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佩芳  蔡辉 《光明中医》2009,24(2):369-370
本文主要从中医的辨证施治、外治及针灸方面论述了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四川中医》2007,25(2):29-31
类风湿关节炎之病程呈活动与缓解交替,控制其活动期是治疗的关键,临床应坚持辨证论治,结合辨病及现代药理研究,多种治法综合治疗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采用SPSS(13.0),选择活动期RA患者126例,研究中医证候与病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实验室指标及晨僵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X线征象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RA患者证候分布比例差异较大,不同证候在病程、双手X线分期上存在差异。活动期RA中医证候在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邪从热化"趋势是活动期RA病机的主要标本特征。反映出随着RA疾病不断进展,其病机变化存在着一个由实至虚实夹杂,再到虚的动态演变规律。关节疼痛数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ESR等实验室指标并不能反映活动期RA中医证候分布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梁氏抗风湿类风湿冲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50例)服用梁氏抗风湿类风湿冲剂,对照组(30例)服用尪痹冲剂。服药60天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症状体征(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指数和晨僵、15m步行时间)的积分、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梁氏抗风湿类风湿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阐释了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发病因素、病理机制,认为阴虚血热是其主要内因,湿热毒瘀是其重要病理机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中医方案治疗组(观察组,n=50)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疼痛程度、双手握力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好转,但观察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RP、ESR、RF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均有好转,但观察组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采用中西医方案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消除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现代医家运用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归纳性回顾,探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药物,以期提高中医药方药理论与医疗实践的水平.方法:选取近30 a医学期刊发表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对用药的功效、归经、性味等特征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376首复方中,单味药205味,其中前50味药累积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81.2%,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药物.从功效分类看,祛风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药物;从药物归经看,肝、脾、肾经药居前3位,药味以辛、苦、甘为主,药性以温性药使用最多.结论:以祛风湿药为主,辅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是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配伍规律,通过统计得到的高频代表药物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秦理  杨孝兵  刘丽敏  龙小琴  邵丰 《新中医》2021,53(11):88-9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辅助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为熏蒸组与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西药艾拉莫德治疗,熏蒸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辅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熏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熏蒸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后风湿实验室指标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熏蒸组血清RF、CRP、ES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熏蒸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采用中药熏蒸辅助艾拉莫德治疗,与单用艾拉莫德比较,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改善实验室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9.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功能变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肺功能降低组和肺功能正常组,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指标、健康指数(HAQ)积分、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及调节T细胞(Treg)的变化;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活动期RA患者肺功能。结果 60例活动期RA患者中,肺功能降低42例(70%),肺功能正常者18例(30%)。与肺功能正常组比较,肺功能降低组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5),其小气道阻塞差异率为60%以上,通气功能差异率为20%~30%;关节肿胀积分、15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倦怠乏力及X线分期显著升高(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分析得知,活动期RA患者肺功能参数与关节疼痛得分、关节压痛得分、双手握力、白细胞、红细胞、CD4+Treg、CD25+Treg、CD4+CD25+Treg、CD4+CD25+CD127-Treg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关节肿胀得分、晨僵时间、15m步行时间、食少腹胀、症状总积分、IgM、IgA、补体C3、类风湿因子、X线分期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活动期RA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肺功能改变,肺功能变化以小气道阻塞、通气功能减退为主,并且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呈高度相关性,所以定期动态观察RA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对早期肺功能损害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梁氏抗风湿类风湿冲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方法依据诊断标准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梁氏抗风湿类风湿冲剂,对照组服 痹冲剂,60d为1个疗程。60d后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实验室理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80.0%,总有效率为 9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在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指数和晨僵、15米步行时间的积分方面,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A(IgA)等实验室理化指标以及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或 P < 0.01),也优于对照组(P < 0.05或 P < 0.01)。