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证实内脏高敏感大鼠腹腔中肥大细胞活性增加,探讨5-羟色胺(5-HT)影响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方法:用腹腔注射鸡卵清白蛋白制备内脏高敏感大鼠,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空白对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随机分为C组和D组。提取内脏高敏感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的腹腔肥大细胞,用抗原和抗血清孵育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计数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并用荧光法检测其组胺释放率。比较经不含5-HT孵育液组(A组和D组)和富含5-HT孵育液组(B组和C组)孵育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和组胺释放率。结果:内脏致敏组大鼠(A组和B组)的组胺释放率明显高于D组大鼠(P<0.01),A组和B组的脱颗粒率也显著高于D组(P<0.01);且A组的组胺释放率显著高于B组(P<0.05),C组和D组间组胺释放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内脏致敏大鼠的肥大细胞活性增强,5-HT对致敏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探讨肥大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大鼠腹腔内注射免疫诱导剂,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3组动物分别行气囊直肠扩张,腹部撤离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在直肠球囊扩张前实验组2予以腹腔注射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断颈法快速处死后取回盲部及结肠标本,行肥大细胞甲苯氨兰改良染色,分析3组大鼠肠道粘膜肥大细胞定量数据。结果3组SD大鼠直肠气囊扩张AWR评分结果显示,在注入扩展气体3ml及5ml时,AWR评分实验组1(2.50±0.52、3.91±0.28)、实验组2(2.33±0.49、3.33±0.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0.45、2.33±0.49(P〈0.01、P〈0.01);5 ml时实验组1和实验组2AWR分值存在差异(P〈0.05);3组SD大鼠肠道粘膜HE染色未见明显异常,肥大细胞染色显示,对照组回盲部及结肠在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肥大细胞数(2.83±0.38、1.58±0.51)明显少于实验组1(6.66±0.65、4.17±0.72)及实验组2(6.58±0.99、4.00±0.72),两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结论肥大细胞参与了IBS动物模型内脏高敏感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内脏高敏感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心理应激联合腹腔注射卵清蛋白法诱导IBS大鼠模型,检测其肠道运动(结肠排便时间、排便颗粒)、内脏感觉(腹壁收缩反射、腹壁肌电活动)及结肠黏膜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理应激联合腹腔注射卵清蛋白法可诱导大鼠肠道动力紊乱,内脏敏感性增高(P〈0.05,P〈0.01),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性表现。结论:心理应激联合腹腔注射卵清蛋白法建立IBS模型,符合其动力、感觉及组织学特征,可用于IBS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杨敏  房殿春  胡志安  陈东风  赵帮云 《重庆医学》2007,36(15):1508-1510
目的 观察在内脏高敏感状态下,食管酸灌注诱导的大鼠脊髓背角Fos 蛋白表达的表达,初步探索食管内脏感觉过敏在脊髓水平敏感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基础致敏联合食管酸灌注的方法,建立内脏高敏感性-食管化学刺激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在生理条件、内脏高敏感状态下进行食管酸灌注时Fos蛋白激活模式的差异.结果 模型组大鼠双侧脊髓背角内有大量的Fos样免疫反应 (FLI) 阳性神经元,集中分布于背角Ⅰ~Ⅱ、Ⅴ~Ⅶ层,其FLI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平均光密度值较单纯食管酸灌注组和单纯,OVA(ovalbumin)致敏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酸灌注组和单纯OVA致敏组在背角Ⅰ~Ⅱ、Ⅴ~Ⅵ、Ⅹ层的FLI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酸灌注组在背角Ⅰ~Ⅱ层和Ⅲ~Ⅳ层FLI阳性细胞数较单纯OVA致敏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基础致敏,对食管酸灌注诱导的脊髓背角内Fos蛋白表达有活化作用,c-Fos过度表达的阳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和神经可塑性改变,促进了内脏高敏感性在脊髓水平敏感化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食管内脏高敏感性在中枢水平敏感化的分子机制,为内脏高敏感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处理食管感觉传入信息功能异常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基础致敏联合食管酸灌注(0.1N盐酸)的方法建立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采用神经元型NO(ncNO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大脑各部位ncNOS激活模式的差异.结果 OVA基础致敏联合食管酸灌注组大鼠nc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海马(CA1、CA2)、尾壳核、纹状体、杏仁核内侧核、丘脑内侧背核、下丘脑室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孤束核胶质亚核、小脑皮质;OVA联合食管酸灌注组模型组大鼠在上述区域的 ncNOS阳性细胞数和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OD)值较单纯食管酸灌注组和单纯食管OVA致敏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预先基础致敏对食管酸灌注诱导的大脑ncNOS表达有活化作用, ncNOS过度表达的阳性神经元可塑性的改变,促进了内脏高敏感性在中枢水平敏感化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直肠扩张联合肢体束缚诱导的内脏高敏感大鼠的高敏感持续性。