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杆菌O157:H7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主要菌型,自1982年美国首次发生大肠杆菌O157∶H7污染牛肉而引起的食源性胃肠炎以来,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多起该菌所致的食物中毒〔1〕。尤其1996年5~8月间日本发生了由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暴发流行,累积患者近万人,并有数人死亡,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2〕。我国在1987年就发现由此菌引起的散在感染〔3〕。大肠杆菌O157∶H7被确认为一种新型肠道致病菌,是近年来食品卫生、给水卫生及流行病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
3.
大肠杆菌O157:H7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157:H7大肠杆菌是近年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肠道病原菌。自1982年美国密执安和俄勒岗州因进食被污染的汉堡包发生食物中毒,并从患者分离到该菌以来,1996年5~8月,日本东京、大阪等地相继发生该菌引起的大规模食物中毒,引起世界关注。本文就O157:...  相似文献   

4.
动物O157:H7大肠杆菌分离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杨平1薛峰1胡作林1综述O157:H7大肠杆菌(简称O157:H7)作为一种新型肠道致病菌被确认,是近年来在食品卫生及肠道感染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进展之一。感染此菌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C),也可引发溶血性尿...  相似文献   

6.
7.
8.
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O157:H7大肠杆菌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快速和准确从病人或环境标本中检测O157:H7大肠杆菌,对预防和治疗O157:H7大肠杆菌所致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三个方面,对O157:H7大肠杆菌的检测,鉴定方法及其流行菌株分型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近十余年来才认识到的一种新的致泻性大肠杆菌。其中O157:H7是与人出血性结肠炎有关的主要血清型,能造成血性腹泻和其它严重并发症。本文就近年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等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O157:H7大肠杆菌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腹泻、出血性肠炎,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易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l 流行概况 1982年美国首次从血性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该菌,并报道与食用汉堡牛肉饼有关。此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报道由O157:H7引起的爆发和散发病例迅速增加。现在O157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曾报告发生大肠杆菌O157:H7感…  相似文献   

13.
本介绍了大肠杆菌O157:H7特异性质粒,噬菌体与染色体上与其致病性有关的基因分析及检测各种方法,包括培养法,各种血清学检测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O157:H7大肠杆菌肠炎的流行与传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亢川 《中国公共卫生》1996,12(11):520-522
大肠艾希氏杆菌在约180个血清型中,大部是人与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但也有部分血清型对人与动物有害,目前已知的病原性大肠杆菌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俊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聚集性粘附大肠杆菌(EAggEC)、肠产志贺样毒素具侵袭力大肠杆菌(ESIEC)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纳米金固定大肠杆菌O157:H7酶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新型酶免疫传感器。方法:用静电吸附作用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将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鼠抗固定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用于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酶免疫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测定大肠杆菌O157:H7被固定在电极表面引起的电信号改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含0.1 mol/L PBS(pH7.4),1 mmol/L二甲氨基甲基二茂铁,0.2 mmol/L H2O2,30℃的底液中该酶免疫传感器的检出限为1×102cfu/ml,检测线性范围为1×103~1×105cfu/ml,相关系数为r=0.997。结论:该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临床医学和环境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O157:H7大肠杆菌是致泻大肠杆菌中的一个重要血清型,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新的食源性疾病病原菌(WHO,1997).90年代,欧、美及日本等国多次暴发由该菌引起的出血性肠炎.近年来,我国也加强了对该菌的研究和监测工作.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已多次部署在全国加强O157:H7大肠杆菌分布调查,食品及环境监测,临床检测与诊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大肠杆菌O_(157):H_7在日本引起暴发流行,感染人数之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为了解大肠杆菌O-(157):H_7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我们采用10种常用消毒剂进行杀菌效果观察。试验结果显示这些消毒剂对大肠杆菌O_(157):H_7有明显的杀灭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漳州市首次检出O157:H7大肠杆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建立食品污染微生物监测点,调查O157:H7大肠杆菌在生肉类食品中污染状况。方法:采用E.Coli O157:H7检测卡对样品初筛,对阳性样品再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从生猪肉和生羊肉中分离出2株O157:H7大肠杆菌,生肉类食品检出率3.7%。结论:首次证实了漳州市有O157:H7大肠杆菌的存在,运物性食品是该菌感染人类的主要来源,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福州市家畜中O157:H7大肠杆菌的带菌情况,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本市家畜中的牛、猪粪便标本,直接划种于SMAC培养基,经血清学试验、生化试验鉴定确诊的菌株做志贺样毒素测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首次在福州地区195头牛和245头猪中各检出2株O157:H7大肠杆菌。结论 本市牛、猪等家畜中存在O157:H7大肠杆菌,要 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大肠杆菌O157H7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免疫磁珠法(IMS)分离大肠杆菌O157H7(E.O157H7) 的敏感性。方法:应用IMS检测该菌的主要贮存宿主动物(家禽,家畜)E.O157H7感染情况,同时用传统分离法作对照。结果:家禽(畜)粪便中E.O157H7分离率分别为鸡2.38%(2/84),牛9.52%(4/42),猪2.41%(2/83),鸭,鹅、狗、驴和羊的粪便中分离到E.O157H7,传统法均未从上述家畜(畜)粪便中分离到E.O157H7,结论:据本次检测结果,表明IMS分离O157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检测水平为2cfu/g,传统法为200cfu/g),并缩短检测时间1天,是开展E.O157H7病原学分离(包括人间和宿主动物的流行病学监测)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