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汇总《伤寒杂病论》表里同病的辨治条文,通过分析其症状、药物与表里先后治则的对应关系,总结出仲景表里同病治分三焦的辨治特色,即仲景表里先后治则的确立是以脏腑为指归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表里同治、表里分治、表里独治、表里和治的不同方面 ,对《伤寒论》表里辨治法进行了探析 ,以期提高对表里病的辨治能力。  相似文献   

3.
临证辨治单纯表证和里证,由于病情单一,表证辨其中风伤寒温病,里证辨其虚实寒热,运用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等,相形而论,尚易应对。但病人禀赋阴阳不等,体质强弱不同,感邪轻重不一,每有表里同病、虚实兼夹者,病情相对复杂,施治起来有时难免使人有瞻前顾后,顾此失彼之感。张仲景《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以辨治外感疾病,其中不乏对杂病的辨治,表里同病的治疗亦属不少,示人以规矩准绳,所出诸方,内蕴治病妙法良意,使人临证有所仿效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水肿为重症医学科常见病,具有多样性、难治性及反复性等特点.孔立教授认为,危重症水肿患者病情复杂,其病因、病位、病机往往具有寒热错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的特点,治疗时从三焦入手,以表里同治、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为原则辨治施治.木防己汤出自《金匮要略》,其所针对的具体证候为少阳表里相兼,风寒湿热之邪痹阻少阳之表,寒饮郁热于少...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对解表攻里的认识非常全面深刻,解表攻里有一定的治疗原则但也有其规律性和灵活性,一般情况下有表证先解表,里急者先治里,表里同重则表里双解。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表证长期未解,此时要先解表,表解而内自和,若兼有其他杂症,需再辨其内证,依次治疗。对于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可以分为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但是先后并不能根据表证里证的多少而决定先解表还是攻里,关键在于抓住病机,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可以结合对疾病的病位病势分析,以病机作为主要依据,准确把握疾病的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表里变化,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此强调在治疗表里内外同病时,应查其内外之本末,辨其病势之盛衰,以定先后之治。仲景将这种“内外调治”的治疗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外感热病治疗中,分别制定了先表后里、先里后表及表里同治的治法,千百年来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成为治疗外感病必须遵循的方法,现试析如下。1 先表后里 先表后里是指表里同病,先解其表,表解后再治其里的治疗方法。先表后里法又分表证兼里实和表证兼里虚两类。表…  相似文献   

7.
跟随曹济民老师临证时,得其教益甚多。现将曹老师平时所谈儿科的一些治法,择要介绍于下,以飧同道。一、外感高热,分别表里辨治高热是小儿常见的一个症状,见于各类疾病,而以外感温热病最为常见。高热可使病情发展,如热盛生风,热盛生痰。虽然病种较多,病情较为复杂,但吾师根据临床体会,认为要掌握以下三点: (一)表里同病:由于小儿有发病容  相似文献   

8.
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景岳全书》中有关头痛等章节及医案进行研读分析,归纳总结张景岳辨治头痛的特色,分析其治病的基本理念及对后世的指导意义.其辨治头痛首辨病程久暂,次辨表里虚实,后别外感内伤,从外感、火邪、阴虚、阳虚、痰厥等进行论治,体现了其治外感多投疏散、治火邪多投清补、治内伤多益精血、滋阴液多固其本、辨虚...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六经各有表里寒热变化,又各有不同所主的观点出发,系统分析和归纳了《伤寒论》中所涉及的各种寒热夹杂证的辨治内容,界定了它们的六经归属与病机特点,进一步提升了六经理论对杂病辨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名医余奉仙医术精湛,尤擅长治疗瘟疫,于险症、重症活人无数。总结其治疗瘟疫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辨病位首分表里上下,辨病性区别阴阳虚实、寒热气血,治疫重在因势利导、驱邪解毒,方药选取权衡古今、自出心裁。  相似文献   

11.
肺系病证主病脏腑相同,主症相似,而肺系病种又多由主症设立,使肺系病证辨治思路方法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即阐述了《金匮要略》辨肺系病证的思路,认为其宗旨是以病为纲,以病御证。辨证则以辨表里寒热虚实,病变所涉之脏腑为脉络。  相似文献   

12.
中医病机具有同一性与差异性、复杂性与客观性、隐匿性与预知性、专一性与顺序性的特点。临床中辨识病机方法是别阴阳于疑似间,求寒热之所以殊,责虚实之所以异,辨表里于隐约中,必先五胜辨制化,审其所属司其治。这样才能正确、准确把握病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伤寒杂病论》及相关研究医籍为蓝本,对《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头痛证治条文进行梳理,涉及表证头痛、半表半里证头痛、里证头痛、表里同病头痛。治用解表、清、泻、温里之法,表里同病者,分清主次,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4.
表证论治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云松  史波  肖相如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20-1021
从表证的概念、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法五个方面系统阐述表证的相关问题。笔者认为表证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病因不同,病机则一,治疗原则当分表里,临证辨治遵循三因治宜,辨治方法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5.
辨合病合者同也,会也,二病三病相混同,谓之合病。盖其初感邪,表里同时受病,故设此目,以为治法之标准也。张介宾曰:今时之病,皆合病并病耳,合并二者治法之紧关,不可不明核,若内外并治,则不止难愈,百坏变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将标本缓急治则应用到外感病表里同病、痼卒同病的治疗中,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结合<内经>理论从"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三个方面,对其应用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六经病证不是各自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某一脏腑及经脉的病证,往往涉及另一脏腑经脉,使临床上出现复杂证候,都可称为表里同病。表里是分析病位浅深的纲领。发表攻(温)里为表里病证的二大治则,在表里同病时,当辨别表里的先后缓急以及正气的强弱而决定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的不同治则。一、先表后里治则表里同病而表急于里,应先解其表,而后治其里。如“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  相似文献   

18.
李文龙 《河南中医》2011,31(10):1088-1089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系统阐述了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的辨治规律。真寒假热之证,当辨明疾病本质,治宜破阴回阳,宣通内外上下;内外寒热并见之证,当分清表里虚实,治宜外散表寒,内清里热;上下寒热错杂之证,当分清病位病性,治宜寒温同施,上下兼顾;寒热互结中焦之证,当明辨痞满虚实,治宜寒热并用,通上下交阴阳。  相似文献   

19.
王云凯  刘月林 《河北中医》1984,(2):64-64,F0003
表里同病在什么情况下要先里后表?新旧同病为什么要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应当怎样正确运用这些原则?  相似文献   

20.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之一,体现了中医辨病、辨证的特色。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用于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临床上遵其意、守其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列举升降散治疗肺炎、口角白斑、三叉神经痛的病案,阐述升降散加味在异病同治中的作用,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