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抗菌实验表明 ,肺毒清颗粒剂对人葡萄球菌、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链球菌、洋葱假单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MIC为 12 .5~18.8mg/ m l体内抗菌作用表明 ,肺毒清颗粒剂 42 .0 g/ kg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百氏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P<0 .0 1和 P<0 .0 5 )。体内抗病毒试验表明 ,肺毒清颗粒剂 7.0 g/ kg、2 1.0 g/ kg和 42 .0 g/ kg剂量组对 H1 N1 病毒感染小鼠死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P<0 .0 0 5 ) ,并能降低H1 N1 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值 (P<0 .0 1) ,肺指数抑制率为2 6 %、30 %、31%。  相似文献   

2.
邵青  王玉梅 《山东医药》2002,42(1):66-66
近年来 ,我们在应用氧氟沙星过程中遇到 3例引起精神障碍的患者 ,现举 2例报告如下。例 1:女 ,45岁。因心肌劳损、泌尿系感染入院。给予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 ml加氧氟沙星 0 .4g,生理盐水 2 5 0 ml加氨苄青霉素 4g、地塞米松 5 m g,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 ml加ATP40 mg、Co-  相似文献   

3.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与环丙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比研究甲磺酸左氧氟沙星 (LVFX)和环丙沙星(CIP)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 ,以期为深入研究PAE理论和合理评价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提供科学资料。一、材料和方法1.药物 :环丙沙星由天津中央制药厂提供 ,批号980 80 5 ;左旋氧氟沙星 (商品名 :利复星 )由北京双鹤药业提供 ,批号 98110 2。2 .受试菌和培养基 :受试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6株 ,粪肠球菌 6株 ,铜绿假单胞菌 6株 ,肺炎克雷白杆菌 6株 ,包括质控菌ATCC2 5 92 3、ATCC2 785 3、ATCC145 0 6及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分离菌 ;培养基为MH肉汤。3.最低抑菌浓度 (MI…  相似文献   

4.
左氧氟沙星单用及联合用药对细菌突变选择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左氧氟沙星单用及分别与头孢哗林、头孢哌酮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的MIC99和防突变浓度(MPC),探讨左氧氟沙星单药及联合用药对细菌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寻找减少耐药突变菌株产生的新途径。方法采用肉汤法富集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采用肉汤稀释法、琼脂平板稀释法体外测定左氧氟沙星单用及与头孢唑林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9213的MIC、MIC99、MPC,计算MPC/MIC99;测定左氧氟沙星单用及与头孢哌酮联用对大肠埃希氏菌标准株ATCC25922的MIC、MIC99、MPC,计算MPC/MIC99。结果左氧氟沙星单用对ATCC29213、ATCC25922的MPC分别为1.2μg/ml、0.125μg/ml,MPC/MIC99分别为13.27、9.54;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林联用对ATCC29213的MPC为0.5/1.0μg/ml,MPC/MIC99为9.31;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联用对ATCC25922的MPC为0.0375/0.146μg/ml,MPC/MIC99为7.98。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林、头孢哌酮联合用药后能分别降低对ATCC29213、ATCC25922的MPC,同时缩小细菌突变选择窗,减少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5.
腹泻病原菌对7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喹诺酮类已成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 ,但随着应用的增多 ,腹泻病原菌发生了变异 ,细菌的耐药株及多重耐药性表现突出。 1999年以来 ,我们应用分离出的 2 83株急性腹泻病原菌对 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测定 ,现报告如下。检测方法 :2 83株受试菌均为 1999~ 2 0 0 0年从本院腹泻病患者粪便中分离得来 ,其中福氏志贺氏菌 195株、宋内氏志贺氏菌 35株、沙门氏菌 2 6株、弧菌科 2 7株。药敏纸片 :环丙沙星 ( CIP)、诺氟沙星 ( NOR)、氧氟沙星 ( OFL X)、氟罗沙星( FL X)、头孢噻肟 ( CTX)、庆大霉素 ( GM)、氨苄青霉素( A…  相似文献   

6.
