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1994年 7月~ 1998年 9月 ,笔者采用舒筋手法加穴位封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8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86例中男 2 0例 ,女 6 6例 ,年龄 38~ 70岁 ,发病时间 3个月~ 1年 70例 ,1年以上 16例 ,左侧 58例 ,右侧 2 6例 ,双侧 2例 ,有扭伤、牵拉伤或其他外伤原因者 36例 ,所有病人均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和程度不同功能障碍。2 治疗方法舒筋手法 :病人取坐位 ,顺序进行 :(1)水平牵引 ;(2 )上举 ;(3)摸肩 ;(4 )腋下摸背 ;(5)屈肘外旋 ;(6 )伸肘外展 ;(7)后伸摸背 ;(8)旋转 ;(9)痛点按压弹拔 ;(10 )按摩松解。以上 10种舒筋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舒筋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冻结肩患者60例,采用活血舒筋手法进行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手法治疗4周后,治愈55例,好转5例,全部有效;对痊愈的55例患者进行5~16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活血舒筋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浮刺、西药口服及中药局部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第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浮刺组、西药组、中药局部熏蒸组,每组30例.浮刺组寻找患者患肩明显压痛点2个,在每一个压痛点的下方80~100 mm处作为浮刺进针部位;西药组口服莫比可7.5 mg;中药局部熏蒸组采用活血舒筋中药局部熏蒸.3组患者均接受康复训练,浮刺治疗、西药口服、中药局部熏蒸、康复训练分别每日1次,共治疗观察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高岸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疼痛评定部分对3组患者肩部疼痛治疗前后动态改变情况进行测评;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动态改变进行评价.结果:浮刺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优于西药口服及中药局部熏蒸治疗(均P<0.01);中药局部熏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改善优于西药口服(均P<0.01);中药局部熏蒸与西药口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疗效相当.结论:浮刺治疗可以及时、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优于西药口服及中药局部熏蒸治疗.  相似文献   

4.
张妉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6):505-505
本组 1 6 8例中 ,男 73例 ,女 95例 ;平均年龄 5 6 7岁 ;单侧1 34例 ,双侧先后发病 34例 ;病程最短 2 0天 ,最长 3年 ;有外伤、受凉等诱因 94例 ,无明显诱因 74例。药物 :采用本院自制药分期治疗。病程短、疼痛重、功能障碍轻者采用活血止痛法 ,外敷中药 ,内服琥珀丸 ;而对病程长、功能障碍重者则采用舒筋通络法 ,外用薰洗药 ,内服舒络丸等。针灸 :取阿是穴、条口、曲池 ,耳针肩区等 ,泻法 ,留针 1 5min。刺络拔罐 :针刺肩部病变部阿是穴 2~ 3处 ,使之微出血后加拔火罐。手法 :对肩部采用手法放松后 ,握住患肢被动活动患肩做内收、后伸、…  相似文献   

5.
肩周炎多发于 5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本院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1 0 0例 ,其中男性 45例 ,女性 5 5例 ;年龄 40~ 65岁 ;病程 2 0天~ 1年 ;疼痛部位在右肩者 60例 ,左肩者 35例 ,双肩者 5例。治疗方法1 .局部封闭或臂丛封闭。局部封闭用肩周痛点注射 2 %利多卡因加曲安缩松治疗 ,每周 1次 ,一般注射 3次。臂丛封闭用臂丛周围注射 2 %利多卡因加维生素 B12 ,每周 1次 ,一般治疗 2次。2 .理筋手法 :1揉按点穴法 :术者由上而下循经揉按肩臂部3min后点按肩井、曲池、合谷等穴。2拨旋…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995年~ 2 0 0 0年 8月用局部封闭方法治疗鹅足滑囊炎 18例。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30~ 6 5岁 ,平均 48岁 ;发病时间 1个月~ 3年 ;有撞伤、跌伤等外伤史者 4例 ,无诱因者 14例。治疗方法 :患膝鹅足部清毒后将 2 %利多卡因 5mL与醋酸强的松龙 5 0mg混合后注射到鹅足部。注射 1次治愈者 11例 ,2次治愈者 6例 ,3次治愈者 1例。随访 10例中 ,有 2例治疗后 1年疼痛症状复发 ,再次局部封闭仍有效 ,治疗中所有病人无不良反应。讨论 : 鹅足滑囊位于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的联合止点与胫骨副韧带之间 ,由于三个肌腱有致密的纤维膜相…  相似文献   

