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儿肝包虫囊肿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5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5,4(4):253-255
目的探讨小儿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1960年3月~2005年3月手术治疗小儿肝包虫囊肿149例,其中53例(35.5%)术后出现并发症,占我院同期所有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的5.23%(53/1014),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残腔感染25例(47.2%),残腔胆汁瘘17例(32.1%),黄疸、残腔过度纤维化及钙化而不愈合、肝包虫复发各3例(各占5.7%),术中过敏性休克1例(1.9%),术后囊腔出血1例。结果37例(69.8%)经再次手术治疗,其中4例经3次手术,1例经4次手术并最终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及肝功能、肾功能衰竭,再次或第3次术后伤口感染4例(7.5%),腹腔感染3例(5.7%),肺部感染2例(3.8%),本组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98.1%,随访期间3例复发,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外引流术,目前仍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术式.但术后残留的外囊并发症可达10.8%~65.8%(本组35.6%),主要并发症为残腔感染、残腔胆汁瘘、残腔出血、黄疸、残留外囊经久不愈、复发及过敏性休克等。部分病例需再次甚至多次手术,术中适当的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肝囊型包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52例患儿,其中肝内多发性包虫病52例,合并其他脏器包虫病26例,复发包虫病4例。病变部位多位于右半肝,多因右上腹疼痛、腹胀或体检时发现。手术治疗149例,药物治疗3例。其中行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97例,行外囊完整剥离术18例,行单纯内囊摘除术34例。所有患儿随访1~2年,经手术治疗的患儿均痊愈,无复发,术后残腔积液19例,其中合并感染5例,经药物治疗后均痊愈。药物治疗的患儿2例治疗6个月后予手术治疗,1例治疗后随访建议继续药物治疗。结论小儿囊型包虫具有生长速度较快、易肝内多发包虫、多脏器包虫、易破裂等特点。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外生型囊型包虫病首选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单纯肝内型囊型包虫病首选单纯内囊摘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小儿肝包虫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15岁,男性52例,女性34例,以牧业为主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的发病比例最高,占同期收治包虫患者24%.占肝包虫病组的65.1%,其中肝包虫破裂12例。所有的患儿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对多发性肝包虫病和肝包虫破裂患儿术后给予口服吡喹酮治疗。痊愈78例,死亡3例,均为肝包虫破裂患儿,死亡率3A%,复发5例.复发率5.8%。结论多数小儿肝包虫病患者表现为全身营养不良和贫血,合并破裂较成人高,破裂后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应对牧区人员加强普查,一旦发现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3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2例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范围为3~14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患儿为腹腔镜组(2016年3月后收治),行传统开放手术的54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3月前收治),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 h患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住院时间、残腔感染率、胆漏发生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残腔积液率、残腔感染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胆漏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 h 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应的手术指征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似,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视野清楚、住院时间短、术后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儿童肝囊型包虫病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行开腹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的50例儿童肝囊型包虫病及50例成人肝囊肿型包虫病的临床资料,其中儿童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9.7±3.1)岁;成人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为(42.6±14.4)岁。