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助听器选配中的真耳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弱听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对其日后言语康复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早期佩戴助听器创造了条件,除了必要的小儿行为测听,科学选配手段的设计和验证也越来越受重视。资料显示,在给儿童测听和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言语辨别率的测试和音质的判断在儿童身上很难实现,因此,传统的助听器评估使用功能增益法或者助听声场听阈法往往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32例聋儿助听器验配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场在聋儿助听器验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聋儿分别进行行为测听或短纯音诱发的频率特异性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 ABR)测试,获得聋儿的听阈.用DSL(理想感觉级)选配方法选配助听器,以模拟真耳测试及声场测试判断助听效果,进行随访并定期调试助听器.结果有30例助听听阈全部进入言语香蕉图,2例部分频率进入言语香蕉图.结论声场助听听阈测试应作为聋儿助听器验配效果的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行为测听在准确评估聋儿听力及验配助听器中的作用。方法 对41例1.2~12岁聋儿分别进行行为测听或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获得聋儿的听阈。助听器选配用DSL 验配方法,以真耳测试及声场测试判断助听效果,进行随访并定期调试助听器。结果 ABR测试组仅有4例助听听阈进入LATSS(长期平均言语会话谱),而行为测听组有19例助听听阈进入LTASS。结论 行为测试结果验配助听器的效果明显优于ABR,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验证笛听1600自带的真耳测试功能在助听器选配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2例(30耳)配戴笛听1600(其中4耳是BTE),年龄9~70岁,平均40岁,测试耳裸耳纯音听阈≤90 dB HL,言语分辨率﹥60%.进行两步评价,第一次在最佳选配(不使用RECD测试)6周后进行验证和评估,第二次在应用笛听1600的RECD测试6周后进行验证和评估.评估分别采用言语分辨率测试和IOI-HA国际性助听器效果调查表,比较两次不同方法选配后的结果.结果 使用笛听1600 RECD测试6周后71.4%的患者平均言语识别率比第一次测试(不使用真耳测试)6周后平均言语识别率有所提高,14耳平均言语识别率提高5.4%.IOI-HA助听器调查效果调查表结果显示,使用笛听1600真耳测试后患者对助听器的作用的肯定和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笛听1600真耳测试能快速简便地测量个人RECD值,使助听器选配更加精确,提高了选配的满意度.特别是在儿童选配中由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聋幼儿的助听器选配是聋儿听力言语康复的关键和难点。据聋儿家长提供的病史 ,简单的行为测听结果 ,听力康复医生难以判断聋儿听力损失程度 ,更不能为聋儿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近年来 ,采用一定的助听程序对 2 6例 3~ 7岁聋幼儿进行了助听器选配 ,并跟踪观察了聋儿助听后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2 6例聋儿年龄为 3~ 7岁 ,既往无助听器配戴史 ,配助听器前 ,先全面了解聋儿病史 ,进行了较全面的听力学检查 ,包括简易行为测听、游戏配景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ABR及40Hz相关电位检测等。全部聋儿均确诊为感音神经性聋 ,中…  相似文献   

6.
推进中文言语测听材料的标准化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听觉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接收和理解言语,因此早期听力学的发展是以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为基础的。二战结束后,言语测听在评估听力伤残和选配助听器时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并走向规范化。用于言语识别阈测试的材料(扬扬格词表)和方法(阶梯式降低言语声级)得以确立,同时用于日常交流障碍评估的阈上英文单音节词识别率测试方法也逐渐普及,20世纪40—60年代因而被称为听力学发展历程中的“言语测听年代”。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助听器选配中,许多助听器佩带者常抱怨噪声下言语理解困难,从而拒绝使用助听器,或将助听器搁置不用[1];而噪声下言语测试结果常不能准确地预估患者助听器使用成功与否。噪声下言语测试得分高者,其助听器使用并非成功[2]。个体背景噪声下的言语理解情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对背景噪声的感觉、喜好和习惯等[3]。为了更好地理解背景噪声对听力损失患者言语理解的影响,从而预估听  相似文献   

8.
真耳测量和声场测听在助听器选配中的应用梁晨1高建林1徐廷贵随着我国听力康复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听力学人员和耳聋患者认识到助听器对提高听力的重要性。真耳测量和声场测听使助听器选配技术达到了科学化、正规化和个体化。本文对151例(202耳)在选配助...  相似文献   