鲎试剂法与家兔法相比 ,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和成本低等优点 ,美国药典 2 3版 1- 7增补本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有 6 2 0个品种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类药品取消了家兔法。中国药典 95版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药品仅有 14种 ,抗生素没有一个品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为此 ,我们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类药品青霉素钠、注射用青霉素钠 ,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并与家兔法进行比较。方法 :1内毒素限值 (L)及有效浓度的确定 :参照美国药典 2 3版内毒素限值的规定及中国药典 95…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核酸适配体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方法,评价不同抗生素对细菌拉曼光谱强度的影响。方法将大肠埃希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不同抗生素作用,再将大肠埃希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分别与其特异性适配体共孵育,通过表面增强银纳米粒子的方法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适配体和大肠埃希菌-适配体表面还原银纳米粒子,通过SERS技术检测目标细菌。结果分别用大肠埃希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SERS试验,用不同浓度萘啶酸、硫酸粘菌素、土霉素、利福平作用于大肠埃希菌。结果表明在抗生素作用1h发现萘啶酸浓度达到1μg/ml、硫酸粘菌素浓度达到1μg/ml、土霉素浓度达到1μg/ml、利福平浓度为2μg/ml时,细菌拉曼光谱显著降低,并可快速确定此时抗生素浓度为大肠埃希菌最低抑制浓度(MIC)值;用不同浓度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在抗生素作用1h发现环丙沙星浓度为1μg/ml、氯霉素浓度达到1μg/ml、红霉素浓度达到1μg/ml、万古霉素浓度达到1μg/ml,细菌拉曼光谱显著降低,并可快速确定此时抗生素浓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制浓度(MIC)值;当反应时间达到2h,可发现抗生素低于MIC时,细菌的拉曼强度与对照组相似,而MIC未发生变化,证明试验结果正确。结论基于核酸适配体SERS方法可快速评价抗生素对细菌的影响,并在短时间内确定MIC值,因此可用于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褥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影响因素,为产褥期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地区医院分娩的2 800例产妇临床资料。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倍比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产妇年龄、孕周、产程、产次、合并基础疾病、产后出血、生产方式与产褥期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122例患者诊断为产褥期感染,培养分离病原菌101株。2016年分离出病原菌38株,2017年33株,2018年30株。革兰阳性菌53株,革兰阴性菌45株,真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为20、15、17、11、2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00%、55.00%、55.00%、35.00%、0、55.00%、10.00%、0和0;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为40.00%、40.00%、46.67%、40.00%、0、53.33%、6.67%、0和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2.94%、58.82%、70.59%、0、58.82%、41.18%、47.06%、5.88%、0和0.00%;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54.55%、100.00%、45.45%、0、54.55%、36.36%、54.55%、9.09%、0和0。产妇年龄、分娩医院类型、产妇体质量指数(kg/m2)、产次等不同产妇产褥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期、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分娩方式、产程和产后出血等不同产妇产褥期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讨论产褥期感染与孕期是否足月、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分娩方式差异、产程和是否产后出血有关。分离菌对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褥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影响因素,为产褥期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地区医院分娩的2 800例产妇临床资料。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倍比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产妇年龄、孕周、产程、产次、合并基础疾病、产后出血、生产方式与产褥期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122例患者诊断为产褥期感染,培养分离病原菌101株。2016年分离出病原菌38株,2017年33株,2018年30株。革兰阳性菌53株,革兰阴性菌45株,真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为20、15、17、11、2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00%、55.00%、55.00%、35.00%、0、55.00%、10.00%、0和0;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为40.00%、40.00%、46.67%、40.00%、0、53.33%、6.67%、0和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2.94%、58.82%、70.59%、0、58.82%、41.18%、47.06%、5.88%、0和0.00%;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54.55%、100.00%、45.45%、0、54.55%、36.36%、54.55%、9.09%、0和0。产妇年龄、分娩医院类型、产妇体质量指数(kg/m2)、产次等不同产妇产褥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期、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分娩方式、产程和产后出血等不同产妇产褥期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讨论产褥期感染与孕期是否足月、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分娩方式差异、产程和是否产后出血有关。分离菌对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对庆大霉素耳毒性敏感性及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GM组(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体重,1次/d,20d)、老年对照组(生理盐水)、青年庆大霉家组(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体重,1次/d,20d)、青年对照组(生理盐水)。并于用药后检测听性脑于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反应阈、耳蜗SOD、丙二醛、Tm值、DNA双链剩余率。结果 庆大霉素组在1kHz和8kHz的ARB阈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0.01),老年庆大霉素组的ABR闻值较青年庆大霉素组高(P<0.05)。