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地区5~9年级留守儿童1 672人,以症状自评量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量表测试阳性率为27.8%(95%CI=25.62%~29.9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寄宿情况、父/母是否有固定工作、务工地点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留守儿童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OR=0.669,95%CI=0.461~0.972)、有固定工作(OR=0.5529,5%CI=0.317~0.962)为保护因素;寄宿(OR=1.710,95%CI=1.054~2.772)为危险因素。结论男生和住宿学生更易发生心理问题,父亲受较高教育,父母有固定工作,打工地点离家近等有利于降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了解江西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江西省5县(市)2~16岁留守儿童2 286名,使用一般情况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523名(42.0%),6~ 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302名(29.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方式和看护人感受是2~ 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民主型教育方式和看护人感受有能力照顾好的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低;女性为2~5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保护因素(OR=0.778),差的同伴关系是6~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OR=1.769).结论 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较差.应通过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和获得社会支持来减少留守给儿童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目的 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CPQ),随机抽取农村670名留守儿童和70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人格特征调查.结果 在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中,小学留守儿童焦虑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初中留守儿童有10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得分中,小学留守儿童兴奋性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初中留守儿童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忧虑性、次级因素Ⅰ(焦虑性)、次级因素Ⅲ(神经过敏性)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结论 留守现象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消极影响,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有留守经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升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9—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3个市(县)中抽取4所中职学校,使用SCL-90量表调查有留守经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黔南民族地区有留守经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阳性915人(57.44%);有留守经历与无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在躯体不适感(χ~2=4.956,P=0.026)、人际关系敏感(χ~2=13.244,P0.01)、恐怖(χ~2=5.078,P=0.024)、强迫(χ~2=8.032,P=0.005)、偏执(χ~2=6.890,P=0.009)等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57, 95%CI:1.26~1.96)、学业压力大(OR=2.22, 95%CI:1.54~3.20)、留守初始年龄7岁(OR=1.38, 95%CI:1.07~1.76)、同辈看护(OR=2.61, 95%CI:1.55~4.39)是影响有留守经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同伴关系和睦(OR=0.30, 95%CI:0.14~0.67)、师生关系和睦(OR=0.60, 95%CI:0.38~0.97)是影响有留守经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有留守经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值得关注,尤其是女生、留守初始年龄7岁及看护类型为同辈看护的中职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永州市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测量永州市农村3 710名学生身高、体重,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营养状况,并对营养问题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留守儿童(43.57%)高于非留守儿童(13.67%)(■=395.672,P0.001);营养过剩检出率非留守儿童(10.63%)高于留守儿童(7.82%)(■=8.719,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学历(高中及中专OR=0.633,95%CI:0.490~0.817)、早餐(每天吃OR=0.420,95%CI:0.223~0.791)、女生(OR=0.558,95%CI:0.391~0.796)、父亲学历(大专及以上OR=0.375,95%CI:0.153~0.915)是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保护因素,瑶族(OR=4.692,95%CI:3.795~5.800)、13~14岁(OR=2.129,95%CI:1.300~3.487)、有肥胖家族史(OR=1.112,95%CI:1.023~1.208)是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危险因素。人均月收入(1 500元及以上OR=0.608,95%CI:0.474~0.779)、上体育课意愿(积极OR=0.484,95%CI:0.332~0.703)是非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保护因素,瑶族(OR=2.208,95%CI:1.635~2.982)、寄宿(OR=2.373,95%CI:1.491~3.776)是非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永州市农村留守较非留守儿童更易发生营养不良,问题以消瘦为主,应加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及其看护人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北省麻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社会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湖北省麻城市随机抽取2个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乡镇为调查现场,在每个乡镇随机抽取小学(6年级)、初中、高中各l所,以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筛选出l031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编社会资本问卷及《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以及社会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4.12%。