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钙素又称为γ-羧基谷氨酸蛋白或骨依赖维生素K蛋白,是一种非胶原蛋白,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的钙化组织骨,牙本质及牙骨质中,具有骨代谢调节激素的作用,参与调节骨转化过程,本文着重讨论了骨钙素在骨,软骨及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体外培养环境中,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在两种不同形式釉基质蛋白(粗提型EMPs及纯化型EMD)诱导条件下,成骨分化标志骨桥素及骨钙素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SD大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含釉基质蛋白(EMPs或EMD或EMPs EMD)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以β-actin cDNA为内参照,检测骨桥素及骨钙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各诱导实验组细胞均出现骨桥素mRNA的表达;2)仅EMPs EMD组出现骨钙素mRNA的表达。结论:外胚间充质细胞经釉基质蛋白特别是粗提型EMPs及纯化型EMD体外复合和诱导培养,可向成骨或成牙骨质方向分化,出现骨桥素及骨钙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1对牙髓细胞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噻唑盐比色测定,酶动力学方法和放射免疫技术,了解人重组骨形成蛋白-1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rhOP-1牙促进牙髓细胞增殖,提高牙髓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的表达,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呈浓度依赖关系,具有诱导牙髓细胞中成骨方向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孙尚敏  潘亚萍 《口腔医学》2010,30(12):705-708
目的 通过比较血清中钙、磷含量及与骨形成密切相关的骨钙素在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之间的差异,探讨骨钙素、钙、磷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9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31例,牙周健康者106例,于初诊时采集静脉血液并提取血清,测量血清中的骨钙素、钙及磷的含量,对比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牙周健康组血清骨钙素明显高于牙周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炎组血清钙含量略高于牙周健康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牙周炎组血清磷的含量与牙周健康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牙周炎组血清骨钙素的含量明显低于牙周健康组,提示血清骨钙素与牙周炎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组织形成过程中骨钙素表达规律,评价金刚石-钛涂膜,纯钛和羟基磷灰石三种材料植入界面骨细胞功能情况,以利筛选出新的种植材料。方法:本实验将金刚石-钛涂膜、纯钛和羟基磷灰石三种种植材料,植入鼠下颌骨内,进行骨界面骨钙素mRNA检测及骨钙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金刚石-钛涂膜材料新骨生成启动早,能明显加快组织的骨性愈合;金刚石和羟基磷灰石种植材料骨钙素mRNA表达量明显大于纯钛(P〈0.01)。结论:骨钙素mRNA表达与界面区细胞增殖、新骨形成有关;骨钙素mRNA的检测有助于界面区细胞功能状态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牙周炎患者血清骨钙素检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探讨骨形成对牙周炎牙槽骨破坏的影响,作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和9例快速进展型牙周炎患者的血清骨钙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5.0%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和66.7%的快速进展型牙周炎患者的血清骨钙素含量均低于正常值。提示牙周炎患者的成骨细胞活性及骨更新能力均比健康人低。表明牙周炎牙槽骨的破坏缺损,不仅是由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亢进引起的;而且,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减少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钙素在使用BMP2/7异源二聚体促进种植体周骨缺损再生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小型猪种植体周骨缺损模型,并使用BMP2/7异源二聚体及BMP2、BMP7同源二聚体促进骨再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在2、3、6周时检测新骨中骨钙素表达.结果:在各实验组中,骨钙素3周时表达达到最高值.在2、3、6周,BMP2/7组骨钙素表达均强于BMP2、BMP7同源二聚体组及对照组.结论:在以同样较低浓度(30ng/ml)作用于小型猪种植体周骨缺损诱导新骨形成过程中,BMP2/7异源二聚体较BMP、BMP7同源二聚体有效促进骨钙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颞下凳关节滑液中骨钙素及雌二醇半探讨其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对31侧及42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系液中骨钙素及雌二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滑液骨钙素及雌二醇水平与TMD关系。结果 结构紊乱类滑液骨钙素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OA类滑液骨钙素浓度比正常对照组及结构紊乱类明显增高(P<0.05)。结论紊乱类与OA类关节液中E2浓度无明显差异,但均比对照组明显高。TMD患者中骨质硬化改变者滑液E2浓度明显高于其它类骨质改变者。结论 雌激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高浓度滑液E2可能与关工骨质增生硬化相关。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与局部同有转换增高及骨代谢异常有关,骨钙素可能是TMD骨改变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缝牵张成骨过程中ALP、BGP 、Ca含量变化与新骨形成的关系。方法:牵张成骨后的标本经过匀浆、离心,进行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测量新形成骨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利用骨钙素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骨钙素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钙含量。结果:骨中碱性磷酸酶在牵张成骨后1周明显升高,3周达到峰值(3.42±0.35) U/g,5周有所下降,8周时接近对照组水平;骨钙素的水平在牵张成骨后有所增加,3周明显上升,牵张成骨后5周达到峰值(74.86±2.71) ng/g,8周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实验组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牵张成骨进行,钙含量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牵张成骨后5周,实验组钙含量明显增高,8周时钙含量(46.56±2.20) mg/g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牵张成骨时大量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先后形成,牵张区钙化迅速,促进新骨质形成。  相似文献   

