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室起搏管理(MVP)这一功能为美敦力公司开发,MVP模式下,双腔起搏器的基本起搏模式为AAI(R),但起搏器的心室通道具有感知功能和备用起搏功能,起搏模式可以在AAI(R)和DDD(R)之间转换。在AAI(R)起搏模式下,单个心房激动未下传激动心室并不触发起搏器发生模式转换,也不触发起搏器发放心室脉冲(VP),心室备用脉冲的发放时间为心房逸搏间期计时结束后的80 ms处;如果连续4个P波中有2个不能下传激动心室,则AAI(R)起搏模式将自动转换为DDD(R)起搏模式。MVP功能进行自身房室传导搜索时的心室漏搏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心室漏搏造成的长短周期序列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即使起搏器能搜索到自身房室传导,但如果自身房室传导间期过长,则失去了房室顺序收缩对心输出量的改善。如存在心房起搏功能或心房感知功能不良会造成房室不同步。病窦综合征患者植入有MVP功能的起搏器后,AAI(R)起搏模式下如果心房通道发生超感知,会导致心室漏搏。MVP功能打开时会抑制心室安全起搏功能发挥作用。如室性早搏或交界区早搏的QRS波位于心房起搏后80 ms内,不会被起搏器感知,使起搏器判断错误,起搏器误认为心室发生了漏搏,触发心室备用脉冲在心房逸搏间期结束后80 ms处发放。上述缺点限制了MVP功能在临床上的使用,如能对MVP功能做一改进,进行自身房室传导搜索时如果在两个心房事件间期的50%处或心房事件后一定时间处(如350 ms时)仍未搜索到自身房室传导时,起搏器发放心室备用脉冲,可能会减少MVP的不良影响,这一改进和AV Search的区别在于房室搜索是逐渐延长还是突然延长。  相似文献   

2.
起搏器感知功能过度的几种表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搏器感知功能是指起搏器对自身P波或R波的识别能力。其目的主要是要求起搏器与自身心律密切配合,不产生竞争心律。不同的起搏器感知及感知后的反应方式也不同。VVI起搏器只对R波具有感知功能,感知到自身R波后,反应方式是抑制起搏器发放一次心室脉冲,并使起搏器节律重整。AAI起搏器只对P波具有感知功能,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起搏器发放一次心房脉冲。VDD或  相似文献   

3.
<正>5双灶按需型起搏器(DDI)5.1工作原理DDI起搏器系双腔起搏、双腔感知及不跟踪型起搏器。其分解式为A/V A/V I/O/I,相当于AAI+VVI。这种起搏器有两个相关的脉冲输出电路,按先后顺序发放心房和心室脉冲,使心房、心室顺序起搏。还有两个感知电路,能分别感知心房和心室的电信号。感知心房波后将抑制心房脉冲的发放,但不触发心室脉冲的发放,而心室感知后则抑制心室及心房脉冲的发放。由于心房感知不能触发心室跟踪,故  相似文献   

4.
起搏器起搏阈值是指起搏器起搏心脏需要的最小电能,即起搏器的最低输出.其大小受生理、病理、药物等诸多因素影响常处于波动状态,会增加起搏器能量消耗,减少起搏器使用寿命,可能造成起搏器阈值升高时的失夺获[1].1972年,Funke首先提出通过起搏器自动检测心脏起搏阈值,并以高于起搏阈值较少的能量起搏心脏,可增加起搏器应用安全性,延长起搏器电池寿命.大量研究证实,心室起搏阈值的自动测定和自动调整功能成为评价心室起搏功能的金标准[2-4].与心室除极波相比,心房除极波很小,很难通过测量心房电脉冲刺激后心房除极波判断刺激脉冲是否真正夺获心房,因此,心房自动阈值管理一直是临床一大难题.本文就起搏器心房阈值管理功能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起搏器自动夺获功能中备用脉冲发放情况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患者日常活动时,植入的起搏器自动夺获功能工作中备用脉冲的发放。方法对15例植入Affinity系列起搏器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采取人工逐跳分析的人机对话方法对发放的备用起搏脉冲进行计数及分类。结果本组患者随访前一个月的起搏阈值0.62±0.26V~1.17±0.55V,随访当日的自动起搏电压1.06±0.29V。15例患者(100%)在真性或假性心室融合波后有备用脉冲的发放,1例(6.7%)因未检测到ER波(EvokedResponse)而发放,2例(13.3%)因自动输出的起搏电压不能夺获心室而发放,1例(6.7%)因感知不良,起搏脉冲落在自身心室除极后未夺获心室发放。没有发现自动输出电压起搏心室失败又无备用脉冲发放的情况。结论自动阈值检测及备用脉冲的发放受真性或假性心室融合波,以及快速心律失常的影响,高于起搏阈值0.25V的实际起搏电压能够有效起搏心室。  相似文献   

