和MRI测量股骨头坏死体积。结果与结论:治疗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治疗后3,6个月,1年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目测类比评分和坏死体积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年时Harris评分为(85.6±7.8)分,目测类比评分为(2.38±0.73)分,坏死体积为(7.23±3.3)cm3。髋关节功能评估:优15髋,良11髋,可4髋,差3髋(最终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结果表明病灶清除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肯定,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背景:股骨头髓芯减压作为一种经典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相当多的报道以术后评分等主观数据进行分析,影响结果的可靠性。目的:进一步验证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变化。方法: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ARCOⅠ-Ⅱ期患者67例(99髋),其中治疗组40例(57髋),行改良多孔髓芯减压术治疗;对照组27例(42髋),进行药物及综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评估Harris评分,治疗后6个月复查骨盆平片、双髋关节侧位片、髋关节MRI及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经5年随访后,治疗组57例髋,最终28例行髋关节置换,占49%;对照组42例髋,其中29例行关节置换,占69%,治疗组最终髋关节置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髋关节髓芯减压明显延缓了患者行关节置换的时间(P0.05)。对照组髋关节置换率高峰期为术后两三年,治疗组髋关节置换率高峰期为术后三四年。治疗组治疗后Harris评分及坏死指数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及坏死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经髓芯减压干预后,仍无相关性。结果证实股骨头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对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步行能力和改善患肢功能均有明显效果,且能延缓全髋置换的时间,尤其适用于ARCO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存自身关节的治疗方法较多。带血管游离腓骨植入后需要长期卧床、创伤大、出血多,植入后并发症多;金属钽棒置入对后续人工关节置换带来困难。 目的:探讨带孔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适应证。 方法: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103例(132髋),平均43.2岁(20-70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Ⅰ期13髋,Ⅱ期53髋,Ⅲa期40髋,Ⅲb期26髋。应用股骨头钻孔减压联合带孔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植入前、后均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评估;植入后3,6,12,24个月摄正侧位X射线平片,观察股骨头修复情况以及坏死进展并加以分析。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随访2.0-2.5 年,平均2.3年。植入前Harris平均68.5(64.7±7.8)分,植入后提高至平均91.4(91.0±2.6)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患者24个月时候的X射线平片示106髋有明显改善,7髋无变化,10髋恶化,9髋失败,总有效率为85.6%,恶化及失败髋关节均为SteinbergⅢ b期。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说明钻孔减压联合带孔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青壮年SteinbergⅠ期,Ⅱ期,Ⅲa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的髓芯减压和植骨治疗非塌陷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效果。 方法 对46例(58髋)Ficat Ⅱ和Ⅲ 〈A〉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应用了髓芯减压、病灶刮除、松质骨植骨和自体或异体腓骨的支撑术。 结果 随访2~5年,按Harris标准其优良率为83.3%。 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1 分增加到术后5年时的平均 85 分。 结论 髓芯减压、病灶刮除、松质骨植骨及自体或异体腓骨支撑、治疗非塌陷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使中青年患者推迟人工关节置换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例临床失败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行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患者38例(50髋),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1.9岁。经5年随访,失随访3例5髋,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分别对其行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和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并行Harris评分。术后使用Harris评分对其行临床效果评价,并行影像学检测。数据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 结果截止到末次随访,随访病例中19髋行关节置换,Harris评分低于70分但未行关节置换3例。其中ARCO Ⅱ期(4/18,其中ⅡB和ⅡC各2髋),ARCO ⅢA(15/24)、ARCO ⅢB(3/3)期临床失败率分别为22.2%、62.5%、100.0%,检验值为10.03,似然比值11.54,线性相关卡方值9.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7、0.03、0.02)。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2型(2/3)、L3型(19/25)、(C+L1)(1/17)型患者临床失败率分别为66.7%、76.0%、5.9%,检验值为20.32,似然比值23.38,线性相关卡方值19.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分期和分型是术后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2.21分。 结论本次研究观察结果表明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应用于股骨头坏死病例的治疗中,对ARCOⅢ期,中日友好医院L2、L3型(坏死累及外侧柱)患者术后临床失败率较高,适合ARCO Ⅱ期,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1型和C型患者。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以往股骨头骨坏死的治疗方法多采用髓芯减压和某种植骨。但单纯髓芯减压缺少对软骨下骨板的结构支撑,血管蒂腓骨移植容易出现包括取骨区伴发的病损、延长的手术时间、失血以及在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目的:评定采用多孔钽置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的生存率。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Ⅰ期和Ⅱ期塌陷前的患者40例(45髋),男32例,女8例,年龄29.5(20~40)岁。采用联合多孔钽置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置入前后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影像学评估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意外发生,均获得随访,12例随访24个月,18例随访12个月,10例随访6个月。40例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影像学显示坦棒均正确置入相应区域,未出现异常的骨密度、塌陷、假体松动及放射性透光线的表现。说明采用多孔钽置入物联合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可延缓或预防关节软骨的逐渐塌陷。  相似文献   

13.
