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40岁以上患者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40岁以上患者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98年10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115例40岁以上患者入选本研究。单一ASD 106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多孔型8例。使用美国AGA Amplatzer及国产ASD封堵器。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 d行12导联心电图(ECG)、胸片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术后6个月和3年进行随访。结果:115例患者成功介入114例,1例封堵失败转胸外科行ASD修补术,介入成功率99.13%,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3.5%(4/115)。心功能有明显改善,ECG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消失或改善(完全RBBB变为不完全RBBB),胸片心胸比值明显缩小,TTE改变主要是右室(RV)容积缩小及射血分数(EF)提高,残余漏3例,均为微量穿隔血流。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ASD介入治疗对于40岁以上患者来说仍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方法随访观察经导管双盘状封堵器堵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对具有完整术前超声资料的5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于手术前、手术后7d、3、6、12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标包括左右心房内径,双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容积、射血分数,二、三尖瓣血流速度峰值比,置入封堵伞中份的厚度等,观察术前、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右心房室内径、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在术后3个月明显缩小(P〈0.05),封堵伞中份厚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变薄,而左室内径、容积及射血分数均在术后3个月明显增大(P〈0.05)。上述变化均持续至术后1年。左房内径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不但减轻了右心的容量负荷,使右室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可在短期内明显改善左室的几何构型及收缩功能。在随访中,封堵伞形态逐渐变薄,更稳定地固定在房间隔上。  相似文献   

3.
房间隔缺损(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经心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ASD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1-4],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心脏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房间隔继发孔缺损修补术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郭德和,张遵哲,张光休房间隔继发孔缺损(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为胚胎原始心腔的发育过程中原发房隔被吸收过多,或继发房间隔发育障碍,使房隔上、下边缘不能接触而遗留缺口,形成ASD。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闭式缝合术修补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自1979年10月至2003年11月收治并经闭式缝合术修补的276例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结果:手术后全组患者无死亡,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栓塞和心内膜感染;72例患者输血100~600ml,204例未输血,经3个月至10年随访,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杂音消失,心胸比率缩小,恢复正常活动。结论:闭式缝合术修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手术简便,出血少,无需或仅需少量输血,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廉,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所自1982年11月至1990年6月共施行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O)修补术98例,其中男42例,女56例;年龄4~17岁64例,18~35岁34例(占34.69%)。89例有不同程度的活动症状4例有右心衰竭史。2例有咯血史。10例有房早、室早、Ⅰ°-Ⅱ°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L_(2-3)GⅡ-Ⅳ 16SM89例,L_(3-4)GⅡ-ⅢSM9例。心前区ST(++~+++)7例。心电图: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63例,右心室肥厚及劳损29例,双室肥厚4例。超声心动图示ASD74例。本例19例做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压力>60mmHg4例,45~60mmHg5例。 98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降温至30~34℃经右房切口修补ASD。房缺类  相似文献   

