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淼  代悦  刘涛涛  肖永庆  李丽 《中草药》2023,54(11):3480-3488
目的 比较古代经典炮制方法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炮制方法对制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Praeparata饮片主要化学成分及颜色的影响,探讨古今炮制方法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制何首乌不同饮片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共7种成分含量;采用电子眼技术对制何首乌不同饮片颜色进行客观表征;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ethod,PLS)对主要成分含量与颜色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古今方法炮制的制何首乌饮片在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药典法制何首乌中没食子酸含量约为九蒸九晒何首乌的1.3倍,与九蒸九晒何首乌相比,二苯乙烯苷减少了约43%,蒽醌苷类成分减少了约74%,5-羟甲基糠醛仅在药典法制何首乌中检出。电子眼分析结果显示,何首乌经炮制后颜色变深变红变蓝,药典法较九蒸九晒制何首乌饮片颜色变化程度更深。7种主要成分含量和颜色的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  相似文献   

2.
杨丽  龚燚婷  许铭珊  杨乐  陈建波  董玲 《中草药》2020,51(22):5705-5713
目的 研究大黄炭炮制过程颜色特征与化学成分的关联性规律,为建立基于颜色量化值的大黄炭炮制过程控制方法和终点判断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制备大黄炭样品,以大黄炭炮制的经验判断为依据,利用视觉分析仪与紫外-可见光谱仪量化大黄炭不同炮制条件的粉末和饮片颜色。同时采用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评价大黄炭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动态变化,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大黄炭炮制过程样品颜色量化值与特征成分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在大黄炭炮制过程中,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大,样品表观颜色由淡黄棕色逐渐加深至焦黑色,样品饮片和粉末的明度值(L*)、红绿色值(a*)、黄蓝色值(b*)之间高度相关。HPLC指纹图谱上26个特征峰的面积与色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随炭化程度加深而含量递减的5个结合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和2个番泻苷类成分(番泻苷A、番泻苷B)与色度值呈线性相关关系,含量先增后减的5个游离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和5-羟甲基糠醛(5-HMF)与色度值呈二次相关关系。结论 大黄炭炮制过程中的颜色主观判断与量化检测的分析结果一致,颜色量化值与14种已知化学成分的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初步推断颜色量化值可作为大黄炭炮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终点判定指标,以提高大黄炭饮片的质量水平及其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黄孟秋  孙连娜  董志颖  屠燕  邱实 《中草药》2022,53(17):5293-5304
目的 全面表征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的化学成分,对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何首乌饮片与传统加工何首乌饮片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表征何首乌中的化学成分;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何首乌饮片与传统饮片中成分差异。结果 根据对照品的质谱裂解规律、保留时间、色谱峰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碎片离子等信息结合MS-FINDER软件从何首乌中鉴定出了69个化学成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饮片与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整体化学轮廓存在相似性,但大黄素、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游离蒽醌类成分存在差异。结论 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具有简化炮制步骤,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但是在推广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以胆红素外排转运体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MRP3为靶点的何首乌中潜在肝毒性成分的快速筛选方法,并评价相关化合物的肝毒性大小。方法 采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方法对何首乌中的主要单体成分进行高通量筛选,以MRP2、MRP3转运体底物胆红素为参考对象,将48个目标单体与MRP2、MRP3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实现虚拟筛选;采用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法考察目标单体对肝细胞HepaRG的毒性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目标单体对HepaRG细胞外排转运体MRP2、MRP3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MRP2对接结果显示,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反式二苯乙烯苷高于底物胆红素与MRP2对接打分值的80%;MRP3对接结果显示,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及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高于底物胆红素与MRP3对接打分值的80%,因此上述单体可被初步推测为潜在肝毒性成分。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1.37 μg·mL–1]和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IC50为6.96 μg·mL–1)表现出较明显的肝细胞毒性,并可显著影响外排转运体MRP2、MRP3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建立的以MRP2、MRP3为靶点的分子对接法初步筛选得到了何首乌中潜在的肝毒性成分,并对其毒性大小进行了评价,为何首乌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熟大黄炮制过程样品表观颜色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所表征成分的相关性,以揭示大黄酒蒸过程中的质量传递规律。方法 运用视觉分析仪分析熟大黄不同炮制时间点样品粉末的颜色变化,采用HPLC指纹图谱进行共有成分指认及其相对峰面积计算,利用多元统计学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表观颜色和HPLC指纹图谱中成分变量的聚类、判别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熟大黄炮制过程中,样品粉末a*(红绿色值)变化幅度不大,L*(明度值),b*(黄蓝色值),E*ab(总色度值)呈下降趋势,颜色由亮转暗,由黄色到棕褐色转变。在254 nm和280 nm处,指纹图谱中共指认了46个色谱峰,经对照品比对鉴定出了其中18个成分。L*b*E*ab的变化趋势与鞣质类(儿茶素、表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乙酯),二苯乙烯苷类(反-3,5,4′-三羟基苯乙烯基-4′-O-β-D-葡萄糖苷),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2?-O-没食子酰基-6?-O-(4?-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苷(苯丁酮苷类),结合蒽醌类(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酸-8-O-葡萄糖苷和大黄素-8-O-葡萄糖苷)及ω-羟基大黄素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游离蒽醌类(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则呈负相关。与254 nm相比,280 nm的过程样品色谱峰的相似度变化较为明显,检测到的共有峰数目也更多,该波长可反映更多大黄酒蒸过程中化学成分组成上细微的差异。结论 鞣质类、二苯乙烯苷类、苯丁酮苷类成分主要与L*的相关性较强,蒽醌类成分则与b*的相关性较强;E*ab的下降与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升高及儿茶素、二苯乙烯苷类、结合蒽醌类、苯丁酮苷类和ω-羟基大黄素等成分的下降密切相关。