随着每月零用钱的增多,外出打工父母与家里联系频次的减少及想念父母频率的降低,心理问题检出率呈增长趋势,经趋势Z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社会资本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素,提高留守儿童家庭、邻里和学校社会资本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OCS)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安徽省3所高校的留守经历大学生,使用中文版强迫量表修订版(obsessive-compulsive inventory-revised,OCI-R)、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自编大学生留守经历基本情况问卷进行测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强迫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2 291名,强迫症状检出率26.5%。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在与父母见面频率、看护人教养方式、与看护人之间的矛盾、吸烟和饮酒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看护人采取严厉型教养方式(OR=1.300,95%CI:1.025~1.649,P=0.030)、放纵型教养方式(OR=1.372,95%CI:1.017~1.852,P=0.038)、吸烟(OR=1.982,95%CI:1.305~3.011,P=0.001)、有抑郁症状(OR=2.423,95%CI:1.954~3.005,P < 0.001)、中自尊(OR=0.604,95%CI:0.481~0.759,P < 0.001)以及高自尊(OR=0.488,95%CI:0.362~0.659,P < 0.001)是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论  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检出率较高,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0—12月对甘肃省6个县1202名4~9年级的农村学生使用心理资本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总分(17.96±3.34)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总分(18.84±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2,P <0.001)。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得分在不同年级、家庭经济收入、亲子关系、父亲文化程度、留守类型、留守时间、监护类型、监护人关爱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5、5.678、6.842、4.529、17.514、16.856、8.917、3.210,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经济收入(t=1.966,95%CI:0.104~0.868)、父亲文化程度(t=3.809,95%CI:0.399~1.108)、亲子关系(t=2.380,95%CI:-1.372^-0.360)、留守时间(t=2.951,95%CI:-0.655^-0.176)、留守类型(t=2.491,95%CI:-0.802^-0.095)、监护人关爱程度(t=2.015,95%CI:-0.955^-0.205)是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结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低于非留守儿童,应针对性开展有利于提升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中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于2016年10月随机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在职中学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应对方式问卷(CPS)进行测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中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共调查162名中学女教师,年龄为22~57岁,中位数为34岁;教龄为1~35年,中位数为14年。文化程度主要为大专及以上,155人占95.68%;心理健康测评阳性36人,占22.22%。心理健康测评阴性教师的主观支持、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均高于心理健康测评阳性的教师,自责、幻想和退避得分低于阳性教师(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OR=0.815,95%CI:0.692~0.960)、自责(OR=15.494,95%CI:6.717~18.951)、求助(OR=0.038,95%CI:0.002~0.902)、退避(OR=7.046,95%CI:1.698~46.096)和合理化(OR=0.006,95%CI:0.000~0.508)是中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浦东新区中学女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高,主观支持、自责、求助、退避和合理化是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4~5岁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农村地区儿童生活质量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5个县市4 457名农村地区4~5岁学龄前儿童.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PedsQLTM 4.0)对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安徽省农村地区4~5岁儿童生活质量总分为(79.44±12.51)分.