背景:髓心减压及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于股骨头坏死SteinbergⅠ期和Ⅱ期,既可以解决疼痛又可以防治股骨头的塌陷延缓坏死的进展,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方法。 目的:探讨多孔钽棒置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适应症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股骨头坏死16例18髋,根据Steinberg分期:Ⅰ期5髋,Ⅱ期12髋,Ⅲ期A 1髋。采用侧方小切口入路,行髓心减压及多孔坦棒置入。置入后6周内禁止负重,6~10周部分负重,逐步过渡至完全负重。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置入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置入后24 h、1,3,6,12个月摄正侧位X射线平片,观察股骨头修复情况及有无坏死进展。 结果与结论:16例18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3个月。置入后末次随访进行疗效评估,优:11例12髋,良:4例5髋,可:1例1髋。患者Harris评分由置入前49~83分,平均(65.3±8.6)分,提高至置入后75~97分,平均(88.2±9.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摄片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稳定,股骨头无坏死进展。提示,多孔钽棒假体置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尤其是对于SteinbergⅠ期,Ⅱ期及塌陷较小的 ⅢA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治疗ⅢA、ⅢB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关节组收治的6例8髋ⅢA、ⅢB期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5髋,女3例3髋;年龄26~44岁,平均36岁。均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治疗;术后观察股骨头有无塌陷、截骨块愈合情况,及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改变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9个月,平均18.6个月。1例(1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及手术切口周围肿痛,予抗感染、镇痛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例(1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股骨头塌陷>4 mm且疼痛伴活动受限,准备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其余患者截骨块均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4.57±8.16)分提高到术后的(80.53±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97, P<0.01)。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4例5髋;良,1例2髋;差,1例1髋。结论 髋关节外科脱位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治疗ⅢA、ⅢB期ANFH可以取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保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髓芯减压(advanced core decompression,ACD)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应用ACD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的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56例92髋,男48例,女8例,年龄23~50岁,中位年龄35岁,其中单侧20例,双侧36例。根据术前MRI检查分期,ARCO分期(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分期)Ⅰ期9髋(Ⅰa 5髋,Ⅰb 3髋,Ⅰc 1髋),Ⅱ期83髋(Ⅱa 3髋,Ⅱb 47髋,Ⅱc 33髋),其中酒精性42例70髋,激素性7例11髋,特发性7例11髋。手术方法为应用9 mm钻头髓芯减压后,使用扩张式双刃铰刀,有效去除坏死骨,使用同种异体骨填充软骨下骨空腔并打压填充空腔。术后3个月禁止负重,而后扶拐部分负重行走3个月,逐步恢复弃拐行走。术前术后评价应用VAS评分、Harris评分、X线及CT、MRI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22个月),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由平均(72.5±4.3)分提升为平均(85.2±10.2)分(=8.75,0.05),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由平均(6.33±0.67)分降为平均(2.73±2.22)分(=12.23,0.05)。至随访结束,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3.9%。结论应用改良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结果优良,可有效改善功能,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背景:传统的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支撑可以减少股骨头内部的应力负荷,改善股骨头的力学性能。但不能为股骨头内部坏死后5个病理分区的稳定性提供支持。 目的:以传统异体腓骨植骨做对照,观察扇形减压异体腓骨支撑内固定对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修复效果。 方法:纳入4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扇形减压、异体腓骨支撑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减压异体腓骨植骨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复查双髋正蛙位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X射线片ARCO分期评估塌陷程度和坏死修复程度。 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时,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扇形减压异体腓骨支撑内固定组的修复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异体腓骨植骨组。在坏死修复方面,治疗组18髋修复良好(72%),7髋修复迟缓或失败(28%);对照组9髋修复良好(60%),6髋修复迟缓或失败(40%)。提示与传统异体腓骨植骨治疗相比,扇形减压异体腓骨支撑内固定可使减压更彻底,异体腓骨在股骨头的稳定性增加,使支撑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7.