结论 梁氏抗风湿类风湿冲剂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较为有效和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建立中药特征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应的数学模型,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30年公开发表临床疗效良好的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复方376首,对复方中出现的205味药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0味药的功效、归经、药性、药味进行统计,并用多元判别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袪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比较活跃,其使用率为33.33%和25.71%,归膀胱经的使用率为2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和归膀胱经的药均是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应的重要因素(回归系数>0,且P<0.01)。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0.0%。结论:中药特征与其治疗类湿性关节炎效应存在一定的规律,高频药是其所在功效、归经的代表用药,为临床医生选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结果与中医关于RA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至今尚未研制出特效药物,且副作用严重,是国际公认的重大难治性疾病。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有独到治疗作用,文章总结了治疗该病常用内服中药的功效及药理作用,以期能够对临床方剂配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数据挖掘。结果:共筛选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章216篇,方剂277首,对其进行分析,方剂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味中药分别是当归、桂枝、白芍,主要的关联规则为蠲痹汤加减,挖掘出核心组合16个,新处方8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温经散寒通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病之一,以滑膜组织增生、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与功能障碍和寿命缩短显著相关。药物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干预手段,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存在副作用大、起效缓慢和疗效差等缺点,生物制剂治疗又存在价格昂贵的缺点。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历史悠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势,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信号通路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和进展,是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相关药理研究的主要靶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中药有效成分对类风湿关节炎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开展了大量研究。这些信号通路包括Wnt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细胞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细胞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通路等。通过综述近年研究的成果,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现状,提出RA中医诊治的思路:从中医病因病机的特点以及辨治与结合现代检查,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研究成果来发挥中医药整体治疗的优势,提出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血管新生与中医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对1988年至2011年发表的200余篇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从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管新生与滑膜炎症的关系、滑膜血管新生的调控和研究模型以及中医药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进展等方面归纳总结.RA滑膜血管新生是一个由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介质调控的复杂过程,机制尚不清楚,但血管新生由滑膜炎症所介导,二者相互交织、协同作用是重要原因;RA研究学者常将血管生成的体内外模型应用于滑膜血管新生的发生机制及药物的干预影响方面的研究,近年有学者将RA滑膜移植入整体动物体内以建立可供动态观察滑膜血管新生过程的模型,如非侵蚀性的RA滑膜血管皮瓣窗和SCID-HuRAg嵌合体模型等;中医将RA归属于“痹证”和“络病”范畴,有学者认为RA络病的实质是滑膜血管增生,实验研究也显示具祛风胜湿、活血化瘀、虫类搜风等“通络开痹“功效的中药和复方有较好的抗RA和滑膜血管新生作用.滑膜血管新生在RA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但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治疗策略.中医药在干预RA滑膜血管新生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并显示良好的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是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血不足、脏腑亏虚为本,以外邪侵袭、痰湿壅滞为标。中医药治疗以辨证论治、单方治疗、分期治疗和针灸治疗为主。未来发展应立足于中医理论系统基础研究,制定统一诊断、辨证分型、疗效等标准;注重综合治疗方法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饮食调节、功能锻炼、外治法等联合运用);本病致残率较高,发作时疼痛剧烈,许多患者易出现焦虑症状,应给予信心,必要时还应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使其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并嘱其注意关节的功能锻炼及劳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阻止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主要变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筛选具有阻止RA骨侵蚀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中医药治疗RA有较好临床疗效。对近年中医药阻止RA骨侵蚀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概况。方法:总结、归纳、分析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文献。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应用中医药治疗痹证历史悠久,在防治及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病变进展上有很大优势,又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温经通络法外治类风湿关节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法外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用温经通络中药治疗3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疼痛、肿胀、压痛、晨僵、握力变化,以了解中药外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疼痛评价、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积分均下降,握力提高。总体疗效评价:临床缓解率8.57%,显效率11.43%,有效率71.43%,无效率8.57%,总有效率为91.43%。结论:温经通络中药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外治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