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围生期窒息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40例窒息儿 (重度窒息、轻度窒息各 2 0例 )及同期出生的正常儿 2 0例 ,分别于生后 2 4h、72h、12 0h、抽血测定总胆红素水平并分组比较。结果 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及正常组之间 2 4h总胆红素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 (F =97.872 ,P <0 .0 1) ,72h则差异无显著意义 (F =2 .0 79,P >0 .0 5 ) ,12 0h重度窒息组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 ,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F =12 7.85 2 ,P <0 .0 1) ,轻度窒息组与正常儿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窒息程度不同 ,胆红素水平变化也不同 ;应对窒息儿胆红素水平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以免发生核黄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ABO新生儿血型检测结果,探究各血型新生儿的溶血病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124例母婴血型检测对比中不匹配的黄疸患儿进行研究,实施新生儿与父母ABO血型比对、母亲不规则抗体以及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分析不同血型新生儿的溶血病发生率。导致新生儿黄疸、肝脾损害、贫血、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感染等,严重时可引发神经系统症状、胆红素脑病、心衰甚至死亡。临床上由ABO血型不一致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远远高于其他血型系统。结果 研究分析结果中,124例母婴血型检测对比中不匹配的黄疸患儿中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含69例,溶血病发病率为55.65%,在69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含27例抗球蛋白阳性者,约39.13%;含43例游离抗体阳性者;约62.32%;含66例抗体释放阳性者;约95.65%。结论 研究表明,在ABO新生儿的溶血病检测中,病症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对。不匹配的母婴血型黄疸患儿进行血清指标检测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具有较高的早期病症诊出率,进而减少病症对患儿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胆)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自1988年10月至1992年10月共收治此种病人141例,现将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至一般资料凡符合高胆标准,即流脉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ZUmol/L()12mp/dl),早产儿)256umol/L()15mg/dl)且以间接脸红素为主者均收入在内,共141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30.13%,141例中男71例,女70例,早产儿@例,剖它产41例,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25例。住院期间母婴分离,均以单纯奶方喂养,母乳性黄殖基本排除在外。因全部病例肝功无异常,血清以间胆增高为主.故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出生1周内新生儿黄疸的动态变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分析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我院产科出生的928例新生儿每日进行同一部位的皮肤测定,根据新生儿不同出生情况对超过胆红素值安全范围的及时给予口服药物或转儿科蓝光治疗。结果928例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156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5.74%,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从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鲁中南地区汉族人群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ABO血型抗原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及血型血清学方法 ,选择鲁中南地区汉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 5 8例 ,进行ABO血型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调查。结果 通过测算分析 ,取得以下主要数据 :( 1 )血型表现型频率顺序B >A >O >AB ,基因频率r>q>p。 ( 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相对危险率 :B型为 1 3 2 1 7,A型为 1 1 5 61 ,O型为 0 745 7,AB型为 0 3 41 2。结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ABO血型分布与鲁中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的抗原分布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具备单一A ,B抗原者 ,而不具备单一A ,B抗原者则为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新 《西南军医》2006,8(5):77-8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急诊之一,如任其发展可致胆红素脑病,易致新生儿死亡,即使未发生胆红素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智力,听力,肝脏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亦有损害,故对高胆红素的新生儿,采取积极的消黄退胆措施,是儿科医务工作者当务之急。如何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祖国医学早就用菌陈蒿汤治疗黄疸病,现代的茵栀黄注射液静滴,消炎利胆片等降黄胆,且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代医学根据胆红素的代谢特点,而给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输入白蛋白、血浆,在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下,使间接的胆红素变成直接的胆红素,而从胆道及肾脏随类便及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胆红素。  相似文献   

8.
妈咪爱联合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妈咪爱联合思密达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价值,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及思密达,疗效显著。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情况及探讨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48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资料。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占同期新生儿的40.5%,引起本组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中,围产期因素占37.4%,感染占21.6%,母乳性黄疸占18.5%,新生儿溶血占6.2%。其中发病日龄在7天以内占69%。435例治愈,49例好转。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对所有新生儿特别是7天内新生儿应进行每天至少1次的临床评估。对所有24小时内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应进行经皮测胆红素及血清总胆红素的监测。对耶些在血总胆红素达到高峰水平前离院的新生儿应随访。对于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早产儿低于正常值但有高危因素,健康足月儿总胆红素〉256μmol/L,无高危因素,都应积极治疗以降低高胆红素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黄疸仪在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皮黄疸仪检测856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同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经皮黄疸仪黄疸指数>6、>12.9、>1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02μmol/L、>220.6μmol/L、>255μmol/L分别作为各自诊断出生24 h内、出生24 h后足月儿、出生24 h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标准。以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作为金标准,采用Yerushalmy四格表评价模式,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经皮黄疸仪诊断出生24 h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敏感度(55.56%)欠佳,但诊断出生24h后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敏感度(95.73%)及特异度(90.11%)均好,诊断出生24h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敏感度(94.12%)好,特异度(85.23%)尚可。结论经皮黄疸仪用于出生24 h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筛查时漏诊率低,可根据其检测结果及早采取退黄治疗,但对于出生24 h内具有高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狼疮肾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212例次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资料.结果:发生狼疮肾衰竭25例,发生率为11.8%;其中男5例,女20例,年龄18~52岁,平均31岁;从发病至肾衰竭发生的时间为4~126个月,平均46个月;有明确诱因18例:包括不规则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1例,肺部感染6例,药物诱发1例;另有7例原因不明;有合并症的15例,包括心肺功能不全6例,消化道出血3例,肝酶增高3例,狼疮脑病2例,狼疮性肝炎1例.经给予DNA免疫吸附、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等血液净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环磷酰胺冲击或加用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治疗,25例均病情好转出院,15例脱离透析.结论:狼疮肾衰竭的发生多与狼疮活动、不正规治疗、感染等有关,常病情危重,合并症多,合并心肺功能不全多见.对狼疮肾衰竭,应根据病情及早使用血液净化,合理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等冲击治疗,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引发肺不张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科2002年8月-2007年7月治疗的25例食管癌术后肺不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肺不张多发生在术后3~11天,术后肺不张的发生与吻合口的部位、有无胃潴留、既往有无吸烟史等有关联。结论多闪素导致食管癌术后肺不张,采取化痰,扩张支气管等药物,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等检查及镜下治疗,可以治愈术后肺不张。  相似文献   