过程样品颜色指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熟大黄药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九蒸九晒何首乌的粘度、色度与其内在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建立品质综合指数(QI)分析其炮制火候,为九蒸九晒何首乌的质量评控提供参考。方法 传统九蒸九晒法炮制何首乌,利用粘度计、薄层成像仪及MATLAB软件量化其外观的粘度和色泽,HPLC法测定其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熵值客观赋权法建立综合得分,并用SPSS21.0软件分析其成分含量及综合得分与粘度、色度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再采用三角形面积法建立九蒸九晒何首乌的QI分析其炮制火候。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九蒸九晒何首乌的二苯乙烯苷含量与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H和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大黄素含量与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H和I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大黄素甲醚含量与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H和I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所建立的模型均有效,可通过测定粘度、亮度I来客观预测其炮制过程中成分的含量变化。QI结果显示“七蒸七晒”样品QI值最大,推测“七蒸七晒”为最佳炮制火候。结论 从粘度和色度两方面量化表征九蒸九晒何首乌的外观质地和色泽,分析其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客观预测其炮制过程中成分的含量变化,再通过建立QI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何首乌传统炮制方法九蒸九晒过程中有关质量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传统的黑豆共蒸法(隔水蒸)进行九蒸九晒法炮制,参照《中国药典》有关方法测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水份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二苯乙烯苷含量从炮制前的3.56%下降至炮制后的1.42%,但多个炮制中间品的含量高于炮制前(最高达4.08%);游离蒽醌含量从炮制前的0.067%上升至炮制后的0.11%,但多个炮制中间品的含量低于炮制前(最低达0.036%);水份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大致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结论何首乌九蒸九晒过程中存在其他成分分别转化为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情况,九蒸九晒最终使二苯乙烯苷含量显著下降、游离蒽醌含量显著上升;九蒸九晒对何首乌的水份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何首乌经九蒸九晒后其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为何首乌古法炮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黑豆共蒸法进行九蒸九晒炮制,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炮制后何首乌中游离蒽醌及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游离蒽醌含量从炮制前的0.130%上升至炮制后的0.174%,但某些炮制中间品的含量下降;二苯乙烯苷含量从炮制前的5.42%下降至炮制后的2.10%。结论何首乌九蒸九晒过程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缓上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呈明显的梯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干燥块根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DM-8型大孔吸附树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和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何首乌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E)-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6′-棕榈酸酯(1)、顺式-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二蒽酮(2)、反式-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二蒽酮(3)、儿茶素(4)、表儿茶素(5)和 (E)-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α-L-鼠李糖苷(6)。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命名为何首乌辛素。化合物23均为首次从何首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郭昌洪  许京  王瑞海  苗青  严光俊  杨诗龙  刘丽梅 《中草药》2019,50(21):5342-5345
目的 建立网果酸模Rumex chalepensis中6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 μm),254 nm波长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进样量5 μL。结果 对照品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β-D-吡喃葡萄糖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08~3 120、22.40~336.35、178.9~2 908.8、16.7~250.8、104.4~1 566.0、45.2~677.7 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66%、97.10%、98.78%、97.38%、102.48%和95.51%。16批网果酸模中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β-D-吡喃葡萄糖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6~7.1、0~2.7、1.0~6.5、0.1~0.6、0.7~4.3、0.1~0.4 mg/g;对比分析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期、不同地块样品含量,2年生网果酸模初春或夏末初秋采集,6个成分含量总和较高,为12.2 mg/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网果酸模中6个成分含量,确定了网果酸模的采收年限和季节,为网果酸模药材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5.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08,25(6):441-444
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微观证治学.脏腑、神经、激素、免疫和代谢调节病机链.分析过度炎症反应.从过度炎症反应分始动、放大和损伤3个阶段,提供了证治方药.创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观证治学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6.
郑莉  郑林 《天津中医药》2003,20(3):78-79
论述了非典发病与传播的特点。阐述遵循科学控制疫情、总结经验中西合治、心身调节防病健身在论治非典的系统性。从科学严谨的手段、积极努力的态度、正确的应对措施、适宜的心身调节等方面,说明防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7.
田琦  汤旗  陈钧  WONG LISOO  刘立丽  吕正兵  鲍康德 《中草药》2024,55(6):2101-2112
传统中医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现代社会因饮食不节、嗜烟好酒、作息无序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等诸多因素,造成“脾失健运”。中医药学研究结果显示,健脾开胃的食品疗法因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好,被中医医家及患者广泛接受。通过对健脾开胃中药成方制剂、食药同源中药材及饮片和国内外食药同源政策进行综述,以促进食药物质在普通食品领域的开发,为健脾开胃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眩晕的主要病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清空。分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瘀血阻窍五型。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形成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滥用丹药,化燥伤津,房劳纵欲,肾精亏耗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社会宣传与教育,防治于未然,即病之后的临床护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包括生活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