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35例汾阳县人民医院(032200)张榬洪我院于1984年10月~1990年12月共收治细菌性肝脏肿35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愈34例,1例置管失败改做手术引流。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5例细菌性肝脓肿中男性3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的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8月-2008年9月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肝穿刺治疗26例较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肝穿刺单管置管引流,15例肝穿刺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结果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例大肠埃希杆菌感染,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者平均住院9.3d,单管置管引流者平均住院13.2d。结论经皮肝穿刺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张军  崔刚 《农垦医学》2005,27(4):257-258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系统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5年~2004年收治21例肝包虫破入胆道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法、术后引流方式、拨管顺序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手术治疗。其中20例行肝包虫残腔引流加胆总管T型管引流,1例仅做胆总管T型管引流,21例均痊愈。结论:肝包虫破入胆道,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肝包虫残腔引流和胆总管T型管引流通畅对肝包虫残腔早日闭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设CTD-肝脓肿闭式引流装置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CTD-肝脓肿闭式引流装置,对368例肝脓肿病人术后引流。结果 368例病人引流7~12天,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结论 该装置引流可迅速降低肝脏压力,减轻和改善病人中毒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肝脓肿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琦  戎兰 《上海医学》1996,19(12):719-721
细菌性肝脓肿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上海海员医院内科杨琦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内科戎兰,陆玮临床上细菌性肝脓肿,并非罕见。早期以应用抗生素和手术引流治疗为主。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采用超声或CT引导下,作肝脓肿的穿刺或引流并结合抗生素治疗,认为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经皮肝穿及经皮肝穿胆道引流诊治梗阻性黄疸体会秦杰,王志刚(包头医学院一附院外科,包头014010)本文总结了17便梗阻性黄疸做经皮肝穿(PTC)检查成功25次,做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4例。通过PTC及PTCD可以显示胆道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  相似文献   

7.
肝脓肿在早年死亡率较高 ,随着医学的进步 ,近年来诊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死亡率已下降至11 %~12 % ,但多发性肝脓肿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其死亡率仍高达20 %~100 % [1]。近两年来我院外科共收治10例肝脓肿 ,其中5例行脓肿引流 (包括剖腹切排和穿刺引流 )、静脉输注抗生素疗法 ,效果良好 ;但另5例引流失败 (脓肿未完全液化 )或无法作引流(多发性肝脓肿 ) ,单纯静脉使用抗生素效果较差。我们采用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输注抗生素加全身支持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3例 ,女2例…  相似文献   

8.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峰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2):1328-1328,1332
报告肝部分节除术治疗46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6例,膈下积液、感染5例,胆漏2例,肝功能衰竭2例,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认为作包括狭窄在内的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术中尽量避免污染、合理处理肝断面、充分3腹腔引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明确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的适应证。方法 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PTCDHA)治疗肝脓肿87例,单发脓肿69例(79.3%),2个以上多发脓肿18例(20.7%),脓肿部闰,肝右叶54例(62.1%),肝左叶21例(24.1%),左右肝叶12例(13.8%),结果 表明PTCDHA既能起到有效引流脓液,促进脓腔愈合的作用,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98.8%),结论 PTCDHA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4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44例,在B超定位下采用局部脓肿穿刺引流、灌注抗生素和全身以头孢类+氨基甙类+甲硝唑药物联合治疗,辅以必要的支持疗法及保肝治疗。结果穿刺引流35例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9例全部治愈。住院11~28天,平均18天。随访39例,1年无复发。肝脓肿直径3~5cm、位置表浅,首选经皮肝穿刺引流;脓腔大、位置深,宜选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作者认为此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痛苦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术后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及与手术方式/支架规格的关系,改进TIPS手术。方法对我科1999~2006年间225例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肝功、血氨,及手术中使用支架规格,穿刺门静脉情况,曲张静脉栓塞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TIPS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急诊出血停止,腹水逐渐消退。穿刺门脉左支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穿刺门脉右支。使用8mm支架肝性脑病发生率亦明显低于使用10mm支架。结论选择门静脉左支作为门腔静脉分流道,植入8mm内径血管支架,可以显著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并保护肝功能,而对分流道远期开通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非寄生虫性肝囊肿B超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肝囊肿病人均在B超引导下行一次经皮肝囊肿穿刺注射治疗,抽出大部分囊液后,重复注射无水乙醇。结果:24例单发囊肿患者1次穿刺肝囊肿抽出囊液,注射无水乙醇后1年内囊肿消失者20例,1年后闭合3例,复查3年未闭合1例,但囊肿明显缩小。2例多发囊肿经一次穿刺肝囊肿抽液,注射无水乙醇后1年内穿刺囊肿消失,其它囊肿无明显变化。结论:非寄生虫性肝囊肿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对合适的病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肝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附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肝脾损伤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手法。方法 分析1988年1月 ̄1998年10月收治肝脾损伤患儿44例。结果 肝脏损伤20例,腹腔穿刺阳性率92.9%,肝包膜下血肿12例(60.0%),肝破裂,实质内血肿8例(40.0%),平均输血量在20ml/kg以下。  相似文献   

