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目前对糖尿病继发肢体动脉闭塞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最终多导致截肢,预后很差。 目的:以血管成形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3个月后行血管造影评价效果。 方法:确诊症状严重伴有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病变的Fontain Ⅳ期糖尿病足40例52条患肢,对照组12例患者18条患肢给予单纯介入治疗,实验组28例34条患肢给予介入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导管灌注及溃疡周围注射治疗,随访3个月。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患肢冷感、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持续改善,患肢皮温、踝肱指数值及跛行距离均增加。治疗3个月后复查造影,新生血管增多,溃疡逐渐愈合或缩小,输注前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说明采用血管成形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方法可行、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认为Rho激酶可致使神经生长锥塌陷,对神经修复具有抑制作用。 目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同时联合RNAi介导的RhoA基因沉默,观察两者对脑损伤大鼠恢复的影响。 方法:健康Wistar大鼠84只,采用液压颅脑损伤仪,给予253.312 5-303.975 kPa液压冲击力,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为对照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联合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RhoA基因沉默)。CM-Dil标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系统(mNSS)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创伤性脑损伤后21-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4周后处死并行全脑冷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CM-Dil标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和分布情况,采用RT-PCR检测各组损伤区脑组织RhoA基因的表达量。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2,3,4周,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低于对照组(P < 0.05),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Morris水迷宫试验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 联合组3-5 d时平均潜伏时间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缩短(P < 0.05),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1);联合组穿越平台次数及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P < 0.05)。移植4周后,脑组织冰冻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和CM-Dil阳性细胞数联合组多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多于对照组(P < 0.05);联合组RhoA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显著降低(P < 0.05)。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联合应用RhoA基因沉默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全新的肝硬化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国内外文献中报道极少。 目的:观察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经尾静脉内注射生理盐水,肝硬化组采用四氯化碳植物油皮下注射8周制成肝硬化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3组,盐水对照组、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分别经尾静脉内注射生理盐水和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混悬液,8周肝硬化组无其他干预。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P < 0.05);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血清白蛋白和胆固醇水平与对照鼠相近(P > 0.05),与8周肝硬化组和盐水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 < 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降(P < 0.05)。肝硬化8周组大鼠肝组织中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并形成假小叶;盐水对照组与肝硬化8周组相似;仅在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肝中观察到散在的绿色抗人抗核抗体阳性细胞,肝组织中胶原纤维的量明显小于盐水对照组。提示经尾静脉移植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改善四氯化碳诱导肝硬化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 关键词: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肝硬化;四氯化碳;大鼠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28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自体骨髓、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对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损伤所致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对糖尿病足也有较好的疗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病缺血及神经损伤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至2012年住院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32例,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稀释后行双下肢肌肉内注射,每个注射点间隔约3 cm,每个肢体移植(5.02±1.37) ×108个。于3个月和6个月后评价其下肢缺血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并检索CNKI数据库,对国内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踝肱指数升降不一,移植后6个月疼痛评分及冷感评分明显改善,间歇性跛行及皮肤温度、经皮氧分压治疗后3,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对神经病变损伤自觉症状评分、临床检查评分、振动感觉阀值移植后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腓浅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移植后3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6个月与移植前相比较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糖尿病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文献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的研究中治疗结果都比较理想,多数研究中的移植方法为进行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介入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药物治疗,介入组采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后12周、24周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无痛最大行走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介入组在术后12周和24周的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无痛最大行走距离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24周与12周比较,各项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临床可行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近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对照组18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移植组12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经肝动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治疗。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移植组白蛋白有上升趋势,从第2周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并持续至第12周;谷丙转氨酶和凝血酶原时间有下降趋势,从第8周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并持续至第12周;总胆红素水平有下降趋势,从第4周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并持续至第12周。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经股动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近期有效。关键词:肝硬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失代偿期;肝动脉;移植 缩略语注释:UC-MSCs: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4.024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局部可横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进一步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新的侧支,改善患者局部血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为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糖尿病足1肢,经下肢动脉CT血管重建提示下肢血管硬化、狭窄和闭塞,抽取患者骨髓液50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生物检测安全后静脉输注给患者。移植后7,30d,3个月和6个月,以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踝肱指数、溃疡与坏疽变化等检测指标,观察治疗效果;以彩色多普勒、CT血管三维重建等检测,观察下肢血流改善和动脉侧支重建情况。结果与结论:3个月后患者疼痛、冷感明显缓解,麻木改善;6个月后疼痛消失,踝肱指数明显升高,溃疡完全愈合,下肢得以保留,行走间距延长,下肢动脉造影CT三维重建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患肢有明显的新生侧支血管、血流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损伤,随访患者14个月,未见移植相关并发症。