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经囗/鼻吸痰患者的置管方法。[方法]将100例老年经口/鼻吸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置管,实验组采用满含无菌生理盐水的吸痰管置管;观察两组在一次性成功置管、有效置管操作时间、黏膜损伤、患者耐受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减少黏膜损伤、提高患者耐受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吸痰管内满含无菌生理盐水置管方法置管效率高、易于操作、利于达到满意的吸痰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低热度生理盐水软化吸痰管在小儿吸痰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对黏膜损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呼吸系统疾病患儿60例,时间2020年1月至12月,采用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吸痰管,观察组(30例)采用低热度生理盐水软化吸痰管,比较两组黏膜损伤率、一次吸痰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黏膜损伤率3.3...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作弯头吸痰管,观察弯头吸痰管在经鼻气管内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鼻气管内吸痰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在头部垫枕下采用弯头吸痰管进行经鼻气管内吸痰,对照组在去枕头开放气道后,用普通吸痰管进行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管顺利进入气管的次数、每次吸痰所需的平均时间、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以及痰鸣音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吸痰管顺利进入气管的次数、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以及痰鸣音改善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次吸痰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弯头吸痰管能明显缩短吸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热水软化吸痰管在小儿吸痰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科收洽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需吸痰护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2009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需吸痰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吸痰操作前使用低热度生理盐水(50~60℃)加热软化吸痰管后,再行吸痰;对照组直接使用未经加热软化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比较两组患儿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吸痰无阻力为67例,对照组为44例;观察组黏膜损伤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观察组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50%;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用低热度生理盐水软化吸痰管,可以增加吸痰成功率,减少息儿黏膜损伤的发生,减少出血,降低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增加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鼻下咽腔留置吸痰管在高龄吞咽障碍并长期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3年6月-2009年10月30例高龄吞咽障碍并长期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每天按需数次经口腔或者鼻腔插入吸痰管吸出口鼻分泌物,观察组经鼻下咽腔留置吸痰管,每小时吸痰1次,若分泌物多随时吸出.观察两组患者黏膜损伤、吸出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吸出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吞咽障碍并长期留置胃管患者经鼻下咽腔留置吸痰管简单易行、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有效清除脑卒中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因反复插管而损伤呼吸道黏膜。方法将62例脑卒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程度、治疗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两组分别采用经口、鼻吸痰与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痰量、痰液性状、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吸痰前后30min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两组吸痰在吸痰量、痰液性状、一次插管成功率、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口咽通气管吸痰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吸出痰量多、粘稠,且对气道损伤小,吸痰后SaO2明显高于吸痰前及对照组。结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能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有利于吸出患者气道深部痰液,防止痰液阻塞气道,对控制感染和改善气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傅丽萍  徐雯  傅娟  谢超  孙红果  杨琴燕   《护理与康复》2016,15(7):661-662
目的观察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7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两组护士操作耗时及患者舌苔转薄率、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细菌感染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行口腔护理操作耗时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患者舌苔转薄情况优于对照组,发生口腔异味、口腔细菌感染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吸痰法和经口、鼻腔吸痰法在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有何不同.方法 将选取的46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口、鼻腔吸痰法,比较2组的吸痰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黏膜损伤发生率为0.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2%.结论 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患者黏膜的损伤率极低,操作时吸痰管放置省时、顺利.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月妹  黄煌  魏小芬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97-1498
目的 探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效果.方法 采用组问对照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别采用经口咽通气管和经鼻/口腔插入吸痰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吸痰期间SPO2下降不明显、吸痰后SPO2回升明显、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呼吸频率减慢、吸痰操作时间相对缩短明显.结论 采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经鼻/口腔插入吸痰方法,既能快速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又能减轻不良反应,在急诊抢救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的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时患者的耐受程度。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68例应用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的肠道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在胃镜直视下置管方法,B组患者采用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法。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操作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管时耐受程度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方法都有临床应用价值,在操作时间、患者置管时的耐受程度以及特殊患者置管成功率上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法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吸痰用具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白莉  王红粉  陈建芬  张菊华 《护理研究》2008,22(19):1707-1707