6.
起搏器为了防止电磁干扰或其它心电干扰导致错误的起搏抑制,设置了噪声反转功能。当起搏器遇干扰信号启动噪音反转功能后,不论有无自身激动存在,它将以下限频率或传感器频率发放脉冲。双腔起搏器心室安全起搏功能是为了防止交叉感知引起心室起搏的抑制。在心房起搏事件后,将开启一个110ms的安全起搏间期,在此间期内如发生心室感知,起搏器将在心房起搏110ms后发放心室电脉冲。室性心动过速致双腔起搏器噪音反转并心室安全起搏的心电图极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窦性P-P间期0.80~0.84s,频率71~75次/min, QRS波群呈典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间0.13s),其前均有低小心室起搏脉冲出现,P-R(V)间期固定为0.16s,且不以P-P间期的长短而改变,呈现“窦性P波-心室起搏脉冲-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QRS波群”,强烈提示该起搏器为双腔起搏器(心室为双极起搏),心房电极感知窦性P波后通过设置的P(A)-V间期触发心室发放脉冲,呈现VAT起搏模式。形成这种QRS波群有以下3种可能:(1)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伪室性融合波群:即该QRS波群由窦性P波顺传,存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起搏脉冲与QRS波群无关,仅重叠在QRS波群起始部形成伪室性融合波群,此种可能性最大。(2)心室起搏脉冲引发心室起搏形成该QRS波群:一般情况下,双腔起搏器的心室电极大多植入在右心室的心尖部,引发心室除极所形成的起搏QRS忆波群呈类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当其起搏电极穿过室间隔植入左心室心内膜或误入冠状静脉的侧静脉所引发心室除极时,可形成类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波群,但V1绝不会出现典型的三相波(rsR忆型),此种可能性极小。(3)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融合波群:即窦性激动与心室起搏激动共同除极心室形成真性室性融合波群,但以窦性激动控制心室为主;从P-R(V)间期固定,且不以P-P间期的长短而改变及QRS波群呈典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看,此种可能性较小。〈br〉 综上所述,本例心电图诊断为:(1)窦性心律;(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双腔起搏器,以VAT模式工作,其心房感知功能正常,而心房和起搏功能及心室感知功能未能评价;(4)伪室性融合波群。  相似文献   

8.
起搏器阈值自动管理使起搏心电图的表现越来越复杂化,心房通道的起搏、感知功能障碍会影响心室通道的起搏、感知功能,导致假性心室起搏、感知功能不良。由于心室刺激除极(ER)波检测窗存在初始空白期,自身QRS波落入ER波检测窗感知空白期内时不会被起搏器感知,可以引起与ER波感知空白期相关的特殊心电学特点。  相似文献   

9.
双腔心脏起搏器都有心室安全起搏功能,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不适当地感知非QRS波电信号时抑制心室起搏脉冲发放。心房感知不良、室性早搏、干扰信号等均可诱发心室安全起搏这一功能发挥作用;有时,交叉感知或心律失常可诱发连续性心室安全起搏。  相似文献   