背景:虽然髓芯减压植骨能促进骨坏死区的重建,但单纯髓芯减压植骨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能彻底解决股骨头的重建问题。目的:探讨关节镜下Ⅱ期股骨头坏死实施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结合钛棒支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9例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9例,分别实施常规髓芯减压植骨治疗和关节镜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结合钛棒支撑治疗。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屈髋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入组的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24个月的随访。经末次随访,观察组的屈髋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因手术材料排斥所导致的失败病例。表明对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结合钛棒支撑治可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研究将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用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疼痛、延缓股骨头塌陷。目的:比较髓芯减压植骨合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支架的置入、髓芯减压植骨合并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髓芯减压植骨合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支架置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植骨合并钽棒置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疼痛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Harris评分、影像学疗效评判情况和综合疗效。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发生疼痛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arris评分中,观察组仅行走辅助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影像学疗效评判情况、综合疗效评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髓芯减压植骨合并钽棒置入和髓芯减压植骨合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置入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科脱位入路头凹处清除死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12月应用外科脱位入路经头凹清除死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23例(26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例资料。其中男15例(18髋),女8例(8髋);年龄21~53岁,平均36.2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2例(15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8例(8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3例(3髋);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股骨头坏死分期Ⅱb期5髋,Ⅱc期12髋,Ⅲa期5髋,Ⅲb期3髋,Ⅲc期1髋。术前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骨髓浓集液,测定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检测骨髓浓集液中骨髓单核细胞数量。无菌条件下制备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采取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显露股骨头,经股骨头凹处开窗进行死骨清除,将自体骨粒与骨髓浓集液、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混合后,经股骨头凹处顺向打压植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12个月行骨盆X线片及CT、MRI检查,观察关节面塌陷及骨修复重建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关节疼痛情况, 采用Harris 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富血小板血浆测定血小板水平为(1.82±0.29)×106/μL,其中VEGF和TGF-β水平分别为(504.32±52.13)pg/mL、(134.19±20.52)ng/mL。骨髓浓集液中骨髓单核细胞数量为(8.17±1.54)×105/L。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125 min,平均108 min;术中出血250~400 mL,平均320 mL。23例患者术后随访26~42个月,平均36.6个月。1例出现大转子截骨端延迟愈合,二次手术后4个月愈合。11例(11髋)出现了关节面不同程度塌陷,其中10髋关节面塌陷1.0~3.0(1.9±0.82)mm,关节间隙可,塌陷关节面下骨质密度接近正常,关节功能正常,未予处理;1例股骨头坏死面积约占股骨头体积60%,术后17个月关节面塌陷3.5 mm,关节功能受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3例(26髋)中,术后25髋股骨头植骨均重建,完全重建时间为1~1.5年。25髋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38±8.21)分,高于术前的(58.92±10.42),VAS(2.58±1.58)分,低于术前的(7.42±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30、26.718, P值均<0.01)。结论 外科脱位入路头凹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可以直视下彻底清除坏死骨;同时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应用,可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供细胞支架、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及VEGF和TGF-β的水平,促进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纳米晶胶原基人工骨支撑架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104例(122髋)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SteinbergⅠ~Ⅲ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5例,女19例;年龄21~47岁,平均31.2岁。Steinberg分期:Ⅰ期35髋,Ⅱ期72髋,Ⅲ期15髋。均采用自行设计的纳米晶胶原基人工骨支撑架植入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观察术后骨坏死进展及股骨头塌陷情况,对比手术前后VAS评分和Harris髋关节评分变化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104例122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感染、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术后104例均获随访,随访15~49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101例119个髋保持稳定,未进一步恶化进展;3例3髋股骨头坏死进展,需进一步治疗。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VAS评分明显降低、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005、10.830,P值均<0.01)。采用Harri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优99髋,良14髋,可6髋,差3髋;优良率为92.7%(113/122)。结论 使用纳米晶胶原基人工骨支撑架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不破坏股骨头的主要血供,增加了股骨头坏死区域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力、促进坏死区域的修复重建并预防股骨头关节面的塌陷,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