方法32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模型组(n=16),直肠扩张联合肢体束缚2周法刺激模型组大鼠,以大鼠腹部收缩反射(AWR)评分评估肠道敏感性。依据AWR评分,随机将对照组均分为对照组A(n=8)和对照组B(n=8),将模型组均分为模型组C(n=8)和模型组D(n=8);麻醉下解剖获取A组和C组结肠标本。B组、D组继续正常饲养至18周龄后,以相同方法刺激D组大鼠,获取AWR评分和结肠标本。电镜观察标本肥大细胞(MC)超微结构,甲苯胺蓝染色行MC计数,Western Blot检测结肠蛋白酶原激活受体2(PAR2)表达水平。结果C组AWR评分高于A组,D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MC计数高于A组,D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见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余各组均未见明显脱颗粒;C组PAR2表达水平高于A组,D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扩张联合肢体束缚建立的内脏高敏感模型的敏感性随周龄增加下降。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高敏感性与肥大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在内脏高敏感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子气压泵及灌注导管测压仪检测22例腹泻型IBS(D-IBS)患者、20例便秘型IBS(C-IBS)患者和19例正常人肛门直肠压力、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及直肠顺应性。取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乙状结肠黏膜标本,应用特殊组化染色法(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对MC染色,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IBS患者肛门直肠括约肌的静息压、收缩压、松弛压与正常人相似(P>0.05);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直肠顺应性降低(P<0.01);向直肠内注气20或40ml后,均可引起直肠肛门抑制性反射。IBS患者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MC明显增多(P<0.01),且D-IBS和C-IBS组间也有明显差异(P<0.01),而乙状结肠MC在各组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IBS患者MC存在变异,MC在IBS内脏高敏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祛风清肺口服液抗Ⅰ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药祛风清肺口服液治疗“风热喉痒咳嗽”的免疫学机理,用天花粉致敏大白鼠,分别观察各组致敏大鼠抗血清对正常大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PCA)的影响、模型组大鼠抗血清对各组大鼠(包括给药组与对照组)皮肤PCA的影响以及祛风清肺口服液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间接释放组织胺的影响。结果显示:皮内注射祛风清肺口服液低、高剂量组大鼠抗血清的大鼠皮肤皮片浸液的吸光度值比模型组降低(P<0.01或P<0.001);注射模型组大鼠抗血清后,祛风清肺口服液低、高剂量组大鼠背部皮肤注射点皮片浸液光密度值比正常组降低(P<0.05);祛风清肺口服液能抑制致敏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祛风清肺口服液有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为其治疗“风热喉痒咳嗽”提供了一定的免疫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甘草甜素对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甘草甜素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采集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以肥大细胞组胺释放试验体外观察甘草甜素抑制效应。结果甘草甜素对底、低2种致敏抗原浓度触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抑制率随甘草甜素剂量增加而上升;对非特异性触发剂抗IgE、ConA、compound48/80诱导肥大细胞释组胺显示不同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直肠注射醋酸致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中TNF-αmRNA表达的变化的研究,探讨内脏敏感性与TNF-α mRNA的表达的关系。方法:取8~21天的SD大鼠,试验组每天直肠注射0.6%的冰醋酸0.3~0.5ml,对照组给予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出生后第7周进行直肠扩张,评估腹部回缩反射(AWR)得分,并取降结肠组织行HE染色、提取RNA,以β-actin为管家基因进行Real-TimePCR,对TNF—αmRNA进行相对定量,了解TNF-αmRNA在两组大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鼠在各容量直肠扩张时,AWR评分升高,有显著性差异,TNF-αmRNA显著性升高。结论:新生期直肠醋酸刺激可以引起成年后的大鼠内脏敏感性升高,成年后大鼠降结肠病理学检查无明显炎症,符合IBS的特征。其降结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增多,而内脏敏感性的升高可能与TNF-αmRNA的表达增多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地氯雷他定对慢性应激大鼠肠道肥大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对慢性应激大鼠肠道肥大细胞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应激组、慢性应激+地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采用长期中等强度应激造成慢性应激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及肠道敏感性的变化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肠道的肥大细胞的变化。结果:慢性应激组比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样行为、肠道运动增强、肠道敏感性增加、肠道肥大细胞数目增加(P<0.05);地氯雷他定干预组比慢性应激组的焦虑样行为、肠道运动和肠道敏感性均明显减轻,同时肠道肥大细胞数目减少(P<0.05)。