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嗅觉标记蛋白在嗅觉系统的分布,氨基酸顺序,对嗅球功能的的标记作用和其它蛋白的相互关系,临床意义等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利用嗅觉标记蛋白对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客观检测及临床诊断和治疗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嗅觉是人类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嗅觉功能障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精神健康影响巨大,尽管目前关于嗅觉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较多,但其疗效仍欠佳。嗅觉训练作为嗅觉功能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同时依据嗅觉系统的神经可塑性作为理论基础,被证实在多种原因所致的嗅觉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具有一定疗效。嗅觉训练发展至今,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嗅觉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临床症状之一。尽管有药物和外科干预,但复发率高,患者的嗅觉功能障碍有时不能得到改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嗅区黏膜炎症重要的细胞之一。嗜酸性粒细胞的降解和积聚、细胞因子的释放和黏液分泌在不同类型的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多数学者认为组织EOS与外周血EOS与CRS导致的嗅觉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但也有学者对此持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4.
嗅觉是人类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嗅觉功能障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精神健康影响巨大,尽管目前关于嗅觉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较多,但其疗效仍欠佳。嗅觉训练作为嗅觉功能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同时依据嗅觉系统的神经可塑性作为理论基础,被证实在多种原因所致的嗅觉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具有一定疗效。嗅觉训练发展至今,传统的训练方法不断被改进、创新。为进一步了解嗅觉训练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嗅觉训练的脑机制、嗅觉训练方法及训练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嗅觉障碍患者鼻内三叉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 303例受试者中健康人100名,嗅觉功能障碍患者203例,分别采用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T&T)、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lfac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oERPs)和三叉神经事件相关电位(trigeminal event-related potentials,tERPs)进行嗅觉和三叉神经功能检测。结果 T&T识别域结果表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跟健康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oERPs和tERPs结果显示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跟健康人比较N1、P2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多伴有三叉神经敏感性的下降,青年患者下降尤为显著,其下降程度与性别关系不大。研究证实两种化学感受系统之间存在联系,联合检测可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嗅觉标记蛋白(olfactionmarker protein,OMP)在嗅觉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55例慢性鼻-鼻窦炎和11例对照组患者用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进行嗅觉功能主观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嗅黏膜嗅觉标记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主诉有嗅觉障碍者为50.9%(28/55),经主观嗅觉功能检测嗅觉障碍者为85.5%(47/55);对照组患者主诉有嗅觉障碍者为9.09%(1/11),经主观嗅觉功能检测嗅觉障碍者为18.2%(2/11),差异有显著性(x2=9.86,P<0.01)。对两组嗅黏膜进行OMP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MP存在于嗅黏膜的嗅细胞和微绒毛细胞中,OMP染色细胞数随嗅觉障碍程度加重而逐渐减少或消失。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嗅黏膜中嗅细胞的减少、萎缩和退化所导致的对嗅素的不能察觉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嗅觉障碍患者嗅觉和味觉功能的改变。方法:284例受试者中,健康人92例,嗅觉功能减退92例,嗅觉功能丧失100例,分别采用T&T、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ERPs)及三滴法进行嗅觉和味觉功能检测。结果:T&T结果,嗅觉功能减退和丧失患者跟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RPs结果显示,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跟健康人比较N1、P2波潜伏期延长且振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滴法结果显示,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跟健康人比较味觉功能有明显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同时伴有味觉功能的减退,嗅觉和味觉功能的减退与性别关联不大。嗅觉味觉的联合检查可以全面系统反映受试者的化学感觉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嗅觉障碍是一种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疾病,同时也被证明与多种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传统的嗅觉障碍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通过手术治疗和应用药物治疗,但往往有时并不能取得期待的效果。近年来嗅觉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嗅觉障碍的手段得到了众多专家及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应用嗅觉训练治疗嗅觉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嗅觉障碍(IOD)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嗅觉疾病,以嗅觉下降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嗅觉是人的基本感知觉之一,在识别气味、预警危险及影响情绪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嗅觉功能一旦受损,对人的饮食、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严重影响,嗅觉疾病逐渐被各国学者关注。IO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嗅觉疾病,尽管目前在IOD的诊断及发病机制上有所研究,但其临床诊疗工作仍十分具有挑战性。目前国内关于IOD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IOD的文献报道,对其发病情况、可能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IOD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曾有学者报道永久性嗅觉丧失发病率为1.2%,暂时性嗅觉障碍则为62.4%。