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风后吞咽障碍发生率51%-73%。长期留置鼻饲管可造成鼻、咽、食管黏膜溃疡及出血等多种并发症,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Ⅲ,使病死率明显增高。本组应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综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吞咽障碍治疗仪辅以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应用脑卒中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舌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吞咽障碍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80%,显著好于对照组的82.76%。两组患者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吞咽障碍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显著好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辅以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并分析其价值临床.方法 随机性的抽取了25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在使用针刺人迎、天突、廉泉以及外金津玉液的同时采取康复训练的方式加以治疗;另外还设置了25例的对照组,对照组仅仅使用康复训练来加以治疗最后用洼田氏饮水来判断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25例患者中,痊愈率为72%,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25例患者中,痊愈率为36%,总有效率为68.0%.两组之间在痊愈率和总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是有明显的差别(在P<0.05下),表明了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在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中疗效优越,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分析与观察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运用针灸及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抽签的形式对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经针灸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36%;观察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对治疗中风后后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更好提升患者的吞咽能力,值得推广于临床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选穴规律、针法以及针刺手法和刺激量方面,对近10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进行归纳。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疗效显著,副反应小等优势。相比之下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研究设计科学化等方面则显薄弱,而传统经络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亦未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9.
邵中军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6,(6):443-444
脑中风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偏盲、失语、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假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咽部感觉及咽反射存在,无舌肌萎缩和震颤,常有下颌反射、掌颏反射亢进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讲话不清,流涎,强哭、强笑等,为双侧大脑皮质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严重者往往危及生命。假性延髓麻痹是脑中风后遗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笔者在脑中风后遗症的吞咽困难单元中,应用针刺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并与同期单纯应用针刺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以观察针刺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河南医学研究》2017,(21)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5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舌针组、r TMS组和联合组(舌针+r TMS治疗),各25例。对比分析3组治疗前后饮水试验及VFSS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饮水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水试验结果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舌针组和r 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 TMS组与舌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FSS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舌针组和r T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 TMS组与舌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 TMS联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优于两者单独应用,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诊断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普通针刺方法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项针配合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5.0%,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愈显率52.8%,总有效率80.6%,2组病例治疗后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针配合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9,(1)
从针刺疗法、针刺结合其他疗法2个方面对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指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但目前在临床研究中还存在疗效评定标准不规范、分组不严格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以规范,并着重对针刺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进行阐明。 相似文献
13.
辨证论治4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睾酮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肾阴虚证和脾气虚证PCOS患者共43例,其中肾阴虚证患者25例,采用滋阴降火方药治疗(滋肾阴组),脾气虚证患者18例,采用健脾益气方药治疗(补脾气组)。两组患者分别检测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腰围及血清睾酮、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43例中,20例血清睾酮升高,其中13例为肾阴虚证,7例为脾气虚证,虽以肾阴虚证为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例血清胰岛素升高,其中11例为脾气虚证,6例为肾阴虚证,以脾气虚证为主(P<0.05);(2)滋肾阴组治疗后血清睾酮、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补脾气组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滋阴降火方药可以降低PCOS肾阴虚证患者血清睾酮、胰岛素水平;健脾益气方药可以降低PCOS脾气虚证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 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肠内营养的方式不同分为PEG组(34例)和鼻胃管(nasogastric tube,NGT)组(34例).比较两种肠内营养途径的相关并发症及营养改善效果.结果 PEG组与NGT组比较,PEG组胃潴留(14.7% vs.32.4%),反流性食管炎(11.8% vs.23.5%),吸入性肺炎(17.6% vs.38.2%)均较NGT组显著降低(P<0.05);PEG组营养治疗3个月的BMI [(20.56±1.32) kg/m2 vs.(19.97±1.35) kg/m2],ALB [(40.45±2.12)g/L vs.(38.27±2.25) g/L],前白蛋白(PA)均高于NGT组[(302.12±30.28) mg/L vs.(280.27±28.17)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EG行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误吸发生率,卒中后吞咽障碍与预后相关性,提高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方法选择连续登记的129例住院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h内完成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hic swallo-wing study,VFSS)。将其分为有吞咽障碍组和无吞咽障碍组。6个月后,完成mRS量表评分,判断卒中患者预后。比较2组预后情况。结果 129例患者中有63例有吞咽障碍(48.83%),无吞咽障碍组66例,其中误吸34例,安静误吸11例。有吞咽障碍组63例,6个月后有14例患者仍存吞咽障碍,4例患者仍需胃管饮食。无吞咽障碍组预后好于有吞咽障碍组(P<0.05)。结论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吞咽障碍影响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风后的偏瘫痉挛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中风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两组病人按标准分别进行针药治疗和针刺治疗;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0d,即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MAS评分结果显示针药组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CSI指数比较,针药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postcardiotomic complications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58 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结合医学杂志》网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ch/ext_images/free.gif)
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Chineseherbalmedicine(CHM)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onpostcardiotomiccomplicationsinpatientswithangiocardiopathy.Methods:Aimedattreatingthefrequentlyencounteredpostcardiotomiccomplications,includingfever,coughandexpectoration,belching,abdominaldistension,palpitation,shortbreath,etc.CHMtreatmentwasappliedincombinationwithroutinewesterndrugtreatment(cardiactonic,diuretics,vasculardilatorandanticoagulant).Results:Twentyoutof22patientswithprotractedfeverandirres… 相似文献
18.
肖艳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51-52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治疗大肠癌术后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大肠湿热型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给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脾虚湿盛型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采用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各证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大肠癌术后泄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肾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将67例CRF 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健肾颗粒组及对照组,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8(IL-8)、内皮素(ET)、血色素(HGB)、尿微量白蛋白(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血中Cr、BUN、IL-8、ET、β2-mg及24 h尿蛋白定量和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69.70%),两组比较P<0.05.结论健肾颗粒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血中IL-8、ET含量,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针灸四科,并满足相关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及针灸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联合局部半导体激光治疗,20 min/次,1次/d,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结果 治疗前后2组疼痛感、肿胀情况以及肢体运动能力和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的疼痛感、水肿情况,并且使得肢体的运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