留守儿童在情感功能、角色功能及心理领域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t值分别为2.99,3.51,3.2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年龄越大(OR=0.82,95%CI=0.71 ~0.95)、家庭居住人数越多(OR=0.85,95%CI=0.73~0.98)与儿童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而父亲文化程度越高(OR=1.40,95%CI=1.21~1.62)、父亲收入越低、母亲做家务或无业、儿童2周患病(OR=1.76,95%CI=1.50~2.06)与儿童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农村地区4~5岁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低,儿童年龄、父亲文化程度、父亲去年年收入、母亲职业、家庭居住人数、儿童2周患病是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探讨贫困儿童心理韧性的特点以及父母、同伴依恋对其影响作用,为贫困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Chinese Adolescents,RSCA)和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revised,IPPA-R),对湖南农村地区435名贫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贫困儿童心理韧性可以分为“高心理韧性组”“低心理韧性组”2种潜在类别;高心理韧性贫困儿童父母、同伴依恋的信任、沟通维度得分高于低心理韧性儿童,疏远维度得分低于低心理韧性组儿童(t =-9.70~ 6.78,P值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信任(OR=1.08,95%CI=1.01 ~ 1.16)、父亲沟通(OR=1.07,95%CI=1.02~1.14)和同伴沟通(OR=1.08,95%CI=1.03~ 1.12)对贫困儿童心理韧性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同伴疏远(OR=0.92,95%CI=0.86~0.98)对贫困儿童心理韧性存在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提高母亲信任、增强父亲和同伴沟通,减少同伴疏远可以促进贫困儿童的心理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杭州市空巢老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杭州市2个城区和3个郊县抽取有正式户口登记、居住≥1年、年龄≥65岁的1 000名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空巢老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收回有效问卷992份,问卷有效率为99.20%。992名空巢老人中,选择子女赡养、依靠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自养和其他方式的分别为407人(41.03%)、365人(36.79%)、208人(20.97%)和12人(1.21%)。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心养老费用(OR=3.007,95%CI:1.751~5.155),最大心愿是身体健康(OR=4.404,95%CI:1.461~13.276)、家庭和睦(OR=7.724,95%CI:2.158~27.646)、子女工作顺利(OR=4.811,95%CI:1.203~19.246),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得分低(OR=0.982,95%CI:0.965~0.999)的空巢老人选择子女赡养的意愿相对较高;担心养老费用(OR=2.058,95%CI:1.267~3.344)、退休前职业为企业员工(OR=2.353,95%CI:1.091~5.078)、城市户籍(农村:OR=0.546,95%CI:0.349~0.856)、EQ-5D健康得分越低(OR=0.979,95%CI:0.966~0.993)的空巢老人选择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的意愿相对较高。结论担心养老费用、最大心愿、健康状况、城乡户籍和退休前职业是空巢老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该项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填写问卷。选取数据库中3198名65岁以上农村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描述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采用χ2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采集3198名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数据资料,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2%;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2.401,95%CI:1.816~3.179)和不好(OR=3.394,95%CI:2.394~4.816)、生活满意度一般(OR=1.512,95%CI:1.177~1.943)和满意度低(OR=3.973,95%CI:2.305~6.851)、睡眠质量一般(OR=2.402,95%CI:1.834~3.147)和不好(OR=5.149,95%C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聊城市高唐县2个镇8个幼儿园共735名3~6岁学龄前农村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儿童家庭养育情况调查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对其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困难问题检出率为16.5%,高于非留守儿童的14.3%。留守儿童在品行,多动问题方面的评分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看护人对养育负担的心理感受较轻(OR=0.652,95%CI=0.463~0.919)以及注意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OR=0.676,95%CI=0.478~0.955)是影响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 留守问题会对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四川农村12岁儿童恒牙患龋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开展儿童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四川省随机抽取9个地级市,再从每个市抽取1个县,每个县中抽取3~4所乡镇小学,对12岁农村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并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农村12岁儿童恒牙患龋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2 307名四川农村儿童,患龋率为32.90%,龋均为0.73,龋补充填比为2.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517,95%CI:1.266~1.817)、是否每天刷牙(OR=0.663,95%CI:0.496~0.886)、蛋白质摄入(OR=0.729,95%CI:0.606~0.878)、零食(OR=1.383,95%CI:1.116~1.714)、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OR一般=1.261,95%CI:1.037~1.534,OR较差=2.486,95%CI:1.762~3.508)、乳牙患龋(OR=1.350,95%CI:1.047~1.740)和牙齿发育状况(OR=2.486,95%CI:1.7...  相似文献   

