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014~2016年绩溪县结核病防治门诊发现的初治肺结核病人给予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并监测治疗前、中、后肝肾功能、血常规、痰涂片、胸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经采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涂阳病人痰菌阴转率达100.00%,治愈率达95.92%,涂阴病人完成疗程率达97.25%,胸片病灶总有效吸收率93.04%,不良反应发生率55.69%。结论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具有很好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邓州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检查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8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名),研究组患者采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板式组合药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结核菌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痰结核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相比较板式组合药来说,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更佳,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于肺结核患者治疗中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与板式组合药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47例。乙组以板式组合药治疗为主,甲组以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为主,对比两组的痰菌阴转情况、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不同药物治疗后,甲组有43例痰菌阴转,甲乙两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等都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小于乙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间两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于肺结核患者治疗中,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疗效同板式组合药相近,但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与板式组合药间歇疗法进行临床对比观察,为抗结核FDC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条件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抗结核FDC,对照组用板式组合药,两组均采用隔日间歇疗法方案(2H3R3Z3E3/4H3R3)。用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两组2、3、6月末痰菌阴转、疗程末X线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新涂阳患者2、3、6月末痰菌阴转率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疗程末X线实变阴影显著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诸症状发生率和实验室检测血常规异常、肝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异常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国产抗结核FDC替代传统板式组合药是可行的,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4省17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对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县为单位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使用固定剂量符合剂与抗结核病组合药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37例因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其中研究组10例,占研究组观察例数的2.1%,对照组27例,占对照组观察例数的5.5%。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率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1)。研究组某些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结束时间早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累积时间少于对照组。65岁一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女性某些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对照组体重40〈公斤患者关节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体重患者。结论 固定剂量复合剂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停药率低于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减少了患者中断治疗率,对提高患者规律服药率和治愈率,降低耐药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抗结核固定复合制剂(FDC)与板式组合药(板式药)在四川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为完善全省抗结核药品管理及为FDC在全省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4年在全省10个县区开展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使用FDC的5个县区与使用板式药的5个县区分组进行分析研究,对纳入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进行治疗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用药剂量、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患者1 261例,其中FDC组707例,板式药组554例。2个月和3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FDC组分别为92.38%和93.81%,板式药组分别为97.24%和98.62%。2组患者3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FDC组97.62%,板式药组97.2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病例数中,FDC组362例(51.20%);板式药组341例(61.55%),经统计学分析,使用板式药和FDC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8,P0.05),板式药不良反应率高于FDC。按照两种制剂用量方法计算患者口服药片数,1 26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全疗程下来FDC组比板式组减少了24.28%。结论 FDC与板式药的治疗效果相当,但FDC不良反应发生低于板式药,且用药剂量少,规模化推广应用FD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国产抗结核固定四/二药复合剂(FDC)与板式组合药在抗结核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湖州市吴兴、南浔区登记的初治痰涂片阳性(涂阳)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研究(FDC)组和对照(板式组合药)组,每组100例,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病人对药物的抱怨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1月末相关临床症状的好转率,2月末及3月末痰菌阴转率,满疗程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严重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2%和5.3%,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5%和2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病人对药物抱怨度,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分别为10.4%和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国产FDC与板式组合药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相近,病人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FDC用药简单,病人较愿意接受,且对不同体重的病人更能体现个体化的服药剂量。(3)在出现不良反应时,板式药较FDC更能鉴别是何药物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德市2007-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治疗转归情况,为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提供相应对策。方法收集常德市2007-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等有关报表资料,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等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德市2007-2009年7 866例登记新涂阳肺结核中,治疗2月末痰涂片阴转7 471例,阴转率94.98%,3月末痰涂片阴转7 584例,阴转率96.41%,治愈7 112例,治愈率90.41%,完成疗程405例,完成疗程率5.15%,失败26例,失败率0.33%。总体治愈率90%。各年份间的治疗3月末痰涂片阴转情况、结核死亡率、非结核死亡率、治疗失败率和不良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份之间的治疗2月末痰涂片阴转情况不太相同,治愈率有所下降(χ2=10.77,P〈0.01),而完成疗程率在上升(χ2=63.57,P〈0.01)。结论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医生-病人-家庭-全社会参与长期有序的协作机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结核病防治是一项社会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新涂阳肺结核的治疗具有不间断性和长期性,要关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需要加强治疗中的督导管理,尤其是合并有其它疾病、有药品不良反应、在多地流动、经济贫困与文化滞后等患者的管理,还有耐药/难治性耐药病例的管理。在按照《工作指南》标准方案进行一线抗痨治疗、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患者体质、其它疾病、习惯、生活劳动环境等情况给予个性化的中西医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健  赵锦  钟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90-2591,2595
[目的]评价国产固定剂量复合剂EDC制剂的抗结核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FDC-2HRZE/4HR)和对照组(2H3R3Z3E3/4H3R3),观察2月末和疗程末痰菌阴转率、X线病灶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2月痰菌阴转率分别达94.7%和82.1%;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各为100.0%和97.4%;胸部X线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吸收分别占100%和97.4%,两组空洞闭合率分别为43.8%和31.6%;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例和2例肝功异常停药.[结论]国产固定复合剂是一种安全、高效、易被患者接受、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10.
赵蓉  曾显声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1008-1009
目的分析福田区2003-2008年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收集2003-2008年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各类统计报表及相关资料。结果结核病控制项目治疗覆盖率达100%,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12630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2219例,免费治疗3843例,督导化疗管理率达100%,新发涂阳2月末痰菌阴转率达91.3%,3月末痰菌阴转率达95.9%,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95.7%。结论福田区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发现和治愈了大量肺结核病人。加强归口管理,健全防痨网络,严格推行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超短程化学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结核病定点医院连续纳入45例初次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按3∶1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试验组35例,采取短程化疗方案5MfxRfb(Rft)PaZE;对照组10例,采取标准方案2SHREZ/6HRE或3HREZ/6HRE。比较两组的痰菌阴转率、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对照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43%,80.00%,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4.28%、70.00%,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4.28%、7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2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以短程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其治愈率、痰菌阴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标准化疗方案相当,但治疗时间较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将武清区结核病防治所自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方案为:2EHLZ+V/6EHL+V,对照组40例方案为2EHLZ/6EHL。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2月、3月末痰菌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8月末痰菌阴转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抗结核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杨小红  宋江林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64-2066
目的评价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分布特征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收集湖南省常德市2001-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登记资料、纸质文书、报表等材料,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1]和其它相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德市2001-2009年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年登记率由2001年的21.00/10万上升到2009年的42.45/10万。分年龄组以55~64岁居第1位,其次是65岁以上年龄组,男女患者性别比例为2.66:1;年登记率超过40/10万的有临澧县、津市、澧县、石门县、桃源县。登记新涂阳患者全部接受治疗,新涂阳患者治疗2月末总体阴转率为95.8%,治疗3月末阴转率为97.6%;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总治愈率为89.99%,完成疗程率5.43%,治疗成功率95.42%。结论实施DOTS策略,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规划下的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试点使用情况,以便总结经验为我区全面推广使用FDC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和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的资助下,选择赤峰市和巴彦淖尔市的4个旗县,自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所有接受免费治疗初治涂阳及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入选对象。入选病例观察半年,总共监测完成病例数1305例,对治疗效果及化疗中出现的异常临床表现和肝功能、血尿常规检查进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本次研究治疗成功率为95.71%,有155例出现了1种或1种以上异常表现的可疑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8%,其中因不良反应而调整治疗方案的15例,占研究对象的1.15%,终止治疗的10例,占0.77%。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规划采用FDC作为标准化疗方案,与板式组合药相比治疗效果相同,但FDC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板式组合药。  相似文献   