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病灶数量、术中发现囊腔感染和胆瘘、术后胆漏、切口感染率、残腔感染率、术后带管出院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组与成人组比较,病灶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既往包虫病史和合并胆囊结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发现囊腔感染和胆瘘、术后胆漏、切口感染率、术后带管出院率、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儿童组显著小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是当前边远地区基层医院治疗儿童肝囊型包虫病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肾窦内肾结石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方法 同顾性分析2001~2007年间收治小儿肾窦内肾结石25例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3.5岁.左肾结石13例.右肾结石9例,双肾结石3例;多发结石左侧3例.右侧4例,双侧1例;规则状结石17例(20侧).鹿角犁结石5例,铸状结石3例;全部病例均合并轻至重度肾积水.结果 复杂肾窦内肾结石中5例鹿角型结石、3例铸状结石和5例6侧偏大(直径>1.0cm)的规则多发结石.均未阻断.肾蒂血管,肾实质最薄处或肾后下段切开取石,1例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Ⅱ期手术治愈;单纯肾窦内肾结石中9例11侧规则肾结石和3例3侧直径小于1.0cm的多发结石均采用类似Anderson-hynes术式行肾内肾盂切开取石.术中发现3例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同期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结石最大3.0 cm× 2.0 cm×1.0 cm,数目多达6枚.术中C臂检查无结石残留,术后3~6个月复查B超、KUB平片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小儿肾窦内肾结石发病率逐年增高.腹部B超、IVU或逆行造影检查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应根据结石类型、数目、大小以及合并肾积水的情况而定,如鹿角型、铸状结石以及多发结石采用肾实质切开取石;合并肾积水者尽量采用肾内肾盂切开取石,有助于术巾探查是否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以便同期施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我科收治的4例儿童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其中颈胸段1例,胸腰段3例.临床表现3例患儿出现运动障碍,1例有感觉障碍,1例有小便失禁,1例有根痛表现.4例患儿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囊肿节段小于3个椎体的采用椎板切除+囊肿切除术,2例囊肿节段大于3个椎体的采用椎板成形+囊肿切除术.结果 4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除1例患儿术后随访1年下肢仍有轻度乏力外,其余临床症状均消失,恢复学习.随访1~9年均未见囊肿复发,复查脊柱三维CT未见脊柱畸形的发生.结论 儿童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少见疾病,外科手术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椎板成形术能够减少囊肿节段过长的患儿术后脊柱畸形的发生.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inal extradural arachnoid cysts (SEACs) in children. Methods Four children with SEAC from were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between January,2001 to August,2009. One SEAC was located at the cervicothoracic spine whereas the other three were found in the thoracolumbar spines. All cases were treated by surgery.Two children underwent the laminectomy for resection of the SEAC, which occupied less than 3 segments. SEAC, spreading more than 3 segments in the remaining cases, were treated by laminoplasty and en bloc resection. Results Postoperatively, the children had good recovery and resumed school. Followup of 1 to 9 years revealed no recurrences. The three-dimensional CT spine did not demonstrate any spine deformity in follow-up study. Conclusions SEACs in children are rare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Excision of the SEAC result in a favorable outcome. The larninoplasty can reduce spinal deformity in patients with the long segment SEAC. 相似文献
13.
保留卵巢手术治疗儿童卵巢囊肿蒂扭转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留卵巢手术治疗儿童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儿童卵巢囊肿蒂扭转16例的临床资料.本组均行急诊开腹探查,行扭转囊肿手法复位,观察10 min,血运完全恢复、颜色改善明显或复位后10 min内组织缺血能有部分改善者,选择保留卵巢手术.结果 本组16例均成功实施保留卵巢的囊肿切除术.复位后10 min内,10例血运完全恢复;4例血运明显改善;2例复位前为黑紫色,复位后转变为浅紫色,均行保留卵巢的囊肿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无一例肺栓塞并发症发生.16例患儿术后随访3~17个月,卵巢血运恢复好.结论 儿童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非常关键,对于良性囊肿,应根据卵巢肿瘤扭转蒂复位后血运情况尽量保留患侧卵巢. 相似文献
14.