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自我增殖、多向分化潜能和旁分泌等功能,成为慢性肺部疾病细胞替代治疗的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生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对正常肺发育的影响。 方法:将32只新生2 d 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PBS对照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博来霉素对照组,博来霉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后两组腹腔注射博来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2个细胞组于第7天腹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博来霉素对照组羟脯氨酸水平最高,肺纤维化最严重,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博来霉素干预的两组辐射状肺泡计数和肺组织匀浆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均低于其他两组(P < 0.05),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升高(P < 0.05),给予细胞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好转(P < 0.05)。说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过旁分泌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水平,对肺纤维化起保护作用。另外,正常鼠腹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辐射状肺泡计算无明显变化,证实其对新生鼠肺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来源丰富,具有较强增殖分化能力,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有望成为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的首选细胞。但是,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种静脉移植的安全性研究较少。目的:观察Wistar大鼠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安全性。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外分离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5×106间充质干细胞,注射体积为1mL;阴性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相同体积50g/L葡萄糖注射液。注射后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症状,14d后解剖动物,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脏器病理学检查及脏器质量测定。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移植组大鼠脏器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光镜下形态学差别。结果提示Wistar大鼠一次性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安全可行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种移植对受者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景:通过细胞移植重建损伤脑组织成为治疗脑梗死的新途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为近年来细胞移植治疗领域的重要种子细胞之一。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脑梗死大鼠S100B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灯盏细辛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联合组。分别于治疗前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100B蛋白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通过NIHSS神经功能评分观察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通过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 结果与结论:在治疗后第3,7,14天,灯盏细辛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S100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联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灯盏细辛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低于联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第1,2,3周各组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比较,联合组<灯盏细辛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在治疗后2周联合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灯盏细辛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灯盏细辛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又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抑制急性脑梗死大鼠S100B蛋白表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背景:人端粒酶反转录酶是调控增殖及定向分化的首选生长因子之一,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反转录病毒PLXSN 为载体介导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转染前后用RT-PCR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表达。60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取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余45只按45 mg/kg的剂量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移植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2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2 mL、生理盐水0.2 mL。 结果与结论:转染48 h后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表达,且重点集中于胞核内。移植后14 d,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与糖尿病组相比,各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 0.05);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相比,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 0.05),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 > 0.05)。结果提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治疗大鼠糖尿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背景: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为血管性内皮细胞,促进缺血下肢血管新生和有效循环的建立,改善糖尿病远端缺血肢体供血。目的:概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促血管新生的机制,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神经病变及慢性创面等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00至2015 年PubMed 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diabetic angiopathies”;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糖尿病血管病变”。结果与结论:与目前外周血干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更广泛,采集方便,扩增能力强,无免疫原性,不存在伦理学争议,成为促血管新生和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的理想靶细胞和种子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参与创面愈合,也可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促进缺血组织神经再生,并通过旁分泌与自分泌细胞因子、抗炎及免疫调节等参与受损组织的组织修复,加快溃疡面愈合,对于改善糖尿病下肢缺血、修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促进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等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单纯的干细胞移植比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干细胞存活率及促进血管新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至今尚无确实有效的药物治疗,干细胞因其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使其重建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成为可能。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鼠的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体外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以BrdU标记。将SD雄性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于造模后第7天,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到损伤侧纹状体,PBS组给予等量PBS,模型组大鼠不做处理。 结果与结论: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mNSS评分恢复优于模型组(P < 0.05);模型组mNSS评分在损伤后35 d内恢复速度慢于模型组(P < 0.05),至第56天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移植组大鼠损伤中心及周围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及与 Nestin、微管缔合蛋白2、胶原纤维酸性蛋白、Ⅷ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体外分离培养,移植后能在鼠宿主脑内存活、分化,促进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推测其机制可能与移植后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细胞样细胞,并分泌或促进宿主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有关。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大鼠;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功能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9.011  相似文献   

14.
