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观察四子散药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四子散药熨治疗,对照组外涂扶他林软膏,疗程1周.分别于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应用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D测试疼痛程度。[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PRI评分、VAS评分和PPI评分均有降低,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采用四子散药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减轻程度优于外涂扶他林法。  相似文献   

2.
邱瑞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94-2895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四子散热熨关节痛处.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涂擦关节痛处。结果:两组治疗1周后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1周后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和PP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四子散热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迅速缓解局部疼痛症状.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傅秀珍  邱瑞娟  王影 《护理研究》2008,22(19):1737-1738
[目的]观察四子散药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四子散药熨治疗,对照组外涂扶他林软膏,疗程1周,分别于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应用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I)测试疼痛程度.[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PRI评分、VAS评分和PPI评分均有降低,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采用四子散药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减轻程度优于外涂扶他林法.  相似文献   

4.
李淳悦 《天津护理》2016,24(6):551-552
目的:探讨频谱仪与活血化瘀膏同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频谱仪和中药敷贴每天早晚分开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频谱仪与活血化瘀膏同时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天。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疼痛分级指数的评定(PRI)、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现有痛强度(PPI)评分和JOA评分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RI、VAS、PPI和JOA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频谱仪与活血化瘀膏同时治疗可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梅花针叩刺联合益黄膏外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对患者负性情绪、疼痛以及睡眠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老年PHN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以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益黄膏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睡眠、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PHN患者实施梅花针叩刺联合益黄膏外敷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改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教育,观察组(4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采用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在简化McGILL疼痛评分的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有益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方彩莲  李旭明 《中国康复》2013,28(6):464-465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脊髓损伤(SCI)后中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30例SCI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物理因子、康复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度洛西汀(奥思平)口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疼痛感觉项总分(PRI-S)、疼痛情感项总分(PRI-A)、视觉模拟定级(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及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PRI-S、PRI-A、VAS、PPI及Zung抑郁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0.05);对照组仅PRI-S、PPI及Zung抑郁状态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PRI-A及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缓解SCI后患者的中枢性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在中药熏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腿痛症状综合评分(JOA评分)和Mcgill疼痛问卷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的JOA评分为(24.8±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JOA评分(20.6±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RI、PPI和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PRI、PPI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手法治疗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术后早期根性疼痛症状复现的临床疗效.方法:募集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行神经根管减压术后第3天开始复现根性疼痛症状患者36例,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给予神经松动术手法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神经松动术手法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疼痛的严重程度.结果:术后第4天,观察组VAS评分下降(1.65±0.81),明显大于其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1.2(P<0.05).术后第5、6天,观察组VAS值均较术后第4天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VAS值均较术后第4天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2个时间点VAS值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均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手法是康复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早期根性疼痛症状复现的良好治疗选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李锋华 《中国康复》2017,32(4):316-318
目的:探讨联合平衡针及点压松肩穴治疗肩周炎关节粘连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肩周炎关节粘连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平衡针治疗,观察组接受联合平衡针及点压松肩穴治疗。比较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PRI、VAS及PPI评分及Melle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8%、70.7%,P0.05)。结论:联合平衡针及点压松肩穴可显著的改善肩周炎关节粘连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引导下针刺肌筋膜激痛点(MTrPs)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MP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RTE组和传统针刺组,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TrPs弹性评分、疼痛评分的差异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结果 治疗后RTE组的弹性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 和疼痛评定指数均明显低于传统针刺组(P<0.05),弹性评分与VAS、PRI、现时疼痛强度 (PPI)均呈正相关(均r>0且P<0.05),其中弹性评分与VAS的相关程度最强(r=0.673, P=0.000)。MTrPs弹性评分与VAS在不同疗程中的变化趋势近似,均呈下降趋势(P<0.05)。RTE组的显效率为86.7%,累计无复发率为93.33%,传统针刺组的显效率为60%,累计无复发率为57.14%,RTE组的显效率及累计无复发率均明显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 RTE引导下针刺MTrPs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明显优于传统触诊法针刺。