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方法: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股动、静脉置管建立跨过室间隔缺损的钢丝桥;选取合适的Amplatzer封堵器,经长鞘管送到室间隔缺损处;心脏超声波检查及再次左心室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后释放封堵器。结果:本组12例全部成功;经1~10个月随访,无残余漏,无心律异常等并发症。结论:用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时封堵器左室伞盘经主动脉瓣上释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选择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的27例VSD患者,常规建立导丝轨道,输送长鞘沿导丝轨道从右室侧通过VSD进入主动脉瓣上,不按常规方法使传送鞘管头端进入左心室心尖处,而是在主动脉瓣上释放封堵器左室伞盘,而后回撤跨过主动脉瓣,按常规释放右室伞盘。经TTE检查和左心室造影(LVG)确认封堵成功后释放封堵器。结果27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1次封堵成功24例,再次更换封堵器封堵成功3例。左心室造影VSD直径为4~11mm,封堵器为6~12mm。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心脏杂音消失、TTE及LVG检查确认封堵成功。操作时间28~75(46±10)min,X线透视时间12~21(11.6±3.8)min。术后3d、1个月及6个月分别行TTE、心电图、X线检查,全部患者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封堵器经主动脉瓣上释放左室伞盘的方法封堵VSD安全、高效,特别适用于难度较大的VSD封堵,该方法简化了封堵器释放程序,缩短了操作及透视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成角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应用成角动脉导管未闭 (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PDA的疗效。方法  9例PDA患者 ,未闭导管最小直径 3~ 10mm ,平均 (5 .8± 1.9)mm。应用 6~ 9F长鞘管输送封堵器封堵PDA。结果  9例患者均获成功。植入封堵器腰部直径 5~ 14mm ,平均 (9.7± 2 .9)mm。 9例术后即刻主动脉造影显示无分流。全部病例术后 1周心脏多普勒超声显示PDA完全堵塞。无并发症。结论 成角PDA封堵器治疗PDA使用安全 ,疗效可靠 ,与主动脉腔的解剖形态更匹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在监测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经TTE和MTEE筛选的22例VSD患者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在MTEE下完成治疗全程,包括术前封堵器选择、术中鞘管输送、封堵器释放及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结果 22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应用对称型膜部伞19例,细腰宽边伞3例。患者均于术后3~7天出院,随访1~6个月,无封堵器脱落、移位、溶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用体外循环,避免X射线损伤的优势;MTEE对筛选患者、选择封堵器、指导封堵器释放及术后评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0例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患者中,有1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定为IVSD,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44岁(平均21岁).术中常规左心室造影,以明确IVSD的诊断;符合通过VSD建立股动静脉轨道,应用7~9F输送鞘释放封堵器.8例采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型号为6~8 mm或14~16 mm,2例采用国产对称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为7~10 mm.分别于术后3、6和12个月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10例患者左心室造影显示右后向左前分流束,均封堵成功.术后1例出现微量主动脉瓣返流.术后随访10例患者均无异常改变.结论: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安全、手术成功率高,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11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漏直径为3~9 mm,平均(5.82±2.09)mm.经股静脉通过6~9 F鞘管送入封堵器,在X线透视和超声引导下完成操作.结果 左心室造影8例为膜部瘤型,3例为漏斗型.造影显示单出口6例,多出口5例,缺损口直径3~9 mm,平均(6.09±1.58)mm.应用封堵器直径(8~12)mm.10例患者应用1个封堵器完全封堵.1例残余漏有4个漏口,应用2个封堵器后仍有少量残余分流.升主动脉造影均无主动脉瓣返流.1例术后第3天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用氢化可的松治疗2周后完全恢复.术中X线透视时间8~30 min,平均(16.91±4.23)min.术后随访1个月~4年,1例残余分流仍存在.全部患者无血栓栓塞、溶血、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封堵器移位,无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疗效可靠,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7.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84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双盘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分析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4年 7月间应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盘状封堵器治疗的 2 86例先心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130例 ,女 15 6例 ,年龄 2~ 6 5岁 ,平均 (16 .7±8.9)岁。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 3~ 18mm ,平均 (5 .0 7± 1.89)mm。应用 7F~ 12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双盘形封堵器。封堵后 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 ,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每天口服阿司匹林 3~ 5mg kg,连续心电监护 5d。出院前、术后 1、6个月和 1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结果  2 86例中 ,2 77例患者封堵成功 ,成功率 96 .8%。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 3~ 17mm ,平均 (4 .96± 1.81)mm。造影测量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 0~ 12mm ,平均 (4 .4 8± 2 .13)mm。植入封堵器直径为 4~ 2 4mm ,平均 (7.0 8± 2 .5 5 )mm。未成功的 9例中 ,3例因导管未能通过室间隔缺损处 ,4例因封堵器放置后影响主动脉瓣关闭 ,1例因术中出现低血压而放弃封堵治疗。另 1例囊袋型室缺 ,放置封堵器后即刻出现少量右房室瓣返流 ,右心室与肺动脉间存在 2 0mmHg的收缩期压力阶差 ,术后第 2天复查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闭合膜部空间隔缺损 (VS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6例VSD患者中男 4例、女 2例 ,年龄 (13.4± 4 .6 ) (6~ 2 0 )岁 ,均经心脏超声证实为膜周型VSD。 6例中除 1例6岁患者系全麻外 ,其余均在局麻上完全操作。经导管闭合治疗。先行左室造影 ,测量VSD大小及选择Amplatzer封堵器 ,再建立钢丝轨道 ,沿钢丝轨道放入传送器外鞘管 ,将封堵器与传送器并经外鞘管送至左室 ,至于VSD处 ,经心脏超声及左室造影证实封堵成功后 ,释放Amplatzer封堵器 ,退出传送器及外鞘管。结果 患者VSD直径分别为 4mm 2例 ,5mm 2例 ,7mm及 8mm各 1例。所用Amplatzer封堵器的大小分别为 6mm 2例、8mm 2例、10mm 2例。所有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的闭合膜部VSD安全、有效 ,可避免开胸手术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应用自行研制的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先心病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41例,年龄2~60岁,平均(18±11)岁。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3~12mm,平均(5.39±2.11)mm。应用7~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细腰型封堵器。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7d。出院前、术后1、6个月和1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结果4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2.0~10.8mm,平均(5.04±1.71)mm。所用封堵器腰部直径为4~12mm,平均(7.27±2.30)mm。37例患者术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无残余分流,4例示微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经胸心脏超声,3例残余分流消失,1例仍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封堵器放置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前分支阻滞1例,随访期间未恢复,并发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心电监护示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1周后恢复。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同期成功封堵。X线透视时间8~50min,平均(13.60±5.14)min,操作时间30~150min,平均(66.14±20.70)min。随访1~17个月,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和溶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疗效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弥补了以往封堵器在封堵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方面的不足,该封堵器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经导管闭合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6例患者经临床体检、心超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膜周部VSD。术前超声测量缺损直径5~12 mm。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引导下通过F 6~8长鞘置入封堵器。结果左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为2~12 mm。植入封堵器直径为4~14 mm。封堵器到位后15 min左心室造影14例无分流,2例少量分流。术后1周经胸超声检查无分流,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闭合膜周部VSD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