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单层缝合法523例应用体会宁德地区第二医院雷爱仙我院自1984年以来对523例剖宫产者的子宫下段切口采用单层缝合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我院1984~1993年分娩者5568例,行剖宫产术者523例,占9.4%。其中...  相似文献   

2.
张美华  刘勇  李凤英 《江西医药》2013,(12):1231-1232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最佳缝合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共40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年龄在20-28岁之间,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2例,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改良式缝合法,对照组168例为子宫下段横切口传统缝合法(连续缝合肌层、内膜、褥式缝合加固浅肌层一层),观察子宫切口缝合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术后42d子宫复旧情况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42d子宫复旧、切口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改良式缝合法是目前一种理想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评评价剖宫产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的效果。方法:对206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肌采用单次全层连续缝合,术后观察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术后病率,B超探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部分病例随访2年。结果:术中术后出血61例,但未发现因缝合所致出血者;晚期出血及子宫切口感染均为O;B超探测显示子宫复旧良好,切口愈合良好者1980例(96.02%),子宫切口轻微炎性反应81例(3.93%),严重炎性反应伴积液1例(0.048%),显著低于文献2.36%(P〈0.001)报道。随访病例无不良体征。结论: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安全简便,值得推广为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评价剖宫产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的效果。方法:对206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肌层采用单次全层连续缝合,术后观察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术后病率,B超探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部分病例随访2年。结果:术中术后出血61例,但未发现因缝合所致出血者;晚期出血及子宫切口感染均为0;B超探测显示子宫复旧良好,切口愈合良好者1980例(96.02%),子宫切口轻微炎性反应81例(3.93%),严重炎性反应伴积液1例(0.048%),显著低于文献2.36%(P<0.001)报道。随访病例无不良体征。结论: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安全简便,值得推广为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的诊断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远期出血的患者,采用官腔镜进行检查,回顾相关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官腔镜检出子宫下段憩室24例,占60%;切口部位息肉7例,占17.5%;缝合线残留于子宫下段6例,占15%;切口瘢痕处妊娠2例,占5%;子宫动静脉瘘(剖宫产切口部位)1例,占2.5%。缝合线残留者和息肉者行缝线拆除术和息肉切除术。子宫下段憩室占有最高比例,与其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远期出血的原因,需对剖宫产术指征严格掌握,从根本上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不良事件的关键。同时宫缩发动后再行剖宫产术,手术切口不应过低或过高,以防子宫下段术后憩室形成。需采用宫腔镜对剖宫产术后子宫远期异常出血者进行检查,以有效诊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对手术后效果影响。方法:对2000年7月~2001年7月在我院行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68例,分成缝合腹膜组与不缝合腹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术后切口愈合方面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不缝合腹膜组在手术后发热,腹壁切口延期愈合方面与缝合腹膜组差异无显著性,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上比缝合腹膜组少。结论: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早、疼痛轻等优点,不会增加腹腔脏器粘连。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是产科常施手术之一 ,但术后并发症比经阴道分娩高 2~ 5倍 [1 ]。为了减少其并发症 ,我院自 1997年 10月至今 ,开展了香港周基杰医师创立的一套新观念剖宫产术 ,并略加改进 ,即采用腹部横直切口、钝性分离、不缝合壁层腹膜、腹壁皮内缝合、不拆线术式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 1997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我院住院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 ;行腹部横行直切口不缝合壁层腹膜剖宫产 98例 (改良组 )。年龄 2 3~ 37岁 ,平均 2 4.5岁。手术指征见表 1。同时选取与其指征相同的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本文就此回顾性分析了针对二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的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黄梅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二次剖宫产者100例,子宫切口采用钝性处理者48例,锐性处理者52例。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8岁,两次间隔时间2~11年,平均4年,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无特殊全身合并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剖宫产与术后并发症均有明显上升,切口愈后不良为其主要因素。我院自1990年7月~1995年10月共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135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剖宫产率的急剧上升,随之剖宫产术后感染率不断增加,不少报道提示,其术后感染的危险性远高于阴道分娩,我院剖宫产术时胎膜早破50例局部应用甲硝唑、庆大霉素冲洗腹腔、宫腔及腹壁切口,术后感染率取得了显著效果,无子宫切口及腹壁切口感染,现总结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50例,为我院1999-01~2001-12收治的剖宫产胎膜早破患者,年龄19~38岁,平均28.5岁,孕1次为37例,余为孕2~3次,剖宫产术式全部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其中胎膜早破<12h 21例,<24h 29例。 1.2 方法 胎盘胎膜娩出后…  相似文献   