联体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联体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增进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提高疗效,以及生存率。方法 采用B超、CT 消化道钡餐等检查,判定内脏连接情况,手术分离2对联体畸形婴儿。2对病例分别为剑脐联体畸形及胸腹联体畸形,均有肝脏连接,但胆囊及胆管各自独立,于生后第28d、第96d时分别实施分离手术,对于肝脏连接的处理,采用“局部血流阻断法”,行共用肝离断术。结果 2对联体畸形经充分术前准备,均手术分离成功,术后患儿生长及发育正常。经采用局部血流阻断共用肝离断术方法,术中出血少,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结论 联体畸形较为罕见,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合理的分离术式可提高患儿的双双存活率。局部血流阻断共用肝离断术,仅阻断了离断线局部的肝脏血流,对非操作区的肝脏血液供应毫无影响。有利于对创伤及失血耐受性很差的婴幼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颅骨肿物的常见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治疗的儿童颅骨肿物病例,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以及生存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全切除手术15例,近全切除手术6例,部分切除手术3例,1例行活检手术。随访20例患儿,85%的患儿手术后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2例生活需要照顾,随访期间死亡的患儿1例。结论 儿童颅骨肿物的诊断和治疗相对有别于成人。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明确诊断,延缓神经功能缺损的发展,延长患儿的生存期以及美容等目的。 相似文献
16.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由于儿童肱骨远端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不易获得稳定复位,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骨折时受伤机制的不同,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绝大数患儿为伸直型;根据Gartland分型,又将其分为Gartland Ⅰ、Ⅱ、Ⅲ型.对于GartlandⅠ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建议采用前臂中立位、屈肘90°长臂石膏固定3~4周;对于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对肱骨髁上骨折研究的深入,对于穿针方式的选择出现越来越多的争议.也有部分学者报道了其他新兴的治疗方法,如弹性髓内针、单臂外固定架等,认为其术后不需要石膏固定,神经损伤发生率低,较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有一定优势.本文就目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方式、不同类型骨折治疗方式选择及其优缺点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血肿型肺吸虫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探讨该型与其他类型的区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急性血肿型肺吸虫脑病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16例患儿均有高颅压症状,惊厥发作5例,肢体偏瘫或单瘫4例,合并肺部症状4例;流行病学史阳性14例;全部病例肺吸虫抗体检测阳性;CT检查发现单纯脑内血肿12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伴脑梗塞1例,血肿以额叶、顶叶为主.手术开颅清除血肿11例,非手术治疗5例,所有病例均口服吡喹酮治疗4~6个疗程,随访2个月至2年,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急性血肿型肺吸虫脑病与其他类型有较大差别,病程更短、病情更为危重;影像学检查易出现误诊、漏诊;治疗上更倾向于积极手术;规范治疗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8.
男性儿童尿道重复畸形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尿道重复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5例疑诊尿道重复畸形患儿行尿道探条探、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逆行尿道造影等检查,确诊后手术切除副尿道,尿道成形,结果 5例患儿手术发现及术后病理报告均证实为该病,手术治疗后长期随访中无异常表现。结论 尿道探条探查结合下尿路造影,特别是逆行尿道造影为诊断该病的有效手术,对伴有尿道梗阻、反复尿道感染、尿失禁、阴茎畸形等的患儿,应行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7年10月南京军区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8例肝间叶性错构瘤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8例患儿术前均行超声与CT或(和)MRI检查,术中经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行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肝叶切除术3例.结果 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肝间叶性错构瘤4例,肝脏肿瘤(性质待查)1例,误诊3例.术中冷冻切片确诊5例.术后8例均经常规病理确诊.术中出血5~800 ml,平均出血量为119 ml.术后除1例患儿出现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外,其余无并发症.住院时间为7~21 d,平均12 d.随访10~126个月,平均68.5个月,均健康无瘤存活,未见复发或恶变.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但由于该病罕见,仍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可选择肿瘤局部切除术或规则性肝切除术.术中出血与术后感染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肿瘤完整切除后,多预后良好,偶有复发或恶变,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小儿先天性肺隔离症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 d~9岁(平均5.3岁),体重4~28 kg(平均11.3 kg).术前20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5例加行普通CT平扫检查.误诊为肺囊肿9例,肺内肿瘤2例,漏诊4例在行其他手术时发现本病;另5例加行64层高速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发现有异常体动脉分支血管入隔离肺组织4例,高度疑诊本病1例.结果 全部2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本病.术中发现病变肺组织(隔离肺)均有起自体动脉分支血管供血.本组均治愈,术后随访15例,随访2~7年,生长发育良好无复发,失访5例.结论 本病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和漏诊.高速螺旋CT 三维血管成像检查是术前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术中准确处理来自体动脉的分支血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