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烈  杨宗麟 《上海医药》2011,32(10):472-474
近10多年来,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已能精确区分且定量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由此发现维生素D3的营养能力优于维生素D2.本文介绍用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理由及定量测定25(OH)D2和25(OH)D3方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3是一些抗佝偻病物质的总称,其活性代谢物主要包括25-羟维生素D3(25-(OH)D3)、24,25-二羟维生素D3(24,25-(OH)2D3)和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其中生物活性最强的代谢物是1,25-(OH)2D3.1,25-(OH)2D3是维生素D经肝、肾代谢后的活性形式,它不仅参与内分泌系统对骨和无机盐的代谢调节,还参与调节许多细胞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秀珍  杨春 《医药导报》1997,16(2):76-77
介绍胆维丁、25-羟基维生素D_3、1α-羟基维生素D_3,l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钙泊三醇,他卡三醇、OCT、EB_(1089)、KH_(1060)和RO_(-23-7553)等维生素D类新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3是一些抗佝偻病物质的总称 ,其活性代谢物主要包括 2 5 羟维生素D3(2 5 (OH)D3)、2 4 ,2 5 二羟维生素D3(2 4 ,2 5 (OH) 2 D3)和 1,2 5 二羟维生素D3(1,2 5 (OH) 2 D3) ,其中生物活性最强的代谢物是 1,2 5 (OH) 2 D3。 1,2 5 (OH) 2 D3是维生素D经肝、肾代谢后的活性形式 ,它不仅参与内分泌系统对骨和无机盐的代谢调节 ,还参与调节许多细胞的代谢过程。本文对 1,2 5 (OH) 2 D3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1,2 5 (OH) 2 D3的生物作用1,2 5 (OH) 2 D3的生物活性是通过其受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维生素D3 和葡萄糖酸钙对佝偻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把佝偻病患儿分为非药物治疗对照组 (Ⅰ )、维生素D3治疗组 (Ⅱ )和维生素D3 加葡萄糖酸钙治疗组 (Ⅲ )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钙 (Ca)、磷 (P)、镁 (Mg)、碱性磷酸酶 (TALP)。结果 :佝偻病患儿Ⅱ、Ⅲ组治疗后 ,血Ca、P、Mg有所提高 ,TALP明显降低 ,并以Ⅲ组为明显 ,Ⅰ、Ⅱ、Ⅲ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 :维生素D3 葡萄糖酸钙对佝偻病都有较好治疗作用 ,两药联合使用 ,效果更好。维生素D3 和葡萄糖酸钙在防治佝偻病方面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制剂的药理机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二元 《中南药学》2003,1(2):98-102
维生素D是一类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类固醇类化合物。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提出了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vitamin D endocrine system)的概念。在这个系统中,肾脏是生成活性维生素D-1α,25-(OH)2D3的内分泌组织。肝脏将维生素D原转化为25-(OH)D3,再在肾脏转化为1α,25-(OH)2D3和24R,25-(OH)2D3以及34种其他维生素D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与研究肌注维生素D_3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74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维生素D_3组)37例和观察组(肌注维生素D_3组)3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Ca~(2+)及25-(OH)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肌注维生素D_3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中的疗效较好,在本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12月26日起,原罗氏三维(上海)维生素有限公司和罗氏新亚(上海)维生素有限公司归并罗氏泰山(上海)维生素有限公司,并启用罗氏(上海)维生素有限公司作为新公司的名称正式投入运作。合并后的新公司将管理上述的3家维生素企业,并分为星火、龚路两个厂区。此举将协同加强罗氏对其在中国维生素合资企业的管理及成本控制,积极地推动中国地区的销售和业务拓展。自2002年3月1日起,所有与外界进行公司的业务往来和交流将以罗氏(上海)维生素有限公司的名义进行,而不能再以罗氏三维、新亚和泰山的名义开展。至此,罗氏在华共投资了3家独资企业和3…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D主要包括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来源是紫外线照射皮肤,由皮肤基底层的7-脱氢胆骨化醇转化为胆骨化醇,也可以通过食物获取一部分。其生化作用通过肝脏和肾脏羟化形成活性代谢产物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实现。  相似文献   