嗅觉障碍可影响人的内脏反应和情绪活动,患者生活质量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但其在病因诊断方面仍有一些困难,笔者着重介绍嗅觉障碍的病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复杂香味进行嗅觉训练对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收治的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7.61±16.68)岁,病程3~60个月,平均病程(13.58±13.51)个月。分别按病因分为上呼吸道感染组(19例)和外伤组(17例),按嗅觉下降程度分为嗅觉下降组(18例)和嗅觉丧失组(18例)。均采用患者自行购买的4种味道明显不同的香水进行嗅觉训练,治疗前后进行嗅觉综合VAS评分,并分别对香味、臭味进行嗅觉评分。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方案,总有效率为55.56%(20/36)。嗅觉下降组有效率77.78%(14/18),嗅觉丧失组有效率33.33%(6/18),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组有效率73.68%(14/19),外伤后嗅觉障碍组有效率35.29%(6/17),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中50.00%(10/20)对香味感知的恢复明显优于臭味,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嗅觉训练方案具有简便易行、灵活度高、患者负担轻、患者依从度高的特点,对嗅觉障碍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其中对有残余嗅觉的患者疗效更显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嗅觉障碍比外伤后的嗅觉障碍更易于恢复。另外,嗅觉训练通常采用香味嗅剂,因而有重要警示作用的臭味嗅觉恢复明显落后于香味,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嗅觉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嗅觉障碍的病因多样,包括慢性鼻窦炎、外伤和退行性疾病等。由于发病机制不明,嗅觉障碍的治疗极具挑战性。因此,嗅觉训练作为嗅觉障碍治疗的一种新方法且无明显副作用,从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嗅觉训练在嗅觉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影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后嗅觉改善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后嗅觉改善的有关因素。方法 :4 4例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内镜手术后半年 ,对其性别、分型分期、病变部位、过敏因素、嗅觉障碍时间、随访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分型分期 (病变严重程度 )、过敏、随访等 3个因素对内镜术后嗅觉能否改善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而性别、病变部位和嗅觉障碍时间则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为了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功能尽可能地恢复 ,在内镜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 ,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定期随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嗅觉诱发电位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嗅觉诱发电位检查作为评价嗅觉功能的较为客观可靠的指标之一。在嗅觉系统周围和中枢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着重从嗅觉诱发电位检查研究的发展过程,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嗅觉刺激装置与主要研究成果,嗅觉诱发电位的特点和起源以及嗅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细胞保护在嗅觉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体在外源性或内源性伤害的刺激下,诱导启动自身防御体系,来避免或减轻自身受损。细胞保护是目前研究较多、也较全面的防御机制。与嗅觉系统有关的细胞保护剂主要有热休克蛋白70、还原型谷胱甘肽、抗凋亡基因bcl 2、肌肽、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岐化物和金属硫蛋白等。嗅觉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都可能导致嗅觉障碍的发生,因此,嗅觉系统细胞保护方面的研究将为临床防治嗅觉障碍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及其在嗅觉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研究NO在嗅觉中的作用,能促进嗅觉生理的研究,进一步阐明嗅觉障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嗅觉检查     
嗅功能及其情绪反应,除嗅神经主司外,尚有Ⅴ、Ⅸ、Ⅹ颅神经参与作用,致使嗅功能检查更加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嗅觉检测方法及评定标准。本文综述嗅觉检查的基础理论及方法,如T&T标准嗅觉检查祛;PM-甲醇嗅觉检查法;静脉嗅觉检查法—新维生素B_1静脉嗅觉检查法;微胶囊嗅功能(UPSIT)检查;CCCRC嗅功能检查及人类头皮嗅觉诱发电位测定等。  相似文献   

18.
103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嗅觉定量分析指标 ,以准确的评价嗅觉功能。方法 :采用 T& T标准试嗅法对 10 3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进行测试 ,将结果与其嗅觉主诉相比较并分析。结果 :186 .3%的患者有嗅觉功能障碍 ;2患者嗅觉主诉与嗅觉测试结果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 ,配对 t检验 P =0 .0 0 0。结论 :以患者的主诉作为嗅觉功能的评价依据缺乏可靠性和科学性 ,应以患者的嗅觉识别阈来评价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由倪道凤教授主编的《嗅觉基础与临床》一书已于2010年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倪道凤教授组织全国该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编写而成。尊敬的杨伟炎教授和韩德民教授拨冗为本书作序。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嗅觉的专著,分嗅觉基础和临床两篇,在基础篇里介绍嗅觉系统的发育与胚胎学、嗅觉系统的解剖、嗅觉生理学、嗅觉感受遗传学、嗅黏膜及嗅球的组织病理研究、嗅觉通路的可塑性、三叉神经系统和嗅觉、嗅觉和味觉的相关性。在临床篇里分述了嗅觉功能评估、嗅觉障碍总论、传导性嗅觉障碍、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混合性嗅觉障碍、系统性疾病对嗅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嗅觉减退患者左右两侧嗅觉功能损伤程度是否相同.方法 对104例以嗅觉减退为主诉的患者,通过病史采集了解嗅觉减退的相关病史及其现况,耳鼻咽喉科常规检查及鼻窦CT检查排除鼻腔结构异常或仅发生于单侧鼻腔-鼻窦的病变,并分别对左、右鼻侧进行T&T嗅觉计嗅觉识别阈测试,评估患者每侧嗅觉功能.结果 本组104例嗅觉减退患者,90例(86.5%)患者双侧嗅觉功能水平相同,14例(13.5%)患者双侧嗅觉功能水平不同,其中6例患者表现为单侧(左侧或右侧)嗅觉功能正常,而另一侧嗅觉功能减退.14例左右鼻侧嗅觉功能不同的患者,其常规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均未见明显鼻腔结构异常或发生于单侧鼻腔鼻窦的病变.结论 人类的左、右两个鼻腔分别拥有一个完整的嗅觉传导系统,尽管双侧受损概率相同,但受损程度可不同.单侧嗅觉减退作为嗅觉障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分鼻侧进行嗅觉功能评估,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