10.
《口腔医学》2013,(8):561-563
骨缺损后有一愈合修复过程,修复过程中既有成骨过程,也有骨吸收过程。生化指标可以作为检测骨缺损愈合的一种方法,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常用的促骨增量生化检测指标有骨形成蛋白-2、骨钙素、前列腺素E2、碱性磷酸酶等,促骨吸收的生化检测指标有甲状旁腺素、白三烯、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检测生化指标,能更直观判断骨愈合是朝着骨吸收方向发展,还是朝着成骨方向发展,对临床人为干预骨缺损愈合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1调节成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调节成骨细胞功能的作用。利用图象分析技术,原位定量分析了IL1调节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发现IL1抑制后者的活性,减少碱性磷酸酶阳性细胞的数量。综合利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与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了IL1调节成骨细胞骨钙素合成分泌的作用。结果表明,IL1刺激成骨细胞分泌骨钙素,其作用使胞浆内骨钙素含量减少,培养液中骨钙素含量增加。本研究结果提示,IL1参与调节成骨细胞功能,抑制其形成钙化骨基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破骨细胞骨吸收活动中的分泌产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成骨功能的影响,以了解活化的破骨细胞在体外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为破骨细胞,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检测鉴定.破骨细胞与牛骨磨片共培养,甲苯胺蓝染色.收集共培养上清液作用于小鼠MC3T3-E1细胞,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茜素红染色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的增殖、骨钙素水平、矿化及成骨特征基因的表达.结果 TRAP 染色、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检测及甲苯胺蓝染色表明RAW264.7细胞可分化为具有骨吸收能力的破骨细胞;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液作用后,MC3T3-E1细胞增殖受抑制(A值在0.062±0.004和0.405±0.033之间,P<0.05);骨钙素水平增高[第10天上清液组的骨钙素质量浓度为(2.965±0.047) μg/L],钙化结节增多,碱性磷酸酶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转录增强.结论 RAW264.7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液具有抑制成骨样细胞增殖、促进分化和钙化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BMP4对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转染骨形成蛋白4基因(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4)后,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分泌变化,为深入探讨BMP4在牙周再生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方法Bmp4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第四代人牙周膜细胞,经原位杂交检测确定Bmp4成功转染细胞后,计数并统计转染组和未转染组人牙周膜细胞中骨钙素的表达变化。结果Bmp4基因转染后的人牙周膜细胞上清液中骨钙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细胞。结论Bmp4基因能够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分泌非胶原蛋白,因此,对牙周组织的再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牛牙骨质来源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索体外分离培养牙骨质来源细胞(cementum-derived cells,CDC)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组织法联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牛牙根表面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DC中与骨相关的标志物如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特异性牙骨质附着蛋白的表达;改良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 培养增殖的细胞具有成牙骨质细胞的形态特征,经5次传代后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该细胞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为阳性,并有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牙骨质附着蛋白呈阳性着色。结论 初步确定本实验首次成功分离培养了牛牙骨质来源的、具成牙骨质细胞特性的成牙骨质细胞。为进一步研究成牙骨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牙骨质生成和修复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富血小板血浆PRP的体外骨诱导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在体外培养中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 -RichPlasma ,PRP)对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成骨的影响。方法 :从自体静脉血中提取PRP ,配制成条件培养液 ,并作用于培养状态的骨髓基质细胞 ,染色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情况 ,钙化结节形成率 ,放免法测定培养液中骨钙素的含量。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经诱导培养后 ,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体外培养时 ,PRP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釉原蛋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釉原蛋白进行龋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放射免疫测定和碱性磷酸酶(AKP)检测等实验技术,探讨釉原蛋白Am对牙髓外胚间充质细胞的作用。结果:通过观察Am纯化蛋白可溶性上清液对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的骨钙素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发现Am可增加骨钙素含量,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在100ng/ml浓度下两者分别增加3和4倍。结论:Am可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分化和矿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钙素和低强度激光照射作用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 取96只SD大鼠,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24只.A组:放置矫治装置后,每天在大鼠加力磨牙腭侧注入1 mg大鼠纯化骨钙素.B组:在放置矫治装置后,每天用弱激光照射被移动的磨牙.C组:在放置矫治装置的当天,每天在大鼠加力磨牙腭侧注入1 mg骨钙素,同时用弱激光照射.D组(对照组):只放置矫治装置给大鼠磨牙加力,不采取其他措施.分别测量各组大鼠加力后1、3、5、7、10、14 d牙齿的移动距离,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 C组大鼠牙移动的距离明显大于其他3个组(P<0.05);与D组比较,C组压力侧破骨现象明显,张力侧成骨活跃.结论 骨钙素与激光共同作用有效地加速了实验性大鼠的正畸牙移动.  相似文献   

18.
骨钙素 (osteocalin)也叫γ -羧基谷氨酸蛋白 ,是代表骨代谢瞬间变化的一种灵敏、特异、准确而简便的生化指标。血清骨钙素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已广泛用于骨病、骨代谢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断、预后观察及基础研究中 ,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骨钙素亦被引入到口腔医学研究领域 ,用来反映牙槽骨的变化。本文就骨钙素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与牙槽骨吸收和牙槽骨形成的关系作一综述。1 骨钙素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骨钙素主要存在于骨组织和牙本质中 ,约占骨总蛋白含量的 1~ 2 %。它是矿化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的非胶原蛋白 ,分子量…  相似文献   

19.
用作骨吸收研究的小鼠颅盖骨器官培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新生小鼠颅盖骨器官培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测量培养上清液的钙含量,计算实验组/对照组的比值作为骨吸收指数。同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上清液骨钙素含量,结合形态学观察,综合评价了培养颅盖骨的吸收活性,使颅盖骨吸收活性的检测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咆任牙骨质和骨片表面生长细胞表型发育的情况。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与牙骨质片和股骨片在体外共同培养,分别在第7d、第28d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上清液中骨钙素的含量。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在牙骨质片和骨片表面生长良好,但细胞形态不同,两组上清液中均有骨钙素的生成,骨片组较牙骨质片组的含量高,第28d骨钙素分泌量高于7d。结论:结果表明生长于牙骨质片和骨片表面的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矿化液培养条件下可向成骨样细胞转化,但细胞表现型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