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探讨相关性。方法对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86例,对病变处进行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同病理检查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其之间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结果内镜诊断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病理诊断65例,其之间符合率为75.6%,伴肠上皮化生42例,伴上皮内瘤变19例。胃镜下具有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血管透见及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现的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91.7%,胃镜下具有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现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79.3%,其符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见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血管透见内镜表现,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42.9%,其符合率与胃镜下具有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现及具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各种表现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和病理结果分析,两者的符合率有一定的差异,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应将内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结合起来,二者结合可提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内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5 0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67例患者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析黏膜病理活检与胃镜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在167例患者中4例拒绝送病理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7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其中伴有非典型增生7例,上皮内瘤变13例,肠上皮化生20例。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准确率为51.50%(86/167),内镜下表现为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黏膜粗糙不平49例,其中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16例,诊断符合率为32.65%;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黏膜粗糙不平且红白相间以白为主51例,其中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13例,诊断符合率为25.49%,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黏膜粗糙不平且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血管暴露且透明,褶皱变薄、变平或消失67例,其中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57例,诊断符合率为85.07%,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具体还应根据内镜下表现的特征性并结合病理诊断来提高诊断准确率,以早期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两种基本粘膜形态表现和粘膜组织合并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区别。方法175例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按胃镜下两种基本粘膜形态分组,然后根据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合并肠化生、不典型增生、HP感染的情况。结果92例以粘膜变薄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生24例,合并不典型增生19例,HP感染57例。83例以粘膜粗糙不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生43例,合并不典型增生35例,HP感染61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镜下以粘膜粗糙不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HP感染率较高,临床上更应该重视其诊断、治疗和随访。  相似文献   

4.
疣状胃炎(VERUCOUS GASTRITIS)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病理改变的胃炎。我们自1984年以来用内镜诊断疣状胃炎109例,其中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下简称球溃)者47例(43.1%);合并十二指肠球炎(以下简称球炎)者34例(31.2%)}单纯疣状胃炎28例(Z5.7%)。为了探讨三者的关系。我们对每一僦的镜下所见和主要临床表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3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癌8例和正常人32例同时测定了血液、胃液、胃窦和十二指肠粘膜的胃泌素浓度(分别简称SGC、GJGC、AGC、DGC)。结果表明,SGC和GJGC在各组内个体差异很大。各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AGC低于正常对照组,其降低程度与胃粘膜萎缩程度有关。除萎缩性胃炎外其它各疾病组的DGC和DGC/AG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胃溃疡和胃癌患者中胃体部病变时各种胃泌素浓度均呈高于胃窦部病变的趋势。十二指肠溃疡患者DGC与SGC间呈明显的相关关系(r=0.75、P<0.001).本文讨论了各种常见上胃肠道疾病时各部胃泌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有病理结果的226个病例,分析内镜下表现,研究其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226例,病理诊断为CAG 165例,非CAG 61例,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73%,镜下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黏膜粗糙,颗粒状或结节样表现及两者均有者敏感度分别为12.7%、50.9%、26.5%,特异度分别为83.6%,34.4%、83.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7%、67.2%、85.7%。胃窦、胃角、胃体、贲门下区、胃底分别有100、30、15、17、3例;黏膜隆起凹陷者共41例,其中CAG 37例,肠上皮化生35例,符合率分别为90.2%、85.4%;CAG伴肠化、上皮内瘤变、疣状胃炎、充血糜烂、息肉分别有135例(81.8%)、18例(10.9%)、17例(10.3%)、65例(39.4%)、15例(9.1%)。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关性稍差,镜下各种表现的灵敏度均不高,两种表现兼具者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表现者。胃黏膜隆起凹陷可作为诊断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镜下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1008例十二指肠球炎内镜检查结果分析第一临床学院院医室,第一临床学院镜检室姜燕,马永亮,陈亚杰关键词十二指肠球炎,内镜检查中图号R574.51十二指肠球炎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的炎症性变化。我院自1992年以来通过内镜诊断十二指...  相似文献   

8.