8.
高国庆  李仲智 《北京医学》1996,18(3):148-150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畸形较多,常见的有左上腔静脉、肺动脉瓣狭窄,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等,这些合并畸形的体征可被房缺的体征掩盖而致术前漏诊。因此在房抽手术中,应充分考虑到房缺合并畸形存在的可能,并在术中常规检查及作相应的正确处理,以防止和减少手术失误。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我院自1982年7月至1994年5月期间在全麻、中底低湿、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60例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体会,对其手术时要、术后主要并发症心力衰竭的预防进行讨论。所有60例术后随月至12无早晚期死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因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律紊乱、心功能障碍而使手术治疗具有特殊性 ,作者总结 72例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病例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2例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中 ,男 2 3例 ,女 49例 ,年龄 18~ 5 3岁 ,平均 (30 .0± 8.9)岁 ,体重 40~72kg ,平均 (5 0 .4± 8.5 )kg。术前心功能 (NYHA)Ⅰ级 34例 ,Ⅱ级 2 8例 ,Ⅲ级 10例。术前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12例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 ,房颤 5例 ,右室肥厚劳损 12例。心脏彩色超声显示 :三尖瓣关闭不全 19例 ,二尖瓣关闭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远期随访研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D介入治疗的患者61例(男25例,女36例),于手术前、手术后3d、3个月、6个月、1、2、5年分别进行随访,包括询问症状、检查心电图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器状态、残余分流情况、心脏结构、心功能、有无封堵伞移位等。结果术后随访,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术后3d就明显缩小,术后3个月进一步缩小(P〈0.05)。右心室舒张末期长径在术后3个月才明显缩小(P〈0.05)。术后3个月,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进一步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右心房、右心室大小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d,左室舒张末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逐渐增大(与术前比较,尸〈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每搏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均逐渐增大(P〈0.05)。3个月后左心功能进一步改善,至12个月时,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室功能恢复正常(P〈0.01)。,随访期间,15例出现心悸症状,半年内自愈,无其他并发症。结论ASD介入治疗在消除异常分流的同时,有效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长期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继发孔房间隔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的处理.方法 共手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67例,其中男24例,女43例,年龄1.5~64岁;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32例.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采用直接缝合、心包或涤纶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合并畸形均同期手术矫治.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随访1~15个月,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式、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对有肺动脉高压增加手术危险者加强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全组9例,ASD直径14~31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胸骨旁2—3cm小切口进胸,再经食管心脏彩超(TEE)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结果9例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3h封堵器脱落,换用大号封堵器后再次封堵成功。全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6d出院;经1~10个月随访,无残余分流发生,右房、室缩小,肺动脉压明显降低,心功能改善。结论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AS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程志颖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0):1210-1211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方法随访观察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术后心脏结构和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对16例ASD患者经导管ASD封堵治疗进行随访观察,其中无一合并其它畸形,均具有完整的术前术后超声资料。于手术前、术后3 d、1、3、6个月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标包括手术前房间隔缺损最大径,手术前、后右房左右径、右房上下径、左房前后径、右心室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有无肺动脉高压及其程度,观察术前、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同术前相比术后3 d、1、3、6个月右心房、室内径明显缩小(P<0.05),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在术后1、3个月明显增大(P<0.05)。左室收缩末内径、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减轻了右心的容量负荷,使右心内径及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可在短期内改善左室的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筛选20例单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观察各切面ASD大小及周缘情况,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进一步观察缺损情况,在TEE引导下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术后1周、3个月随访,采用TTE观察心房水平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器有无移位及右心系统回缩情况等。结果:20例ASD患者行经胸微创封堵术,封堵成功20例,占100%。TTE对上、下腔静脉缘的显示率为75.5%和78.6%,TEE均为100%。术后1周、3个月TTE随访,心房水平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稳定,无移位,未影响周围瓣膜功能及静脉回流,右房、右室内径较术前缩小。结论:超声心动图贯穿了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全程,TEE与TTE联合应用,对术前诊断与筛选、术中选择封堵器和实时监控、术后效果评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房间隔缺损(以下简称房缺)是小儿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典型病例临床诊断不难,不典型病例需借助于心导管检查,此检查属创伤性,且要求一定的设备条件。近年来由于M型超声心动图(UCG)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该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依据,为了探讨房  相似文献   

17.
周海宁  陈权  张永恒  禹丽 《河北医学》2016,(10):1618-1620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男16例,女52例,年龄3~65岁;在影像学引导下应用封堵器行导管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所有病例在术前及术后3d 行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胸片、12导联心电图( ECG)检查,术后1、3、6、12个月、2年进行随访。结果:68例患者65例手术成功,术后为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未见残余分流,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8例成功地经导管闭合先心房缺的患者。方法 用美国AGA公司生产的Amplatzer房缺闭合器,分别对8例年龄7~58岁的房缺患者进行了经导管闭合术,房缺直径18~28mm,局麻下通过股静脉插入7F~10F导管,在X线透视及体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置入Amplatzer闭合器。结果 所有患者在闭合后即刻,术后24h和1月后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房缺均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无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Amplatzer闭合器经导管闭合房缺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治疗房缺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ASD患儿.男6例,女10例;年龄2~14(8±4)岁,体重10~40(23±9)Kg.先行右心导管用球囊导管测量ASD大小,选择适合的封堵器,在X线及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堵闭ASD,术后随访疗效,追踪残余分流率和并发症.结果应用此法封闭16例ASD,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70±30)血n,透视时间(13±8)min,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右房、右室径较术前明显缩小,恢复正常(P<0.05);无残余分流发生.结论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术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优点,但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79年10月至85年5月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直视修补术64例,现将其中61例继发孔型房缺手术修补报告如下。一、临床斑料男性22例,女性39例。年龄4~36岁。14岁以下儿童23例,占38%。临床症状:成人组多有活动后心悸、气促,儿童组婴幼儿期易感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