14.
CT导引下肝囊性病变穿刺抽吸引流和硬化治疗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定位下经皮肝囊性病变穿刺抽吸引流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疗效及其病理基础. 方法: 在CT导向下对57例共80个肝囊性病变进行穿刺抽吸或引流,根据囊肿性质进行相应的硬化治疗,并随访全部病例. 结果: 治疗后囊肿大小均有变化,囊肿较治疗前缩小1/3者6例,囊肿较治疗前缩小1/3~2/3者24例,囊肿消失者27例. 有效率100%,随访0.5~4 a未发现有复发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抽吸引流和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囊性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肝脓肿治疗吸收后的特征性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细菌性肝脓肿治疗吸收后纤维化期的特征性MRI表现.方法 本组资料包括经影像及临床确诊为肝脓肿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0~80岁.予患者抗感染结合介入抽吸/穿刺引流治疗后,门诊定期影像学复查.结果肝脓肿初期MRI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经治疗后肝脓肿T2信号逐渐降低.治疗3~7个月后MRI表现为: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轻度不规则条状强化.结论脓肿吸收后呈T1WI明显低信号T2WI等信号,为肝脓肿纤维化期的特征性MRI表现.  相似文献   

16.
Dbjective To assess a new interven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second hepatic hilum by means of puncturing and stenting the liver tissue between the intrahepatic vena cava and a hepatic vein for the treatment of Budd-Chiari syndrome(BCS).Methods Two patients with BCS,in which no second hepatic hilum structure was found in transhepatic venography,underwent an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of canalizing and stenting the parenchyma tract between the intrahepatic vena cava and a hepatic vein.The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in the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and right jugular vein,respectively.A metallic stent with a 10mm diameter was implanted to maintain tract patency.Results The free hepatic vein pressure(FHVP)of both patients decreased from 37 mm Hg to 50 mm Hg and from 28 mm Hg to 4 mm Hg,respectively,after the procedure.The complication of hemorrhage due to puncture was observed in one patient.Both patients maintained hepatic improvements in 3-year followup.Both clinical conditions and laboratry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procedure.Furthermore,the stented canals(the reestablished second hepatic hilum)maintained patent with normal FHVP,which was confirmed by control venography.Conclusion The new technique provides a simple,safe,effective,and relatively inexpensive treatment of Budd-Chiari syndrome.Long-lasting effectiveness is expect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8例患者的119个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手术或穿刺活检)或增强CT(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增强MRI(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9个常规超声检查不能明确性质的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中,确定87个占位性病变,其中39个病灶CEUS考虑恶性病变,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或CECT、CEMRI等确诊恶性病灶36个,临床最终诊断恶性病灶37个;CEUS诊断48个良性病灶,误诊1例,临床最终诊断良性病灶50个;CEUS排除肝内占位性病变32个,其中非均匀性脂肪肝19个,再生结节13个.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92.2%、97.0%、0.892、97.9%、90.2%.结论 超声造影可有效地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脓肿的介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脓肿经皮穿刺介入引流的临床应用及术后拔管的时间窗。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1月.2007年11月62例肝脓肿住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介入组,32例)和外科治疗组(外科组,30例)介入组在DSA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抽吸脓液、冲洗脓腔,并留置肝外引流管作持续冲洗及引流;外科组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并留置引流管。结果:介入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1.29±1.64)d、留管时间(8.08±1.29)d、并发症0例,与外科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退热时间及有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脓肿的介入治疗对肝组织的损伤较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后拔除外引流管的时间窗以选择在无发热后3d为宜。  相似文献   

19.
李忻  刘玲  李加新 《海南医学》2009,20(10):16-18
目的探讨由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及层粘连蛋白(LN)组成的肝纤四项与由血小板计数(PT)、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前白蛋白(PA)组成的PAPP指数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处于不同炎症进展期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60例肝穿刺患者)的标本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标本,检测血清中的HA、PⅢNP、C-Ⅳ、LN、ALT、PA、PT、PLT。结果肝纤四项与PAPP指数在肝炎各组及肝纤维化组不同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四项及PAPP指数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和对抗纤维化的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肝脓肿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CT表现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穿刺细菌培养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21例24个病灶的影像学表现.21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6.2岁.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15例加倒延迟扫描.3名高年资医师使用统一标准对24个病灶CT征象进行评阅.结果 24个病灶中18个(75%)位于肝右叶.病灶直径为1.4~9.3cm,平均4.5 cm.19个(79.2%)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22个(91.7%)病灶边缘光整、清楚.平扫均为低密度,CT值小于20 Hu.增强CT 22个(91.7%)脓肿壁可见环形强化,13个(54.2%)显示单或双环特征,18个(75%)病灶内呈蜂窝或网格状、纤条状强化,18个(75%)病灶周围或上、下层面显示区域性强化.“气液面“征显示率低,仅2个(8.3%).结论 肝脓肿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多样,若注意发现和抓住影像学特征,密切结合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