11.
1999年9月~2000年3月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是否影响术后恢复及切口愈合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9年9月~2000年3月行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62例,其中缝合壁层腹膜组97例,平均年龄26.3岁.不缝合壁层腹膜组65例,平均年龄27.1岁.两组随机分布,术前一般情况及手术指征无显著性差异,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元庆 《江苏医药》2000,26(5):408-408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常致晚期产后出血 ,多表现为突然反复阴道大量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我院 1996年 1月~ 1997年 12月经手术证实有 5例为切口愈合不良所致产后出血。分析其原因 ,探讨防治方法。临床资料本组 5例 ,年龄 2 5~ 33岁 ,均为初产妇。择期手术 1例 ,分娩期手术 4例。破膜 2 4小时以上者 4例 ,最长 1例为 72小时。产程超过 2 0小时 3例 ,术中出血 50 0ml以上者 1例。手术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 ,切口均采用手指钝性分离法分离子宫肌层 ,伤口均用Ⅰ号铬制羊肠线分二层连续缝合子宫肌层 ,0号铬制羊肠线连续缝合浆膜…  相似文献   

13.
张月娥 《江苏医药》1999,25(5):370-370
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分娩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产科开展最多的手术,临床上术式较多。以色列的Stark医生自1988年开始推广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于1996年10月介绍至我国。我院于1998年10月开始进行此项手术,至11月底共开展68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平均年龄27岁,均为初产妇,孕周35~43周,临产40例,择期手术28例,新生儿体重25O09~46509。随机选择1998年8~9月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手术指征上无差异。二、手术方法及特点:1.切口选择及进腹:在两侧骼前上棘连线下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子宫切口的多种临床处理,降低瘢痕子宫剖宫产的近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切口加固缝合的多种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620±120)ml,所有患者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新生儿死亡。产后42 d来院复查超声子宫下段切口均未异常发现,无一例术后晚期大出血。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时切口的加固缝合,降低了术中大出血及产后宫腔积血的风险。瘢痕子宫剖宫产时充分术前准备,充分医患沟通,经验丰富的医生术中随机应变的处理及子宫切口加固折叠缝合是非常正确,值得各级产科医生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剖宫产后子宫下段的变化,用于解释难治型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 通过宫腔镜对剖宫产子宫进行观察,分析查找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进而进行有效的治疗.结果 观察到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憩室腔内积血41例,子宫下段缝合线残留11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妊娠12例,子宫缝合口处组织坏死愈合不良7例,剖宫产术后胎盘残留5例,其中2例患者胎盘残留和切口处组织坏死愈合不良同时存在.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形态的改变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6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子宫切口方式选择及手术中抢救治疗措施。方法将2002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6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子宫切口选择对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影响,以及术中急救处理措施。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出血量,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子宫下段纵切口,术中积极有效处理可避免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最佳选择,急症子宫切除是抢救孕产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其手术操作简单、快捷而为广大产科工作者普遍应用。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该术式也得到了不断改进。我院自1998-02起采用Joe-Cohen切口进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子宫浆膜层及肌层一并撕开,快速进腹,单层缝合子宫切口等操作,以期达到减少盆腔暴露时间,减少感染机会。现将我院采用改良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107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自1998-02~1999-10对在我院住院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行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改良组)107例。年龄24~45岁,平均28.9岁。妊娠34~43周,平均38.9周。均为初产…  相似文献   

18.
我院近年对415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415例中,年龄18~45岁。初产294例,经产121例,其中第二次剖宫产91例,第三次剖宫产3例。静脉麻醉413例,硬膜外麻醉2例。二、手术方法在子宫下段肌层作2cm长横切口,用手指向左右两侧撕开10~12cm。胎儿娩出后,于子宫肌层注射催产素10u,娩出胎盘清理宫腔后,用1号羊肠线从一侧切口顶端外0.5~1Cm处开始作子宫肌全层缝合,缝至对端外0.5~1cm处打结。每针相距1cm,缝合时切口对合要整齐,缝线松紧要适宜,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为宜。膀胱反折腹膜以1号丝线连续缝合,以遮盖子宫切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讨在再次剖宫产术中修补子宫疤痕缺陷时应用子宫下段提拉式缝合术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接诊的因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采用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同时合并有子宫疤痕缺陷的产妇75例,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n=39)实施子宫下段提拉式缝合术,对照组(n=36)实施常规缝合,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除术中出血量,对照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产后排恶露时间均显著大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下段提拉式缝合术在再次剖宫产手术中可以很好的缝合子宫切口,同时也修补了前次手术造成的子宫疤痕缺陷,方法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现将本院10年间因急症行子宫切除的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中35岁以下11例,占84.6%;初产妇7例,经产妇6例。最高孕次孕5产3。孕周31-42周。平均38周。13例中剖宫产时切除子宫3例,占23.1%;剖宫产后切除子宫7例,占53.8%;阴道分娩后切除子宫3例,占23.1%。其中子宫乏力5例(46.2%),胎盘因素4例(38.5%),羊水栓塞1例(7.69%),瘢痕子宫破裂1例(7.69%),剖宫产切口感染1例(7.69%),子宫肌瘤并妊娠1例(7.69%)。子宫切除术式及术前总出血量:子宫次切术12例,占92.3%,子宫全切术1例,占7.7%;出血量最多5800ml,最少1600ml,平均2500ml。13例均发生失血性休克,经宫缩剂、按摩子宫、缝扎出血点、宫内填塞等各种保守治疗措施效不佳,而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