老年对照组的ABR闻值较青年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o.05),老年组(庆大霉素组 对照组)较青年组(庆大霉素组 对照组)的丙二醛、SOD、Tm值和双链DNA剩余均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 自由基和DNA损伤在庆大霉素耳毒性中起重要作用。老年大鼠的高自由基和DNA损伤状态是老年大鼠对庆大霉素耳毒性敏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耐药的主动外排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主动外排机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产生中的作用、特性及对策。方法 将金葡菌标准株ATCC2 5 92 3及对喹诺酮类敏感的临床株接种于含 4×最低抑菌浓度 (MIC)氧氟沙星的Muller Hinuton(MH)琼脂平板上 (含或不含 2 0 μg/ml的利血平 ) ,观察利血平对诱导耐药株出现的抑制作用 ,并测定诱导耐药株对溴乙啶、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MIC(含或不含 2 0 μg/ml的利血平 ) ,观察利血平对诱导耐药株MIC的影响 ,并使用溴乙啶与金葡菌脱氧核糖核酸结合后的荧光增强特性 ,观察其在菌体内的积聚 ,用利血平抑制试验法测定临床上耐喹诺酮类金葡菌中主动外排机制的流行性。结果 通过利血平对菌体内溴乙啶的影响 ,显示耐二代喹诺酮的金葡菌存在主动外排机制 ,利血平可降低喹诺酮类药对金葡菌 5 0 %的诱导耐药率 ,降低诱导耐药株的MIC ,减少菌体对溴乙啶的外排。结论 主动外排是金葡菌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重要机制之一 ,利血平可抑制其主动外排作用 ,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协同作用 ,为临床提供了克服金葡菌耐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株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包括最低抑菌浓度及MIC_(90)。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共12种抗生素对100株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_(50)和MIC_(90)。结果体外试验显示100株鼠疫菌中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和盐酸四环素均敏感。其中头孢曲松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鼠疫菌株的MIC_(90)≤0.125μg/ml,莫西沙星、氨苄青霉素、头孢呋辛钠、卡那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0.25μg/ml≤MIC_(90)≤4μg/ml,壮观霉素MIC_(90)≥16μg/ml。结论新疆鼠疫自然疫源地尚未发现耐药鼠疫菌株,流行株对常用抗生素敏感。主动监测耐药鼠疫菌株有助于早期发现耐药菌,为当地鼠疫的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败血症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动脉血2~5 m L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在7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共检出病原菌76株,患儿均为单一菌种感染,检出革兰阳性菌44株(57.9%)、革兰阴性菌29株(38.2%)、真菌3株(4.0%)。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63%)、屎肠球菌(11.8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21%)为主;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白杆菌(8.42%)、大肠埃希菌(13.16%)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95%)为主。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均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利奈唑胺、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妥因、链霉素、莫西沙星、替加环素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头孢替坦均敏感;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西胺卡那敏感;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敏感。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率较高,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变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并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中心感染的新生儿328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气管插管时间、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药敏、标本及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无菌采集1~3 ml血液于培养瓶中进行病原菌的培养,采用VITEK 2 COMPACT微生物全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检出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变迁情况,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Log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16年1月-2020年12月新生儿血培养3284份,检出215株病原菌,阳性率为6.17%。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的检出率5年间呈下降趋势,表皮葡萄球菌2016年检出率为27.27%,2020年为17.54%,且两种葡萄球菌均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溶血葡萄球菌2016年检出率为18.18%,2020年为15.7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5年间呈上升趋势,2016年两种病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09%和3.03%,至2020年检出率增长至15.79%和12.28%。药敏检测显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率为33.33%,显著低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耐药率70%~90%;溶血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及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2.22%~91.67%,高于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率23.40%~76.60%和溶血葡萄球菌的耐药率12.50%~81.25%。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耐药率为24.14%~75.86%,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10.34%;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大肠埃希菌,其中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及头孢他啶耐药率为20.00%~45.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医源性传播及气管插管均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新生儿血液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其中CNS和肠杆菌属检出率较高,且不同年份不同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不同,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定期对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可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早期治疗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体外进行了幽门螺杆菌 (Hp)对弗莱莫星、庆大霉素、达克普隆等药物单联及联合应用的敏感性试验 ,并对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与体内的临床疗效加以比较。