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管插管是临床抢救复苏、呼吸肌麻痹和手术麻醉开放气道的最常见方法和不可缺少的手段。小儿气管插管因固定不牢或患儿躁动等原因可造成气管插管移位或脱出。如果气管插管移位将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牢固固定气管插管是维系患儿生命的重要护理措施。2009年1~4月,我们连续遇到3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全麻下介入封堵术经口气管插管术后转运或吸痰过程中气管插管滑入胃内的病例,现将病例报告如下,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气管食道瘘是气管切开术后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各种原因导致气管后壁及食道前壁形成瘘管,大量的消化液和食物可通过气管瘘口涌入呼吸道,导致感染、胃液腐蚀气管壁及窒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我病区于1999年10月收治1例气管切开合并气管食道瘘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各种原因导致的气管狭窄性呼吸困难,如不能及时解除将威胁患者生命。各种原因(如晚期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压迫及结核等)引起气管、支气管重度狭窄以及气管、支气管瘘等,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而放置气管内支架能迅速解除气道狭窄,封闭瘘口,有效改善通气状况,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因其安全、简易、有效,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以达到有效预防。方法 统计1989年-2005年1月。行甲状腺手术共发生呼吸道梗阻17例,其中窒息2例,气管痉孪2例,气管软化4例,喉头水肿及气管内分泌物增多8例,气管软化及气管痉挛1例,行气管切开3例,气管悬吊5例,吸排痰等9例,解痉2例。结果 共16例抢救成功。1例术后1天死亡。结论 腔外压迫、气管痉孪、气管软化、喉头水肿及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气管软化合并气管痉孪是甲状腺术后引起呼吸道梗阻的主要原因,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正确处理、术后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是解除术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发生机理。方法结合案例对气管与无名动脉的解剖学关系和临床上气管无名动脉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主要原因是低位气管切开、术后体位不当。在正确的气管切开切口位置实施手术操作及术后体位的正确保持护理,是避免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关键。结论本鉴定案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是主要死因及间接死因,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致无名动脉破裂大失血是直接死因。  相似文献   

6.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意识不清,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及误吸,因此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治疗颅脑损伤的重要措施,而气管切开后易造成肺部感染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控制感染是重症护理应高度重视的问题。现将我院神经外科52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传统的适应证是解除喉及气管上端阻塞,被认为是一种抢救性的急症手术。近数十年来,随着对呼吸道病理生理功能的深入了解,其更多用于保护下呼吸道及呼吸功能,成为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从而拓宽了适用范围,已经越来越亏l起各临床学科的重视。气管切开术的时机问题,也就是如何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切开时间的问题,大体上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考虑:①呼吸道阻塞原因及气管切开目的;②呼吸困难的程度;③病人情况、医院条件及家属的理解同意。据国内文献报道,有人将气管切开时机分为预期性手术J…  相似文献   

8.
38例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气管切开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梗阻,引起的原因有多种,处理措施不尽相同。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17例气管切开病人发生呼吸道梗阻38例的原因,旨在探讨其处理及预防措施,确保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通畅,保证良好的肺通气和肺换气,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气管插管包括经口或经鼻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项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梗阻是人工气道管理中最为严重的临床急症,常常威胁患者生命。本文主要探讨导致气管插管发生阻塞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气管、支气管损伤是胸部损伤中严重的急症,也是胸部闭合性损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合并严重的皮下气肿、纵隔气肿、血气胸及复合伤等。现将我院2002年9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10例气管及支气管损伤病例诊疗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曾慧  陈羽 《中原医刊》2009,(17):81-81
气管食管瘘是气管切开术后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各种原因导致气管后壁及食管前壁形成瘘管,大量气体可通过气管瘘口进入胃肠道,导致胃肠胀气,大量的消化液和食物也可通过气管瘘口涌入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胃液腐蚀气管壁及窒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我病区于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发生3例气管切开合并气管食管瘘病人,其中确诊2例,疑似1例,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67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张红李成立武超英(日照市人民医院,276800)关键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救治呼吸道阻塞患者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关键性的治疗手段,但也常常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胃肠减压可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降低胃肠道压力,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有利胃肠道的修复,鼻饲管可为暂不能进食的患者补充营养及药物治疗。但胃管误入气管,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247例经鼻腔留置胃管中39例患者在置管时出现误入气管情况,当即发现37例,未及时发现2例,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薇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16-116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脱落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不同脱落原因和解决的方法。结果 通过总结原因和应用不同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预防气管插管脱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是目前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最有效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由于创伤性大。清醒患者难以耐受,护理困难及留置时间短而多应用于紧急情况。我院急诊ICU2002年7月至2004年5月采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方法抢救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经过严密监测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6例ICU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的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14例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2例气管切开,其中1例在气管切开后29d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对于全麻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可防止出现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对缩短ICU留观时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术和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窒息复苏及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有创通气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人工气管意外脱落——无指征的拔管。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4.2%~8.3%,往往与医疗性和护理原因有关。意外脱落可导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而且脱落后再插管可导致气道损伤,增加呼吸负荷,导致在上机后的撤机困难。由于意外脱落而使气管插管重新置管率明显增加。通过对脱管原因的分析,将有助于患者在呼吸机使用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甲状腺手术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11例病人有7例术中出现呼吸道梗阻,有4例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呼吸道梗阻发生的原因:气管软化塌陷5例,气管痉挛2例,术后出血压迫气管3例,喉头水肿痰液堵塞气管1例,经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血肿清除等处理病人获救。结论 为避免甲状腺手术出现呼吸道梗阻在手术操作时应轻柔、准确,避免对气管过多的刺激,在术中结扎血管时避免集束结扎,采用缝合结扎以免血管结扎线滑脱导致出血压迫气管,术前应控制呼吸道感染。疑有气管软化者,应采用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窒息则应及时处理,果断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切不可侥幸观察。  相似文献   

19.
殷素华 《当代医学》2010,16(4):115-115
气管切开是神经内科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急救手段,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然而术后护理尤为重要,如果护理不当可直接影响呼吸,随时发生窒息。我科自2007年5月~2008,年2月收治32例气管切开病人,最大限度减少了并发症及感染,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气管异物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气管异发报的临床表现及其误诊原因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9例因各种原因被误诊的小儿气管异物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回顾性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9例患者均得到正确的诊断,并通过手术及综合治疗,5d内治愈出院。结论 对小儿气管异物的诊断应综合分析病史、休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必须时可作诊断性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