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龈增生是牙龈的一种特发性炎症反应,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病损主要累及牙间乳头和缘龈,只有少数严重病例波及附着牙;增生牙龈呈桑葚状,或有小的分叶,质地坚实,呈淡粉红色,一般不出血,不痛;病损可累及全口牙龈,但上下前牙区较重。其临床诊断主要为:牙龈纤维瘤与药物性牙龈增生。  相似文献   

2.
<正>钙通道阻滞剂是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牙龈增生是长期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为41.21%~([1]),研究证实,菌斑刺激牙龈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促进药物性牙龈增生进展。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菌斑。本研究观察菌斑控制对钙通道阻滞剂引起的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影响,为药物性牙龈增生提供诊疗思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2019年本院收治的38例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引起的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40~78岁,平均59.6岁。纳入标准:①存在高血压病史并使用钙通道阻滞剂降压  相似文献   

3.
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龈增生是牙龈的一种特发性炎症反应,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病损主要累及牙间乳头和缘龈,只有少数严重病例波及附着牙;增生牙龈呈桑葚状,或有小的分叶,质地坚实,呈淡粉红色,一般不出血,不痛;病损可累及全口牙龈,但上下前牙区较重.其临床诊断主要为:牙龈纤维瘤与药物性牙龈增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性牙龈增生给予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共计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后第1、3、6个月进行复查记录患者牙周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牙周探疹深度(PD)、牙龈增生指数(GHI)等指标,将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各牙周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与初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临床上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有确切疗效,可有效改善其牙龈增生及牙龈炎症。  相似文献   

5.
牙龈炎是指牙齿组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而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医学上将围绕并覆盖在牙齿周围及槽突表面的口腔黏膜称之牙龈。牙龈炎一般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根据1999年国际研讨会的牙龈炎分类法,牙龈病分为由菌斑引起的牙龈病(如慢性龈缘炎、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等)和非菌斑引起的牙龈病(如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牙龈病,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及遗传性病变等)。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纤维增生和体积增大.已知钙离子拮抗剂长期使用可导致牙龈增生,发生率为15%~85%[1].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不停药情况下实施菌斑控制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是一种亲脂性多肽药物,为第二代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预防肾、肝、心、肺与胰腺等同种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也用于骨髓移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防治。长期使用环孢霉素A的不良反应有药物性牙龈增生以及肝、肾毒性。据报道,服用环孢霉素A者约有30%~50%发生牙龈纤维性增生[1]。为了减轻环孢霉素A的肾毒性和治疗并发的高血压,常同时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这又增加了牙龈增生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是通过口腔医师的一系列工作可预防和治疗这种药物性牙龈增生。1使用环孢霉素A前的口腔诊疗工作1.1口腔卫生宣教工作在患者进行器官移植手术之前,口腔医师应与患者及相关的专科医师进行沟通,提高患者对口腔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口腔医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做好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教会患者控制菌斑,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尽管药物性牙龈增生是非炎性增生,但临床上患者常伴发或继发牙龈的慢性炎症。有大量证据显示菌斑导致的龈炎可加重药物性牙龈增生,而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可减轻牙龈增生的程度[2]。1.2口腔全面检查及处理在患者进行器官移植手术之前,口腔医师应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作全面的检查,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口服心痛定等药物导致的药物性牙龈增生疗效。方法:对34例口服心痛定导致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进入牙周支持治疗18个月,记录菌斑指数(PL I)和牙龈指数(GI)与初诊时对照并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牙周支持治疗18个月后与初诊时对照PL I和GI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P <0 .0 1) ,34例中较严重复发4例,复诊次数少于3次。结论:对于正在服用心痛定等降压药的患者,牙周支持治疗能够防止或减轻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正>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DGO)是指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及体积增大。引起牙龈增生及体积增大的药物主要有抗癫痫药、钙通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34亿,其中接受药物治疗者约50%使用钙通道阻滞剂[1]。据报道钙通道阻滞剂中导致牙龈增生的发病率不同,硝苯地平(0.15%~83%)、硫氮卓酮21%、维拉帕米4%、氨氯地平31.3%[2]。增生的牙龈组  相似文献   

10.
CO2激光治疗牙龈增生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2月以来我科应用CO2激光治疗牙龈增生23例病人,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8~38岁。主要选择药物性牙龈纤维增生、肥大性龈炎、妊娠期龈炎的病人。二、治疗方法1、术前准备:首先对患区的牙齿进行彻底洁治,刮治及药物治疗,使牙龈炎症消退后再进行CO‘激光手术时妊娠期的病人需分娩后施行手术)。这样有利于组织愈合,防止感染扩散。2、手术方法:设计好牙龈外形,并估计其愈合后情况。如龈袋较深者可作袋外记号。常现消毒口部皮肤、粘膜。采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注意防止…  相似文献   