方法 体外药敏试验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及试管稀释法 ,对临床常用 13种抗溃疡及抗Hp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采用对细菌敏感的弗莱莫星、庆大霉素结合质子泵抑制剂达克普隆进一步作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随机选择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 (DU)病人 2 3例 ,比较达克普隆 30mg/d、6 0mg/d共 14d与弗莱莫星 1 0 g每日 2次共 7d、庆大霉素 8万U每日 2次共 7d联合治疗后Hp根除率 ,用药 2周及停抗生素 4周DU愈合率。 结果  (1)Hp在药敏实验中对弗莱莫星、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痢特灵等高度敏感 ,对德诺或达克普隆与弗莱莫星、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后呈高度敏感。 (2 )但根据药敏实验设计的两组病人的Hp根除率仅为 6 0 9% ,DU 2周愈合率 91 3%。 (3)达克普隆 30mg/d与 6 0mg/d组DU2周愈合率分别为 90 0 % ,92 3%。结论 达克普隆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率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与人体临床疗效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选择378例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对耳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耳道分泌物标本中,371例培养出病原菌,其中细菌315例(84.91%),真菌48例(12.94%),无菌生长8例(2.16%)。363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64株(45.1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21.83%);革兰阴性菌151株(41.6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杆菌(18.33%);真菌48株(13.22%),其中黄曲霉菌最多(3.77%)。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若酮类药物、万古霉素、庆大霉素、苯唑青霉素敏感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铜绿假单胞菌与变形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变形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为主,且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因此临床治疗应根据致病菌及药敏分析结果选择适当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用2.2.15细胞研究不同修饰的左氧氟沙星(磺酸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HBsAg、HBeAg及细胞存活率为观察指标,综合评价不同修饰的左氧氟沙星体外抗HBV效果,进一步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细胞内HBV DNA、HBV RNA及细胞上清HBV DNA的拷贝数,推测药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机理。结果结果提示磺酸左氧氟沙星对HBsAg和HBeAg的ID_(50)分别为63.1μg/ml及81.3μg/ml,CD_(50)为182.0μg/ml,TI>2。磺酸左氧氟沙星对细胞内、外HBVDNA及细胞内HBV RNA均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型抑制作用(P<0.05)。结论磺酸左氧氟沙星有明显的抗HBV作用,对HBV抑制位点可能在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18.
阿洛西林治疗支扩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性 ,32岁 ;因反复咳嗽、咳脓性痰 5年而入院。曾于 2 0 0 0年 2月诊断为“两下肺支扩”予纤支镜检查取痰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以“克林霉素、头孢三嗪”等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间断应用“氧哌嗪青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2 0 0 0年 4月因上述症状加重 ,经纤支镜检查、痰培养仍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给以“来立信 (左旋氧氟沙星 )、泰能、复达欣”等治疗好转后出院。2 0 0 0年 10月 5日入住本院 ,查血常规 :WBC:14 .3× 10 9/ L ,RBC:5 .12× 10 12 / L,Hb:1.4 g/ L,PL T:2 2 1× 10 9/ L,N:0 .81,…  相似文献   

19.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患者肠道菌群状态(肠道微生态)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称取60例患者治疗前后新鲜粪便0.5g,选择肠道菌群中具代表性的4种需氧菌和6种厌氧菌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从培养出的菌落中挑选相同的菌株进行治疗前后药敏试验。结果 (1)治疗后肠道菌群中肠杆菌、葡萄球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梭菌、乳杆菌、真杆菌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治疗后肠道菌群中大肠埃希氏菌、消化链球菌、赛氏葡萄球菌、普氏梭杆菌、肺炎致病性链球菌群、产气真杆菌等对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特美丁、头孢噻肟钠等药耐药率明显增加,且存在多重耐药(P<0.05);(3)治疗后超广谱β—内酰氨酶阳性的消化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普氏梭杆菌、肺炎致病性链球菌群、赛氏葡萄球菌等较治疗前分别增加26.2%、33.3%、28.6%、35.3%、28.6%。结论 三联抗Hp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耐药菌株的增加、传播与扩散对广大人群存在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20.
氯硝柳胺悬浮剂杀螺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5,他引:5  
目的 评价 2 5 %氯硝柳胺悬浮剂 ( SCN)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室及现场浸杀和喷洒法进行 SCN杀螺试验 ,同时以 5 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 WPN)和清水做对照试验。结果 室内浸杀 :SCN2 4h L C50 为 0 .0 474m g/ L;WPN L C50 为 0 .0 947mg/ L;二者间杀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室内喷洒 :用 SCN 0 .2 5、0 .5 0、1.0 0、2 .0 0 g/ ( L· m2 )各浓度组杀螺率均高于对应的 WPN各浓度组的杀螺率。现场浸杀 :用 SCN 2 mg/ L (有效浓度 0 .5 mg/ L ) ,对投放的螺袋内钉螺和沟内泥土中筛取钉螺的杀螺率均高于 WPN 2 mg/ L (有效浓度 1.0 mg/ L )浸杀。现场喷洒也同样显示 2 g/ ( L· m2 ) SCN杀螺率高于 2 g/ ( L· m2 ) WPN的杀螺率。结论 2 mg/ L或 2 g/ ( L· m2 ) SCN浸杀或喷洒 ,其杀螺率高于 2 mg/ L或 2 g/ ( L· m2 ) WPN ;SCN是一种高效、价廉、使用方便的新剂型 ;建议在进一步扩大试验的基础上 ,进行现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