15.
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涂阳肺结核病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1例初治涂阳和7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应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的痰菌阴转和病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疗程结束时初、复治涂阳病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8.7%和88.9%;病灶总有效率为90.1%和83.3%,空洞闭合或基本闭合率为70.5%和40.4%。认为板式组合药是目前治疗涂阳肺结核较理想的抗痨药。  相似文献   

16.
抗结核板式药物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在结核病临床应用提供资料. 方法 随机按2∶1配比将48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成板式药组332例和传统药组1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 结果 487例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47%,板式药组、传统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4%、27.10%,板式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不适发生率高于传统药组(P<0.05);强化期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0%,老年患者中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2%,均高于传统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板式药物与传统抗结核药对肝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板式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传统散装抗结核药,尤其是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临床使用板式抗结核药物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特别是强化期老年服药患者.  相似文献   

17.
国产固定复合制剂肺宁/肺安治疗肺结核近期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6~12月登记的深圳市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474例,其中试验组232例(使用FDC),对照组243例(使用板式组合药),对照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FDC制剂组和对照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达91.4%和92.9%(P>0.05);治愈率分别为97.7%与92.0%,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部X线改变,FDC制剂组有效率92.3%,组合药组为87.1%(P>0.05);两组分别有62.3%和45.7%的空洞闭合(P>0.05);两组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率分别为9.3%与5.8%(P>0.05)。结论国产FDC制剂是一种疗效高、毒副反应小的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评价南平市新涂阳肺结核治疗转归,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10县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报表及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报表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登记新涂阳患者9433例,新涂阳登记率30.8/10万;治疗2个月痰涂片阴转率平均89.4%;新涂阳平均治愈率90.8%,治疗失败率和丢失率分别由2.0%、4.6%降至0.6%、0.7%.结论 2001-2010年南平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DOTS的贯彻实施是新涂阳肺结核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漯河市2012-2013年涂阳肺结核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漯河市2012-2013年结核病登记资料及国家结核病专报信息系统等有关资料,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漯河市2012-2013年2 333例登记新涂阳肺结核中,疗程末治愈病人248例,平均治愈率91.54%,完成疗程4例,完成疗程率1.62%;拒绝治疗14例,拒治率5.65%。两年间疗程末痰涂片阴转情况接近,治愈率相同(x2=0.92,P0.05),同时完成疗程率也有升高(x2=0.23,P0.05),但是拒绝治疗的病人比例有所降低(x2=3.623,P0.05)。结论结核病防控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新涂阳肺结核的治疗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要严密关注结核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加强治疗督导管理工作,特别是应加强对伴有药品不良反应、合并有其它疾患、经济贫困病人的随访管理,强化治疗前门诊宣传教育工作。建议对于复治、耐药病人在按照《结核病控制工作指南》进行统一治疗管理的情况下,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给予个体化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529例涂阳肺结核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失败原因,探讨初治涂阳肺结核空洞最佳化疗方案。方法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2S3H3R3Z3E3/6H3R3E3。使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门诊医师指导下不住院家庭督导化疗。结果初治涂阳肺结核446例,化疗2月末、3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6.32%和89.46%。复治涂阳肺结核83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3.49%和86.75%。涂阳肺结核529例,平均治愈率86.39%,其中,初治涂阳治愈率89.01%,复治涂阳治愈率72.29%。初治涂阳空洞组170例,治愈率82.94%,初治涂阳无空洞组276例,治愈率92.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治涂阳空洞组34例,治愈率70.59%,复治涂阳无空洞组49例,治愈率73.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结论2H3R3Z3E3/4H3R3方案用于初治涂阳肺结核无空洞者是适宜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空洞者,宜选择2HRZE(S)/4HR或2HRZE(S)/4HRE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