16.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幼儿性教育的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在农村地区开展留守儿童性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018年3-5月对1 348位四川省各乡镇农村幼儿园3~6岁留守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四川农村地区3~6岁留守儿童家长幼儿性教育开展率为48.4%(652名).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孩子就读年级越高(OR=1.32,95%CI=1.12~ 1.55)、家庭年总收入<1万(OR=1.48,95%CI=1.02~2.14)、孩子问过性相关问题(OR=1.44,95%CI=1.11~1.87)、认为有必要开展幼儿性教育(OR=3.78,95%CI=2.57 ~ 5.58)、认为幼儿性教育负责人应该包括家长(OR=2.69,95%CI=1.78~4.07)、其他家人进行过幼儿性教育(OR=7.86,95%CI=5.16~11.95)、学校开展过幼儿性教育(OR=3.13,95% CI=2.25 ~ 4.34)的家长,幼儿性教育的开展率高(P值均<0.05).结论 四川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长幼儿性教育开展率低.应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加强对家长性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转变其态度,进而促进幼儿性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妇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推动新农村的和谐发展。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及SCL-90量表对1 551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江苏省农村妇女的心理异常率为34.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江苏省农村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睡眠质量、健康状况、体检方式、婆媳关系、丈夫是否外出打工。结论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文化程度低、睡眠质量差、健康状况差、体检频率低、婆媳关系不好、丈夫外出打工者,其心理健康状况更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升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0—12月对甘肃省6个县1202名4~9年级的农村学生使用心理资本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总分(17.96±3.34)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总分(18.84±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2,P 0.001)。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得分在不同年级、家庭经济收入、亲子关系、父亲文化程度、留守类型、留守时间、监护类型、监护人关爱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5、5.678、6.842、4.529、17.514、16.856、8.917、3.210,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经济收入(t=1.966,95%CI:0.104~0.868)、父亲文化程度(t=3.809,95%CI:0.399~1.108)、亲子关系(t=2.380,95%CI:-1.372~-0.360)、留守时间(t=2.951,95%CI:-0.655~-0.176)、留守类型(t=2.491,95%CI:-0.802~-0.095)、监护人关爱程度(t=2.015,95%CI:-0.955~-0.205)是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结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低于非留守儿童,应针对性开展有利于提升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10~15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保护性因素,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全国数据,从中抽取924名10~15岁农村社区留守儿童,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个体、家庭和社区3个层面的保护性因素。结果农村社区10~15岁留守儿童心理疾患得分为(9.15±3.53)分,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处于合理范围;924名10~15岁农村社区留守儿童中,心理疾患低风险和高风险分别检出784和140人,检出率分别为84.85%和15.15%。阶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的保护因素对降低留守儿童心理疾患风险均有显著作用(均P 0.001),其中个体层面的模型解释力最强(R2=0.072);自尊、认知能力、母亲受教育程度和社区邻里关系均对农村社区10~15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构成保护性因素。结论农村社区10~15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处于合理范围,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的保护因素对降低留守儿童心理疾患风险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辽宁省14个城区抽取31 825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主要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1 825份,回收有效问卷30 953份,问卷有效率为97.26%。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9.25%,标化患病率为32.29%。慢性病患病率前三位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13%,9.48%和5.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266~7.325)、超重或肥胖(OR:1.107~2.982)是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和血脂异常的共同危险因素,且3种慢性病互为危险因素(OR:2.424~3.121);低收入(OR=1.320,95%CI:1.241~1.404)、吸烟(OR=1.123,95%CI:1.038~1.215)、饮酒≥1次/周(OR=1.102,95%CI:1.003~1.212)、盐摄入过多(OR=1.118,95%CI:1.056~1.184)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OR=0.884,95%CI:0.830~0.94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675~0.785)、身体活动量≥6千步当量(OR=0.870,95%CI:0.818~0.926)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油摄入过多(OR=1.243,95%CI:1.153~1.339)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身体活动量≥6千步当量(OR=0.843,95%CI:0.777~0.915)是糖尿病患病的保护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1.404~1.888)、高收入(OR=2.335,95%CI:1.804~3.022)、吸烟(OR=1.212,95%CI:1.073~1.369)、饮酒≥1次/周(OR=1.298,95%CI:1.124~1.500)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影响辽宁省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年龄增加、超重或肥胖是其共同的危险因素,且这3种慢性病相互影响,应针对重点人群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