背景:自体骨髓干细胞通过肌肉注射移植治疗肢体缺血的疗效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均得到证实。近年来,小球囊扩张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常见方法。然而,通过导管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移植和介入治疗结合方式在临床上常见于治疗冠心病,而鲜见于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治疗。目的:多指标客观评估自体骨髓干细胞血管腔内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06/2009-06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部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小球囊扩张和血管腔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小球囊扩张治疗。移植前后两组患者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及移植后踝肱指数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2周后,实验组患者下肢疼痛症状、冷感、间歇性跛行明显缓解率、好转率、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踝肱指数变化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血管腔内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内移植治疗脑损伤的效果目前尚较少见报道。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从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制作中度打击大鼠脑损伤模型。实验分为4组: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损伤后原位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②对照组:损伤后原位注射等量DMEN/F12培养基。③单纯损伤组:仅施行损伤。④假损伤组:仅切开头皮及颅骨,不实施机械性损伤。 结果与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3周,动物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4周后,各组动物神经功能评分均恢复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少部分移植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损伤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增加,凋亡细胞减少。提示脐带充间质干细胞脑内移植有助于促进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早期功能恢复,这种治疗效果是通过刺激宿主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加损伤区微血管密度,抑制宿主细胞凋亡等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对脑损伤大鼠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用Western blot鉴定外源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90只大鼠成功建立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为对照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能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对照组比较,移植后1,2,3,4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均降低(P < 0.05),后者更低(P < 0.01)。各组平均潜伏时间均逐渐缩短,3~5 d时平均潜伏时间为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P < 0.05)<对照组(P < 0.01)。穿越平台次数及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百分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最高(P < 0.05)。形态学可见3组损伤处脑组织瘢痕和软化灶为:促红细胞生成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对照组,CM-Dil阳性细胞数则3组相反。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对脑损伤大鼠脑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骨髓干细胞应用于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有较多单中心研究报道,效果均不理想,其原因可能与肝硬化患者年龄大、体质弱,骨髓造血功能差,能够获取的干细胞数量少,再生和增殖能力弱有关,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易获得、来源广、免疫原性弱等特点。二者联合移植有可能提高其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单纯内科综合治疗,干细胞组13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跟踪观察随访1年,分别于治疗后4,12,52周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患者1年生存率、临床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干细胞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在治疗后4,12,52周,干细胞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4周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生活质量评分(QOL)有较快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后12,52周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未发生与细胞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能够较快地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好,但对其确切疗效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对MSCs与IL-10联合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观察其协同效应,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寻找新方法,并阐明其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部分机制。方法:自然贴壁法分离、纯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50只大鼠随机选取5只入选正常对照组(n=5),其余45只大鼠采用皮下多点注射CCl_4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损伤组(n=15)、细胞移植组(n=15)和联合用药组(n=15)。细胞移植组在模型制备成功后的第1周、第2周、第3周经尾静脉给予1×10~6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给予细胞移植组相同的细胞治疗基础上,给予腹腔内注射IL-10(4μg/kg),每周4次。4周后将大鼠处死,收集各组大鼠血液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摘取肝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MMP-2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移植组与联合治疗组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大鼠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细胞移植组、联合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肝脏病理更接近于正常;损伤组、细胞移植组MMP-2 mRNA表达明显增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MMP-2 mRNA表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组TGF-β蛋白的表达都有所增高(P0.05),其中损伤组TGF-β蛋白的表达增高最明显(P0.05),细胞移植组、联合治疗组TGF-β蛋白的表达较损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与细胞移植组比较TGF-β蛋白的表达也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单独移植或与IL-10联合治疗均可以改善肝纤维化大鼠外周血液的生化特性和肝的组织学结构,且IL-10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这可能是由于间充质干细胞与IL-10可下调MMP-2 mRNA的表达,保护肝小叶结构;抑制TGF-β蛋白的表达,减少肝星状细胞的激活等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丽  赵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9):3094-3099
背景: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在趋向分化作用下可以分化成胰岛β细胞,进而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目的:观察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6只作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中24只按45 mg/kg的剂量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等分为移植组和糖尿病组,移植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30 d,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高于对照组(P < 0.05)。造模后,与糖尿病组相比,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 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 < 0.01),45 d时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与体质量接近对照组水平(P > 0.05),而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维持较高水平,且体质量持续下降。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治疗大鼠糖尿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0.
背景:单纯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受损脑组织的作用并不十分理想。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大鼠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胞移植组、七叶皂苷钠+ 细胞移植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细胞培养液、1×1010 L-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尾静脉1×1010 L-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同时经腹腔注射七叶皂苷钠 5 mg/(kg•d),连续5 d。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周,七叶皂苷钠+细胞移植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低于细胞移植组及对照组(P < 0.05);七叶皂苷钠+细胞移植组大鼠脑梗死周围组织AQP9 及AQP4 mRNA的表达低于细胞移植组,却高于对照组(P < 0.05);七叶皂苷钠+细胞移植组CM-Dil阳性细胞和神经元数量多于细胞移植组及对照组(P < 0.05)。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大鼠脑梗死可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