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观察养血逐寒方对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2019年5月~2021年11月收治)合计102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同时结合养血逐寒方治疗,数据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变化、中医证候(关节疼痛及屈伸不利、肌肉酸麻疼痛或肿胀、口淡不欲饮等)积分变化、疼痛量表(视觉模拟疼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49/5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1%(43/51),观察组患者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关节疼痛及屈伸不利、肌肉酸麻疼痛或肿胀、口淡不欲饮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VAS评分及LKSS评分、GQOLI-74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关节疼痛及屈伸不利、肌肉酸麻疼痛或肿胀、口淡不欲饮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VAS评分及LKSS评分、GQOLI-74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关节疼痛及屈伸不利、肌肉酸麻疼痛或肿胀、口淡不欲饮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VAS评分及LKSS评分、GQOLI-74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恶心,1例嗜睡;对照组:1例恶心,1例头痛;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 养血逐寒方可显著提升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恢复较好,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穴位针刺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实施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布洛芬缓释胶囊)和观察组(穴位针刺),每组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VAS评分、T评分和PPI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T评分和PPI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 针刺能够明显减轻鼻窦内镜术后疼痛,具有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十七椎穴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0例DLB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140例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十七椎穴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评分]、疼痛介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6%;2组治疗后SF-MPQ评分中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ODI评分、SP及CGRP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直腿抬高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十七椎联合常规针刺法能够有效抑制SP和CGRP疼痛介质表达,缓解DLBP患者下腰部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腹针配合McKenzie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的镇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针针刺、麦肯基(McKenzie)疗法及二者配合对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纳入颈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分别接受腹针针刺治疗、麦肯基疗法治疗及腹针配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观察镇痛效果及治疗简化McGill量表总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的变化.结果:三组的镇痛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63.3%、96.7%和100%,三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35.596,P<0.001);三种治疗方法均可显著降低颈型脊椎病患者的颈痛评分,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19.452,P<0.001);三组患者简化McGill量表在PRI、VAS、PPI方面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 0.001),组间比较显示单纯腹针与腹针配合麦肯基疗法的各项目减分显著大于单纯麦肯基疗法(P<0.05),而腹针组与腹针配合麦肯基组之间,PRI、VAS、PPI的减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麦肯基疗法与腹针疗法均能显著缓解颈型颈椎病的颈痛症状;二者结合,能够提高镇痛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四子散热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四子散热熨关节痛处,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涂擦关节痛处。结果:两组治疗1周后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1周后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和PP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四子散热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迅速缓解局部疼痛症状,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 SWV)提高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患者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MPS患者80例并定义为MPS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疼痛评定指数(values of pain rating index, PRI)、现时疼痛强度 (present pain intensity, PPI)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使用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ARFI)弹性成像观察斜方肌组织弹性并记录SWV值。MPS患者均接受6个疗程的常规治疗,之后将疗效达到显效及以上的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继续以SWV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进行治疗的定义为继续治疗组,不继续治疗的患者定义为停止治疗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继续治疗组与停止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过程中患者VAS值和SWV值均呈下降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AS=3.649,PVAS=0.000;FVAS=2.631,PVAS=0.018)。MPS患者整体治疗的显效率为78.8%。治疗后MPS患者的VAS 、PRI、PP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S组治疗后平均SWV(2.63±1.09 m/)显著低于治疗前(4.35±1.56 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84,P=0.000)。继续治疗组累计无复发率(93.33%)显著高于停止治疗组(61.29%),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0,P=0.003)。结论 ARFI的SWV值可以客观反应MP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利用SWV值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可能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刀结合肾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结合肾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和腰背伸肌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峰力矩(PT)、力矩加速能(TAE)、平均功率(A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F/E)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刀结合肾着汤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评分,改善腰背伸肌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毫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腰椎牵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联合毫针齐刺法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腰椎前屈、腰椎后伸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腰椎前屈、腰椎后伸活动度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毫针齐刺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步七法推拿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腰部活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39例以药物为基础另采用三步七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SF-MPQ评分)、腰部活动(腰椎曲度、腰屈曲范围)、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炎症反应[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比对照组(75.68)高(P<0.05);两组治疗3周后PRI、PPI、VAS、ODI评分,血清IL-1β、TNF-α、TXB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曲度、腰屈曲范围、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步七法推拿治疗CNLBP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部活动范围,减轻疼痛程度,恢复腰椎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