11.
郑瑶  魏虹  刘学聪 《河北医药》2009,31(22):3125-3125
钙拮抗剂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心绞痛及降压药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最明显的不良反应是导致药物性牙龈增生;药物性牙龈增生造成口腔异味,严重者会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功能,因此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牙周炎症与服用钙拮抗剂类药物患者牙龈增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物性牙龈增生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50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均予以单纯牙周基础治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龈增生指数(GHI)、菌斑指数(PLI)。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1.1±0.5)、菌斑指数(1.4±0.6)低于治疗前的(3.5±1.1)、(2.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045、4.743,P<0.05)。结论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在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显著改善牙龈增生情况,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4岁。因上、下牙龈增生11年,影响美观来我院就诊。患者自恒牙萌出后即发现牙龈丰满,且牙龈增生肥大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现牙齿大部分为牙龈覆盖,质地较硬,不易出血,基本不影响咀嚼,未曾诊治。其父及其妹亦可见全口牙龈增生。查体:一般情况可,发育中等,智力正常。全身皮肤未见多毛。专科情况:上颌略前突,全口咬合关系紊乱。口腔卫生不良。全口牙龈增生肥大,包绕牙冠达冠1/3。无触痛。增生的牙龈组织色泽较正常略白,致密坚实,表面呈结节状,点彩明显。X线检查未见颌骨异常。局部麻醉下行全口牙龈成形术。充分暴露增生牙龈覆盖的牙冠,恢复生理牙龈外形,术后用牙周塞治剂覆盖术区牙龈,以利止血。术后病理报告为:牙龈纤维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药源性牙龈增生的致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结果 引起药源性牙龈增生的药物主要有钙拮抗剂、抗癫痫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等。致病机制多种多样,但主要与降低牙龈成纤维细胞表面α2β1整合素与胶原的亲和力、降低胶原的吞噬作用,从而导致Ⅰ型胶原的堆积有关。合理选药和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牙龈增生的有效方法,牙龈切除仍然是治疗严重牙龈增生的主要方法。结论 药源性牙龈增生可影响咀嚼、语言、刷牙和美容,但一般无严重的临床后果,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药源性牙龈增生都应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药物性牙龈增生通过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资料30例,30例患者全部接受单纯牙周基础治疗,总结3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复查显示,30例患者的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增生指数恢复情况理想,和治疗之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药物性牙龈增生疾病采取单纯牙周基础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使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改善,降低增生情况,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硝苯吡啶造成小鼠牙龈增生的发病机制和预防办法,降低临床应用硝苯吡啶的副作用.方法:采用纯系昆明种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灌喂硝苯吡啶不同时间来观察:①牙龈增生与牙龈上皮厚度及胶原纤维的变化;②细胞凋亡指数;③药物作用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④撤药后增生牙龈的恢复情况.结果:小鼠牙龈上皮厚度明显增加,胶原纤维致密性加大,牙龈凋亡细胞数目减少(P<0.05),硝苯吡啶撤退后一段时间,增生的牙龈恢复正常.结论:硝苯吡啶可导致小鼠牙龈增生,服药55d细胞凋亡数减少,此损害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致患者牙龈增生的情况。方法:观察43例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6个月是否发生牙龈增生及口腔牙龈组织状况。牙龈增生的患者经停药或减少服药量以及口腔专科治疗6个月后,再次观察其牙龈增生的程度。结果:43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牙龈增生,发生率为13.95%。1例停药者牙龈恢复正常;1例停药和1例减少服药量者,其牙龈增生程度有所改善;3例继续服药者牙龈增生程度无变化。结论:停药或减少药量能改善牙龈增生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源性牙龈增生的致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结果引起药源性牙龈增生的药物主要有钙拮抗剂、抗癫痫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等。致病机制多种多样,但主要与降低牙龈成纤维细胞表面α2β1整合素与胶原的亲和力、降低胶原的吞噬作用,从而导致Ⅰ型胶原的堆积有关。合理选药和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牙龈增生的有效方法,牙龈切除仍然是治疗严重牙龈增生的主要方法。结论药源性牙龈增生可影响咀嚼、语言、刷牙和美容,但一般无严重的临床后果,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药源性牙龈增生都应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1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诊治中发挥的作用,为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诊,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和用药史,从病理学、药理学角度分析患者出现牙龈增生的异常反应。结果:临床药师经过综合分析后,判断为药物性牙龈增生并建议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结论: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专长,协助医生和护士解决用药的相关问题,保证患者合理用药,实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波依定引起牙龈增生与溢脓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68岁。因患高血压于1997年10月服波依定(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批号欠详)5mg,qd,口服,用药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但在用药后6个月逐渐出现牙龈增生,同时出现牙龈溢脓,停止服药,停药后虽未经药物治疗,1月后增生牙龈完全消退。停药2个月后因血压升高又服用波依定,剂量及用法同前,服药后4个月又出现牙龈增生,因咀嚼困难而停药,停药1月后增生的牙龈消退。1998年12月份因血压升高服波依定(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811006)5mg,qd,口服,服药2个月后出现牙龈增生,再次出现溢脓,停药后溢脓渐见消失,1月后牙龈增生消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