教科书上的吸痰操作要用无菌镊和有盖罐,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用无菌镊夹持吸痰管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1],且缺乏灵活性,而有盖罐反复消毒灭菌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次性带手套吸痰管和一次性水杯,用于取代无菌镊和有盖罐,临床应用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重症病人由于长期卧床,痰液无法自行咳出,痰液留在口腔及牙缝等内,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因此对重症病人的吸痰及口腔护理十分重要。现有吸痰管在给病人吸痰时,往往还有痰液等分泌物残留在口腔、牙缝、舌苔等,传统的口腔护理不能彻底清洁口腔及去除牙菌斑,从而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给病人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5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护理,主要包括掌握吸痰指征与时机、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时的体位、负压吸引注意事项、吸痰管插入的深度等。认为对不同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当选用不同的吸痰方法 ,掌握正确的吸痰护理方法 ,可以减少吸痰带来的不良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吴巧媚  彭鹿 《护理研究》2008,22(19):1729-1730
[目的]观察改良吸痰流程吸痰效果.[方法]将80例需吸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改良吸痰流程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流程吸痰,观察两组吸痰所用时间、吸痰管污染情况及吸痰效果.[结果]实验组吸痰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吸痰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吸痰流程是缩短操作时间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流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内深部吸痰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例清理呼吸道无效、抗拒吸痰的患者,根据吸痰方法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两组均用口咽通气管建立临时气道,对照组用普通枕头垫高肩部(≤10cm)后行气道内深部吸痰;观察组用吸痰枕垫高肩部15cm后行气道内深部吸痰。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效果(吸痰次数、吸痰量)和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每日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每次吸痰量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肩部抬高15cm,暂时留置吸痰管等方法行气道内深部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和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吸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又重要的护理操作,有效的吸痰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改善肺泡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最终改善组织代谢.临床上对吸痰时机的选择、吸痰程序及负压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吸痰时间的掌握等不当,常会引起低氧血症、肺不张、气道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本文对这些并发症预防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并对吸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在清醒患者吸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需吸痰的清醒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吸引前沿气管内缓慢注入2%的利多卡因0.5—1ml,2—3min后行气道内吸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气道内吸引。结果两组患者咳嗽、疼痛、躁动、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心律异常、恶心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痰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吸痰过程中、吸痰后2min、吸痰后5min的血氧饱和度检测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多卡因能够减轻清醒患者吸痰中的机体反应,降低气管的敏感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高红卫 《护理研究》2012,26(23):2173
舒适护理是护理学科中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是指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1]。2011年我科对48例吸痰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研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吸痰操作的舒适度及安全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道湿化后不同痰液黏稠度下吸痰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为达到最佳人工气道湿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根据呼吸机加温湿化后患者痰液黏稠度不同分为Ⅰ度、Ⅱ度、Ⅲ度3组,每组20例,比较每组患者吸痰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气道峰压(Ppeak)、肺动态顺应性(Cd)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SPO_2吸痰后与吸痰前(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和Ⅲ度组在吸痰后5min HR、MAP、RR、Ppeak、Cd与基线水平及同时段Ⅱ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Ppeak、Cd在吸痰后10min较基线水平与同时段Ⅱ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在吸痰后15min与同时段Ⅱ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在吸痰后10、15min Ppeak、Cd较基线水平及同时段Ⅱ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组仅在吸痰后5 min Ppeak较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人工气道湿化后,当患者痰液黏稠度为Ⅱ度水平时,吸痰对患者循环及呼吸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朱丽萍 《护理研究》2006,20(19):1760-1761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肺部感染、机械通气、外科术后并发肺不张病人的呼吸道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也日趋广泛[1]。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能在直视下逐级吸尽气道内的分泌物,冲洗痰痂,有效地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我院自1995年8月—2005年2月开展床边纤维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