9.
助听器效果验证是选配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受年龄、认知、多残、语言背景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无法配合行为学言语测听。因此,开发客观的助听器助听效果评估工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作为一种电生理测试,因其客观性、可在清醒状态下测试、可使用言语刺激以及与行为学听阈的良好一致性,适用于以上群体的助听效果评估。本文从助听器用户的言语觉察和识别能力,以及激活助听器技术,如非线性频率压缩、降噪算法等影响入手,介绍CAEP相关主题的研究基础和现状。尽管CAEP有潜力表征助听后言语觉察和识别能力以及助听器新技术的影响,但距离其临床应用仍需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助听器的验配技术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与此相应,各种评估方法也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本文综述了助听器选配后的几种评估方法言语信号测试,非言语信号测试,自我评估测试等,以期为临床助听器的选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资料显示,在给儿童测听和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成人选配方法往往得不到准确结果。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像成年人那样互动自主地改变助听器的设置,这就需要助听器选配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正确的方法,才能使儿童助听器的选配更加精确。儿童的耳道声学特性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用统一的方法评价各家人工耳蜗的术后效果,由于以往常规的、较标准的言语测听对深度聋人难予进行,而编辑了最低听觉功能测试系统。由十四项言语材料和一项环境声测试组成。MAC同时也可为重度聋及深度聋者选配助听器。现已应用于语后聋成人及语前聋儿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压缩阈多通道数字信号处理助听器对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儿言语接受和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4名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儿先后进行了大功率线性助听器和WlDEX的Senso p38和C18+助听器的选配。并在40dB和65dB水平采用言语声进行音节差别辨别测试、西班牙语单音节和双音节识别测试及言语表达测试。结果在小声言语水平和会话水平。使用低压缩阈多通道数字信号处理助听器对音节差别的分辨和识别测试得分更高:儿童言语发音更准确,言语接受能力提高。结论在独立的频率区域的低压缩阈所提供的柱外可听度。有助于言语接受和表达。试验中低压缩阈多通道数字信号处理助听器(Senso p38和C18+)可促进听损人群言语能力的发展。建议在听损儿童的康复中选用。  相似文献   

14.
噪声下的言语测听——评价助听器效果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助听器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心使用者在日常噪声环境下的言语理解能力。常规的纯音测听及助听器的验证环节均在隔声室中进行,不足以预测或评价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力,因此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的研究越来越多,中文版的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也陆续问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声听觉脑干反应(ABR)和行为测听2种测试组合在聋儿早期验配助听器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1~9岁聋儿进行行为测听或ABR测试,找到较准确的听阈值。采用理想感觉级配方法选配助听器,以真耳测试及声场测试判断助听效果,进行随访并定期调试助听器。结果:单纯ABR测试有反应耳与组合听力测试有反应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听效果明显改善41例,无效4例,失访7例。结论:聋儿听力评估应主、客观测听联合使用,助听器验配应遵循“三早”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进行听力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选配助听器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探讨不同听觉补偿方式对其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6~43月龄选配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后的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语前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助听器组18名,人工耳蜗组14名,两组的听力损失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均在干预1年内进行相同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使用声场测听测试助听听阈;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评估干预前及干预后3、6、9、12个月时的听觉能力;采用《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评估》测试两组康复训练前后的言语能力。结果两组患儿助听听阈均优于助听前,但人工耳蜗组各频率助听听阈显著优于助听器组(P<0.05);两组听觉能力得分均随听觉补偿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0.05);助听器组在干预后9个月的听觉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干预6个月(P<0.05);人工耳蜗组在术后6个月的听觉能力得分高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P<0.05);人工耳蜗组在干预后6、9、12个月的听觉能力得分均高于助听器组(P<0.05);两组助听后康复级别及言语年龄均高于助听前,人工耳蜗组康复级别及言语年龄均高于助听器组(P<0.05)。结论对于极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优于助听器选配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合并有听力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3例有语言交流障碍的患儿进行声阻抗测试、畸变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确诊他们有听力障碍。3例患儿经进一步诊治确诊为孤独症患者。为他们选配助听器和进行言语康复训练,随访1年观察言语 交流情况。结果 3例患儿在佩戴助听器后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e,SIR)评分均有提高。结论  孤独症伴听力障碍患儿,尽早进行干预,佩戴助听器并针对性进行言语康复训练,语言交流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18.
2000年6月13~18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了全国听力学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到会代表共86人,其中包括进行专题讲座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及武汉的专家13人。会议对纯音测听(包括高频纯音测听)、声场测听、言语测听、声导抗测试、电反应测听、耳声发射、围产期婴儿听力筛选等进行了各种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当代进一步的开发应用、进展及实际体会等的专题讲座。也介绍了自身免疫性听力损害的研究近况、碘缺乏及甲状腺功能低下与听力障碍的研究成果,"爱耳日"的确定及其意义等,还介绍了助器听测量和选配的新进展以及数字式助听器的选配技术、人工耳蜗的应用及新进展等,大会并交流论文30篇,除了听力检测技术、助听器选配及各种耳聋的诊断与治疗新经验外,另外还讨论了计算机语言分析系统在异常语音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以及中耳术后迟发性面瘫的相关因素探讨。 会议进行中,代表们都踊跃提问和发表自己的有关观点,会议始终在热烈活跃的气氛中进行,代表们一致反应这次会议开得很好、收获很大,不少代表也对本刊提出了不少建议和希望,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适应中国"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后小儿人工耳蜗患者激增的新情况,提高我国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和科研水平,也为配合助听器验配师(三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对"言语测听"的要求,提高我国助听器的专业服务水平,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学组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办的第三届中文言语测听发展论坛暨小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成效评估培训班于2013年6月7日-9日在海滨城市大连举办。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听力康复机构、助听器连锁机构中从事听力言语康复专业的耳科医师、听  相似文献   

20.
小儿听神经病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听神经病早期选配助听器及早期言语训练对他们听说能力的影响。从而了解助听器对小儿听神经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 6例小儿听神经病给予助听器的选配和一定的言语训练并跟踪随访1-6年,1例已上正常小学3年级,2例语言基本与同龄相似,2例语言有了不同的进步,一 例进步较慢,但目前仍在跟踪。结论:早发现,早期配戴助听器、早期语言训练,目前对小儿听神经病仍然是使他们学会听说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存在个体 差异。关于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