10.
浙江3市儿童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浙江3市儿童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水平。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浓度。结果:274份血样维生素E、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9.02±2.36)、(0.53±0.10)、(0.23±0.16)μg·mL-1;25-羟基维生素D3和维生素D3检出率分别为75.55%、51.10%,检出浓度分别为(18.51±7.64)、(20.83±10.67)ng·mL-1。5种脂溶性维生素水平没有性别差异(P>0.05),但地区间差异明显(P<0.01或P<0.05)。结论:浙江3市儿童血清中维生素E、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营养状况比较理想,但25-羟基维生素D3与维生素D3偏低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周芳 《现代临床医学》2014,40(4):293-294
目的:了解株洲地区孕妇维生素D水平,为临床预防缺乏维生素所致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株洲市区行产检的孕妇,记录其基本情况,采用抽取孕母静脉血检测25-(OH)D3含量,调查孕母在孕中后期的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情况。结果:孕妇补充维生素D后1个月复查,补充维生素D孕妇血25-(OH)D3水平显著高于未补充维生素D孕妇(P<0.05)。结论:株洲地区孕妇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孕期常规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血25-(OH)D3水平,从而预防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一系列影响后代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维生素D对严重烧伤患者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35例严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纯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n=18)与对照组(n=17)。采用双盲实施干预,试验组采用连续3个月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D3 2000 IU,对照组采用连续3个月每日口服安慰剂。比较两组总维生素D含量、瘢痕超声厚度和温哥华瘢痕评分变化。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总维生素D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35例烧伤患者总维生素D含量为(14.49±0.73)ng/ml,低于正常标准水平(P 0.001),总维生素D缺乏率为91.43%。多元回归显示总维生素D含量与烧伤面积显著相关,烧伤面积越大,总维生素D含量越低(P 0.05)。3个月后试验组总维生素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维生素D缺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瘢痕超声厚度和温哥华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烧伤康复患者总维生素D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大剂量口服维生素D能安全改善维生素D缺失,对瘢痕影响还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K_3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临床和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肌肉注射维生素K_3和口服维生素K_4治疗功能性痛经各31例。维生素K_3组中显效者17例;维生素K_4组中显效者4例,两者差别显著(p<0.001)。实验证实维生素K_3有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离体家兔子宫肌收缩作用,和拮抗15-甲基前列腺素F_(2a)引起的离体大鼠子宫肌收缩频率的作用。维生素K_3毒性低,一般无副作用,故可作为功能性痛经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_2(1)和维生素D_3(2),是调节人体钙吸收和骨骼形成的重要激素前体(prohormone),已成为临床上治疗佝偻病、软骨病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主要药物。近年来在维生素D代谢物研究方面证明:维生素D在人体内需经过转化成活性代谢物后,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生物活性。已发现的活性代谢物有25-羟基维生素D_3(3);1(S),25-双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及可能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的健康人8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1,25维生素D3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降低,存在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浓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运用不同标准评价乳腺癌患者维生素D状态的差异及防治现状,找寻最佳证据以指导临床规范补充维生素D。方法:对8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指数、25-羟基维生素D_3测定值、合并危险因素和药物防治情况的信息,25-羟基维生素D_3测定值分别依照来自中国和国际的两个判定标准进行评价,所有数据用Excell表格进行处理,用例数及百分率描述数据。结果:8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参照中国指南16例(18.39%)维生素D缺乏;25例(28.74%)维生素D不足;46例(52.87%)维生素D水平适宜。参照国际指南41例(47.12%)维生素D缺乏;34例(39.08%)维生素D不足;12例(13.80%)维生素D水平适宜。87例患者中有37例口服碳酸钙D_3片做为维生素D补充主要来源。结论:两种评价标准均显示乳腺癌患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存在一定发生率,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对需要进行维生素D补充的乳腺癌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相似文献   

17.
报告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用于测定含有其他维生素和痕量元素,如Mg2+,Zn2+,Fe2+,Mn2+,Cu2+和Mo6+的泡腾片中的维生素C含量。此方法以知名的溴酸根离子碘离子维生素C的计时反应(Landolt反应)为基础。          慢BrO-3+6I-+6H+——→Br-+3I2+3H2O(1)     快H2A+I2——→A+2H++2I-(2)在该反应中,当维生素C被耗尽后,有游离碘产生,从而引起颜色变化。维生素C的含量可根据tL(Landolt时间)测定出,tL是指从试剂混合到溶液颜色开始改变的时间间隔,可按下式计算:tL=[H2A]3k[BrO-3][I-][H+]2(3)式(3)中分母是反应(1)的近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维生素K3对人肝来源的黄嘌呤氧化酶(XO)的激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肝S9(0.1 g·L-1)作为XO来源,分别与底物黄嘌呤(0,2,4,8和16μmol·L-1)在37℃孵育90 min,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反应的米氏常数(Km)。黄嘌呤在Km浓度下,三点法(维生素K31,10和100μmol·L-1)检测维生素K3激活剂的活性,多点法(维生素K31,2,5,10,20,50,100,200和400μmol·L-1)测定其激活XO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使用1/2EC50,EC50和2EC50维生素K3进行动力学参数(Km和Vmax)的测定和双倒数曲线的拟合,考察不同浓度维生素K...  相似文献   

19.
天然的维生素K存在于苜蓿、菠菜、西红柿以及鱼糜等内,分别命名为维生素K_1及K_2。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为维生素K_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及K_4(乙酰甲萘醌)。目前临床上所用的维生素K为维生素K_1、K_3及K_4,维生素K_1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紧急情况;系脂溶性,口服需有胆汁才能吸收。维生素K_3、K_4作用较缓慢,数日后才能发挥疗效,但系水溶性,口服易吸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生素D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GDM)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筛选75只妊娠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胃花生油)、GDM组(灌胃花生油)、维生素D低剂量组(灌胃0.05μg/kg维生素D)、维生素D高剂量组(灌胃0.20μg/kg维生素D)和激动剂组(灌胃0.20μg/kg维生素D+腹腔注射2 mg/kg茴香霉素),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均腹腔注射5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GDM,从妊娠第8日干预至妊娠第19日。检测五组小鼠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PI3K、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激酶B(AKT)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PI3K、AKT、磷酸化AKT(p-AKT)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GDM组比较,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及激动剂组小鼠的FB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