7.
王国鹏  彭磊 《国医论坛》2002,17(1):31-31
自 1 997年以来 ,笔者运用手法加小针刀治疗冻结肩 2 7例 ,获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7例中 ,男性 1 0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41岁~5 9岁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1 .5年 ;病在左肩 1 4例 ,右肩 1 1例 ,双肩 2例 ;因外伤引起者 3例 ,风寒引起者 1 1例 ,原因不明者 1 3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法治疗 点穴 :取秉风、肩贞、肩 、肩骨禺、抬肩穴 (肩峰下 1 .5寸 )、举臂穴 (抬肩穴下 2寸 )、肩胛暗脉 (天定穴上 5分 )、讠意讠喜。点穴时将意念集中于手指 ,点按震颤 3min~ 5 min,使患者产生酸胀困感并有热流传导感。拨筋 :用单拇指在…  相似文献   

8.
林武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7):304-304
自 1 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6月 ,笔者采用理伤手法加中药热敷为主 ,治疗膝部滑囊炎 96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96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5 7例 ,女性39例 ;年龄 1 4~ 72岁 ;病程 1周~ 6年。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软组织肿胀、疼痛 ,触压局部有酸痛感 ,并可触及波动感或囊性感 ,膝关节活动时有牵扯痛 ,活动后可缓解。2 治疗方法2 .1 理伤手法 :在局部采用点按、揉摩、捋顺等手法按摩 ,以理伤舒筋。患者取坐位 ,屈膝90°,先点按膝阳关、阳陵泉、膝眼、足三里、阴陵泉、委阳、委中等穴。然后医者一手扶膝部 ,一…  相似文献   