13.
罗自勉  楼方定 《武警医学》1999,10(7):383-385
目的提高对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1987年~1998年收治的32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25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生化、病理、治疗和预后分析。结果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鼻腔检查表现为肿物堵塞、粘膜溃疡和隆起不平,易累及上颌窦和颈部淋巴结。X线平片显示上颌窦密度增高、粘膜肥厚,CT显示鼻窦软组织密度影、粘膜肥厚和骨质破坏,大部分病例血沉、乳酸脱氢酶、血清铜/锌比值升高,确诊依靠病理活检。单纯化疗、放疗易复发,化疗联合放疗效果较好。结论重视鼻腔鼻窦病变和颈淋巴结活检,注意取材,可提高早期诊断率。X线平片和CT检查相结合,有利于诊断和临床分期。血沉、乳酸脱氢酶、血清铜/锌比值可作为预示病变进展和观察疗效的指标。治疗以CHOP方案化疗联合局部放疗为宜,APBSCT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心肌炎是由感染、化学或物理因素通过直接损害、毒素或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炎症。临床上所见的心肌炎绝大多数是由各种感染引起。病毒所致心肌炎有日趋增多的趋势,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但近年来成人也不少见。本文就近2年所见到的2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异物25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眼内异物25例(25眼)。结果:23眼异物取出,占92%,2眼因嵌于球壁无法取出,占8%。随访1~3年。术后矫正视力无光感,3眼(12%);光感至手动,7眼(28%);数指~0.1,8眼(32%);0.1~0.5,6眼(24%);0.5以上,1眼(4%)。术后矫正视力提高17眼(68%),无变化6眼(24%),下降2眼(8%)。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眼内异物,争取患者视功能的有效方式,能有效的处理视网膜玻璃体病变,减少伤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诊断:附25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提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分析25例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及CT表现,并从组织胚胎学角度加以解释。结果: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诊断要点为:(1)半球间裂异常靠近第三脑室前部(正常儿童半球间裂长度与第三脑室前部至半球间裂近端距离之比为0.34~3.14,当此值大于4时,则具有意义);(2)侧脑室前角平直、分离;(3)室间孔分离;(4)侧脑室体部平行或侧脑室体部脉络丛间夹角小于45°;(5)第三脑室扩大、上移;(6)枕角扩大。其中最重要的征象是第一条。结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咳嗽变异性哮喘(CAV),又称过敏性咳嗽,表现为反复或持续性咳嗽,近几年我科收治2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10个月到3岁10例,~6岁9例,~9岁6例,病程均为大于1个月,其中5例有过敏史,7例有家族哮喘史,11例有吸烟史,秋冬发病12例,冬春季9例,春季4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指标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5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结果:本组中1例死亡、1例出现脑梗塞后遗症,其余均完全康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的出现率最高,分别为88%和80%。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治中要重视氧饱和度及动脉氧分压监测,注意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可早期诊断,纠正低氧血症为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5 patients with left coronaroventricular microfistulae, investigated in the same vascular radiologic exploration unit, and data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se lesions in greater detail. Their frequency appears to have been underestimated since they represented 1.33% of coronarographies performed in adults in this series. Distribution into two groups as a function of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ignificant coronary lesions, vascular disease or myocardial insufficiency showed that the group with isolated microfistulae was composed solely of women of about 50 years of age (16 cases). These patients presented typical angina with a simple course (absence of infarction), but a sometimes severe disability due to the symptomatology.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could result from a "coronary steal" phenomenon but other hypotheses have been evoked. Their congenital origin is widely accepted but their relation to atherosclerosis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cause, consequence or fortuitous association). They present specific images on routine coronarography. Treatment is symptomatic but surgical in exceptional cases with refractory, very disabling angina. Finally, detection of left coronaroventricular microfistulae should, when combined with metabolic studies, allow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angina with angiographically normal coronary arteries".  相似文献   

20.
Renal radionuclide studies have progressed from the probe to the gamma camera and sophisticated hard- and software, yet the principles remain the same. Many of the problem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solutions proposed 25 years ago, but these solutions are still not applied in practice. This survey charts the evolution of renography during this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