结论:慢性应激大鼠肠道敏感性增加;地氯雷他定能能通过控制肥大细胞的活动减轻慢性应激大鼠肠道高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在醋酸诱导的结肠高敏感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新生雄性乳大鼠20只,于出生第10~21天,模型组(n = 10)给予0.5%醋酸灌肠,建立慢性结肠高敏感模型,对照组(n = 10)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通过结直肠扩张(CRD)刺激,记录腹壁撤退反射(AWR) 评分和腹外斜肌肌电活动(EMG),评估内脏敏感性?ELISA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EGF和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模型组与对照组结肠组织中5-HT转运体(SERT)表达,并分析两组大鼠结肠组织EGF水平与SERT蛋白表达间关系?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探讨EGF对SERT表达的影响,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细胞)给予不同浓度EGF(0?20?40?80 ng/ml)刺激24 h,检测SERT蛋白表达?结果:结肠高敏感组大鼠AWR评分及EMG幅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 0.05),HE染色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检测显示两组大鼠结肠组织均无明显炎症表现,提示持续内脏高敏感形成?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血清EGF水平明显降低[(2.639 ± 0.107)ng/ml vs(4.066 + 0.573)ng/ml,P < 0.05],且结肠中EGF表达也明显减低[(3.244 ± 0.135)ng/100 mg vs(3.582 + 0.197)ng/100 mg,P < 0.05]?结肠组织中SERT蛋白表达量,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0.711 ± 0.219)vs(0.980 ± 0.239),P < 0.01]?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125 ± 0.534)ng/ml vs(3.540 ± 0.442)ng/ml,(5.527 ± 0.514)ng/100 mg vs(2.650 ± 0.495)ng/100 mg,P < 0.05]?结肠组织中EGF水平与SERT蛋白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820,P < 0.00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予不同浓度EGF(20?40?80 ng/ml)刺激细胞,SERT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98 ± 0.091?1.725 ± 0.124?1.571 ± 0.088),与0 ng/ml(1.011 ± 0.012)比较,P < 0.05?结论:醋酸诱导结肠高敏感大鼠结肠组织中5-HT水平增高,结肠组织SERT蛋白表达下降,同时其血清及结肠组织中EGF水平下降,且结肠组织中SERT表达与EGF水平呈正相关?体外细胞实验EGF可呈浓度依赖上调IEC-6细胞SERT蛋白表达,提示EGF可能通过影响SERT的表达参与内脏高敏感性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替加色罗(tegaserod)对大鼠直肠扩张反应的影响和脊髓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变化,探讨替加色罗对内脏感觉的影响机制.方法:应用新生大鼠(生后第8~21天)醋酸灌肠建立慢性内脏高敏模型为H组;生理盐水灌肠为C组.H组又分为H-saline、H-vehicle、H-Teg 0.1、H-Teg 0.3和H-Teg 1.0组;C组分为C-saline和C-Teg 1.0组.H-saline和C-saline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H-vehicle组注射溶剂 蒸馏水,H-Teg0.1、H-Teg0.3和H-Teg 1.0组分别注射替加色罗0.1 mg/k、0.3 mg/kg、1.0 mg/kg,C-Teg1.0组注射替加色罗1.0 mg/kg,10 min后直肠扩张观察腹部撤离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并用NADPH-d黄递酶法观察腰骶髓(L6~S1)nNOS的表达.结果:替加色罗明显抑制高敏组AWR,但在对照组的作用不明显.1.2 mL扩张时,替加色罗(1.0 mg/kg)使高敏组AWR积分低于对照组AWR积分.替加色罗(1.0 mg/kg)可以明显减少高敏组脊髓nNOS阳性细胞总数(减为H-saline的40%,P<0.01),在背角nNOS减少的最明显(为H-saline的31%).替加色罗(0.1 mg/kg)不影响脊髓nNOS总数,但可以使中央管区nNOS减为H-saline的79%(P<0.01).结论:替加色罗可抑制内脏高敏大鼠直肠扩张反应,并呈剂量依赖性减少腰骶髓nNOS的表达,尤其是在脊髓背角和中央管区作用更明显,提示脊髓nNOS可能参与了替加色罗对内脏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和肥大细胞(MC)的影响,探讨痛泻要方治疗IB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匹维溴铵组,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束缚应激法制作内脏高敏感性IBS大鼠模型。评价各组大鼠腹部回缩反射(AWR),观察近端结肠黏膜MC数量、组胺浓度以及C-Fos阳性率。[结果]痛泻要方各组大鼠的AWR、近端结肠组织中的MC数量均明显改善(P〈0.05),与匹维溴铵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痛泻要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近端结肠组织中的组胺浓度均明显减少(P〈0.05),低剂量组无明显下降(P〉0.05)。痛泻要方各组大鼠近端结肠组织中的C-Fos阳性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痛泻要方能降低内脏高敏感性IBS大鼠的AWR评分、结肠组织的MC数量及抑制其活化;抑制C-Fos表达及降低组胺浓度;痛泻要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MC数量,抑制MC活化,减少组胺的释放,从而降低内脏高敏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及肠嗜铬细胞(EC)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其在IBS内脏高敏感性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56例,对照组25例。肠道黏膜标本取自回盲部、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应用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MC和EC进行染色,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IBS患者回盲部、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MC明显增多(P<0.05),直肠MC无明显变化;IBS患者MC存在显著变异;IBS患者肠黏膜EC阳性细胞表达增强(P<0.05),其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MC和EC的相互作用在IBS内脏高敏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