9.
冻结肩又称肩周炎 ,多因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与肩部反复劳损 ,或因风寒湿的侵袭而发病。积久则筋凝气聚而致患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甚者生活难以自理 ,且可因疼痛在夜间加重而影响睡眠。笔者采用中医手法 ,结合外用及内服药物的方法治疗本病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2例中男性 2 5例 ,女性 37例 ;年龄 35~ 72岁 ;病程 3~ 6个月者 2 5例 ,7~ 1 2个月者 30例 ,>1 2个月者 7例 ;病在左肩者 31例 ,右肩 1 6例 ,双肩 1 5例。治疗方法手法治疗每周 2次 ,3周后改为每周 1次。 1患者取坐位 ,作拨、运手法。拨法 …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5~ 1999年治疗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 8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例均为男性 ,发病年龄为青壮年 ,均为重体力劳动者 ,发病急 ,症状为前臂下段背侧桡侧腕伸肌腱走行处肿胀 ,灼热 ,主动伸腕疼痛加重 ,局部压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嘱病人主动屈伸腕关节时可触及肿胀处有“捻发感”。2 治疗方法  损伤急性期避免理筋手法 ,腕关节功能位固定1~ 2周 ,待肿胀消退后 ,可行轻手法推拿同时应用祛瘀消肿、舒筋止痛中药 :海桐皮、乳香、没药、威灵仙各 10 g ,当归、花椒、川芎、红花、甘草、防风、白芷各 5g ,水煎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配合舒筋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法推拿配合舒筋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改善的情况,随访1个月观察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O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推拿配合舒筋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辨证选用活血舒筋手法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杨光  穆刚  张君涛 《中医正骨》2007,19(11):8-9
为系统评价活血舒筋手法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选择90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活血舒筋手法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和扶他林治疗组。在相同功能锻炼的情况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分值变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7天后手法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针刺治疗组,而与扶他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天后手法治疗组和扶他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针刺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法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余两组;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表明手法、针灸、外用扶他林治疗肩凝症均有效,但手法治疗疗效更好,活血舒筋手法治疗肩凝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漏肩风、肩凝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故有称“五十肩”者,且女性多于男性。其症状经治疗易缓解,但不易治愈。近年来,笔者运用穴位注射结合理筋手法治疗本病30例,疗效颇佳。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31岁;患肩在右侧者16例,左侧者11例,双侧者3例;病程在半年以上者9例,1年以上者21例。治疗方法取穴:肩髃、肩外俞、巨骨、曲池、肩周围压痛点(阿是穴)。1星期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3 6 9例中男 1 89例 ,女 1 80例 ;年龄 2 5岁~ 75岁 ,以 45岁~ 55岁为多见 ;病程短者 1 0天 ,长者 5年。2 治疗方法2 .1 颈椎牵引 采用坐位枕颌带牵引 ,使颈椎保持轻度前屈体位 ,牵引重量从 4.0 kg开始 ,视病人情况可逐渐加大到 1 2 .0 kg,每次牵引 3 0 min,每日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休息 5天 ,症状重者牵引后带围领。2 .2 手法推拿 先施以滚、揉、按压及分筋、理筋手法 ,局部放松以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松弛 ,然后拇指点按缺盆、极泉、尺泽、内关、风池、大椎穴 ,提拿肩井穴。2 .3 药物治疗 基本方 :川芎 1 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衡舒筋手法联合无痛精针刀治疗中风后肢体疼痛麻木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平衡舒筋手法联合无痛精针刀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Fugl-Meyer感觉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Fugl-Meyer感觉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皮下血肿,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平衡舒筋手法联合无痛精针刀针对中风后肢体疼痛麻木止痛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自1987~1990年应用手法治疗颈、背、腰肌筋膜炎42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20~30岁6例,31~60岁32例,60岁以上4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20年。颈背肌筋膜炎9例,腰背肌筋膜炎33例。 1.2 临床表现颈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颈背部疼痛,可延伸至肩部,压痛广泛,无固定压痛点,有时可触到痉挛筋束或筋结,颈肩活动时疼痛加剧。腰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腰部痠痛,可伴有下肢牵拉病,腰背部广泛压痛,大多数病人亦可触到痉挛筋束或筋结,直腿抬高试验(一),无感觉及运动障碍,腰部活动时疼痛加剧。X线片检查无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7.
自 1997~ 2 0 0 0年 ,作者采用局部封闭、手法松解、中药内服及功能锻炼等方法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12 8例 ,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8例中 ,男 5 0例 ,女 78例 ;年龄 40~ 6 0岁 ;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1年 ;左肩发病 5 2例 ,右肩 5 8例 ,双肩 18例。2 治疗方法2 .1 局部封闭 患者坐位 ,显露患肩。先以指压法寻找肩周压痛点 2~ 3个和肩胛上神经阻滞点 ,作好标记。取 1%利多卡因6 ml、确炎舒松 2 0 mg、维生素 B1 2 0 .5 mg、维生素 B1 5 0 mg、维生素 B1 2 5 0 mg、6 5 4- 2 10 m g,用 2 0 ml注射…  相似文献   

18.
推拿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独特的治疗方法,具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淤的功效。自1990年以来,余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症见以头晕为主,伴有颈项部酸痛、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36岁,最大者65岁。病程2~6个月5例,6个月~1年15例,1~2年7例,2年以上3例。 2 治疗方法 2.1 颈部操作取穴:风池、风府、天柱、肩井。手法:一指禅推法、四指并推法、拿法、揉法、(扌衮)法。操作:病人端坐位,医者以一指禅,四指并推法沿颈项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5~6分钟,然后点按风池、风府、天柱  相似文献   

19.
谢志勇  白金山  见国繁 《光明中医》2023,(10):1939-1942
目的 观察手法舒筋配合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跖筋膜炎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手法舒筋配合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Maryland足部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5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49/6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舒筋配合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筋手法配合芪骨胶囊治疗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给予舒筋手法配合芪骨胶囊治疗6个月后,随访1~2年。结果:随访结果显示,110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效63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7%。结论:舒筋手法配合芪骨胶囊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