10.
起搏器通过电极导线发放起搏脉冲进而起搏心脏,引起心房/心室除极,成为起搏器的基本起搏功能.起搏器发放的起搏脉冲在心电图中表现为时限极短的钉样信号,其为起搏器的工作标志,精准确认起搏脉冲信号是分析起搏心电图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起搏器参与的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起搏器参与的心动过速是指已植入起搏器患者发生的心动过速,频率一般>100次/分,可以分为以下3类:①心房通道起感知作用的心动过速,如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房性心动过速伴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心房扑动伴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心房颤动伴心房感知、心室起搏,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心房感知、心室起搏;②起搏器特殊功能发挥作用,如抗心房颤动功能、抗频率骤降反应、心室率稳定等;③起搏器电池耗竭所致起搏器频率奔放。起搏器参与的心动过速中,起搏器作为PMT折返环的必须组成部分(前传支)参与折返,它对PMT的发生和维持必不可少,若起搏器停止发放心室脉冲,PMT便终止;除PMT外,大部分情况下起搏器对于其它起搏器参与的心动过速的发生和维持并不是必不可少,若起搏器停止发放心室脉冲,心动过速不一定终止。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分析起搏心电图的额外脉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起搏心电图的额外脉冲指在某一间期时本不应该出现的脉冲却意外出现,可见于起搏器感知不良、起搏器特殊程控模式、室性融合波、起搏器自动测阈值或起搏器自动测阈值功能打开、心室安全起搏、非竞争性心房起搏、起搏器对室性早搏的干预、双心室起搏等,起搏器现代功能日益增多,起搏心电图出现的额外脉冲不一定是起搏器功能不良,多数情况下可能是起搏器的特殊功能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DDD起搏器为双腔起搏器,其心房和心室各有独立的感知系统,两个独立的系统分别与AAI和VVI起搏器一样,当感知到患者自身心电信号或起搏脉冲发放后都将启动感知系统的不应期。左图中(2)和(3)分别为心室和心房的感知系统不应期,而心房的感知不应期又与起搏器设置的房室间期AVI值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房起搏至心房除极波时间延迟患者设置起搏的房室间期(PAV)的方法及远期心房起搏的有效性。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起搏器植入后发生心房起搏至心房除极波时间延迟≥lOOms的患者10例,病窦综合征(SSS)患者的房室间期设置为最大值,并最大限度开启房室问期滞后功能;对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设置PAV的值为:140~180ms+心房起搏至心房除极波延迟时间,不开启AV滞后。结果经1个月至7年随访,5例SSS患者心室起搏比例〈10%,3例SSS患者心室起搏比例30%。50%,Holter显示心室起搏时为假性融合波,l例SSS患者及1例AVB患者为心室起搏心律,起搏比例〉99%,保证了房室问期的生理性。10例患者心房起搏阈值均〈1.5/0.4ms,未发生心房起搏阈值增高及失夺获。结论心房起搏至心房除极波时间延迟患者远期的心房起搏夺获是安全的;设置起搏器PAV间期要将心房起搏至心房除极波延迟时间计算其中,程控随访中应注意观察程控仪中监护图的心房波,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延长房室间期后观察心房波,部分患者因监护导联显示不清,需要通过12导联心电图进行观察,避免心房起搏至心房除极波延迟病例被遗漏.导致增加心室起搏及非生理性的房室间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7份双腔起搏心电图,并对双腔起搏器工作模式的判别方法进行了探讨。 图1 貌似VVI起搏方式,但每个心室脉冲前均有窦性P波,且P波与心室脉冲之间的距离相等,为P波触发心室起搏。因无提前出现之QRS波,故无法判断有无心室感知功能。放置磁铁后仍无心房脉冲信号,胸壁RS_2扫描刺激时不能抑制心室脉冲,故可确认为VAT模式而除外VDD或DDD模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起搏器起搏功能障碍的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搏器的起搏功能是指除了在心房和心室的绝对不应期外,起搏脉冲都应当夺获心房或心室,产生P波或宽大畸形的QRS波群。若不应期外脉冲不能夺获心房或心室,则有起搏功能障碍。心电图表现为A信号后未继以P波,或V信号后未继以QRS波群。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双腔起搏器感知功能过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4例双腔起搏器心房电极感知肌电波、QRS 波群、T 波后,触发心室起搏或抑制起搏器输出功能而引发起搏周期延长、心脏停搏的心电图,还分析了一例心室电极感知 T 波后出现起搏周期延长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8.
双腔起搏器除了单腔起搏器AAI及VVI具有的一般功能外,还有一个独具的房室之间的传导功能,这是指双腔起搏器的心房感知器感知到有效的心电信号时立即触发设定的AV间期,当达到AV间期而没有出现自主的心室电活动时,起搏器将发放一次心室起搏脉冲起搏心室,这一功能称为双腔起搏器的传导功能,也称心室的跟随功能。例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置入双腔起搏器后,  相似文献   

19.
1例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伴长RR间期植入VVI起搏器患者,术后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时心电图出现起搏脉冲间歇不能夺获心室,类似心室起搏、感知不良。通过药物减慢心室率后起搏、感知功能均正常,经程控仪调取起搏器腔内图发现实为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在发挥作用。结论:房颤伴长RR间期植入VVI起搏器后在心室率快时如出现最短起搏脉冲间期和起搏脉冲与之前某个R波间期相等,则可能为起搏器噪音反转,需和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不良鉴别。  相似文献   

20.
<正>双腔起搏器DDD(R)模式可以最大程度模拟正常人心脏电活动的顺序,保持房室同步起搏。在DDD(R)模式下,心房、心室同时具有起搏及感知功能,脉冲发生器需要精确控制心房、心室起搏脉冲发放的时机;此时起搏器的工作状态与起搏模式、起搏频率、不应期、特殊功能等多个参数有关。除此之外,起搏器的计时方式也是保证起搏器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规则;起搏器的计时方式非可程控参数,不同品牌或不同系列起搏器的计时方式有所不同,目前起搏器的计时方式可分为三种:基于心房的计时(Atrial Based Timing,A-ATim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