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对尿毒症患者肾性骨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肾病科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发生肾性骨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尿毒症肾性骨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在血透患者肾生骨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诊的56例血透肾性骨病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我院接诊的56例条件相似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组间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钙、磷、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比,组间差异均较大(P均<0.05).结论:给予血透肾性骨病鲑鱼降钙素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 对62例肾性骨病患者除治疗基础疾病、透析(血液或腹膜透析)、补充钙剂外,同时口服骨化三醇0.25 μg/d,根据血清钙、磷监测结果随时调整剂量,持续治疗2年.治疗前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肌酐;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钙高于治疗前,血清磷、血尿素氮、血肌酐、碱性磷酸酶均低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肾性骨病患者中应用骨化三醇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骨病症状,对尿素氮、肌酐无不利影响,且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骨化三醇对尿毒症合并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9例尿毒症合并肾性骨病的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4例)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0.25~1.0μg/d口服,根据血清钙、磷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剂量,12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症状、血清总钙、血磷、甲状旁腺素、肌酐、尿素氮;骨骼X线检查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自诉骨痛分别为13例及11例,治疗后改善分别为10例及3例,两组在血清学改善及骨骼X线检查方面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肾性骨病患者中应用骨化三醇维持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骨病症状,减轻甲状旁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对肾性骨病并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合并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65例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组,治疗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活性维生素D治疗,用药前和用药4、8、12周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血钙、血磷和血甲状旁腺素(PTH)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入组33例,对照组入组32例,应用鲑鱼降钙素后,治疗组甲状旁腺素、血磷和血钙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已发生的转移性钙化等现象无变化.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肾性骨病并继发性甲旁亢时,可以缓解骨关节疼痛症状,并能够有效降低高甲状旁腺素、高血磷和高血钙,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8):202-20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肾性骨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肾性骨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磷以及i PT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疼痛以及精神健康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体现出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优势。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显著,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衰模型.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A组)、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饲养4周后,采用干试纸法检测血清钙、磷和肌酐水平,ELISA法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Goldner's三色染色法观察骨组织的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和C组血清肌酐、磷和PT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1,25(OH)2D3水平显著增加(P<0.05),无明显的类骨质,成骨细胞减少;而B组和C组间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腺嘌呤饲养SD大鼠4周能成功建立肾性骨病模型;腺嘌呤对骨组织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肾性骨病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 《河北医药》2009,31(13):1642-1644
肾性骨病是指慢性肾脏病时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异常,可发生于慢性肾病早期,贯穿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整个过程,并随之进行性加重,几乎所有透析患者都发生。肾性骨病。本文就肾性骨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肾性骨病(RO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随的代谢性骨病,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开展与进步,肾性骨病的发病率也有所提高,近年来,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笔者对其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每周透析3次,4h/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周进行血液灌流1次(即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钙(Ca)、磷(P)、全片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尿素(BUN)、肌酐(CRE)、血红蛋白(Hb)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BUN、CRE、Hb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a、P、iPTH等变化显著,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合型人工肾与单纯血液透析比较,对肾性骨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谢琼虹  丁峰 《上海医药》2009,30(7):300-302
1肾性骨病的定义 肾陛骨病又称肾骨营养不良,是一类影响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骼系统的病理生理状态的总称。肾性骨病在CKD的早期就开始,当肾小球滤过率(GFR)〈50%时,已有一半患者出现肾性骨病,当进入CKD终末期时,几乎所有的患者出现肾性骨病。。肾性骨病根据骨转化状态可分为高转化型骨病、低转化型骨病和混合型骨病。高转化型骨病又称纤维囊性骨炎,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的主要表现,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异常活跃,在骨小梁表面形成骨吸收陷窝或囊腔是其主要病理特征。低转化型骨病根据病理又分为骨软化症和无动力性骨病,前者以新形成的类骨质矿化缺陷为特征,与铝沉积密切相关,后者则表现为骨的低转化状态包括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Azotaemic renal osteodystrophy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活血补肾法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0年7月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活血补肾中药颗粒剂,对照组(30例)给予骨化三醇胶丸口服,进行10周的服药观察。观察指标为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补肾法治疗肾性骨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缓解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以及骨代谢异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骨化三醇加钙剂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性骨营养不良(ROD)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51a±s6a)长期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采用单交叉设计,分别给予骨化三醇及骨化三醇加钙剂(葡萄糖酸钙)治疗,观察尺桡骨骨密度(BMD)、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并对2种治疗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种治疗均可显著增加BMD,血清钙水平,降低血清磷及PTH水平,但后一种治疗与前一种比较,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钙剂加骨化三醇治疗ROD优于单用骨化三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低钙透析、盐酸司维拉姆、骨化三醇冲击疗法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40例肾性骨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以低钙透析、盐酸司维拉姆、骨化三醇冲击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以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骨化三醇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冲击治疗肾性骨病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各项生化指标,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以来16例ARF(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CRRT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经CRRT治疗24 h后,生命指征平稳,BUN、Scr下降(P〈0.05),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正常,85-264h后进入多尿期;5例患者死于严重创伤或MODS。治疗过程中无低体温和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CRRT治疗重症ARF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有利于营养支持及清除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改善重症AR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