1一般资料1.1本组70例萎缩性胃炎,其中男性49例,女性21例7常龄:29岁~39岁11例,40岁~51岁31例,52岁~65岁28例,以中老年居多,病程1~10年。1.2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1.2.1胃镜检查: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色泽变淡,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斑片状分布,粘膜变薄,邹筹变细,可见粘膜下血管,亦可有增生性改变,粘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萎缩性粘膜脆性增加,亦可有糜烂灶。1.2.2病理检查:突出表现为腺体数目明显减少,粘膜层有不同程度变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偶有嗜酸性粒细胞。有肠腺化生及假幽门化生。有时粘膜萎缩后可因腺窝增生而致萎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镜下表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胃镜诊断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分别计算胃镜下CAG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CAG、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100例CAG中病理诊断84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胃镜下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CAG的敏感性为21.43%~53.57%.胃镜下某些表现如黏膜粗糙不平、颗粒状或结节样改变对病理诊断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特异性最高,分别为83.33%,80.00%.胃镜下3种表现共存时对病理诊断CAG、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其阳性率与单一表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胃镜直视下的黏膜变薄、皱襞变平;血管透见、白相为主;黏膜粗糙、颗粒状或结节样改变共存时对CAG、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病理诊断价值最高,但正确的诊断还需要胃镜直视与病理诊断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病理活检显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包括腺体数量减少或化生性萎缩,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以及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病变特征。CAG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癌前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内镜诊断及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探讨提高两者符合率的方法。方法:纳入内镜诊断并行病理活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92例,对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CAG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了解两者诊断CAG的符合率。结果:192例内镜诊断为CAG患者中,同时被病理诊断的仅56例,两者的符合率为29.17%。将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为胃黏膜红白相间、胃黏膜变薄伴有血管暴露且呈透明状、胃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有结节和颗粒状、同时具备上述表现4种特性,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33.7%、24.8%、32.8%、42.7%,四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3)。将内镜下活检部位分为胃窦、胃角、胃体,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25.9%、39.5%、47.5%,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镜下活检标本数为1、2、3、4者,其CAG符合率分别为26.6%、34.5%、66.7%、100.0%,其中活检标本数为1块和大于1块(2~4块)的CAG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89)。内镜下...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理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笔者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病理改变的特点 ,采用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辨病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 80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病例均经胃镜及胃粘膜病理检查确诊。男48例 ,女 32例 ,年龄 2 9~ 77岁 ,病程 2~ 2 5年。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 1 8例 ,十二指肠球炎 7例 ,伴幽门螺杆菌感染 36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当归 1 2 g,丹参 1 5g,莪术、泽兰各 1 0 g,黄芪、白芍、白术各 1 0 g,白花蛇舌草 1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和相对应的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相关性。方法:将我院102例病理诊断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按Hp感染的细菌密度,活检病理的腺体的萎缩程度的轻、中、重度及肠化程度的轻、中、重度对比分析。结果:Hp感染密度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萎缩程度呈正相关(<0.01),但与肠化程度不相关(>0.01)。结论:在病理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中,Hp感染细菌密度与萎缩程度正相关。Hp感染细菌密度与肠化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正> 1985年~1987年间,经我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1234例次,诊断为慢性十二指肠球炎308例,其中单纯性十二指肠球炎98例,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出血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2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内镜在慢性胃炎中检出萎缩性胃炎的价值。方法:对102例慢性胃炎的内镜观察和病理检查的比较分析。结果:在慢性胃炎中内镜诊断萎缩性胃炎14例,其病理结果中6例为萎缩性胃炎,8例为浅表性胃炎;内镜与病理符合率仅为42.9%(6/14例);内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而病理诊断为萎缩者15例,内镜漏诊率为14.7%(15/102),内镜与病理不符合率为22.5%(23/102)。结论:单一内镜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率偏低,优化内镜下活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一、慢性胃炎 [图像特征] 胃钡餐造影片(负像):显示成串珠状排列的"颗粒息肉样"病灶,粘膜皱襞增粗、扭曲. 胃钡餐造影片:充盈相示狭窄的胃窦部,粗锯齿状的轮廓. 胃钡餐造影片(同病例):双对比相示已舒张的狭窄段及增粗的环行皱襞. [影像诊断] 慢性胃炎;慢性胃窦炎. [临床提醒] 慢性胃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变一般局限于粘膜表层而腺体结构无变化,钡餐造影无异常改变,须依靠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但就此认为X线造影无甚价值,则有失偏颇.对于因炎症使胃粘膜水肿、冗长、活动性增加,随胃蠕动经幽门脱入十二指肠球部,这种动态的胃炎征象只能由X线检查观察到.此外,胃炎常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存,检查时应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状况。方法此研究列入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讨论,56例患者均为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内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病灶部位再接受病理性活检,对比分析病理检查和内镜检查结果,明确病理检查和胃镜表现之间的关系,计算检查符合率。结果 56例患者胃镜检查确诊56例,病理检查确诊为41例,符合率为73.21%,其中25例合并伴肠上皮生化,23例合并上皮内瘤变。粘膜皱壁变平,红白相间,主要为白色,血管通透的比胃镜下粘膜红白相间,主要为白色,血管通透,粘膜颗粒状或结节表现符合率低,且诊断符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病理结果和内镜方式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此两种检查方式符合率存在差异性,因此,建议临床可将其联合起来,进而提升疾病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比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内镜检查以及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42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25例结果确诊,其中17例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59.52%(25/42);内镜下黏膜变薄、白相为主、黏膜粗糙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83.33%)、异型增生6例(50.00%)、肠上皮化生3例(25.00%);三种内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以内镜下黏膜变薄、白相为主、黏膜粗糙的诊断符合率要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内镜下表现。结论内镜检查可见胃粘膜粗糙、变薄以及白相等表现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因此临床检验可以将内镜检查相结合,以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李华茹 《中外医疗》2013,32(10):52-52,5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胃镜下诊断为CAG的患者106例再进行胃镜检查,比较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06例患者中胃镜诊断CAG116例,CAG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CSG)52例;病理诊断CAG103例,CSG34例,CAG合并CSG31例。CAG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9.76%。胃镜下黏膜粗糙不平,部分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与病理诊断CAG的符合率为83.33%,而与黏膜红白相间并以白为主,血管透见,黏膜变薄,皱襞变平并存时,对CAG的符合率高达100.00%,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47%和41.18%,并且CAG主要伴随Ⅲ型肠上皮化生。结论 CAG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瞭,我们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十二指肠炎伴有萎缩性胃炎者,其十二指肠粘膜肉眼病变多较轻,推测十二指肠炎可能与胃的泌酸功能有一定关系。为此,我们进行了十二指肠炎的粘膜变化程度与胃泌酸功能关系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